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初戰

英山縣依山旁水,英山河從城北穿過,四周全是層巒疊嶂的山脈。縣城非常小,居民僅有三千餘戶,人口不超過萬六。

自姚四亮帶着三十餘名騎士接管弓兵後,嚴肅軍紀,自然遭到了混入弓兵中的地痞、二流子的反對。姚四亮毫不客氣,將這批害羣之馬擒獲後,在縣衙門口重責軍棍二十。

在虎虎生風的棍棒之下,地痞二流子無不被打得皮開肉綻。全城百姓拍手稱快,從心裡產生了對荊州軍的敬畏感。自此,謝克東的號令之下,全城百姓無不遵從。

姚四亮又從壯丁從抽調弓兵三百餘人,最終將弓兵擴充至千人,駐守於城牆之上,充當嚇人的稻草人。

準備時間非常短暫,僅僅過了一日,就有探馬想報,賀一龍率領賊寇萬餘,距縣城不過五里!

謝克東望了望城東如小山般的糧草,眼角的肌肉跳了跳。謝克東並非捨不得這五百石糧食,而是覺得爲了抵禦賊寇而燒掉糧草,有點暴殄天物的感覺。

受林純鴻的影響,荊州軍中力量至上的思想頗爲風行,謝克東也是擁泵者之一,他認爲,碰到賊寇,以力勝之,上上之選。如今,荊州軍萬般無奈之下,卻如裝神弄鬼的神漢一般,使出渾身解數去欺騙賊寇,這簡直是荊州軍的恥辱。

戴着鐐銬打仗的感覺簡直糟透了!

“遲早要在賊寇身上找回場子!”謝克東默唸了一聲,突然舉起了斬馬刀,聲嘶力竭地吼道:“舉火!”

城東的糧草堆旁,圍攏着二十餘名軍漢,聽到謝克東的軍令後,狠狠地將火把拋向糧草堆的東南側。

被油浸透的糧草堆立即燃起了滔天大火,紅彤彤的火光幾乎印紅了半天天。沖天的濃煙飄向西北方向,二十里範圍內,清晰可見。

城牆之上的弓兵,爆發出酒醉似的喝彩。而城內的老人們,即便得到謝克東的保證,雙倍奉還糧草,卻也忍不住老淚縱橫,“作孽啊……”

……

且說賀一龍正憧憬着進入英山縣後的幸福時刻,突然發現英山縣方向出現了沖天的濃煙,大吃一驚,喝問道:“怎麼回事?”

周邊無人能回答賀一龍的問題,搖頭表示不知。這讓賀一龍頗爲惱火,喝令道:“停止前進,待探明詳情,再做計較!”

探哨的效率頗高,賀一龍等待不過兩刻鐘,就得到了彙報:“英山縣城東,糧草堆積如山,約莫五千餘石,全被燒掉了!”

“燒掉了?”賀一龍覺得自己聽到了天下最不可思議的話,忍不住重複了一句。

周邊數人,無不瞠目結舌,不知英山縣在搗什麼鬼。

賀一龍想來想去,做出了自認爲最爲合理的解釋:“英山知縣蠢笨如牛,以爲燒掉城中糧草,就會讓我們打消攻城的念頭!真可笑!如此蹬鼻子上臉,老子非得攻破英山,將這名狗官捉住掛在城頭上!”

賀一龍冷笑數聲,突然厲聲下令道:“全軍火速前進,立即攻下英山縣城!”

萬餘賊寇傾力向前,其氣勢非常嚇人。只見賊寇分爲數部,漫山遍野,向着英山縣城圍攏而來。賀一龍早已探知,英山縣城內,駐守兵力不過是幾百弓兵,他壓根就不把這些弓兵放在眼裡,以爲一個小小的衝鋒,就能像滔天的洪水一般,將小小的英山縣城徹底淹沒。

也的確如此,眼見賊寇鋪天蓋地,城牆上的弓兵早就嚇得腿肚子發軟,有些弓兵甚至想轉頭逃跑。荊州軍將士毫不手軟,手刃了幾個逃跑的弓兵之後,總算讓所有的弓兵站在了城牆之上,沒有出現崩散的情形。

賊寇們扛着簡易雲梯,兩眼冒着綠光,三步並作一步,玩命地奔向城牆,爆發出野獸般的嚎叫聲。在他們的心目中,矮矮的城牆根本擋不住他們的腳步,只要突破了城牆,英山縣就任他們肆意凌辱。

那裡有金銀財寶,那裡有美妙如花的姑娘和小媳婦……

所有這些,讓賊寇們渾身有使不完的力氣,即便天下最勇猛的戰士,也趕不上他們的勇氣。

城東的糧草堆,依然在熊熊燃燒,這一切,讓賀一龍猶爲生氣。五千石糧草事小,關鍵是面子受不了,今日要是不攻下英山縣,他的臉往哪裡擱?

更何況,要是其他府城縣城有樣學樣,大軍一到,就燒掉糧草,以後還從哪裡得到糧草?

所以,不僅要攻下英山縣,而且還要用最殘酷的手段實施懲治!

賀一龍的臉色鐵青,看着兒郎們衝得高興,心裡也直癢癢,忍不住提起了大刀,拍馬上前,自持其勇,率着親衛往東門狂衝而去。

謝克東站在城牆上,用望遠鏡一眼就看到了賀一龍的身影。他做探哨做了三四年,從底層小兵開始做起,算得上經驗豐富,要找賊寇的主帥,就看哪裡刀槍最爲耀眼,賊寇主帥十有八九就在那裡。

謝克東放下望遠鏡,厲聲令道:“鮑駿敏!”

鮑駿敏應聲上前:“屬下在!”

謝克東用手指着賀一龍,道:“賊寇主帥就在那裡,你馬上率領兩哨人馬,從東門出城,衝擊賊寇,狠狠打擊賊寇的囂張氣焰!”

“諾!”

……

片刻功夫之後,東城門吱吱呀呀地放了下來,五百餘全副武裝的騎士風馳電掣般出了城,稍稍整理隊形後,鮑駿敏一馬當先,嘶吼道:“殺!”

騎士們緊隨着鮑駿敏的腳步,如一團黑雲般,向着越來越近的賊寇席捲而去,黑雲團中,更是爆出一陣山呼海嘯般的吼聲:“殺!”

五百多騎士衝擊起來,馬蹄敲擊在大地上,氣勢絲毫不亞於萬餘賊寇,發出天崩地裂般的隆隆聲。

狠戾的殺氣、排山倒海般的氣勢,徹底嚇壞了正在夢想財富和美女的賊寇,他們實在想不通小小的英山縣城,爲何冒出了五六百的精銳騎兵。

就在他們一愣神的功夫,鮑駿敏已經衝到了面前,平端着斬馬刀,將一賊寇的腦袋從脖子上卸了下來,鮮血噴濺而出,血腥而又殘酷。

大別山西麓的第一仗,就此爆發……

第478章 謠言第606章 好處多多第525章 德州第79章 誓師出征第573章 分崩之初第530章 亂戰第326章 大媒婆第472章 范文程第476章 濟州島第507章 阻擊第35章 風起雲涌第366章 紛亂戰前第579章 撬動時局(五)第51章 水上逞威第118章 觀口守營(二)第76章 先期偵察第438章 登陸第106章 思南歸順(二)第14章 口不擇言第548章 山雨欲來第142章 林鄭合流第342章 海派進荊第91章 編戶齊民第412章 兩難第13章 按部就班第252章 排兵佈陣第46章 潤物無聲第447章 鯤鵬之略第595章 串聯第85章 嫌隙漸生第49章 保衛貨棧第566章 無人問津第686章 治理黃河第268章 平賊將軍第684章 調兵之議第580章 撬動時局(六)第534章 合圍(三)第508章 壓力(一)第294章 意外之喜第155章 告身失竊第403章 鎖江第180章 五省總督第200章 志在必得第684章 調兵之議第550章 錦衣衛之懼第295章 好戲連臺第214章 運籌帷幄第485章 軍情第303章 莊園之戰第151章 南召受阻第73章 虎牙之對第226章 誠心納糧第131章 各出妙計第682章 交趾風雲第104章 溫體仁之計第176章 納妾風波(一)第602章 武衛軍第175章 放火燒山第425章 顧慮第237章 虞山腳下第694章 中央改制第245章 戰略轉向第124章 容美異動第568章 小高潮第499章 作勢築城第20章 如白崖洞例第144章 鎮守太監第118章 觀口守營(二)第500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254章 被逼死鬥第6章 幽谷巨木第507章 阻擊第417章 佩劍第553章 紛爭第375章 求名不求實第687章 搜刮商賈第644章 任人唯親第550章 錦衣衛之懼第629章 封狼居胥(三)第495章 勤王詔第157章 戰爭發動第87章 圍剿曹操(二)第460章 攻島第442章 攻堅第657章 滅國之戰(二)第302章 英格蘭艦隊第10章 近期計劃第428章 籌碼的心思第205章 應對之策(二)第615章 人心第648章 東南變局(一)第675章 南洋與西域第321章 瘋狂的樑楓第610章 大明銀行第33章 窮途末路第493章 分歧第190章 展示肌肉第43章 亂之源頭第569章 江南水師第306章 軍令與經權
第478章 謠言第606章 好處多多第525章 德州第79章 誓師出征第573章 分崩之初第530章 亂戰第326章 大媒婆第472章 范文程第476章 濟州島第507章 阻擊第35章 風起雲涌第366章 紛亂戰前第579章 撬動時局(五)第51章 水上逞威第118章 觀口守營(二)第76章 先期偵察第438章 登陸第106章 思南歸順(二)第14章 口不擇言第548章 山雨欲來第142章 林鄭合流第342章 海派進荊第91章 編戶齊民第412章 兩難第13章 按部就班第252章 排兵佈陣第46章 潤物無聲第447章 鯤鵬之略第595章 串聯第85章 嫌隙漸生第49章 保衛貨棧第566章 無人問津第686章 治理黃河第268章 平賊將軍第684章 調兵之議第580章 撬動時局(六)第534章 合圍(三)第508章 壓力(一)第294章 意外之喜第155章 告身失竊第403章 鎖江第180章 五省總督第200章 志在必得第684章 調兵之議第550章 錦衣衛之懼第295章 好戲連臺第214章 運籌帷幄第485章 軍情第303章 莊園之戰第151章 南召受阻第73章 虎牙之對第226章 誠心納糧第131章 各出妙計第682章 交趾風雲第104章 溫體仁之計第176章 納妾風波(一)第602章 武衛軍第175章 放火燒山第425章 顧慮第237章 虞山腳下第694章 中央改制第245章 戰略轉向第124章 容美異動第568章 小高潮第499章 作勢築城第20章 如白崖洞例第144章 鎮守太監第118章 觀口守營(二)第500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254章 被逼死鬥第6章 幽谷巨木第507章 阻擊第417章 佩劍第553章 紛爭第375章 求名不求實第687章 搜刮商賈第644章 任人唯親第550章 錦衣衛之懼第629章 封狼居胥(三)第495章 勤王詔第157章 戰爭發動第87章 圍剿曹操(二)第460章 攻島第442章 攻堅第657章 滅國之戰(二)第302章 英格蘭艦隊第10章 近期計劃第428章 籌碼的心思第205章 應對之策(二)第615章 人心第648章 東南變局(一)第675章 南洋與西域第321章 瘋狂的樑楓第610章 大明銀行第33章 窮途末路第493章 分歧第190章 展示肌肉第43章 亂之源頭第569章 江南水師第306章 軍令與經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