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白杆女將

內臣謝文舉攜帶着朱由檢的聖諭抵達左良玉軍中。

左良玉恭恭敬敬的將謝文舉迎至中軍帳中,擺香案迎聖諭,但聖諭的內容讓他失落不已。朱由檢升了左良玉和林純鴻的品級,分別爲從二品都指揮使司指揮同知和正四品衛指揮使司指揮僉事,以表彰二人在遼州之戰和吾兒峪之戰中的功績。同時朱由檢還盛讚林純鴻陣斬滿天星,並調林純鴻至順德府協同鄧玘圍堵紫金樑王自用。

升品級對左良玉和林純鴻來說可有可無,除了穿的官服不同,每年可以多拿到幾十兩銀子。但是,調林純鴻至順德府,意味着左良玉失去了對林純鴻的節制之權,從此以後,林純鴻可謂獨立成軍,除了聽從兵部及巡撫的命令外,完全可以不理會其他武將。

左良玉不明白自己爲何偷雞不成蝕把米,便拐彎抹角的詢問謝文舉:“聽聞皇上對林遊擊的能力頗爲欣賞,尤其關注對軍中的板甲和鋼弩,朝廷對兩大利器有何計劃?”

謝文舉不明白林純鴻和左良玉的齷齪事,眉飛色舞的回道:“荊州知府高鬥樞獻上板甲和鋼弩製造之法後,皇上親自觀看演示,對板甲和鋼弩甚爲滿意,並令工部立即進行仿製。”

左良玉恍然大悟,原來林純鴻早就料到了這兩件利器物議紛擾,搶先一步借高鬥樞之手敬獻給皇上。左良玉心裡失落不已,勉勉強強擠出一絲笑容,說道:“願工部早日造出兩大利器,分發至軍中,末將對陣賊寇時,也多一份勝算!”

謝文舉笑眯眯的道:“正是這個理。皇上看着將軍呢,還望將軍能多打勝仗,早日剿滅賊寇。咱家也少吃點苦頭,皇上也高興。”

左良玉對謝文舉暗罵不已,奶奶的,口口聲聲不離皇上,難道老子不知道你是皇上派來監督的?狗日的死太監!

……

不說左良玉與謝文舉互相探底,卻說林純鴻接到進軍順德府的命令後,立即令盛坤山先期前往永年,查探消息,自己率步營和炮營一日二三十里,往永年進軍。

林純鴻的大軍剛抵達界河,離永年還有十多裡,就迎來了參將馬鳳儀。

聽聞參將馬鳳儀來訪,暗自尋思,自己僅僅一遊擊而已,不至於有這麼大的面子讓馬鳳儀親自前來迎接啊?再說自己和白桿兵還有點不愉快的往事,難道馬鳳儀來興師問罪?

狐疑不定的林純鴻見到馬鳳儀後,大吃一驚,奶奶的,這參將怎麼像個娘們?馬鳳儀臉色雖經風霜,但不脫粉嫩的底色,一雙眼睛雖然決絕,但隱隱透出一絲靈動之色,尤其是他的動作怎麼看都偏於陰柔……

林純鴻不由得哀嘆,大明戰將無人,居然找了個僞娘來衝鋒陷陣!

看着林純鴻目不轉睛的盯着自己,馬鳳儀微微一笑,露出兩個甜甜的酒窩,雙手取下頭盔,一頭秀髮如同瀑布一般飄散下來。

шшш ⊙T Tκan ⊙¢ ○

當意識到站在自己面前的參將是女人後,林純鴻用欣賞女人的眼光重新審視,發現馬鳳儀雖然年過三十,但風韻猶存,尤其是甲冑在身,更增添了英武之氣,處處露出與大明女性不同的氣質。

林純鴻躬身道:“今日目睹馬參將風采,快慰平生,參將巾幗不讓鬚眉,着實讓末將汗顏!”

馬鳳儀眨了眨眼睛,說道:“我姓張,不要馬參將馬參將的亂叫,我的丈夫才應該稱爲馬參將!”

馬鳳儀的聲音甜,如同和煦的春風拂過一般,又如鄰家的大姐姐訓導弟弟一般。林純鴻嘿嘿笑道:“張參將說的是,末將倒是無禮了!”

說完,又行了一禮,將張鳳儀迎入軍帳。

張鳳儀一路不停的東張西望,見荊州軍營法度森嚴、兵甲精銳,忍不住說道:“嗯,不錯啊,看來上次楊夢選在夷陵吃了大虧,也不算冤枉。”

林純鴻大窘,尋思道,這張鳳儀也太直爽了吧,直接將不可告人之事擺在桌面上,還讓下面的話怎麼說?

當下,他苦笑道:“楊遊擊中了水匪之計,末將不才,當時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方纔救出白杆將士,倒讓張參將見笑了!”

張鳳儀這才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連忙捂住嘴巴,一顰一笑猶如一個害羞的小姑娘一般,惹得林純鴻哈哈大笑。張鳳儀鬆開手,也嘿嘿的笑起來。

張鳳儀道:“你不錯的,平日一些將領見我是婦人,不是拒之門外就是冷眼相對,着實讓人氣悶,像林遊擊這般處之泰然的甚爲少見。”

林純鴻道:“張參將雖爲巾幗,但爲朝廷廝殺疆場,勞苦功高,末將佩服還來不及,哪能有別的心思?”

張鳳儀雙手理了理鬢角,甚爲得意,笑道:“也不知道你是不是哄我開心,好啦,不說這個啦!我手頭有一千兩百多個俘虜,也不想要那金銀之物,想換一千石糧食,你看怎麼樣?”

林純鴻大驚道:“俘虜換糧食?張參將不會是消遣末將吧?”

張鳳儀撅起嘴巴,滿臉的不高興,嗔道:“我說吧,你是哄我開心,別人一個俘虜能換二兩銀子,我只換一石糧食都不能,還不是見我是婦人,不願意與我打交道!”

林純鴻驚疑不定,問道:“張參將在哪裡聽說一個俘虜可以換二兩銀子的?”

“都快傳遍整個順德府啦,大家都這麼說!”

……

林純鴻對這個謠言憤怒不已,他向來認爲,任何謠言背後都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況且這個謠言有鼻子有眼睛,直接給林純鴻扣上販賣人口的帽子,如果沒有有心人推動,絕無可能傳開。

林純鴻立即令程舒查探此事,左良玉這個幕後黑手浮出了水面。

居然是左良玉!這就是明末的梟雄?難怪清兵輕易入關,這幫梟雄的氣度也太差勁了!

衆將士氣鬱於胸,胸脯不停的起伏,面對戰場上刀槍,他們不懼怕,但對這種暗地裡遞刀子的事情,真還有點不習慣。

竇石溫痛罵了半天,忽然嘿嘿的笑起來,惹得衆將紛紛側目,直擔心竇石溫是不是氣瘋了。

竇石溫道:“我怎麼感覺二兩銀子收一個俘虜是一筆劃算的買賣?扔到馬連去,只給飯食,工錢也不用發,我們不賺大了?”

衆將呸的一聲,紛紛說道:“如此一來,豈不是坐實了謠言?”

小豆子的話逗樂了林純鴻,他暗自尋思:要說收俘虜的確是一本萬利的生意,馬連和火燒坪缺人,顧繡興的棉業部也缺人,自己的弓兵隊伍尤其缺少精熟的騎士……況且清江沿岸的土司急需大量的漢人,以加快漢化的進程。如果將俘虜扔到礦山幹五年,去掉搶掠的習性,幹什麼都可以。但是,爲了得到人口,背上販賣人口的罪名就有點得不償失了!

陸世明見林純鴻沉吟不語,說道:“所謂俘虜,實質乃流民,按說安置流民是朝廷的責任,我們幫朝廷安置流民,一則應該賺取名聲,二則應該獲取實利,滿足這兩點,方可行事!”

林純鴻撫掌大笑道:“陸主事的話可謂一針見血!這事怎麼運作,還需細細商議,現在頭痛的是張參將賴在我們營中不走啦,非要換糧草,如之奈何?”

陸世明暗自好笑,不就看見張鳳儀乃女將,方狠不下心來?來人如果是羅岱,早就被轟出去了!這主公還真有點憐花惜玉的心思。

周世亮在白桿兵手裡吃過虧,憤憤道:“管她是誰,轟出去完事,白桿兵缺糧,關我們屁事?”

衆將皆默然,林純鴻掃視着衆人,希望有人發表不同意見。林純鴻傾向於幫助白桿兵,仰慕秦良玉是原因之一,更關鍵的是,他想趁機交聯川東的土司,拓展邦泰的戰略縱深。但如果輕率應了張鳳儀的請求,給手下的衆將造成傾力相助爲紅顏的印象就不好了。

陸世明心裡瞭然,在心裡默了默自己想的法子,說道:“交聯土司是我們一貫的方略,這次張參將倒送了個機會給我們,我們不能白送給她糧食,也不能擔上販賣人口的口實,不如我們先借給她一千石糧食,然後令她自己將俘虜運送到馬連。”

林純義跟隨林純鴻最早,對林純鴻的心思也知道個七七八八,當下興奮道:“陸主事的法子好,這就叫一石三鳥,呵呵,讓石柱土司欠了我們一個人情,得到了人口,還省了押送的麻煩!”

林純鴻大喜,當即拍板:“就這麼幹了,令程舒與張參將做好交接。哈哈,康定博不知道會喜成什麼樣呢……”

張鳳儀順利得到一千石糧食,了結了多日來的煩惱,欣喜不已,忍不住將自己手頭的白蠟槍送與林純鴻,說道:“這杆槍跟隨我征戰多年,上面沾滿了韃子和賊寇的鮮血,現在送與你!”

林純鴻接過白杆,緊握在手中,用力抖了抖,將槍頭抖成一個槍花,順勢往旁邊的大樹刺去,槍頭的一半沒入大樹,槍桿卻彎成弓形。林純鴻用力挑了挑,槍頭從樹裡脫出,直往旁邊的武器架扎去。

林純鴻雖然習慣於用大刀,但對槍法的要訣還是知道的,當下大喜道:“這白杆槍果然神出鬼沒,讓敵人防不勝防!謝謝張參將!”

張鳳儀見林純鴻喜歡這杆槍,心裡高興,眨了眨眼睛,說道:“純鴻小弟還這麼見外?口口聲聲張參將?如果你不嫌棄,以後就叫我鳳儀姐吧!”

林純鴻更不遲疑,行禮道:“小弟見過鳳儀姐,還望鳳儀姐對小弟多多照顧!”

張鳳儀抿嘴笑了笑,道:“好,我就認了你這個弟弟。”隨後,又指着白杆槍對林純鴻說道:“這杆槍在北方與長槍差別不大,如果到了山地,用途就大了!你看看,槍尾有一鐵環,槍頭有一掛鉤,需要翻山越嶺時,將槍桿首尾相連,就可以爬山。當年,跟着秦柱國平定安邦彥時,就靠着這槍翻山越嶺!”

林純鴻大喜,尋思道,白桿兵善於山地作戰,不如讓張鳳儀派出一隊人馬去訓練新募之兵。以後順勢組建幾個山地營,也不失爲一條妙計。

於是,林純鴻躬身道:“純鴻謝過鳳儀姐的大禮!不過有件事情還要麻煩鳳儀姐。”

張鳳儀揚了揚頭,說道:“你有話就說,這麼客氣幹什麼?”

“我在枝江還有一些人馬,想要鳳儀姐派幾個人幫我練練兵,不知鳳儀姐能否成全?”

張鳳儀顧盼神飛,說道:“這個沒問題,我記住了。好啦,我也該走了,紫金樑說不準又在進攻了,我得馬上回去看看!”

說完,帶着隨從驅馬而去。林純鴻望着張鳳儀遠去的背影,心裡納悶不已,這張鳳儀神色之間哪裡像一員戰將啊?直爽、羞澀、隱隱約約還有點天真,還是兩個孩子的媽媽……

“呸……呸……”林純鴻將這些亂七八糟的心思趕開,又想到,石柱土司人口不過二十萬,壯丁最多七八萬,卻戰將如雲、兵丁精銳,在遼東、京師、河南到處都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哎,這秦柱國真可謂謀國無暇謀身,真不知道這些年秦良玉是如何堅持下來的?他們很可能非常缺乏軍資,老百姓的日子估計也好不到哪裡去,自己是不是可以從這裡入手做點事情呢?

“陸主事……陸主事……,立即令郭銘彥派得力人手至石柱土司打探,看那裡有什麼商機!”

……

第112章 內臣抵營第506章 有所不爲第315章 短兵相接第221章 海商大會(一)第67章 信譽票據第330章 奴隸貿易第479章 借債風波(一)第165章 溫柔之謀第464章 大西洋商號第398章 禹州震動第393章 生的希望第513章 隱忍(一)第597章 熊文燦的能力第294章 意外之喜第599章 戰略主動權第684章 調兵之議第130章 義子鬥氣第207章 教育爲本第638章 兩家商號(一)第460章 攻島第611章 一日千里第537章 雷霆決戰(二)第543章 謀將第216章 背主起事第344章 中書府令的計劃第471章 擄掠第536章 雷霆決戰(一)第629章 封狼居胥(三)第172章 未雨綢繆第355章 鋼絲繩遊戲第247章 走馬觀花第233章 黃渤犒軍第492章 擄掠第242章 東南總督第623章 歐洲之行(二)第630章 封狼居胥(四)第472章 范文程第42章 一場鬧劇第680章 官場大地震第257章 步騎對決第477章 單幹第305章 漢魂第318章 算盤與海戰第87章 圍剿曹操(二)第486章 敵襲第374章 糧道第645章 北退南進第264章 援兵趕到第571章 自罵第232章 左右彷徨第347章 南陽城外第573章 分崩之初第186章 彭新履新第597章 熊文燦的能力第204章 應對之策(一)第615章 人心第24章 千里窺視第54章 春香樓裡第404章 合謀第204章 應對之策(一)第330章 奴隸貿易第132章 脫離包圍第553章 紛爭第370章 棲身荊州第317章 近在咫尺第197章 逐步推進第293章 異地結果第541章 雷霆決戰(六)第8章 先利其器第688章 天津事變第521章 濟南第625章 權宜之計(二)第402章 大局第527章 重裝騎兵第78章 重組商社第624章 權宜之計(一)第615章 人心第694章 中央改制第131章 各出妙計第517章 受阻第185章 川東戰略第387章 交易第136章 突發營嘯第653章 朝廷變局(三)第531章 屠殺第449章 炮擊城牆第20章 如白崖洞例第404章 合謀第525章 德州第551章 工程院第105章 思南歸順(一)第49章 保衛貨棧第674章 南洋重心第615章 人心第460章 攻島第429章 挑撥第549章 東林黨的打算第466章 自發第692章 參軍聯席署第73章 虎牙之對
第112章 內臣抵營第506章 有所不爲第315章 短兵相接第221章 海商大會(一)第67章 信譽票據第330章 奴隸貿易第479章 借債風波(一)第165章 溫柔之謀第464章 大西洋商號第398章 禹州震動第393章 生的希望第513章 隱忍(一)第597章 熊文燦的能力第294章 意外之喜第599章 戰略主動權第684章 調兵之議第130章 義子鬥氣第207章 教育爲本第638章 兩家商號(一)第460章 攻島第611章 一日千里第537章 雷霆決戰(二)第543章 謀將第216章 背主起事第344章 中書府令的計劃第471章 擄掠第536章 雷霆決戰(一)第629章 封狼居胥(三)第172章 未雨綢繆第355章 鋼絲繩遊戲第247章 走馬觀花第233章 黃渤犒軍第492章 擄掠第242章 東南總督第623章 歐洲之行(二)第630章 封狼居胥(四)第472章 范文程第42章 一場鬧劇第680章 官場大地震第257章 步騎對決第477章 單幹第305章 漢魂第318章 算盤與海戰第87章 圍剿曹操(二)第486章 敵襲第374章 糧道第645章 北退南進第264章 援兵趕到第571章 自罵第232章 左右彷徨第347章 南陽城外第573章 分崩之初第186章 彭新履新第597章 熊文燦的能力第204章 應對之策(一)第615章 人心第24章 千里窺視第54章 春香樓裡第404章 合謀第204章 應對之策(一)第330章 奴隸貿易第132章 脫離包圍第553章 紛爭第370章 棲身荊州第317章 近在咫尺第197章 逐步推進第293章 異地結果第541章 雷霆決戰(六)第8章 先利其器第688章 天津事變第521章 濟南第625章 權宜之計(二)第402章 大局第527章 重裝騎兵第78章 重組商社第624章 權宜之計(一)第615章 人心第694章 中央改制第131章 各出妙計第517章 受阻第185章 川東戰略第387章 交易第136章 突發營嘯第653章 朝廷變局(三)第531章 屠殺第449章 炮擊城牆第20章 如白崖洞例第404章 合謀第525章 德州第551章 工程院第105章 思南歸順(一)第49章 保衛貨棧第674章 南洋重心第615章 人心第460章 攻島第429章 挑撥第549章 東林黨的打算第466章 自發第692章 參軍聯席署第73章 虎牙之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