第499章 作勢築城

“諸軍繆力進攻,一天之內務必攻下望海堝城,不要放走一個韃子!”

作戰部署非常簡潔,鄭福林稍作安排,便殺氣騰騰地提出了目標。

兵力衆多,武器先進,士氣高漲,諸多有利條件,彙集在一起,就是絕對優勢。衆將無不充滿了信心。

鄭福林也懶得再與超哈爾玩什麼圍三缺一,半個時辰內,調集重兵堵在瞭望海堝城北門,於是,超哈爾正式變成了甕中之鱉。

而且,鄭福林對望海堝城的進攻根本沒有重點方向,採取了全面進攻的方式。

在荊州軍斷絕望海堝城與外界聯繫之前,超哈爾早已得知薩穆什喀距離鳳凰山很近。超哈爾一直以爲,鳳凰山乃荊州軍在遼東半島作戰的根基,必將拼死援救。因此,他早已做好了趁機突圍的準備,只待看到大火和濃煙後,就一鼓作氣,北上與薩穆什喀匯合。

然而,超哈爾絕望地發現,荊州軍不僅沒有絲毫援救的意思,還迅速堵上了留下的通道。直覺告訴超哈爾,他的最後時刻業已來臨。

此時,超哈爾徹底放棄了突圍的妄想,顯示出非同一般的冷靜。他下令全軍嚴防死守,儘可能地消耗荊州軍的有生力量。超哈爾不愧爲戰場經驗豐富的宿將,針對荊州軍炮火猛烈的特點,只在城牆上留了少許兵力,大部集中於街巷之中,準備隨時迎擊衝入城內的荊州軍。

並且,超哈爾考慮到火槍兵需排成密集陣形才能發揮威力,針對性地在街巷的狹窄處佈置重兵,以大量殺傷對手。

果不其然,一頓猛烈的實心炮彈轟擊之後,望海堝城的城牆如同豆腐渣一般,處處是缺口,處處是漏洞。炮火初一停歇,荊州軍則發動了衝擊,如排山倒海一般,發誓要把城內所有的韃子消滅一空。

正當將士們源源不斷地通過缺口衝入城內時,超哈爾令僅餘的三百多騎兵打開北門,如同閃電一般側擊王大貴的第二營。

第二營將士正瞄準着正前的缺口,哪裡想到韃子騎兵會突然衝出?措手不及下,陷入一片混亂之中。

王大貴大急,立即調集長槍手、刀盾手增援,與韃子騎兵面對面廝殺。

一番慘烈的拼殺後,在付出五百多將士傷亡的代價後,方將韃子的騎兵消滅一空。

衝入城內的將士運氣也沒好到哪裡去,在狹窄的街巷遭到了漢軍的頑強阻擊。荊州軍將士與漢軍展開了逐街逐巷的爭奪,一直到三個時辰後,方纔徹底佔領望海堝城。

大規模戰事結束後,鄭福林一統計傷亡,氣得幾欲吐血,全軍戰死五百餘人,傷七百多人,也就是說,一個營基本被打殘。

不過戰果還算輝煌,超哈爾被巨型鋼弩狙擊身亡,俘虜韃子二十餘名、漢軍三百餘名。另外,城中另有居民五千餘人,聚斂的糧草、軍械無數,荊州軍算是小小地發了一筆財,足以彌補鳳凰山的損失。

稍事休整後,鄭福林令王大貴駐紮城內,處理善後事宜,親自率領金吾軍三個營,浩浩蕩蕩地向着鳳凰山開撥。

且說薩穆什喀閃擊鳳凰山,不費吹灰之力,便將鳳凰山的水師營逐散,佔據了鳳凰山屯糧點。薩穆什喀驚喜地發現,鳳凰山不僅有幾千石糧草,還有六七百杆荊州軍的制式火槍,甚至還有嶄新的七門霹靂炮以及無數的火藥、開花彈及實心炮彈。

薩穆什喀片刻也不延誤,立即令人將火炮和火槍運送至瀋陽。然後,他嚴陣以待,等待鄭福林前來援救鳳凰山。

不過薩穆什喀左等右等,也未接到鄭福林任何北上的消息,反而等到了荊州軍全力進攻望海堝城的噩耗。

直到現在,薩穆什喀方纔明白,自己壓根就不是圍魏救趙,他所圍住的充其量只是虢國,而不是魏國這樣的大塊頭,鄭福林壓根就不放在眼裡。

薩穆什喀氣急敗壞,令全軍將能帶走的全部帶走,帶不走的一把大火全部燒掉,化爲了灰燼。

鄭福林行至半路,見薩穆什喀已經退兵,追之不及,遂令金吾軍前至橫山北麓駐紮。自此,除了荊州軍小股隊伍四處出擊,收集遼東人口外,整個遼東半島大體上平靜下來。

如此數日,望海堝城附近,人山人海,聚集了三四萬人口。鄭福林下令,將所有的老幼婦孺轉運至濟州島,留下了萬餘壯丁,在白玉山、太陽溝及椅子山一帶建立採石場,籌集石料。

瀋陽城中,一片平靜。

嶽託、多爾袞順利突破青山關、古北口,林純鴻應召勤王,朱由檢下詔荊州軍不得越過聊城、廣平一線,一切都按照皇太極的設想按部就班地進行,順利至極。

當皇太極接到鄭福林率兵萬餘登陸遼東半島,並將望海堝城圍得水泄不通後,皇太極並未放在心上。千把多兵力,損失也就損失了,作爲一國之君,皇太極有這樣的氣魄。

皇太極相信,以薩穆什喀手頭的三千多騎兵,再加上薩穆什喀靈活的戰術,足以限制住鄭福林進一步深入的步伐。退一萬步講,即便荊州軍在遼東半島兵力達到五萬,對瀋陽的威脅也是微乎其微,不必耗費更多的精力去關注。

五萬兵力,開什麼玩笑,荊州軍要是能跨海養軍五萬,財力該要強大到什麼地步?

因此,皇太極的目光始終盯在嶽託和多爾袞身上,與大明朝廷、荊州來一場深度博弈。

當薩穆什喀將繳獲的火槍和火炮運送至瀋陽,並帶回了超哈爾覆滅、望海堝城陷落的消息。皇太極並無隻言片語訓斥薩穆什喀,反倒是對火槍和火炮表現出極大的興趣。

皇太極立即令人試演火槍和火炮。對火槍,皇太極僅僅下了“射程與步弓差不多,精確度太差”的按語,便將火槍扔在了一邊。

對火炮的威力,皇太極稱得上刻骨銘心。

野戰中,滿清騎兵經常面臨排成密集隊形的步兵,並吃足了苦頭。要是有一批霹靂炮,再放入開花彈,豈不是明軍密集隊形的剋星?

皇太極的眼睛裡幾乎冒出星星來,立即喚來歷次擄掠的漢人工匠,令其仿製霹靂炮和開花彈。

這幫工匠曾仿製過紅衣大炮,手頭的活計算得上一流。他們一眼看出,造出霹靂炮並不難,難的在於開花彈。他們對開花彈落地後還能爆炸百思不得其解,忍不住拆了一兩枚。

不幸的是,在拆彈的過程中,發生了爆炸事故,五六名工匠被炸得支離破碎,就連簡易的工棚也被掀開了頂,燃起了熊熊大火。

皇太極欲哭無淚,只得下了“此物危險,不宜仿製”結論,將仿製開花彈一事放在了一邊,不再提起。

倒是那幫工匠看到袋裝火藥後,深受啓發,幾月後琢磨出用上蠟的牛皮紙裝火藥的法子。於是,滿清也迅速跨入了袋裝化火藥時代。

這是後話,暫且不提。在仿製開花彈發生大爆炸兩日後,皇太極忽然接到了報告:鄭福林組織上萬民夫,在附近山地採集石材,試圖築城。

左右聽聞後,大驚,請求皇太極派出重兵,阻止鄭福林築城,順便將敢於登陸的荊州軍趕到海里去。

皇太極卻絲毫不在意,漠然道:“他們想築就讓他們築吧,待快要築好時再說。”

左右一聽,故作恍然大悟狀,馬屁聲不斷:“皇上英明,待其城池快築完畢時,再出兵毀了城,讓南蠻子白忙活一場!”

皇太極但笑而不語,卻暗暗地派出探哨查探旅順口,看鄭福林築的是普通城池,還是如襄陽城一般的棱堡。

在皇太極的考慮中,如果鄭福林築普通城池,大可不必理會。自孔有德、耿仲明來投後,滿人掌握了紅夷大炮鑄造之技,大明普通城池在滿人眼中,不再是堅不可摧。鄭福林築了城,待抽出空後,直接用紅夷大炮轟破即是,沒什麼大不了的。

不過,如果鄭福林築的是如襄陽一般的棱堡,那就另當別論了。皇太極雖從未見過棱堡,但僅僅從模糊的圖紙上,便敏銳地發現,在棱堡面前,紅衣大炮無能爲力,最好的辦法就是長期圍困,或者說圍點打援。

皇太極決定,待弄明白鄭福林築的何城,再做計較。哪想到,當哨探返回後,告知皇太極,旅順口築城進展緩慢,連地基都還未完成,根本看不出築的是什麼城。

皇太極大奇,不知鄭福林拖拖拉拉地在搗什麼鬼。將范文程和寧完我叫來商議,兩人也說不出所以然。不過范文程乃精細人,詳細地詢問鄭福林組織的民夫數量、進展程度以及糧草狀況。

正是范文程的詢問,提醒了皇太極,皇太極陡然醒悟,大笑道:“區區萬餘民夫,準備築城至何時?鄭福林這是想吸引我們去進攻啊!”

大笑之餘,皇太極的臉色瞬間變得陰沉,冷哼道:“想拿南蠻子的命換朕的巴魯圖?白日做夢!”

皇太極遂不在意,只是下令薩穆什喀不要與荊州軍硬拼,將荊州軍鉗制在遼東半島以南即可。

也就是說,金州地峽以南,任鄭福林折騰。

(紅票、月票,有就投吧。這些票票能讓我一天保持好心情)

第475章 殺傷第306章 軍令與經權第488章 皮島之議第519章 口諭第202章 大明輿第524章 猶豫第519章 口諭第190章 展示肌肉第503章 奏章第243章 激烈對碰第287章 家居瑣事第217章 混亂夜戰第450章 血肉土山第201章 坐觀虎鬥第438章 登陸第495章 勤王詔第387章 交易第37章 榨油工坊第89章 大才在野第440章 棱堡第255章 局勢險惡第414章 算計第427章 各懷心思第194章 開始交鋒第581章 開眼看世界第111章 左良玉兵敗第193章 荊州攻略第9章 專事伐木第113章 以快打快(一)第243章 激烈對碰第335章 又一次偶遇第321章 瘋狂的樑楓第527章 重裝騎兵第648章 東南變局(一)第256章 四面出擊第280章 虛假銀庫第558章 戰馬(二)第255章 局勢險惡第205章 應對之策(二)第330章 奴隸貿易第400章 交鋒第406章 突變第680章 官場大地震第552章 謀財第280章 虛假銀庫第330章 奴隸貿易第186章 彭新履新第442章 攻堅第261章 難民洪流第548章 山雨欲來第239章 兵連禍結第42章 一場鬧劇第371章 硝煙瀰漫第251章 朝廷亂象第554章 應招第592章 錢秉鐙第629章 封狼居胥(三)第8章 先利其器第311章 甲多島第310章 大白鯊旗第371章 局中的盧象升第188章 重組軍情司第586章 西北劇變(一)第592章 錢秉鐙第127章 宿命難改第379章 馬不停蹄第234章 婆媳之間第561章 戰馬(五)第70章 後院起火第477章 單幹第317章 近在咫尺第50章 初識白杆第107章 晉商賣馬第165章 奇怪陣型第251章 朝廷亂象第183章 授銜整編第208章 總體部署第182章 遊戲規則第337章 一起偷聽第311章 甲多島第175章 放火燒山第170章 追襲作戰第518章 江陵侯第482章 借債風波(四)第352章 熊文燦的苦楚第552章 謀財第591章 金銀複合本位第609章 中計第687章 搜刮商賈第292章 金票進京第249章 未雨綢繆第654章 朝廷變局(四)第596章 妥協與堅持第226章 誠心納糧第169章 唯一選擇第668章 光祿院(三)第207章 教育爲本第383章 兄弟之間第191章 戰爭潛力第125章 衛輝潞王
第475章 殺傷第306章 軍令與經權第488章 皮島之議第519章 口諭第202章 大明輿第524章 猶豫第519章 口諭第190章 展示肌肉第503章 奏章第243章 激烈對碰第287章 家居瑣事第217章 混亂夜戰第450章 血肉土山第201章 坐觀虎鬥第438章 登陸第495章 勤王詔第387章 交易第37章 榨油工坊第89章 大才在野第440章 棱堡第255章 局勢險惡第414章 算計第427章 各懷心思第194章 開始交鋒第581章 開眼看世界第111章 左良玉兵敗第193章 荊州攻略第9章 專事伐木第113章 以快打快(一)第243章 激烈對碰第335章 又一次偶遇第321章 瘋狂的樑楓第527章 重裝騎兵第648章 東南變局(一)第256章 四面出擊第280章 虛假銀庫第558章 戰馬(二)第255章 局勢險惡第205章 應對之策(二)第330章 奴隸貿易第400章 交鋒第406章 突變第680章 官場大地震第552章 謀財第280章 虛假銀庫第330章 奴隸貿易第186章 彭新履新第442章 攻堅第261章 難民洪流第548章 山雨欲來第239章 兵連禍結第42章 一場鬧劇第371章 硝煙瀰漫第251章 朝廷亂象第554章 應招第592章 錢秉鐙第629章 封狼居胥(三)第8章 先利其器第311章 甲多島第310章 大白鯊旗第371章 局中的盧象升第188章 重組軍情司第586章 西北劇變(一)第592章 錢秉鐙第127章 宿命難改第379章 馬不停蹄第234章 婆媳之間第561章 戰馬(五)第70章 後院起火第477章 單幹第317章 近在咫尺第50章 初識白杆第107章 晉商賣馬第165章 奇怪陣型第251章 朝廷亂象第183章 授銜整編第208章 總體部署第182章 遊戲規則第337章 一起偷聽第311章 甲多島第175章 放火燒山第170章 追襲作戰第518章 江陵侯第482章 借債風波(四)第352章 熊文燦的苦楚第552章 謀財第591章 金銀複合本位第609章 中計第687章 搜刮商賈第292章 金票進京第249章 未雨綢繆第654章 朝廷變局(四)第596章 妥協與堅持第226章 誠心納糧第169章 唯一選擇第668章 光祿院(三)第207章 教育爲本第383章 兄弟之間第191章 戰爭潛力第125章 衛輝潞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