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參軍聯席署

嶺北四部倉皇逃遁,精銳民兵們自然不肯放棄此等良機,如同羣狼一般,從四面聚集而來,伺機斬下侵略者的頭顱,換成手頭上的大圓。

四大首領被手雷嚇破了膽,就如脊髓被敲斷一般,一路上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絲毫不敢停留,一直跑到三娘子城附近,方纔止住逃奔的步伐。

此戰,武衛軍共消耗手雷一萬兩千多枚,幾乎將朔州儲存的手雷消耗了一半,讓盛坤山有點惱火:

“整個荊州軍中,唯有朔州擁有手雷,也不過兩萬五千多枚,僅僅一場烈度並不高的戰鬥,就消耗一半,這簡直是暴殄天物!可惜!可惜!”

張鳳儀渾不在意,笑道:“有什麼可惜的?要不是手雷,嶺北四部能吃這麼大的虧?”

張鳳儀的態度,激怒了盛坤山,他提高音量,斥道:“你可知曉,一枚手雷的成本幾何?千里迢迢運到朔州後,成本又是幾何?本指揮告訴你!一枚手雷的成本大約一個大圓!手雷運輸不便,需要萬分小心,運到朔州後,幾乎值兩個大圓!一萬兩千枚手雷,就是兩萬五千圓!”

張鳳儀倒吸一口涼氣,驚道:“這麼貴?”

盛坤山喘了一口粗氣,不再理會張鳳儀。

倒是黃渤接着給張鳳儀算了一筆賬:“張指揮,一萬兩千枚手雷,致使嶺北四部折損兩千餘人,也就是說,殺死一個韃子,耗費十個大圓左右。而我們給民兵開出的懸賞,一枚首級值五圓,單單從這點看,用手雷的效費比還不如多徵召一些民兵!”

張鳳儀知道黃渤有開玩笑的意思,也知道帳不能這麼算,所以,她也不反駁,只是嘀咕了一聲:“犯得着爲他省錢麼?反正他有的是錢!”

張鳳儀的聲音雖然輕,但黃渤和盛坤山卻聽得清清楚楚,一時間,兩人表情豐富,不知該如何措辭。

沉默片刻,盛坤山咳嗽了一聲,清了清嗓子,說道:“嶺北四部折損四成以上,基本上已經喪失了戰鬥力。目前,除了朔州正面的土默特部八千餘輕騎及鰲拜親率的兩千餘重騎外,阿濟格正率領三千餘重騎業已抵達?抵達岱海,正往朔州靠近。我估計,孫傳庭被執後,宣大防線一片混亂,韃子在朔州佔不到便宜,很可能將目標瞄準宣府和大同!”

黃渤凝眉思索片刻,猶豫道:“按照都督的說法,朔州乃韃子的眼中釘,韃子非得處心積慮地敲掉我們伸入草原的觸手不可。若韃子將目標瞄準宣府和大同,我們與草原的聯繫立即可以恢復,韃子這麼做,無異於默認了戰略上的失敗。從這點看,我覺得韃子不會輕易放棄朔州,很可能主力繼續對朔州施壓,阻隔商路。另一方面,宣府和大同一片混亂,韃子性貪,必不肯放棄劫掠的大好機會,所以,很可能會派出偏師劫掠宣大一線。”

“主力繼續駐紮在清水河畔,只派出偏師襲擊宣大防線?”涉及到大的戰略,盛坤山聽得有點頭暈,疑惑地問道:“這麼說來,鰲拜從河曲召回嶺北四部,就是打着這個主意?”

黃渤道:“十有八九是這樣。我們在朔州的兵力,並不能隨意挪往宣大。”

盛坤山三邊出生,深悉韃子劫掠時老百姓的苦楚,自然想爲鞏固宣大防線盡一份力,但黃渤的推斷有理,讓他頗有點煩躁。

他萬分不甘心地說道:“孫傳庭被執,陝兵不穩;王繼謨新任,平生未歷一場戰事,宣大防線堪憂。若真讓韃子在宣大一線打開缺口,偏師隨時可得到增援,變爲主力,真要是如此,我們就被動了!”

黃渤嘆了口氣,悵然道:“現在只能寄希望於宣大防線堅持的時間長點,損失少點。我們在宣府和大同插不上手,只能這樣了!”

正說着,忽然接到了林純鴻的密信。

林純鴻在密信中言道,孫傳庭近期很可能有牢獄之災,即便朝廷馬上任命宣大總督,宣大的實力也會被極大削弱。

大敵當前,卻禍起蕭牆,宣大處於危險之中。朔州方面,可向大同總兵王樸、宣府總兵楊國柱、山西總兵許定國及陝兵將領左勷、鄭嘉棟處處派人聯絡,以協調諸軍行動爲名譽,組建參軍聯席署。

林純鴻在密信中明確告知黃渤和盛坤山,組建參軍聯席署的主要目的就在於讓朔州方面主導整個宣大的防務。

至於如何操作,林純鴻提了幾個要點,一方面,朔州方面情報來源更爲及時,可向諸軍共享情報;另一方面,諸軍若有困難,可量力支援;最後,無論朔州、宣大面臨的戰事是大是小,皆通過參軍聯席署擬定作戰計劃、發號施令,盡力使諸軍形成聽聯席署號令行事的習慣。

末了,林純鴻更是在密信中寫道:“……參軍聯席署,乃荊州軍在整合大明軍隊方面的重大舉措,慎之!慎之!”

……

看完密信,黃渤似乎沉醉其中,連聲大叫道:“妙!妙!妙!”

一連三個妙字,惹得張鳳儀好奇萬分,忍不住問道:“末將可否一觀?”

盛坤山將密信遞給張鳳儀,道:“自然可以!”

就在張鳳儀看密信時,黃渤喜形於色,興奮地說道:“都督此計,當前之窘境,可謂迎刃而解。更爲關鍵的是,都督着眼長遠,恐怕數載之後,盛將軍號令宣大一線,諸將莫敢不從!”

盛坤山亦興奮異常,扳着指頭說道:“王樸、楊國柱、許定國皆酒囊飯桶,若估計不差,他們對參軍聯席署興趣寥寥,最多派一不太重要的參軍參加……至於鄭嘉棟、左勷,被孫傳庭提拔於行伍之間,作戰是行家裡手,現在正值他們猜忌朝廷,咱們可趁虛而入,先行拉攏兩員悍將!”

黃渤道:“王繼謨雖初至宣大,又是戰場雛兒,但是,他好歹是朝廷正式任命的宣大總督。我擔心,王樸等三總兵會將此事推到王繼謨身上。不如這樣,我們雙管齊下,一方面從王繼謨着手,盡力說服王繼謨設立參軍聯席署;另一方面,以情報共享爲誘餌,先將諸軍聚攏在一起再說!”

……

三人商議至深夜,最終定下具體行動方案,就待明日踐於行。

王繼謨,陝西府谷縣人,字顯我。崇禎十年底,薊遼一線被韃子攻破後,被朱由檢火線提拔爲密雲巡撫。後來,孫傳庭下了詔獄,又被朱由檢一紙調令,調任宣大總督。

密雲,近在京師咫尺,京師裡發生了何事,孫傳庭因何下詔獄,王繼謨自然一清二楚。從內心而言,王繼謨絕不願意在這個時候擔任勞什子的宣大總督。

王繼謨估計,上任後,面臨的首要難題就是塞外聚集的數萬韃子。韃子雖然在武衛軍的打擊下吃了虧,誰又能保證他們不會趁着臨陣換帥的時機到宣大一線晃盪?

而且,王繼謨深知,朱由檢讓他擔任宣大總督,還希望他在維護宣大防線的同時,繆力推廣銀票!

大敵當前,驃騎軍和武衛軍在一側虎視眈眈,要推廣銀票談何容易!

更何況,宣大一線內,還有孫傳庭一手一腳帶出的萬把多陝兵。現在,孫傳庭被執,陝兵會不會犯上作亂,還在兩可之間。

這個時候的宣大總督,怎麼看都是燙手的山芋!

不過,王繼謨沒有拒絕的權力。按照朱由檢的習慣,看中一人,不行也得行!

王繼謨萬分不情願地至宣大赴任。初一至陽和,便宣佈孫傳庭之罪狀,由錦衣衛將孫傳庭押解至京師。鄭嘉棟、左勷等將不服,就要拍案而起之時,幸虧孫傳庭深明大義,及時喝止諸將,方纔未釀成大禍。

如此一來,王繼謨用腳趾頭也能想到,往後,鄭嘉棟和左勷會以何種態度來對付他。

至於王樸等三總兵,以王繼謨官場歷練半輩子的經歷,哪裡會看不出這幫混蛋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嘴臉?

王繼謨只覺得自己舉步維艱,日夜苦思,不得計,一時惱怒之下,恨不得掛冠歸去。

想來想去,王繼謨認爲,應付眼前的數萬韃子纔是當務之急。聯想到孫傳庭因不知韃子的目標在朔州,方纔惹來牢獄之災,王繼謨從未像現在一般渴望獲取真實的情報。

要得到最新、最真的情報,捷徑當然在朔州方面。

王繼謨顧不得維護官威,正準備派人至朔州聯絡時,忽然接報:黃渤抵達陽和,遞拜帖求見。

正所謂想睡覺,就有人遞來枕頭,王繼謨大喜,令人將黃渤帶進來。

兩人客氣一番之後,黃渤歷數宣大邊軍因情報滯後、協調不夠而遭致重大損失的過往,最終,黃渤提議,在大同設立參軍聯席署,以共享情報、協調諸軍之間的行動。

王繼謨怦然心動,不由得感慨,這天上,真還有掉餡餅的事,黃渤共享情報的提議,不正好解了他的心結麼?

不過,王繼謨爲官多年,深悉欲擒故縱之道,哼哼唧唧地就是不表態,而且還在言語中不停地套問韃子最近動向。

黃渤雖不知王繼謨的真實態度如何,但好歹知道,手中的最新情報,就是最大的憑仗,哪裡肯露半點口風?

他翻來覆去地說一句話:“督師大人,待參軍聯席署設立,一切自然知曉,何必急在這一時?”

兩人玩心眼,一時居然陷入僵局之中。

第592章 錢秉鐙第155章 告身失竊第650章 加勒比往事第390章 初戰第370章 棲身荊州第451章 陷落第268章 平賊將軍第592章 錢秉鐙第37章 榨油工坊第341章 古典奇才第682章 交趾風雲第375章 求名不求實第6章 幽谷巨木第127章 宿命難改第486章 敵襲第499章 作勢築城第166章 石柱土司第242章 東南總督第558章 戰馬(二)第534章 合圍(三)第428章 籌碼的心思第320章 消耗戰第473章 聯防第139章 上川海戰第615章 人心第603章 參軍聯席署第224章 東施效顰第396章 最後一戰第679章 孟買七島第270章 經營南陽第568章 小高潮第351章 牛筋的用處第517章 受阻第648章 東南變局(一)第118章 觀口守營(二)第27章 當陽慘禍第152章 殺人立威第644章 任人唯親第604章 初次運作第38章 惠王出手第360章 配合第277章 晉商身影第533章 合圍(二)第164章 調兵遣將第248章 火槍戰術第505章 殉國第200章 志在必得第215章 外海接戰第386章 觀營第399章 博弈第86章 圍剿曹操(一)第155章 告身失竊第376章 楊嗣昌的密信第602章 武衛軍第378章 汝州錢祚徵第682章 交趾風雲第164章 調兵遣將第159章 五峰慘案第681章 恩科取士第679章 孟買七島第340章 爪哇之南第506章 有所不爲第545章 放手一搏第571章 自罵第90章 白杆女將第97章 擴編計劃第120章 觀口守營(四)第2章 山林野趣第523章 水陸之戰第254章 被逼死鬥第123章 海洋戰略第339章 兩份奏摺第59章 青溪佛心第186章 彭新履新第66章 如火如荼第461章 北上第233章 黃渤犒軍第660章 滅國之戰(五)第184章 如影隨形第522章 困獸第487章 登島第112章 內臣抵營第162章 轅門立柱第281章 信用等級第59章 青溪佛心第252章 排兵佈陣第502章 籌謀已久第643章 虎丘書堂第172章 未雨綢繆第598章 情非得已第275章 圖窮匕見第272章 形勢逆轉第191章 戰爭潛力第224章 我要留在大明第151章 南召受阻第4章 家門之變第135章 泌陽縱火第544章 目標在江南第679章 孟買七島第540章 雷霆決戰(五)
第592章 錢秉鐙第155章 告身失竊第650章 加勒比往事第390章 初戰第370章 棲身荊州第451章 陷落第268章 平賊將軍第592章 錢秉鐙第37章 榨油工坊第341章 古典奇才第682章 交趾風雲第375章 求名不求實第6章 幽谷巨木第127章 宿命難改第486章 敵襲第499章 作勢築城第166章 石柱土司第242章 東南總督第558章 戰馬(二)第534章 合圍(三)第428章 籌碼的心思第320章 消耗戰第473章 聯防第139章 上川海戰第615章 人心第603章 參軍聯席署第224章 東施效顰第396章 最後一戰第679章 孟買七島第270章 經營南陽第568章 小高潮第351章 牛筋的用處第517章 受阻第648章 東南變局(一)第118章 觀口守營(二)第27章 當陽慘禍第152章 殺人立威第644章 任人唯親第604章 初次運作第38章 惠王出手第360章 配合第277章 晉商身影第533章 合圍(二)第164章 調兵遣將第248章 火槍戰術第505章 殉國第200章 志在必得第215章 外海接戰第386章 觀營第399章 博弈第86章 圍剿曹操(一)第155章 告身失竊第376章 楊嗣昌的密信第602章 武衛軍第378章 汝州錢祚徵第682章 交趾風雲第164章 調兵遣將第159章 五峰慘案第681章 恩科取士第679章 孟買七島第340章 爪哇之南第506章 有所不爲第545章 放手一搏第571章 自罵第90章 白杆女將第97章 擴編計劃第120章 觀口守營(四)第2章 山林野趣第523章 水陸之戰第254章 被逼死鬥第123章 海洋戰略第339章 兩份奏摺第59章 青溪佛心第186章 彭新履新第66章 如火如荼第461章 北上第233章 黃渤犒軍第660章 滅國之戰(五)第184章 如影隨形第522章 困獸第487章 登島第112章 內臣抵營第162章 轅門立柱第281章 信用等級第59章 青溪佛心第252章 排兵佈陣第502章 籌謀已久第643章 虎丘書堂第172章 未雨綢繆第598章 情非得已第275章 圖窮匕見第272章 形勢逆轉第191章 戰爭潛力第224章 我要留在大明第151章 南召受阻第4章 家門之變第135章 泌陽縱火第544章 目標在江南第679章 孟買七島第540章 雷霆決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