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大展宏

自從林純鴻返回枝江後,便大肆的售賣荊州、嶽州和清江上的貨棧股份,幾乎將夷陵、荊州兩地的現銀收刮一空,現在林純鴻的手頭幾乎有一百三十萬兩的現銀,的確有了搞信譽*的基礎,如果能獲得高鬥樞的支持,當然事半功倍。

林純鴻對手頭的現銀非常得意,經常對左右說:看看,現在只要我們往哪個方向投資,荊州和夷陵的手工業就會往哪個方向發展。林純鴻的話沒錯,火燒坪的路已經修好,能夠通行畜力車,運輸量翻了五倍還不止,鍊鐵量也突飛猛漲,各種石灰窯和木炭窯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成天往邦泰商社這邊跑,推銷自己的產品。甚至有人千里迢迢的從長沙府趕過來,問林純鴻要不要煤,被林純鴻斷然拒絕,林純鴻知道用煤煉不出精鋼。

隨着工人數量的猛增,圍繞着幾個礦區和清江貨棧,各種服務業也發展迅猛,食品、娼妓、茶館、車行、船行……應有盡有,林純鴻毫不客氣的對這些服務業收取一成的稅收,連秦邦定的產業也不放過。不過名目並不叫稅收,叫准入費,任何人不繳納准入費,不準在附近營業。夷陵州的商人們明顯的感覺到邦泰商社現在咄咄逼人,遠不是當初溫情脈脈的形象。

邦泰商社最近正在逐步的伸出它獠牙,內部的人感覺最明顯了!君不見兵甲工坊日夜開工、叮噹的敲擊聲不絕於耳?君不見五千人的弓兵隊每日揮汗如雨,冒着烈日和暴雨勤練不休?君不見百里洲每日如打雷,炮手訓練的隆隆聲不斷?……

更大的變化還在內部,隨着專利規程頒佈,名聲逐漸傳開來,各種身懷絕技的工匠如飛蛾撲火般往百里洲聚集,他們帶來了大明最先進的生產工藝。並且幾個西洋傳教士也被吸引過來,時不時的向林純鴻兜售一些技術,換點生活費。不是每個傳教士都很富裕,在大明,很多傳教士混得跟叫花子似的。

當林純鴻接到林德紹的彙報時,正在百里洲講武場上和弓兵們一起揮汗如雨,一起訓練拼殺技巧、一起對抗演練。見高鬥樞不反對募兵北上剿匪,林純鴻索性不再遮遮掩掩,直接將訓練營放在了百里洲。

這幫弓兵早就被有意無意的灌輸了典史大人武勇過人、足智多謀、揮手間掙錢如流水的思想,他們的心目中,林純鴻猶如神一般的存在,成爲了年輕人的偶像。

五千人的講武場塵土上下翻飛,整日瀰漫在煙幕中,這些弓兵前幾天剛拿到了五兩銀子的月餉,由林純鴻一個挨着一個分發到他們手中。這些弓兵前些天還是泥腿子,哪裡拿到過這麼多銀子,一個個激動萬分,林純義帶頭喊了一聲:“吃典史的飯,爲典史辦事!”

激動的弓兵無不狂呼:“吃典史的飯,爲典史辦事!”山呼海嘯般的吼聲直衝雲霄。

林純鴻瞭解到高鬥樞的態度後,拍手笑道:“事成矣!”馬上乘船往荊州而去。

高鬥樞頗有膽氣,又注重實務,尤其關注荊州的武備,當他來荊州後,就瞭解到林純鴻驅走張兆、剿滅吳敢的事情,大有提拔之意。後來又聽到左右議論之聲,方纔知道林純鴻身纏萬貫,乃荊州首屈一指的豪富,再加上他親眼目睹荊州貨棧股份售賣的盛況,一時之間,對林純鴻好奇不已,這麼年輕的傢伙,居然有這等的能量。

林純鴻就恭恭敬敬的站在他面前,他定睛一看,忍不住暗地裡喝了聲彩:好一個英俊的小夥子!也許林純鴻並無風流俊美的相貌,但渾身突出的肌肉無不展示着他的陽剛之美。高鬥樞毫不掩飾他的欣賞,眯着眼睛笑道:“怎麼樣?枝江還算平靜吧?”

“回大人,枝江這幾年幾無大的刑案,除了上次下官差點被劫外。”

高鬥樞哈哈大笑:“好一個謀政者無暇謀身,拐着彎誇自己呢!”

林純鴻嘿嘿直笑,兩人在歡笑中關係拉近了不少。

高鬥樞看着林純鴻的長袍納悶不已,總覺得他的長袍怪怪的,又說不上爲什麼,只覺得套在林純鴻身上顯得英武非凡。觀察了半天,方纔琢磨出這件長袍比一般的要窄,難怪總覺得他的肌肉要爆出來一般,穿在他身上確實精神幹練。

“說說看,你搞的*如何防止僞造?”高鬥樞心氣甚高,不僅想整肅武備,還想解決一個朝堂上衆卿家無法解決的難題,作爲他高升的資本。這份心氣不在朝堂上起起落落幾回,很難形成。

林純鴻聽聞,立即從袖中掏出一本書,遞給高鬥樞。高鬥樞接過來一翻,徹底傻眼,那裡面是些啥啊,都是一些簡單的詩詞歌賦,不同的面值不同的開具月份不同的開具錢莊分別對應着不同的詩詞。

林純鴻解釋道:“目前我就想在廣州、揚州、荊州、夷陵、嶽州這幾個地方做*生意,*由荊州這邊統一印刷,裡面有防僞的水印‘邦泰’二字,紙張也是麻質的,不易扯壞。同時每個地方的開具*的夥計的筆跡每個地方均有備案,便於比對筆跡。至於詩詞,則刻成印章,由每個店的掌櫃掌握,也只有掌櫃才知道什麼意思。”

高鬥樞低頭沉思片刻,連聲道:“妙!妙!虧你想得出來!現在你把書給我看了,豈不是我也可以僞造了?”

“呵呵,高大人說笑了!再說這本書還得完善,還有很多地方沒有編入呢。”

“快說,你們是怎麼想出來的?”

“集思廣益唄,集中幾百人成天琢磨如何防僞,方法就多啦,擇其精要用之。”

高鬥樞右手扶須,不住的點頭,道:“不錯不錯,年輕人,多聽聽別人的意見,呵呵,不錯!這*我讓你開,我看你準備得差不多了,連邦泰的名字都想好了。嗯,邦泰邦泰,心存朝廷,也算你有心了。現在朝廷舉步維艱,我們能綏靖地方,也算對朝廷有功了!”

“大人教導的是,下官受教了!不過下官有個請求,*的事情還處於試驗階段,下官也不知會遇到什麼問題,這事最好先不要上報朝廷,否則內閣紛爭一旦捲入,下官恐怕承受不起。”

高鬥樞嚴肅的說道:“這個本官明白,不需要你提醒。不過荊州城牆關係到整個荊州的安危,荊州不保,整個江南不穩,位置極爲重要,把城牆交給你修,萬不可馬虎從事,我會嚴加監管的,你萬不可心存僥倖,否則定不輕饒!也不要怕花錢,生意上我會支持你的,知道了嗎?”

“大人,請恕下官多言之罪,城牆只是死物,守城的兵馬纔是根本,與其花錢修城牆,還不如操練兵馬!”

“嗯,操練兵馬的事情不需你操心,人物合一,方纔滴水不漏,你負責修好城牆即可!”

“下官明白,只是想到宜興盧建鬥,本爲大名知府,崇禎三年募兵勤王,而今聲名鵲起,被聖上視爲股肱之臣!”

高鬥樞怦然心動,“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是每個臣子的夢想,高鬥樞不可能不動心。

高鬥樞思索良久,方嘆了口氣,道:“荊州府哪有錢糧供應萬餘募兵。”

林純鴻立即單膝着地,抱拳道:“願爲高大人效犬馬之勞!”

高鬥樞的心思越來越活泛,只是他早過了衝動的年齡,當下搖頭道:“此事從長計議,兵兇戰危,哪能如此倉促!”

林純鴻對高鬥樞的反應已經相當滿意,只需要他不反對即可,於是,立即辭別高鬥樞而去,開始籌備信譽*。

第456章 進取第602章 武衛軍第597章 熊文燦的能力第193章 荊州攻略第277章 晉商身影第608章 左右開弓第425章 顧慮第39章 事涉禮部第277章 晉商身影第608章 左右開弓第334章 贈劍第202章 大明輿第454章 轉變第115章 以快打快(三)第270章 經營南陽第112章 內臣抵營第201章 坐觀虎鬥第624章 權宜之計(一)第345章 轎子與纏足第219章 離間之計第218章 勇悍與氣節第653章 朝廷變局(三)第263章 慘烈對陣第448章 等待第620章 鄭彩之略第444章 回師第249章 未雨綢繆第111章 左良玉兵敗第486章 敵襲第216章 背主起事第300章 汝窯天青瓷第13章 按部就班第669章 光祿院(四)第224章 東施效顰第458章 多事之秋第604章 初次運作第58章 大廈將傾第97章 擴編計劃第227章 安南鄭梉第237章 虞山腳下第591章 金銀複合本位第342章 海派進荊第129章 言爲心聲第37章 榨油工坊第527章 重裝騎兵第82章 修武戰後第165章 奇怪陣型第473章 聯防第384章 別有算計第141章 海上狼煙第497章 圍而不攻第181章 龍舟比賽第153章 南陽方略第686章 治理黃河第160章 急轉直下第599章 戰略主動權第556章 打賭第451章 陷落第162章 轅門立柱第581章 開眼看世界第224章 我要留在大明第275章 圖窮匕見第177章 納妾風波(二)第256章 四面出擊第405章 龍武軍第687章 搜刮商賈第435章 夭折的妙計第516章 隱忍(四)第374章 糧道第349章 初步部署第603章 參軍聯席署第322章 出爾反爾第284章 風潮平息第156章 隔牆有耳第323章 蘇格蘭風笛第165章 溫柔之謀第529章 無冕之王第24章 千里窺視第683章 地方官制第44章 亂之將起第587章 西北劇變(二)第585章 更長遠的打算第74章 籌備建制第683章 地方官制第353章 調動重兵第274章 糧食大戰第62章 徽州會館第38章 惠王出手第342章 海派進荊第651章 朝廷變局(一)第591章 金銀複合本位第214章 運籌帷幄第636章 神刃軍第555章 春雨行動第662章 滅國之戰(七)第260章 遼東魔王第466章 自發第309章 雙重誘餌第379章 馬不停蹄第231章 俘獲快艇
第456章 進取第602章 武衛軍第597章 熊文燦的能力第193章 荊州攻略第277章 晉商身影第608章 左右開弓第425章 顧慮第39章 事涉禮部第277章 晉商身影第608章 左右開弓第334章 贈劍第202章 大明輿第454章 轉變第115章 以快打快(三)第270章 經營南陽第112章 內臣抵營第201章 坐觀虎鬥第624章 權宜之計(一)第345章 轎子與纏足第219章 離間之計第218章 勇悍與氣節第653章 朝廷變局(三)第263章 慘烈對陣第448章 等待第620章 鄭彩之略第444章 回師第249章 未雨綢繆第111章 左良玉兵敗第486章 敵襲第216章 背主起事第300章 汝窯天青瓷第13章 按部就班第669章 光祿院(四)第224章 東施效顰第458章 多事之秋第604章 初次運作第58章 大廈將傾第97章 擴編計劃第227章 安南鄭梉第237章 虞山腳下第591章 金銀複合本位第342章 海派進荊第129章 言爲心聲第37章 榨油工坊第527章 重裝騎兵第82章 修武戰後第165章 奇怪陣型第473章 聯防第384章 別有算計第141章 海上狼煙第497章 圍而不攻第181章 龍舟比賽第153章 南陽方略第686章 治理黃河第160章 急轉直下第599章 戰略主動權第556章 打賭第451章 陷落第162章 轅門立柱第581章 開眼看世界第224章 我要留在大明第275章 圖窮匕見第177章 納妾風波(二)第256章 四面出擊第405章 龍武軍第687章 搜刮商賈第435章 夭折的妙計第516章 隱忍(四)第374章 糧道第349章 初步部署第603章 參軍聯席署第322章 出爾反爾第284章 風潮平息第156章 隔牆有耳第323章 蘇格蘭風笛第165章 溫柔之謀第529章 無冕之王第24章 千里窺視第683章 地方官制第44章 亂之將起第587章 西北劇變(二)第585章 更長遠的打算第74章 籌備建制第683章 地方官制第353章 調動重兵第274章 糧食大戰第62章 徽州會館第38章 惠王出手第342章 海派進荊第651章 朝廷變局(一)第591章 金銀複合本位第214章 運籌帷幄第636章 神刃軍第555章 春雨行動第662章 滅國之戰(七)第260章 遼東魔王第466章 自發第309章 雙重誘餌第379章 馬不停蹄第231章 俘獲快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