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生擒闖賊

春雨如絲絛、如珠簾,連綿不絕。

遠處的奇山峻石變得鬱鬱蔥蔥,自半山腰處,騰起一片煙霧,顯得靈秀無比。險峰之下,便是那穿山而過的漢水,雨水並未將漢水變得渾黃,反而微微滲出一絲青綠色來,讓人不由自主地相信,漢水就如甘泉一般,帶着絲絲的甜味。

漢水之畔的山坡上,卻滿地都是屍體!有人屍、馬屍,人屍、馬屍間雜在一起,不是人屍壓着馬屍,就是馬屍壓着人屍。生前,人馬一體,共同征戰,生後,人馬依然一體,互相偎依着,黃泉路上好作伴。

人屍的姿態千奇百怪,有的仰躺於地,瞪着死不瞑目的雙眼,似乎在質問老天爺爲何不開眼;有的伏趴於地,將臉深深地埋入大地母親的懷中,哦,娘,俺下輩子一定好好侍奉您老人家……

這些屍體的死法幾乎一致:爲弩箭所傷!傷口處的弩箭清晰可見,在春雨的沖刷下,傷口變成了白森森的顏色。

順着山坡往東,那裡遠比此處要慘。在那裡,幾乎找不到一具完整的屍體,不是少了胳膊,就是少了大腿,有的甚至被削掉了半邊腦袋……到處都是殘胳膊斷腿,慘不忍睹!

而且肢體斷裂處,毫不例外地呈現出漆黑色,顯然被開花彈所傷。

整個戰場上,幾乎看不到一滴鮮血,鮮血不是滲透到泥土之中,就是被連日來的春雨沖刷乾淨,成爲漢水之中的一滴水,重新滋潤着大地……

是的,一切都結束了,真的結束了!

崇禎九年二月二十五,高迎祥率衆衝擊天策軍大營,死傷無數,無法寸進。後來,在虎嘯軍和雄威軍的夾擊之下,賊騎兵徹底崩潰,大部投降,少部散入山中。

荊州軍不顧山路溼滑,到處搜索敵蹤。最終,在一處山洞中將高迎祥生擒,同時被擒的還有劉哲,而王光恩則死於亂軍之中。

軍帳之中,侍衛挺槍持刀,鏗鏘侍立,目不斜視,一片肅穆。林純鴻端坐于帥椅中,手撫椅臂,冷聲吩咐道:“帶上來吧!”

只見一捆綁得如糉子般的中年人,被兩侍衛推搡着走到林純鴻之前。此人頗爲憔悴,長髮散落着,胡亂披在白衣之上。

侍衛用勁按壓白衣之士,喝道:“跪下!”

白衣之士被壓得半跪於地,死命不肯彎曲另外一隻膝蓋,雙方僵持不已。

林純鴻揮了揮右手,道:“不跪算了,讓他站着吧!”

侍衛放手,讓高迎祥站立起來,高迎祥定睛一看,不由得大吃一驚,“你就是林純鴻?何以年輕至斯?”

林純鴻不去理他,問道:“闖王?高迎祥?”

高迎祥傲然道:“正是本王!今日爲你所擒,要殺要剮,隨你!”

林純鴻盯了高迎祥良久,冷笑道:“闖王縱橫天下,爲何卻惜一死?”

高迎祥一愣,方纔反應過來林純鴻說他被生擒一事,怒氣勃發,高聲道:“本王自起事以來,手下敗將不計其數,本王就想親眼看看,屢次擊敗本王的究竟是何人!”

林純鴻哼了一聲,不屑道:“說得好聽!是不是捨不得你這條小命?”

旋即,林純鴻哈哈大笑,道:“想不到啊,想不到,殺人如麻,視天下百姓爲芻狗的高迎祥居然是個貪生怕死的懦夫!”

高迎祥大怒,露出沙場征戰的本色,鬚髮皆張,厲聲呼道:“住口!老子要是貪生怕死,就不會走上這條路!朝廷無道,百姓無活路,爲了活命,唯有反他孃的!”

林純鴻道:“好一個百姓無活路!方城、南召百姓本有活路,賊寇一到,就沒了活路!高迎祥!”

林純鴻大喝道:“南陽兩月,喪命汝手的百姓不下二十萬!這就是你爲百姓討的活路?”

高迎祥皺了皺眉頭,反駁道:“一丘之貉也!你林純鴻也別五十步笑百步!別以爲本王不知你底細!你無非借殺賊之名,暗地擁兵自立!所謂的狗屁朝廷,所謂的千萬生民,在你這個僞君子面前,無非是一塊可有可無的遮羞布而已!”

林純鴻冷笑道:“我可以告訴你,我就是擁兵自立!你與荊州軍交鋒多次,可曾聽聞荊州軍搶掠百姓,可曾聽聞過荊州軍妄殺過一名百姓?”

高迎祥默然。

林純鴻無意糾纏此事,轉變話題,語氣平緩地問道:“可曾讀書?”

高迎祥點了點頭。林純鴻接着道:“秦末陳勝吳廣乘時而起,漢高祖最終成事;西漢末,綠林、赤眉起事,光武乘時而立;東漢末,黃巾之亂,最終曹操、劉備、孫權立……”

不等林純鴻把話說完,高迎祥哈哈大笑:“說來說去,無非就是說本王最終逃脫不了死於非命的結局!本王自幼販馬,早就將生死置之度外,大丈夫立於世,無非就是痛痛快快!整日對着腐儒唯唯諾諾,憑地不痛快,豈是本王所求?”

林純鴻冷笑道:“爲一己之私,置天下百姓性命於不顧。天下自私者,無出你右!如果你擇一塊落腳之地,給百姓一條活路,厲兵秣馬,與天下豪傑爭雄,我也得拱手說聲佩服!如你往日所爲,爲了殺戮而殺戮,天譴人怒!”

高迎祥沉默半晌,嘆了口氣,道:“非不願,實不能也!如你所言,本王早就身首異處了!”

林純鴻一想,還真是這個理。找到落腳之處又如何,還不是被朝廷瘋狂圍剿?早期的起事,無不搶掠百姓、攜裹百姓四處流竄,待朝廷無力鎮壓時,方纔考慮成爲坐寇。歷史上,李自成就走了這條路,只不過那廝眼光、政略實在太差勁,被女真人趁虛而入。

如果自己當初也選擇造反之路,必然也如高、李之流一般四處奔逃,到處攜裹百姓造反,什麼善待百姓、什麼發展工商,絕無可能,大明根本不會留下任何空間給你慢慢發展。

高迎祥接着說道:“本王經歷戰事無數,跑了半個大明,算是看出了,朝廷業已無可救藥,覆滅在旦夕之間。此次被擒,時也,命也,對生已無任何留戀。放眼天下,能坐江山之人,非你莫屬。能成爲你創基業的墊腳石,死而無憾矣!”

高迎祥此話說得非常直接,並且一針見血地指出,你林純鴻之所以能夠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就是因爲有我、李自成、張獻忠等亂世之人。

林純鴻無意與高迎祥囉嗦,慢慢踱到高迎祥身邊,低聲說道:“稍後,我會將你和劉哲斬首。”

高迎祥愣了愣,旋即感激地說道:“謝謝……”

高迎祥非常清楚,落入朝廷手中後,無非就是凌遲處死。林純鴻能給他一個痛快,當然求之不得。

林純鴻揮了揮手,吩咐道:“押下去……”

……

與此同時,周望對黃龍的圍剿已經到了最後階段。自黃龍北逃後,周望令天武、龍衛、驍衛三軍銜尾追擊,一路收集糧草、輜重鉅萬。亂民們被追散後,幾乎全被三軍俘獲,用繩子串起來後,由輜重營押送至南陽,然後再裝船運往桐柏、瓊州各地,成爲免費的勞動力。

待黃龍跑到伏牛山區後,方纔獲得喘息之機,一清點,身邊所餘不過兩萬多人。

周望再也不跟黃龍客氣,立即令天武軍輕裝前進,提前抵達七頂山,堵住了賊寇的去路。隨即,三軍展開了對黃龍的最後一戰,降者無數,黃龍死於亂軍之中,最終被梟首。

周望十多天內,供收集俘虜六萬餘人,直把郭銘彥、徐允喜得跟什麼似的,每日嘴角一直裂到耳後根。

隨後,林純鴻令全軍以哨爲單位,散入各地清剿流散的賊寇以及自立山頭的土匪,不到十日,南陽、鄖陽兩地的流寇和土匪被清理一空,治安大爲好轉,滯留在南陽府城附近的難民開始返回家鄉,難民問題迎刃而解。

自此,高迎祥徹底覆滅,荊州軍大獲全勝,並徹底掌控了鄖陽和南陽二府。

林純鴻對各軍駐地進行了調整:天策軍退回襄陽鎮守,虎嘯軍、雄威軍留守鄖陽,龍衛、驍衛軍駐紮於方城埡口,天武軍則鎮守南陽城。

至於驃騎營,鑑於此次圍剿高迎祥,繳獲的戰馬超過兩萬匹,林純鴻順勢令驃騎營擴編爲驃騎軍,並駐紮在方城附近。

而且,鑑於方城被高迎祥禍害嚴重,出現了大量的無主之地,林純鴻毫不客氣地接管了這些土地,並將這些土地換到清河附近。然後,林純鴻下令都督府馬政司大部遷移至方城,以清河爲中心,大肆培育、撫養馬匹。

南陽的氣候雖然不如河西、蒙古草原一般適合馬匹生存,但好歹比百里洲乾燥、寒冷,自此,清河成了育馬中心,爲實現十萬鐵騎的遠期目標而努力。

此等部署用意非常明顯,林純鴻用駐軍明白無誤地告訴南陽、鄖陽等地官紳,南陽府、鄖陽府是我的地盤,誰要是敢輕舉妄動,小心頭上的腦袋!

(再次嘶吼:如果每日紅票過百,或者有人打賞超過666,加更!另外,每週有大量的精華用不完,希望各位在書評區留下爪印)

第68章 大展宏第61章 三桅帆船第460章 攻島第582章 銀票第477章 單幹第629章 封狼居胥(三)第337章 一起偷聽第212章 大艦巨炮第410章 以威福還主上第298章 不得已的美人計第364章 進入大別山第448章 等待第380章 執着與放棄第254章 被逼死鬥第199章 不自量力第691章 兵抵天津第421章 局眼第167章 生擒闖賊第696章 復遼大計第563章 收編第393章 生的希望第412章 兩難第220章 海魚保鮮第24章 千里窺視第103章 京師耳目第645章 北退南進第253章 年關議戰第308章 待客之道第363章 兄弟倪牆第134章 臨陣變計第14章 口不擇言第246章 良玉授首第26章 求賢若渴第648章 東南變局(一)第228章 租借錦普第695章 爭鬥不休第167章 生擒闖賊第206章 侯恂下獄第495章 勤王詔第75章 立規建制第59章 青溪佛心第224章 東施效顰第373章 打算第37章 榨油工坊第531章 屠殺第692章 參軍聯席署第463章 收縮第280章 虛假銀庫第119章 觀口守營(三)第122章 闖王退兵第98章 利益交換第572章 轉換戰場第98章 利益交換第181章 龍舟比賽第524章 猶豫第451章 陷落第185章 川東戰略第27章 當陽慘禍第484章 喚醒第598章 情非得已第56章 共牢而食第396章 最後一戰第630章 封狼居胥(四)第437章 清港第631章 封狼居胥(五)第392章 兵馬已動第193章 荊州攻略第339章 兩份奏摺第68章 大展宏第479章 借債風波(一)第332章 拓航第150章 重返桐柏第311章 甲多島第580章 撬動時局(六)第439章 封鎖第164章 調兵遣將第538章 雷霆決戰(三)第237章 虞山腳下第98章 利益交換第213章 海戰戰術第157章 戰爭發動第91章 編戶齊民第21章 洞庭湖匪第97章 擴編計劃第450章 血肉土山第513章 隱忍(一)第513章 隱忍(一)第318章 算盤與海戰第472章 范文程第381章 追剿李定國第127章 宿命難改第617章 大時代(二)第147章 詐降之計第139章 上川海戰第38章 惠王出手第616章 大時代(一)第252章 排兵佈陣第38章 惠王出手第221章 海商大會(一)第97章 擴編計劃
第68章 大展宏第61章 三桅帆船第460章 攻島第582章 銀票第477章 單幹第629章 封狼居胥(三)第337章 一起偷聽第212章 大艦巨炮第410章 以威福還主上第298章 不得已的美人計第364章 進入大別山第448章 等待第380章 執着與放棄第254章 被逼死鬥第199章 不自量力第691章 兵抵天津第421章 局眼第167章 生擒闖賊第696章 復遼大計第563章 收編第393章 生的希望第412章 兩難第220章 海魚保鮮第24章 千里窺視第103章 京師耳目第645章 北退南進第253章 年關議戰第308章 待客之道第363章 兄弟倪牆第134章 臨陣變計第14章 口不擇言第246章 良玉授首第26章 求賢若渴第648章 東南變局(一)第228章 租借錦普第695章 爭鬥不休第167章 生擒闖賊第206章 侯恂下獄第495章 勤王詔第75章 立規建制第59章 青溪佛心第224章 東施效顰第373章 打算第37章 榨油工坊第531章 屠殺第692章 參軍聯席署第463章 收縮第280章 虛假銀庫第119章 觀口守營(三)第122章 闖王退兵第98章 利益交換第572章 轉換戰場第98章 利益交換第181章 龍舟比賽第524章 猶豫第451章 陷落第185章 川東戰略第27章 當陽慘禍第484章 喚醒第598章 情非得已第56章 共牢而食第396章 最後一戰第630章 封狼居胥(四)第437章 清港第631章 封狼居胥(五)第392章 兵馬已動第193章 荊州攻略第339章 兩份奏摺第68章 大展宏第479章 借債風波(一)第332章 拓航第150章 重返桐柏第311章 甲多島第580章 撬動時局(六)第439章 封鎖第164章 調兵遣將第538章 雷霆決戰(三)第237章 虞山腳下第98章 利益交換第213章 海戰戰術第157章 戰爭發動第91章 編戶齊民第21章 洞庭湖匪第97章 擴編計劃第450章 血肉土山第513章 隱忍(一)第513章 隱忍(一)第318章 算盤與海戰第472章 范文程第381章 追剿李定國第127章 宿命難改第617章 大時代(二)第147章 詐降之計第139章 上川海戰第38章 惠王出手第616章 大時代(一)第252章 排兵佈陣第38章 惠王出手第221章 海商大會(一)第97章 擴編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