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利益交換

要獲得良馬,目前單靠偷偷摸摸的在河西買馬當然不行,要讓馬的來源穩定,唯有找到公開的買馬途徑或者自己養馬。荊州的土地奇缺,當然不可能用來養馬,目前只能買。而大明境內,想公開大規模買馬無異於癡人說夢。蒙古高原和遼東倒是良駒的產地,但這些地方與大明處於敵對狀態,想想都不可能賣馬給自己。

林純鴻瞅着輿圖,將目光從蒙古和遼東挪開,嘆了口氣,挪到了大明境外,定格在阿拉伯地區。

對啊,可以找阿拉伯人買馬啊!

林純鴻靈光一閃,忍不住大叫起來:“陸主事!陸主事……”。

在林純鴻的印象中,阿拉伯馬體形優美,體格中等,結構勻稱,運步有彈性,氣質敏銳而溫順,易於調教,對飼養管理條件要求不高。好像世界上許多良馬,如英國純血馬、盎格魯馬都有它的血統。

陸世明應聲而至,垂手侍立,林純鴻興奮道:“趕緊擬文給邦泰商號,令盧詩源在廣州找大食人買馬,不管多貴,先弄一批到百里洲試試看!”

陸世明大吃一驚,疑惑道:“大食人也有馬的?”

林純鴻笑道:“不僅有馬,而且比韃子的馬更優秀!”

陸世明皺着眉頭想了想,說道:“世明聽大都督說,目前海路都被西洋人控制,恐怕盧詩源根本就找不到大食人。”

林純鴻點頭道:“你說的對,那就讓盧詩源找西洋人買馬,那幫西洋人只要有錢掙,什麼都乾的!”

陸世明應承而出,連忙去擬文。

而林純鴻又開始苦思如何解決騎士的問題。

盛坤山多次建議從俘虜中挑選合格的騎士,但林純鴻考慮到俘虜中合格的騎士數量甚少,與其打破慣例,還不如不選,讓這些俘虜勞動改造五年再說。

苦思良久,林純鴻也想不到什麼好辦法,正彷徨無計之時,盛坤山求見,還帶來一名老鄉。

此人名叫韓可勝,長得五大山粗,往那裡一站,猶如鐵塔一般。林純鴻見之心喜,問道:“韓壯士想加入驃騎營,我當然歡迎,嗯,好好。”

盛坤山笑道:“韓可勝和我是一起穿開襠褲庫的交情,十多歲時被韃子擄掠,在草原上幫韃子放了好幾年的羊,後來找到機會偷跑回大同。在草原上也沒有白呆,騎射功夫甚爲了得!”

林純鴻噓噓不已,拍着韓可勝的肩膀說道:“遲早有一天,我們會找韃子找回這個場子,孃的,要讓韃子爲我們放羊,爲我們打仗!”

林純鴻嬉笑怒罵如常人一般,絲毫沒有上位者的矜持,這讓韓可勝欣喜不已,連忙行禮道:“韓可勝願爲將軍效死!”

林純鴻連忙扶起韓可勝,大笑道:“你和盛指揮使倒提醒我了,咱們現在缺騎士,可以到沿邊去招啊,沿邊常年苦於兵災,善騎射者不計其數!”

盛坤山大喜道:“就在我們村,能騎馬打仗的就不下五十人!”

“嗯,盛坤山,這段時間你就回大同一趟,和韓可勝一起回,去招騎士,不要怕花錢,能招多少就招多少,不過要秉承寧缺毋濫的原則。聽聞大同的蒙古人也不少,那些蒙古人從小就長在馬背上,也可以招回來!”

……

當盛坤山和韓可勝離開後,林純鴻的思路放得更開,他想到,即便直隸和山西兩地會騎馬的人甚少,但人口基數這麼大,找千把個騎士應該不是問題,他準備舉辦一個馬術比武,不限身份不限人數,只要覺得自己有一技之長,均可以參加。在比武中,總可以發現一些好的苗子,趁機吸收到騎兵中來。

不過比武需要順德府來主辦,自己舉辦馬術比武,言不正名不順,再說宣傳力度跟不上,老百姓不知道有此事,參加的人數可能不多。

“嗯,是該去拜訪一下黎安東了!到順德府這麼久了,還不知道黎安東長什麼模樣呢!組織流民到荊州,還得依賴他!”

林純鴻正準備吩咐陸世明下帖時,卻收到了黎安東的邀請函,林純鴻大笑道:“事已偕矣!”

林純鴻趕走了紫金樑,黎安東心裡的一塊石頭總算落了地。但是順德府被紫金樑禍害了幾個月,又遭到鄧玘川兵的梳理,無衣無食的老百姓嗷嗷待哺,隨時有可能轉化爲亂民,這急壞了黎安東。聽聞林純鴻繳獲了紫金樑所有的糧草,心思活泛起來。

紫金樑所有的糧草基本上在順德府境內掠奪,黎安東尋思着就拿這條理由與林純鴻交涉,希望林純鴻能交出一部分糧草用於賑濟斯民。黎安東還算現實,知道官兵如狼似虎,糧草入了他們的口,要吐出來幾乎不可能。如果是鄧玘、與或是左良玉,黎安東根本就不會去試探。他想到,林純鴻僅僅只是一個遊擊,率領的又是弓兵,充其量算個土包子,好像在朝廷裡也沒有什麼靠山,稍事威脅,沒準林純鴻真能吐出一部分。

黎安東當然不會到軍營裡拜訪林純鴻,這對於正四品的文官來說,是一件非常丟面子的事情。能夠下一個邀請函,已經很給林純鴻面子了,一般情況下,黎安東完全可以命令林純鴻至順德府。

林純鴻自從被劫過一次後,非常注重自身的安全,帶着鄭國棟及其麾下的七八十名騎兵,往順德府而去。

林純鴻用腳趾頭也能想明白,黎安東正在打五萬石糧食的主意,爲此,他和陸世明商議了良久,定下了自己的底線:想要糧食可以,拿利益來交換!

林純鴻對黎安東的印象還不錯,作爲知府,不惜求武將拿出一部分糧草賑濟,還算盡職盡責,不像大部分命官,得過且過。

黎安東大約六十多歲,鬍子和頭髮花白,估計這輩子仕途已經到了盡頭。林純鴻考慮再三,以晚輩之禮見過了黎安東。

黎安東心裡大吃一驚,沒想到最近風頭正盛的遊擊將軍如此年輕。對於林純鴻行晚輩之禮,他了然一胸,看來林純鴻今天直接將自己放在了對等的位置上,並不願意因爲黎安東是名譽上的上級而做過多的讓步。

黎安東微笑道:“林遊擊陣斬滿天星、破曹操、截獲紫金樑糧草,着實讓本官佩服!”

“末將運氣比較好,瞎貓碰到了死耗子而已!”林純鴻謙虛道。

“如果死耗子這麼好碰,本官在順德呆了三年了,爲何未曾碰見?”

林純鴻嘿嘿直笑,心想,這老頭還真有趣,還算平易近人。

黎安東也不浪費口舌,直入主題:“紫金樑總算被趕走了,據說他的糧草被林遊擊留了下來。還望林遊擊看在老百姓食不果腹的份上,拿出一部分來賑濟。”

“黎知府心存百姓,晚輩當然馬首是瞻,這些糧草本來就是紫金樑在順德府搶掠的,也應該物歸原主!”

正題來了,林純鴻面不改色心不跳,允諾道。

黎安東大吃一驚,這林純鴻難道是個傻子?自己剛開了個頭,他就答應了,這算什麼事?一時之間,黎安東怔怔的看着林純鴻,什麼話也說不出來。

林純鴻笑道:“而且呢,考慮到順德府被紫金樑荼毒了好幾個月,百事待興,估計也抽不出人手發放糧食,不如由我們荊州兵來分發糧食?”

黎安東聽了這話,心裡更是一陣驚悸,這小小的遊擊將軍居然想收買民心,到底有何企圖?

黎安東被林純鴻出人意料的兩句話攪得暈頭轉向,不由自主的問道:“不知林遊擊準備如何分發糧食?”

林純鴻不接黎安東的話,兀自說道:“我們還準備一勞永逸的幫助黎知府解決饑荒的問題。據末將所知,自從天啓六年以來,順德府無一年不旱,老百姓田裡也難得有什麼收成,再加上丁口不斷增長,人地矛盾越來越突出,末將在荊州有幾畝薄田,正缺人耕種,想把饑民挪一部分到荊州去!”

黎安東徹底糊塗了,喃喃道:“這怎麼可能?沒聽說荊州有大片的土地無人耕種啊?”

“這個知府大人就別管了,總之,如果老百姓願意到荊州去,末將立即每人發放兩石糧食的路費,決不食言!知府大人想想看,這樣不就賑濟了饑民?”

黎安東總算明白了林純鴻的意思:想用糧草爲誘餌,誘惑老百姓移民到荊州去!

黎安東冷笑道:“本官代天子牧守順德府,如果治下百姓都跑到荊州了,本官如何向天子交待?”

林純鴻明白黎安東的顧忌,對於地方官而言,戶口增長乃考評的重要內容之一,如果治下百姓減少,考績不會好到哪裡去。林純鴻緩緩的說道:“如果老百姓因爲饑荒成爲變民,黎知府更無法向天子交待!”

黎安東大怒,爲官一輩子,今日居然被一武夫威脅。他霍然站起,鬍子一抖一抖的,用手指着林純鴻道:“你……你……”

“如果黎知府真心爲老百姓考慮,定然不會反對。如果爲頭上的烏紗帽考慮,也不應該反對,皇上現在焦慮的是安民,而不是戶口太少!”林純鴻毫不相讓,大聲說道。

黎安東沉默良久,瞬間功夫,面上就失了神采,彷彿老了十歲,一下子癱坐在椅子上,用手扶着額頭,不停的按摩:“罷了罷了,本官無能,不能讓順德的老百姓吃飽,就讓他們跟着林遊擊謀一條生路吧!”

林純鴻見了,心裡惻然,說道:“末將最多招一萬人,還有剩餘的三萬石糧食將留在順德府!”

此話稍稍讓黎安東緩過氣來,隨口問道:“林遊擊如何發放?”

“此事需要黎知府來主導,末將準備在順德府舉辦一個馬術比賽,只要會騎馬射箭,而且參加比賽,末將就發放兩石糧食。如果奪得前三名,還會得到上千兩銀子的獎勵!”

黎安東立即明白了林純鴻的打算,問道:“林遊擊是不是準備招募騎士?”

林純鴻點了點頭,說道:“官莊一戰,末將麾下如果有千餘精銳騎兵,哪容紫金樑逃竄到林縣?”

黎安東總算恢復了點元氣,說道:“這是好事,既賑濟了老百姓,又能招募勇士,何樂而不爲?林遊擊需要本官做什麼?”

“末將需要黎知府出一個榜示……”

……

第44章 亂之將起第440章 棱堡第558章 戰馬(二)第454章 轉變第549章 東林黨的打算第419章 東洋艦隊第599章 戰略主動權第331章 偶遇第190章 展示肌肉第573章 分崩之初第642章 西北與東南第418章 處罰第506章 有所不爲第272章 形勢逆轉第149章 局勢緊張第486章 敵襲第634章 一戰成名第556章 打賭第527章 重裝騎兵第344章 中書府令的計劃第328章 第一次談判第455章 兩手第695章 爭鬥不休第464章 大西洋商號第546章 另一個失敗者第468章 互動第256章 四面出擊第465章 後院第83章 遼州之戰第610章 大明銀行第521章 濟南第197章 逐步推進第609章 中計第559章 戰馬(三)第258章 重重陷阱第664章 滅國之戰(九)第3章 石子嶺上第626章 無劇本之戲第483章 借債風波(五)第219章 離間之計第574章 大洗禮第650章 加勒比往事第555章 春雨行動第389章 逾越第138章 鄭氏集團第626章 無劇本之戲第355章 鋼絲繩遊戲第49章 保衛貨棧第545章 放手一搏第56章 共牢而食第418章 處罰第254章 被逼死鬥第205章 應對之策(二)第633章 禁衛軍第651章 朝廷變局(一)第528章 置之死地第483章 借債風波(五)第177章 納妾風波(二)第473章 聯防第261章 難民洪流第563章 收編第381章 追剿李定國第595章 串聯第596章 妥協與堅持第521章 濟南第183章 授銜整編第620章 鄭彩之略第65章 錢鈔之議第626章 無劇本之戲第447章 鯤鵬之略第553章 紛爭第663章 滅國之戰(八)第40章 土改契機第457章 盛京第92章 開始鑄炮第328章 第一次談判第285章 開解屬下第51章 水上逞威第88章 紛爭又起第224章 東施效顰第655章 平叛令第339章 兩份奏摺第458章 多事之秋第282章 急劇蔓延第438章 登陸第596章 妥協與堅持第563章 收編第128章 張獻忠義子第199章 不自量力第314章 原始的炮戰第62章 徽州會館第146章 鳳儀“陣亡”第335章 又一次偶遇第606章 好處多多第73章 虎牙之對第428章 籌碼的心思第544章 目標在江南第358章 進入禹州第395章 多管齊下第425章 顧慮
第44章 亂之將起第440章 棱堡第558章 戰馬(二)第454章 轉變第549章 東林黨的打算第419章 東洋艦隊第599章 戰略主動權第331章 偶遇第190章 展示肌肉第573章 分崩之初第642章 西北與東南第418章 處罰第506章 有所不爲第272章 形勢逆轉第149章 局勢緊張第486章 敵襲第634章 一戰成名第556章 打賭第527章 重裝騎兵第344章 中書府令的計劃第328章 第一次談判第455章 兩手第695章 爭鬥不休第464章 大西洋商號第546章 另一個失敗者第468章 互動第256章 四面出擊第465章 後院第83章 遼州之戰第610章 大明銀行第521章 濟南第197章 逐步推進第609章 中計第559章 戰馬(三)第258章 重重陷阱第664章 滅國之戰(九)第3章 石子嶺上第626章 無劇本之戲第483章 借債風波(五)第219章 離間之計第574章 大洗禮第650章 加勒比往事第555章 春雨行動第389章 逾越第138章 鄭氏集團第626章 無劇本之戲第355章 鋼絲繩遊戲第49章 保衛貨棧第545章 放手一搏第56章 共牢而食第418章 處罰第254章 被逼死鬥第205章 應對之策(二)第633章 禁衛軍第651章 朝廷變局(一)第528章 置之死地第483章 借債風波(五)第177章 納妾風波(二)第473章 聯防第261章 難民洪流第563章 收編第381章 追剿李定國第595章 串聯第596章 妥協與堅持第521章 濟南第183章 授銜整編第620章 鄭彩之略第65章 錢鈔之議第626章 無劇本之戲第447章 鯤鵬之略第553章 紛爭第663章 滅國之戰(八)第40章 土改契機第457章 盛京第92章 開始鑄炮第328章 第一次談判第285章 開解屬下第51章 水上逞威第88章 紛爭又起第224章 東施效顰第655章 平叛令第339章 兩份奏摺第458章 多事之秋第282章 急劇蔓延第438章 登陸第596章 妥協與堅持第563章 收編第128章 張獻忠義子第199章 不自量力第314章 原始的炮戰第62章 徽州會館第146章 鳳儀“陣亡”第335章 又一次偶遇第606章 好處多多第73章 虎牙之對第428章 籌碼的心思第544章 目標在江南第358章 進入禹州第395章 多管齊下第425章 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