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聯防

且說皇太極眼力敏銳,將范文程的一舉一動看在眼裡,也不戳破,只是沉吟不語。倒是索尼被晾了許久,心裡忐忑,連忙說道:“陛下,奴才擔心,萬一林純鴻鐵了心想在遼東半島牽扯我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遼東半島修築城堡,那該如何是好?一旦城堡築成,林純鴻算是在遼東半島立了足,必成我大清心腹之患。”

皇太極道:“天啓七年時,東江軍鎮不也在旅順口築了城?還不是照樣被我軍攻佔?更何況,那時我軍還沒有紅夷大炮。”

索尼並不像范文程那麼謹慎,一時口無遮攔,急道:“陛下忘了襄陽城防圖了?”

皇太極悚然一驚,方纔想起三日前索尼送來的襄陽城防圖。那份城防圖來源於晉商,並不完善,兵力部署、炮臺什麼的一應皆無,只有大致的輪廓。但僅僅只是輪廓,卻讓皇太極倒吸了一口涼氣。襄陽坐落於漢水之濱,漢水之北,有樊城爲衛城,兩者有浮橋相連。城防並不高,但四周伸出了若干個尖銳的突起。

皇太極一眼就看出,襄陽城與寧遠城有相似之處。當初,袁崇煥僅僅只在寧願修築了一段延伸出來的城牆,就讓大清兵吃足了苦頭,不過,相比較襄陽城而言,寧遠城算是小巫見大巫,襄陽城可不是伸出一段城牆,而是全城都變成了刺蝟,無論從何處進攻,都面臨着三面的打擊,登城作戰幾乎成了不可能的事情。

一想到林純鴻有可能在旅順口修築這樣的城牆,皇太極的內心劇烈起伏起來,變得有點心浮氣躁。

范文程心裡一動,覺得說話的時機已到,趕緊磕了個頭,恭敬地說道:“陛下,奴才認爲,在旅順口修築如襄陽城般的城堡,幾乎是不可能之事。”

“嗯?你接着說!”

“修築如襄陽城般的城堡,耗銀幾乎在兩百萬兩以上,這還是在取石材方便,無敵軍威脅的情況之下。想那旅順口,石材從何而來,大量的勞力從何而來,如何保證築城勞力的安全?”

“退一萬步講,即便林純鴻想修築城牆,從海外運送石材,運送勞力糧草,那成本該有多高?奴才估計,五百萬兩銀子恐怕都難以打住!有這五百萬兩銀子,林純鴻可以訓練出多少兵丁?”

“而且,我大清騎兵精銳,一旦發現林純鴻築城,鐵騎踐踏之下,林純鴻又如何阻止我們的進攻?如此看來,奴才認爲在旅順口築城,幾乎不可能。這也是林純鴻處心積慮地想在朝鮮用兵的理由!”

前面的話,說得皇太極頻頻點頭,但當范文程提到朝鮮,皇太極的心裡一緊,旋即恢復正常。范文程提到朝鮮,無非就是在提醒皇太極,林純鴻很可能不會放過朝鮮,與其擔心旅順口子虛烏有的城堡,還不如多長一隻眼盯着朝鮮。

皇太極讚許地看了看范文程,以資鼓勵。但是,皇太極的內心,卻不如表面那麼平靜,甚至還有點苦澀。這些年,他處心積慮地培養滿族精英,卻收效甚微。他甚至還悲催地發現,滿族中的貝勒大臣有時甚至還趕不上他的妃子博爾濟吉特氏。唯一提的上臺面的多爾袞,也有限得緊,更何況,多爾袞還是他嚴厲壓制的對象之一。

反觀范文程等漢族精英,卻一個個目光長遠,玩起陰謀來一套又一套的,遠非滿族人所能及。唯一讓他反感不已的是,這幫漢族精英說話吞吞吐吐的,說一半留一半,特不爽快。

必須得吸收更多的漢族讀書人進入朝廷,又不能讓他們勢力過大反噬,皇太極陷入了沉思之中。

范文程和索尼哪裡知道皇太極早已在思索別的問題,兀自跪伏在地,一句話也不敢說。

過了半晌,皇太極方纔揮手令范文程退下,留下了索尼。皇太極又與索尼密議個把時辰,方纔下令召集貝勒大臣議事。

皇太極一直未對遼東半島的擄掠無動於衷,諸貝勒大臣早就心急火燎的,得到召集後,立即趕到崇政殿。

崇政殿內,一向驕傲、脾氣火爆的阿濟格,今日卻分外老實,一言不發,對投來的鄙視目光視而不見。在諸貝勒大臣的心目中,所有的變故皆來源於皮島之戰失利,要是阿濟格能順利攻取皮島,哪有荊州軍依託皮島肆虐遼東半島之事?

要不是皇太極高坐於龍椅之上,恐怕當衆就有人上前羞辱阿濟格。

皇太極見衆人到齊,也不廢話,直言道:“明軍屢次登陸,擄我子民、殺我勇士、掠我財務,短短一月之內,居然有三百二十名勇士被殺,又有四千五百多名包衣被擄,諸位議議,該如何應對?”

皇太極的話剛一落口,豪格就挑釁地看了看阿濟格,還不忘記將眼角的餘光轉向多爾袞,旋即出列,拜服於地,道:“陛下,所有一切,皆因攻取皮島失敗而導致,臣以爲,爲了徹底斷絕擄掠之禍,唯有攻取皮島!”

四小貝勒之一多鐸一聽,見豪格毫不忌諱地將矛頭指向阿濟格,忍不住跳了出來,跪着奏道:“陛下,據報,六艘鉅艦雖已離開皮島,但又出現了四艘狀若蜈蚣的巨船,船上不僅有炮,而且還有風帆和船槳,行動非常迅速,現在想要跨海擊島,恐怕不太現實。”

豪格見多鐸迫不及待地跳了出來,不由得陰聲道:“哎……要是當初一舉拿下皮島就好了……”

多鐸正待反駁,卻聽見皇太極怒道:“召集你們議事,難道是聽你們吵架的?有誰再提此事,休怪朕下手無情!豪格,滾下去!”

豪格唯唯諾諾,退到隊列之中,末了,還似笑非笑地看了阿濟格一眼。

當話題被皇太極拉回,議題馬上上了正軌。這幫貝勒大臣的軍事素養果然不是蓋的,在分析了金吾營每次上岸的人數,活動的時長後,迅速討論出聯防之策。

會議決定,每個村莊提高警惕,一旦遇襲,白天燃煙,晚上舉火。每五十里駐紮兩百多精銳騎兵,一旦看到煙火後,立即赴援,務必將來犯之敵全殲,讓明軍不敢輕易上岸。

第255章 局勢險惡第32章 如火如荼第608章 左右開弓第236章 內外之爭第39章 事涉禮部第539章 雷霆決戰(四)第517章 受阻第349章 初步部署第470章 金吾營第210章 南下途中第430章 楊嗣昌第259章 騎兵對決第374章 糧道第424章 運兵第134章 臨陣變計第125章 衛輝潞王第160章 急轉直下第636章 神刃軍第127章 宿命難改第102章 大明儒將第462章 冷遇第376章 楊嗣昌的密信第331章 偶遇第25章 升官之後第216章 背主起事第333章 投降第241章 安定人心第427章 各懷心思第666章 光祿院(一)第452章 投降第37章 榨油工坊第6章 幽谷巨木第306章 軍令與經權第154章 功虧一簣第416章 衝動第139章 上川海戰第646章 遼東變局(一)第63章 暴雨如注第541章 雷霆決戰(六)第321章 瘋狂的樑楓第88章 紛爭又起第554章 應招第355章 鋼絲繩遊戲第128章 張獻忠義子第223章 海商大會(三)第666章 光祿院(一)第471章 擄掠第296章 密林小道第596章 妥協與堅持第203章 婁東張溥第227章 安南鄭梉第79章 誓師出征第431章 朝廷的方略第194章 開始交鋒第223章 海商大會(三)第133章 瞬息萬變第603章 參軍聯席署第26章 求賢若渴第192章 不歡而散第300章 汝窯天青瓷第220章 海魚保鮮第453章 聖地亞哥第183章 授銜整編第189章 準備攤牌第112章 內臣抵營第605章 阿濟格的對策第286章 江南方略第484章 喚醒第54章 春香樓裡第620章 鄭彩之略第235章 爲情所困第598章 情非得已第241章 安定人心第255章 局勢險惡第596章 妥協與堅持第438章 登陸第603章 參軍聯席署第279章 幾件怪事第221章 海商大會(一)第108章 東林來人第431章 朝廷的方略第317章 近在咫尺第666章 光祿院(一)第183章 授銜整編第570章 半邊天第321章 瘋狂的樑楓第654章 朝廷變局(四)第501章 千萬人吾往矣第667章 光祿院(二)第515章 隱忍(三)第393章 生的希望第486章 敵襲第585章 更長遠的打算第221章 海商大會(一)第314章 原始的炮戰第514章 隱忍(二)第374章 糧道第683章 地方官制第445章 詭道第74章 籌備建制
第255章 局勢險惡第32章 如火如荼第608章 左右開弓第236章 內外之爭第39章 事涉禮部第539章 雷霆決戰(四)第517章 受阻第349章 初步部署第470章 金吾營第210章 南下途中第430章 楊嗣昌第259章 騎兵對決第374章 糧道第424章 運兵第134章 臨陣變計第125章 衛輝潞王第160章 急轉直下第636章 神刃軍第127章 宿命難改第102章 大明儒將第462章 冷遇第376章 楊嗣昌的密信第331章 偶遇第25章 升官之後第216章 背主起事第333章 投降第241章 安定人心第427章 各懷心思第666章 光祿院(一)第452章 投降第37章 榨油工坊第6章 幽谷巨木第306章 軍令與經權第154章 功虧一簣第416章 衝動第139章 上川海戰第646章 遼東變局(一)第63章 暴雨如注第541章 雷霆決戰(六)第321章 瘋狂的樑楓第88章 紛爭又起第554章 應招第355章 鋼絲繩遊戲第128章 張獻忠義子第223章 海商大會(三)第666章 光祿院(一)第471章 擄掠第296章 密林小道第596章 妥協與堅持第203章 婁東張溥第227章 安南鄭梉第79章 誓師出征第431章 朝廷的方略第194章 開始交鋒第223章 海商大會(三)第133章 瞬息萬變第603章 參軍聯席署第26章 求賢若渴第192章 不歡而散第300章 汝窯天青瓷第220章 海魚保鮮第453章 聖地亞哥第183章 授銜整編第189章 準備攤牌第112章 內臣抵營第605章 阿濟格的對策第286章 江南方略第484章 喚醒第54章 春香樓裡第620章 鄭彩之略第235章 爲情所困第598章 情非得已第241章 安定人心第255章 局勢險惡第596章 妥協與堅持第438章 登陸第603章 參軍聯席署第279章 幾件怪事第221章 海商大會(一)第108章 東林來人第431章 朝廷的方略第317章 近在咫尺第666章 光祿院(一)第183章 授銜整編第570章 半邊天第321章 瘋狂的樑楓第654章 朝廷變局(四)第501章 千萬人吾往矣第667章 光祿院(二)第515章 隱忍(三)第393章 生的希望第486章 敵襲第585章 更長遠的打算第221章 海商大會(一)第314章 原始的炮戰第514章 隱忍(二)第374章 糧道第683章 地方官制第445章 詭道第74章 籌備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