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一場鬧劇

包哲東對權力變化即便遲鈍,也逐漸認識到,自己雖有縣令之名,而無縣令之實。這點在整個大明非常普遍,縣級行政、司法機關的權力被吏員瓜分殆盡,但這並不代表父母官們會放任自己被架空。

近兩年多時間來,包哲東的考績爲優,畢竟,在林純鴻治理下,枝江上繳的錢糧從不拖欠,商稅增長了好幾倍,而且各種刑案明顯減少。按說,包哲東應該對此滿意,他已經在枝江爲官兩年,還過一年,憑着年年爲優的考績,再努力活動一番,升官應該不成問題。

但是,包哲東進士出身,金榜題名的驕傲容不得林純鴻肆意妄爲。再說,林純鴻威權日盛,出於自保,包哲東也要着手反擊。更何況,最近一年來,一幫鄉紳不停地上門拜訪,說林純鴻囂張跋扈,欺壓良民,請縣尊大人做主,並明確表示,一旦縣尊大人爲民聲張正義,必效犬馬之勞。

包哲東自覺得聲勢浩大,並佔據了道義的制高點,於是下定決心,要與林純鴻一較高下。

當然,包哲東能中進士,做事還算有章有法,他首先邀請了主薄譚傑希、捕頭史超、獄頭何淼,一同商議,期望首先在縣衙內部形成對抗林純鴻的統一戰線。

譚傑希三人到齊後,包哲東一副憂思滿懷的模樣,唉聲嘆氣道:“往年,在三位精心打理下,衙署可謂清正廉明,深得民心,三位府中,也算得上門庭若市,哎,現在,可謂門前冷落鞍馬稀……哎,一年不如一年啊,這世道!哎……”

譚傑希三人面面相覷,心中如驚濤駭浪。這三人都是人精,包哲東一脫褲子,就知道他要放什麼屁,包哲東想對付林純鴻?

三人不說話,都用驚疑不定的神色看着包哲東,就差在臉上寫上“衝鋒陷陣你去,撈油水我來”幾字。

包哲東忍不住心中有氣,好不容易按捺住無名之火,目光瞅向譚傑希,循循善誘道:“譚大人德高望重,深得本地鄉老擁護,往常與鄉老走動頗爲頻繁,可今年這幫鄉老被奸商鄭天成蠱惑,讓譚大人在錢糧上頗難自主?”

林純鴻逐步侵吞了鄉老、裡甲的代收錢糧之權,使得譚傑希上下其手的機會大爲減少,包哲東看在眼裡,希望激起譚傑希的同仇敵愾之氣。

譚傑希的眼皮跳了跳,暗思道:這包哲東擺明了拉攏我去對付林純鴻,可不能答應他,林純鴻不好惹,少收刮點銀子有什麼關係,大不了我換個地方做官,說什麼也不能提着腦袋和林純鴻玩命。

譚傑希打了個哈哈,道:“錢糧沒有少收,我也樂得輕鬆,哎,年紀大了,精力大不如以前,能少費點心思,當然求之不得。”

譚傑希明確拒絕了包哲東的要求,讓包哲東非常失望,目光定定地瞅了譚傑希老久,方纔對史超和何淼說道:“緝捕、獄政乃朝廷之權,容不得小人逾越,若按察使司追究下來,兩人恐怕逃脫不了縱容袒護之罪,不知兩位有什麼看法?”

包哲東說完,用手指了指桌上的行文,行文上,發往“湖北按察使司”的字樣清晰可見。史超和何淼乃枝江地頭蛇,弓兵進駐鄉村後,讓他們的權力被擠壓得支離破碎,早就對林純鴻不滿,再加上包哲東一番威逼利誘,哪有反對之意,信誓旦旦地說道:“朝廷法度不容踐踏,我等當據理力爭,好歹還枝江一個蕩蕩乾坤。”

包哲東對史超和何淼的態度還算滿意,旋即,又召集一幫士紳,定下了對付林純鴻的大計。

任何事情,只要參與謀劃的人一多,就無法保密。包哲東的異動迅速被林純鴻知悉。

“這包哲東謀略還不錯,緊緊抓住咱們侵奪縣衙刑名權的事實,不僅命令鄉紳、裡甲收集證據,還拉攏史超和何淼爲爪牙,自己親自向按察使司上書,危言聳聽,嗯,不錯,不錯,三管齊下!”

林純鴻接到王義的彙報,毫不隱瞞自己對包哲東的嘲諷,對周望和王義接着說道:“包哲東做到了穩準狠,試圖拿刑名權刺激朝廷的神經,這點咱們可不能疏忽,至少應該在湖北按察使司把問題擺平,否則,一旦鬧到了京師,局面就控制不了,朝廷局勢混亂,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

周望點頭稱是,而王義俯首聽命,就像悶嘴的葫蘆一般。在林純鴻和周望面前,還沒有王義說話的份,只需聽命行事即可。

果然,林純鴻下令道:“王義,你這些天一定得把這些土豪劣紳盯緊了,他們收集了什麼證據,馬上彙報!”

王義接命而出,只剩下周望,周望方纔露出擔憂之色,道:“按察使司如何擺平?咱們很難與那裡牽上線啊!”

林純鴻笑道:“這點得靠先生,天下幕僚是一家,我相信,沒有銀子擺平不了的事!”

言語間露出強大的自信,讓周望的心情略微平復,周望繼續說道:“官場上的事歷來風雲變幻,咱們得做好萬全的準備。”

林純鴻拿出厚厚一疊紙,紙上寫滿了蠅頭小楷,對周望說道:“咱們還有這個,裡面全是荊州府、夷陵州、枝江縣的官僚貪鄙不法之事,萬一按察使要拿咱們開刀,咱們就想辦法把這份材料直達天聽,努力把水攪渾,這裡頭的大魚多得很,朝廷哪裡還顧得了咱們這些小人物?”

周望暗自心驚,思道:此材料一亮世,恐怕按察使都自顧不暇,哪裡還有功夫理會包哲東?這林純鴻年紀輕輕,比張道涵都道行深厚,這身本事從哪裡學來的?

林純鴻不知周望的心思,兀自在那裡自言自語:“這事不能便宜了包哲東,咱們得撈點好處纔對……”

包哲東萬萬想不到,收集有力證據居然如此難!

油燈下,他兩眼熬得通紅,一份份地查閱鄉紳們送來的所謂證據,越看越失望,越看越火大,待看到蔡湖村“良民”蔡阿三被憤怒的村民毆打致死案後,再也忍不住,一把將所有證據掀翻在地,高聲叫罵道:“什麼狗屁證據,老子要用這玩意,非被玩死不可!”

包哲東有種深深的無力感,他感覺有張無形的網,將自己兜的死死的,不按照林純鴻的玩法去玩,自己非被勒死不可!

平日,包哲東時有耳聞,林純鴻的爪牙在村莊裡爲所欲爲,不時將人打死、浸豬籠,各種手段令人髮指。他之所以隱忍至今,就在等待這個機會,期待着一把將林純鴻掀翻。

哪想到,這幫鄉紳收集的證據中,不時地出現一些字眼:“村民怒,將其毆打致死”、“村民怒不可遏,將其綁上石頭,投入江心”……

“孃的,老子的治下都是刁民麼!”包哲東越想越怒,又高聲罵道。

包哲東完全意料得到,這些證據到達按察使司後,教化不力的罪名算是坐實了,別說升官,削職爲民就算是從輕處罰了。

但是,包哲東又沒有回頭路可走,答應了鄉紳要給按察使司上摺子,無緣無故地反悔,勢必得罪這幫鄉紳。包哲東不用想也知道,屆時,自己的命令恐怕連縣衙都出不了。

包哲東怕了,思來思去,將這些鄉紳收集的證據一概不用,在摺子上大言林純鴻強拉丁口,爲其勞作,民憤極大。

包哲東說的也是事實,畢竟,很多地痞流氓罪不至死,都被林純鴻扔到百里洲服苦役,這些根本就未經過他的簽名畫押。

失敗的陰影越來越濃厚,包哲東很清楚,憑這些不痛不癢的證據,根本扳不倒林純鴻。現在只能把希望寄託在林純鴻不知此事上,維持現狀,待任滿調走。

王義的效率非常高,林純鴻對包哲東的一舉一動洞若觀火。一千兩銀子的賄賂起了效果,不多日,按察使司斥責包哲東的行文抵達枝江,言道,小惡者,典史決之,枝江上下,官吏當精誠團結……

緊隨着行文的腳步,林純鴻來到了縣衙二堂,這裡是包哲東平日辦公的地方。林純鴻滿臉笑容,懷裡抱着一大堆案卷。

“包大人提攜下官,指出下官的一些疏忽之處,下官不勝感激,爲表達謝意,些許禮物,還望笑納!”

說完,林純鴻將案卷往包哲東桌案上一放,大喇喇地坐在一邊,似笑非笑地看着包哲東。

包哲東的臉紅一陣白一陣,哆嗦着雙手取過一份案卷,觀之,不由得臉色大變,倏然站起,指着林純鴻大怒道:“林典史欺人太甚!”

這些案卷正是地痞流氓的案卷,人證物證俱全,就差縣令之印了。林純鴻抱來這些案卷,意圖昭然若揭,就是要強迫包哲東簽字畫押用印。

林純鴻慢悠悠地站起來,笑道:“包大人言過其實了,下官平日工作的確有不當之處,包大人心胸廣闊,指出了下官的過錯。下官這也算亡羊補牢。”

包哲東聽懂了林純鴻的話:只要用了印,以前的過節一筆勾銷,以後如果還想繼續使絆子,定當前帳後帳一起算!

包哲東有心答應林純鴻的條件,但自尊心一時讓他難以接受這個事實,兀自沉吟不決。

林純鴻絲毫不顧包哲東的感受,繼續說道:“鄉村裡有幫土豪劣紳,魚肉鄉里、搜刮民脂民膏,民憤極大,這事還得請包大人做主。”

“你……”包哲東剛與鄉紳合作對抗林純鴻,現在林純鴻卻要求他對付這幫鄉紳,他當然受不了,一直強壓着的怒火騰地升起,正準備開罵,卻被林純鴻打斷。

“包大人先別急,請聽下官把話說完,百里洲下月要舉辦江堤開工典禮,屆時還請包大人賞臉剪綵;另外,下官考慮到包大人爲官清廉,生活頗爲清苦,特轉讓夷陵貨棧部分股份,還望包大人不要拒絕。”

這話意思相當明顯,如果包哲東答應對付那幫土豪劣紳,林純鴻將修築江堤的政績送給他,並且還轉讓讓人眼紅的貨棧股份!

包哲東的心跳越來越劇烈,最終,他低下了高貴的頭顱,咬牙切齒地說道:“案卷拿過來,本官簽字畫押!”

一場鬧劇就此結束,自此,在縣尊大人的首肯下,林純鴻加大了對土豪劣紳的打壓力度,逐步將枝江的每一分土地和人口都掌控在手中。

第633章 禁衛軍第609章 中計第50章 初識白杆第175章 放火燒山第187章 川江邂逅第380章 執着與放棄第454章 轉變第594章 江南的訴求第481章 借債風波(三)第59章 青溪佛心第372章 沁水據點第96章 逼退紫金樑第350章 風雲變幻第43章 亂之源頭第652章 朝廷變局(二)第240章 趁虛夜襲第614章 蹊蹺之處第147章 詐降之計第349章 初步部署第229章 南洋局勢第131章 各出妙計第53章 公堂之上第71章 兵甲初備第341章 古典奇才第613章 紡織業的前景第72章 猇亭懷古第236章 內外之爭第227章 安南鄭梉第213章 海戰戰術第576章 撬動時局(二)第417章 佩劍第334章 贈劍第336章 一起爬橋第400章 交鋒第157章 戰爭發動第484章 喚醒第471章 擄掠第79章 誓師出征第631章 封狼居胥(五)第525章 德州第25章 升官之後第535章 合圍(四)第371章 局中的盧象升第163章 心生疑慮第42章 一場鬧劇第34章 鄉村大計第386章 觀營第2章 山林野趣第458章 多事之秋第258章 重重陷阱第405章 龍武軍第433章 招撫第368章 騎兵奔襲第157章 戰爭發動第530章 亂戰第584章 行知學刊第477章 單幹第677章 目標在歐羅巴第631章 封狼居胥(五)第558章 戰馬(二)第371章 硝煙瀰漫第319章 兩條長蛇第458章 多事之秋第336章 一起爬橋第26章 求賢若渴第363章 兄弟倪牆第398章 禹州震動第187章 川江邂逅第383章 兄弟之間第360章 配合第253章 年關議戰第471章 擄掠第417章 佩劍第684章 調兵之議第350章 風雲變幻第542章 變局第446章 與時間賽跑第648章 東南變局(一)第553章 紛爭第234章 婆媳之間第672章 廣南布政使司第355章 鋼絲繩遊戲第190章 展示肌肉第667章 小成第634章 一戰成名第24章 千里窺視第633章 禁衛軍第336章 一起爬橋第252章 排兵佈陣第462章 冷遇第111章 左良玉兵敗第260章 遼東魔王第208章 總體部署第398章 禹州震動第433章 招撫第525章 德州第617章 大時代(二)第39章 事涉禮部第217章 混亂夜戰
第633章 禁衛軍第609章 中計第50章 初識白杆第175章 放火燒山第187章 川江邂逅第380章 執着與放棄第454章 轉變第594章 江南的訴求第481章 借債風波(三)第59章 青溪佛心第372章 沁水據點第96章 逼退紫金樑第350章 風雲變幻第43章 亂之源頭第652章 朝廷變局(二)第240章 趁虛夜襲第614章 蹊蹺之處第147章 詐降之計第349章 初步部署第229章 南洋局勢第131章 各出妙計第53章 公堂之上第71章 兵甲初備第341章 古典奇才第613章 紡織業的前景第72章 猇亭懷古第236章 內外之爭第227章 安南鄭梉第213章 海戰戰術第576章 撬動時局(二)第417章 佩劍第334章 贈劍第336章 一起爬橋第400章 交鋒第157章 戰爭發動第484章 喚醒第471章 擄掠第79章 誓師出征第631章 封狼居胥(五)第525章 德州第25章 升官之後第535章 合圍(四)第371章 局中的盧象升第163章 心生疑慮第42章 一場鬧劇第34章 鄉村大計第386章 觀營第2章 山林野趣第458章 多事之秋第258章 重重陷阱第405章 龍武軍第433章 招撫第368章 騎兵奔襲第157章 戰爭發動第530章 亂戰第584章 行知學刊第477章 單幹第677章 目標在歐羅巴第631章 封狼居胥(五)第558章 戰馬(二)第371章 硝煙瀰漫第319章 兩條長蛇第458章 多事之秋第336章 一起爬橋第26章 求賢若渴第363章 兄弟倪牆第398章 禹州震動第187章 川江邂逅第383章 兄弟之間第360章 配合第253章 年關議戰第471章 擄掠第417章 佩劍第684章 調兵之議第350章 風雲變幻第542章 變局第446章 與時間賽跑第648章 東南變局(一)第553章 紛爭第234章 婆媳之間第672章 廣南布政使司第355章 鋼絲繩遊戲第190章 展示肌肉第667章 小成第634章 一戰成名第24章 千里窺視第633章 禁衛軍第336章 一起爬橋第252章 排兵佈陣第462章 冷遇第111章 左良玉兵敗第260章 遼東魔王第208章 總體部署第398章 禹州震動第433章 招撫第525章 德州第617章 大時代(二)第39章 事涉禮部第217章 混亂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