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年關議戰

年關將至,邦泰境內洋溢着濃厚的節日氣氛。

臘八節是年節的開場鑼,吃過美味的臘八粥之後,百姓便開始準備過年。在湖廣、四川等地,富戶有殺肥豬、薰臘肉、制臘腸的習慣,於是,肥豬臨死前絕望的呼叫充斥山野之間,首先爲新年帶來喜慶氣氛。

不過,今年的陣勢似乎要比以前壯觀得多,豬的慘呼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兒童們甚至把豬的膀胱偷出來,吹上氣,當做球踢,到處追逐嬉戲,讓大人痛罵不已:“敗家子!看你老子揍你!這東西炒之後,正好用來下酒!”

正痛罵着,忽然鄰居的問候聲傳來:“他嬸子啊,今年不錯,一頭肥豬就殺了兩百斤……”

大人馬上換了一副臉色,哀聲嘆氣道:“哎呀,這算什麼啊,就跟殺了一隻老鼠一般,趕張家差遠了!”

臉上雖然如喪考妣,心裡卻竊喜不已。

此情此景,荊州、夷陵鄉下隨處可見,莊戶們興起了一股攀比之風,一定要在過年前殺豬,而且豬還要比別人大,這樣倍兒有面子。

攀比了殺豬之後,又開始攀比新衣服。

隨着毛紡工坊越來越多,毛衣開始走入平常百姓家。毛衣可是好東西,穿上毛衣後,幹活時,就可以脫掉棉襖,不像以前一樣,穿着棉襖又熱,脫了棉襖又冷。於是,毛衣迅速風靡荊湖,普通百姓無不以擁有一件毛衣爲榮。

村裡的大姑娘穿上毛衣後,無不稍稍解開棉襖領口,深恐別人看不見自己穿上了毛衣。小夥子們穿上毛衣後,無論天氣有多冷,幹活時無不脫掉棉襖,展示自己媳婦的手藝。

“小泉子,今天天冷,快穿上棉襖吧!”

“不冷!有了毛衣,咋就不覺得冷冽……”

說完,小泉子揮鏟如飛,渾身冒着熱氣……

就這樣,到了小年,新年的準備已經進入衝刺階段,女人們進入一年最爲繁忙的時節,清掃屋塵,貼窗花、掛年畫、貼春聯、蒸年糕,忙忙碌碌,俗稱“忙年”。

而男人們則徹底閒下來,東遊遊西逛逛,每日吃得滿嘴冒油,爽得不能再爽。正所謂“忙死婆子,閒死漢子”。

林純鴻雖然是標標準準的男子漢,但並未處於“閒死”的行列。他猶如一隻隨時準備起跳的老虎一般,密切關注着四周。大明其他地方,可不像荊湖一般充滿着希望。

賊首高迎祥蔓延至南直隸和州,殺知州黎宏業、在籍御史馬如蛟等。繼圍滁州,與盧象升激戰朱龍橋。高迎祥不能支,重新回到河南,攻破密縣、登封縣,殺總兵湯九州,盤踞在南召、方城一帶,隱隱有南下之勢。

一時之間,包哲東的求援信、盧象升的催兵信,猶如雪花般飛往荊州。

南陽府已經被林純鴻視作外圍勢力範圍,豈容賊寇荼毒?於是,林純鴻立即召集閣幕使,商議出兵一事。

“亂民啊……嘿嘿……”郭銘彥的眼中冒着小星星,口水都快流出來了,砸着嘴說道。

WWW ☢Tтká n ☢Сo

也難怪郭銘彥對人口如此貪婪,自桐柏、瓊州昌化大規模開礦以來,邦泰時時刻刻處於人工緊缺的狀態。後來,香港島魚乾製作的規模越來越大,人工需求更是個無底洞,讓邦泰窘狀更爲明顯。

“免費勞力啊!抓個幾十萬,咱們就不缺人工啦……”

郭銘彥毫不掩飾他的貪慾,力圖鼓動林純鴻大規模出兵。

朱之瑜橫了郭銘彥一眼,不滿地說道:“得有本事抓住才行!亂民又不是綿羊,想抓就能抓得到的?”

林純鴻見兩人跑題甚遠,立即說道:“賊寇威脅南陽,襄陽很可能受到荼毒。與其事到臨頭着急慌慌,還不如事先未雨綢繆。所以,兵肯定要出,還是按照原來的計劃,驃騎營、虎嘯軍、天武軍萬餘人馬先至南陽。至於抓俘虜一事,絕不能再提。一旦開戰,兵兇戰危,唯以勝爲念,若雜以其他心思,很可能陷全軍於危險之境!”

張道涵立即接過話題,搶着說道:“萬餘大軍遠征,軍輜錢糧運輸可不是小事。目前,商號轉運部任務繁重,既要全力轉運糧食至揚州,又要兼顧各地財貨運輸,根本無餘力供給南陽前線的萬餘大軍!”

林純鴻略覺奇怪,轉運部隸屬於邦泰商號,郭銘彥還未叫苦,張道涵搶着叫苦爲哪般?

正思索着,朱之瑜接着說道:“天寒地凍的,漢江也封航,轉運物質費用比平日高好幾倍!商號終究以盈利爲目的,不能虧本轉運錢糧和軍輜,我看,不如由中書府組織民夫轉運吧!”

朱之瑜的話音還未落下,郭銘彥立即冷聲道:“轉運部一事,不勞兩位費心!不管有什麼難處,商號自有解決之道!”

林純鴻恍然大悟,原來張道涵、朱之瑜試圖剝離商號的轉運職能,將其納入中書府的管轄之中。

商號與中書府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林純鴻剛開始起家時,所有職能均集中在商號內部,後來,隨着整個集團越來越龐大,方纔將中書府、都督府和監察府從中剝離。然而,受限於當時的環境,這種剝離並不徹底,商號依然掌管着貨棧收稅、物質轉運等權力。

後來,林純鴻將貨棧、工坊全部出售後,商號方纔不情不願地交出了收稅的權力,但依然把持着貨物轉運之權,並視之爲禁臠,不允許中書府插手。

但是,貨物轉運涉及到修築道路、開鑿纖道、修建碼頭,這些事情不可避免地要和中書府打交道,不僅需要中書府批錢、批地,還需要中書府組織民夫。兩個部門間,只要打交道,就不可避免地產生矛盾,中書府認爲,自己又出錢又出人,結果財政裡面沒有收到一分錢,怨氣十足;而商號則認爲中書府事事拖延,故意爲商號設絆子,也憤懣不已。

好在雙方僅僅在口頭上發泄一番,並未付諸行動,林純鴻方纔容忍至今。

哪想到,在商議出兵節骨眼上,張道涵與朱之瑜聯合起來,試圖將商號的轉運權剝離出來。

即便林純鴻早就有拆分商號的計劃,但哪容兩人不顧大局,肆意攪局?他的臉色逐漸沉了下去,冷冷地盯着張道涵、朱之瑜和郭銘彥三人。

朱之瑜兀自不覺,依然在大放厥詞:“我看,不如干脆在中書府成立交通司,專門管理轉運一事,負責修路、築橋、建碼頭……”

正說得高興,旁邊的李崇德用胳膊碰了碰他,向他使了個眼色,朱之瑜方纔醒悟過來,驚疑不定地望着林純鴻。

“張府令、朱幕使、郭幕使!現在是商議出兵!兵戎之事,涉及邦泰生死存亡,豈容汝等在此爭鬥?部門調整、職能交接複雜無比,需要精心地謀劃與籌備,請問你們三位,調查書在哪裡?計劃書在哪裡?”

林純鴻的語氣頗爲生硬,讓幕使們無不色變。

“邦泰閣幕屬不是草寇窩子,也不是互相爭鬥的朝廷,決不能壞了規矩!以後凡有建言,都拿出調查報告和方案來,就和上次成立糧食司一般。我要看的是數據,是事實,而不是口舌生花和花團錦簇!”

一席話,讓閣幕使警醒不已,紛紛起立躬身行禮。

林純鴻揮了揮手,道:“都坐下吧。接着商議,這次供給前線,暫時就從襄陽儲備中支取吧,襄陽的糧食有五十多萬石,軍輜也堆積如山,夠用的。從襄陽支取,也能省不少費用,待開春之後,再補充上就是。至於轉運……由轉運部負責,中書府招募民夫,從旁協助轉運部!”

……

商議軍事細節後,林純鴻道:“除了應對賊寇之外,江南的東林黨和豪商也需要凝神應對。打得好,江南之地任咱們出入。要是萬一失敗,咱們的處境可就艱難了。此戰可分爲輿論戰、經濟戰、政治戰三個範疇。所謂的輿論戰,就是爭取士子之戰,老百姓不會關心朝政、忠奸什麼的,他們只關心掙了多少錢,吃了這頓還有沒有下頓。在士林中,東林黨樹大根深,擁泵者不計其數,因此輿論戰會非常艱難,咱們應盡力縮小攻擊範圍,不要牽扯復社。朱幕使,這事就交給你了,記住了,攻擊東林黨乃小節,宣傳邦泰纔是大節!”

朱之瑜躬身領命。

林純鴻接着說道:“至於經濟戰和政治戰,這個已經在開始實施,我也不多說了。記住了,邦泰的處境並不好,還需要各位團結一致、凝神應對,諸位切不可有絲毫懈怠,更不可互相爭鬥,陷於內耗之中!”

“正月初八,我就會親自率兵剿滅賊寇,過了這條坎,江南、河南就成了咱們的戰略縱深地,無論是匡扶宇內、還是追亡逐北,皆任由我等揮灑!”

這話讓衆人興奮不已,文臣無不夢想着將邦泰的體制擴散至大明各地,達到兼濟天下的目的,在史書上留下濃重一墨;武將無不憧憬着立下赫赫戰功,接受萬民的景仰……

第654章 朝廷變局(四)第650章 加勒比往事第25章 升官之後第221章 海商大會(一)第248章 火槍戰術第609章 中計第635章 罌粟花第621章 使團歸來第688章 天津事變第29章 惠王分羹第368章 騎兵奔襲第608章 左右開弓第147章 詐降之計第472章 范文程第449章 炮擊城牆第634章 一戰成名第476章 濟州島第371章 局中的盧象升第373章 打算第47章 心向大海第80章 初戰告捷第319章 兩條長蛇第647章 遼東變局(二)第602章 武衛軍第431章 朝廷的方略第510章 壓力(三)第447章 鯤鵬之略第48章 婚姻大事第402章 大局第105章 思南歸順(一)第99章 招募騎士(一)第590章 西北劇變(五)第286章 江南方略第7章 玉汝於成第365章 攪動時局第361章 出擊第254章 被逼死鬥第660章 滅國之戰(五)第158章 美人心計第31章 與虎謀皮第15章 禍不單行第259章 騎兵對決第100章 招募騎士(二)第453章 聖地亞哥第614章 蹊蹺之處第602章 武衛軍第167章 童莊河口第527章 重裝騎兵第500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593章 貨幣戰前奏第598章 情非得已第623章 歐洲之行(二)第565章 圈地第673章 下南洋第578章 撬動時局(四)第371章 局中的盧象升第388章 火速進兵第469章 整備第351章 牛筋的用處第472章 范文程第506章 有所不爲第163章 心生疑慮第650章 加勒比往事第7章 玉汝於成第273章 絕地反擊第511章 動向第282章 急劇蔓延第170章 追襲作戰第419章 東洋艦隊第594章 江南的訴求第117章 觀口守營(一)第595章 串聯第206章 侯恂下獄第210章 南下途中第410章 以威福還主上第329章 軍事安排第125章 衛輝潞王第158章 美人心計第479章 借債風波(一)第66章 如火如荼第29章 惠王分羹第454章 轉變第562章 戰馬(六)第482章 借債風波(四)第23章 請君入甕第112章 內臣抵營第345章 轎子與纏足第541章 雷霆決戰(六)第342章 海派進荊第628章 封狼居胥(二)第126章 白桿兵敗第578章 撬動時局(四)第437章 清港第24章 千里窺視第687章 搜刮商賈第309章 雙重誘餌第514章 隱忍(二)第118章 觀口守營(二)第664章 滅國之戰(九)第131章 各出妙計
第654章 朝廷變局(四)第650章 加勒比往事第25章 升官之後第221章 海商大會(一)第248章 火槍戰術第609章 中計第635章 罌粟花第621章 使團歸來第688章 天津事變第29章 惠王分羹第368章 騎兵奔襲第608章 左右開弓第147章 詐降之計第472章 范文程第449章 炮擊城牆第634章 一戰成名第476章 濟州島第371章 局中的盧象升第373章 打算第47章 心向大海第80章 初戰告捷第319章 兩條長蛇第647章 遼東變局(二)第602章 武衛軍第431章 朝廷的方略第510章 壓力(三)第447章 鯤鵬之略第48章 婚姻大事第402章 大局第105章 思南歸順(一)第99章 招募騎士(一)第590章 西北劇變(五)第286章 江南方略第7章 玉汝於成第365章 攪動時局第361章 出擊第254章 被逼死鬥第660章 滅國之戰(五)第158章 美人心計第31章 與虎謀皮第15章 禍不單行第259章 騎兵對決第100章 招募騎士(二)第453章 聖地亞哥第614章 蹊蹺之處第602章 武衛軍第167章 童莊河口第527章 重裝騎兵第500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593章 貨幣戰前奏第598章 情非得已第623章 歐洲之行(二)第565章 圈地第673章 下南洋第578章 撬動時局(四)第371章 局中的盧象升第388章 火速進兵第469章 整備第351章 牛筋的用處第472章 范文程第506章 有所不爲第163章 心生疑慮第650章 加勒比往事第7章 玉汝於成第273章 絕地反擊第511章 動向第282章 急劇蔓延第170章 追襲作戰第419章 東洋艦隊第594章 江南的訴求第117章 觀口守營(一)第595章 串聯第206章 侯恂下獄第210章 南下途中第410章 以威福還主上第329章 軍事安排第125章 衛輝潞王第158章 美人心計第479章 借債風波(一)第66章 如火如荼第29章 惠王分羹第454章 轉變第562章 戰馬(六)第482章 借債風波(四)第23章 請君入甕第112章 內臣抵營第345章 轎子與纏足第541章 雷霆決戰(六)第342章 海派進荊第628章 封狼居胥(二)第126章 白桿兵敗第578章 撬動時局(四)第437章 清港第24章 千里窺視第687章 搜刮商賈第309章 雙重誘餌第514章 隱忍(二)第118章 觀口守營(二)第664章 滅國之戰(九)第131章 各出妙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