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威爾?本蒂恩

長途跋涉來到塔拉的士兵,往往會有那麼幾個病的實在太厲害,沒法兒繼續趕路――這種情況並不少見,遇到這樣的情況,也只好讓他們留宿塔拉。大部分的黑奴被趕去耕地,傑拉爾德作爲監工天天要去地裡看着他們;黑媽媽和波克呢又太忙,顧不上這些多出來的嘴,姑娘和姑娘們的貼身侍女也就成了護士照看他們,不過自從開戰,這些事情就是姑娘們駕輕就熟做慣的,唯一要擔心的就是誰來看着小韋德和小博――所以不管玫蘭妮的抗議,大家一致同意讓她只要照顧孩子和廚房就好了,其他人來照顧那些生病的士兵們。

縣裡最近有意思的事情有一件,方丹家兩兄弟――亞力克和託尼居然跟着老方丹大夫學習醫術起來,亞力克我是知道,他本打算讀醫科的,託尼又是怎麼回事?

兄弟倆在一次從瓊斯博羅回家路過塔拉時被斯佳麗問到這個問題,託尼倒是不好意思起來,扭捏着不肯說,被塔拉的姑娘們大大取笑一番。亞力克見她們笑夠了才道:“世道艱難,家裡留下的和新僱傭的黑奴不僅要管飯還要管工錢,總得想些別的法子掙錢,好歹方丹家裡也是世代行醫,咱兄弟倆混個赤腳醫生做做該是沒問題的。有一份正當職業,迪米蒂嫁給我也不會太吃苦。”話說得實在,不過也讓姑娘們心裡黯然,這兩個公子哥兒,從沒有爲戴哪個時新領結之外的事情傷腦筋過,現在也要爲了生計開始發愁了。不過老方丹大夫和方丹奶奶都是從拓荒者開始的,有他們的指導,我想方丹家兩兄弟面對的問題應該會少一點吧!

“依我看,你倆做個獸醫還差不多,心浮氣躁的,哪像是給人看病的。”斯佳麗打趣他們道,兄弟倆剛想分辨,就聽到一陣馬蹄聲傳來。

“斯佳麗小姐,門口又有兵過來了。”安東尼婭尖着嗓子喊道。一個風塵僕僕的士兵出現在我們面前,他牽着一匹馬,馬上馱着另一個不省人事的士兵。牽馬的士兵是在路邊發現這個不省人事的夥計的,於是把他帶到離那條路最近的這個莊園。姑娘們連忙將他安頓在長沙發上,託尼和亞力克激動萬分,難得有機會實踐一下自己所學,立刻就把這個倒黴孩子圍了起來。斯佳麗不放心把人給他們折騰,還是叫人去含羞草莊園把老方丹大夫喊了過來。

哥倆忙活了半天,只知道他得的是肺炎,這點連斯佳麗自己也知道,高燒不退,缺乏藥物,兄弟倆束手無策。老方丹大夫趕了過來,一人賞了顆爆慄,還沒出師就亂來,真不愧是方丹家的壞小子。檢查了一番,老方丹大夫沒有藥,也無可奈何,只得囑咐姑娘們精心看護,盡人事以聽天命吧!

斯佳麗想了想,問爸爸:“葡萄架下面是不是還有一桶玉米威士忌啊?”

爸爸警覺道:“你想幹什麼?”

斯佳麗聳肩:“聽說用酒擦身子會降低體溫,死馬當活馬醫吧!”其實是酒精,但是這會子斯佳麗從哪裡變得出酒精,真的是死馬當活馬醫了,用烈酒代替着應該也差不多吧(好孩子不要學)!

那個士兵長着一張佐治亞州南部窮白人的臉,像得了瘧疾那樣臉色焦黃,淡紅色的頭髮,淡藍色的眼睛即使神志不清仍然平靜而和善。他的一條腿從膝蓋被截去,套着一根粗製濫造的木腿。他一看就是個窮白人,就像姑娘們能夠一下分得清良種馬和劣等馬一樣,這是一種本能,本能察覺他不屬於他們的那個階級。不過,這並不妨礙姑娘們盡心營救他。擦身的工作由波克負責,他老大不情願,覺得自己是傑拉爾德·奧哈拉的貼身男僕兼管家,讓他照顧一個“外人”,這讓他的自信心受到了傷害,因此用幽怨的眼神看了斯佳麗好幾天,都被她華麗麗地無視了。

他在北佬的俘虜營裡關了一年已是身心交瘁,然後又戴着這條粗製濫造的木腿長途跋涉,他實在沒有力氣再與肺炎抗爭了,一連好幾天,他躺在牀上呻吟,掙扎着要爬起來,實際上是一次次重溫打過的那些戰鬥。他一次也沒有呼喊過家人或愛人的名字,這讓凱瑟琳覺得有些異樣的親切,她也一樣,已經沒有什麼親人存在在這世界上了。

儘管他長得瘦高,身體倒還結實,再加上斯佳麗那“令人不可思議的降溫法”和精心的照顧,他竟然挺了過來。終於有一天,他那雙淡藍色的眼睛能夠完全看清楚周圍的一切,他的目光落在了坐在他身邊的凱瑟琳身上,凱瑟琳見他醒來,臉上露出驚喜的笑容。矢車菊般的藍眼睛熠熠生光,和那雙淡藍色的交融在一起,就像淺海和深海一般,顏色不同,卻是一體。

“你不是出現在我夢中吧?”他用一種沒有頓挫、沒有起伏的語調說,“我希望沒有給你添太多麻煩,小姐。”他用了很長時間恢復過來,安靜地躺在那裡,看着窗外的木蘭花,儘量不麻煩任何人。凱瑟琳喜歡他,不僅因爲他總是那麼心平氣和,讓人覺得和他在一起很自在,更因爲在她的潛意識裡已經把威爾·本蒂恩――那個士兵醒來後告訴了我們他的名字――和她因爲肺病死去的哥哥凱德重疊在了一起。差別只在於前者從病痛中挺了過來,而後者蒙主寵召了。

威爾跟大家說起他的身世,他曾經是一個小農場主,農場位於佐治亞南部,家裡有兩名黑奴,唯一的親戚是一個妹妹,幾年前已經跟丈夫搬到了德克薩斯州,如今黑奴一定給解放了,農場沒人打理怕是也雜草叢生,在這個世界上他孑然一身,最讓他痛苦的事是在弗吉尼亞的時候失去了一條腿。

他對農活很有一套,也很會伺候牲畜。奧哈拉先生很喜歡他,斯佳麗也是,全家人都很喜歡他,既然他沒什麼地方好去的,斯佳麗便有些衝動地邀請他留下來幫爸爸一起管着田裡的事情。他猶豫了一下答應了。

“斯佳麗小姐,你們大家都對我那麼好,我和你們素昧平生,卻給你們添了那麼多麻煩,所以我願意留下來幫你們乾點兒活來報答你們的恩情,儘管我知道,我這輩子也報答不完你們的恩情。”

就這樣,爸爸又有了一個不錯的監工。\

第83章 散去的筵席第48章 繚亂第63章 一個危機第85章 回憶第76章 抵達墨爾本第4章 抵達查爾斯頓第4章 抵達查爾斯頓第91章 結局或開始第29章 潛力股澳大利亞第44章 義賣會初起第54章 犧牲第72章 在馬車上第67章 因禍得福第68章 婚禮和離開第54章 犧牲第34章 風波第70章 離開薩凡納第91章 結局或開始第18章 迷路記第55章 北佬來了第67章 因禍得福第27章 安家落戶第88章 病&剖白第67章 因禍得福第87章 傑拉爾德得怪病第20章 閒話布萊頓家第10章 剽竊是穿越人的專利第72章 在馬車上第61章 回家的士兵們第75章 遊覽第80章 媽媽和外公第81章 當瑞特遇見伯蒂第53章 戰火燃眉第59章 投降;凱德第32章 前往農場第86章 溫馨的時光第27章 安家落戶第76章 抵達墨爾本第41章 接人(下)第73章 瑪麗第35章 歸國第82章 卡麗恩的盛大婚禮第64章 重返亞特蘭大第29章 潛力股澳大利亞第8章 拜訪外公第22章 做衣服和出去玩第12章 我思故我在第53章 戰火燃眉第5章 初見英國人第82章 卡麗恩的盛大婚禮第5章 初見英國人第70章 離開薩凡納第40章 接人(上)第13章 建議第22章 做衣服和出去玩第69章 克勒夫第65章 蘇埃倫的婚禮第61章 回家的士兵們第12章 我思故我在第36章 情事紛擾第45章 大夫的驚人提議第6章 訓話第84章 託尼的到來第72章 在馬車上第85章 回憶第17章 抵達倫敦第76章 抵達墨爾本第71章 媽媽第22章 做衣服和出去玩第7章 狄罕贏了?;家信第71章 媽媽第91章 結局或開始第9章 薩凡納二三事第11章 午後閒話第80章 媽媽和外公第45章 大夫的驚人提議第47章 玫蘭妮的驚人之舉第12章 我思故我在第54章 犧牲第74章 奶奶第50章 歷史的蝴蝶效應第11章 午後閒話第14章 投資的第一步第13章 建議第85章 回憶第2章 初見玫蘭妮第7章 狄罕贏了?;家信第88章 病&剖白第30章 外交官的舞會第64章 重返亞特蘭大第88章 病&剖白第5章 初見英國人第5章 初見英國人第69章 克勒夫第74章 奶奶第89章 訂婚?!第45章 大夫的驚人提議第85章 回憶
第83章 散去的筵席第48章 繚亂第63章 一個危機第85章 回憶第76章 抵達墨爾本第4章 抵達查爾斯頓第4章 抵達查爾斯頓第91章 結局或開始第29章 潛力股澳大利亞第44章 義賣會初起第54章 犧牲第72章 在馬車上第67章 因禍得福第68章 婚禮和離開第54章 犧牲第34章 風波第70章 離開薩凡納第91章 結局或開始第18章 迷路記第55章 北佬來了第67章 因禍得福第27章 安家落戶第88章 病&剖白第67章 因禍得福第87章 傑拉爾德得怪病第20章 閒話布萊頓家第10章 剽竊是穿越人的專利第72章 在馬車上第61章 回家的士兵們第75章 遊覽第80章 媽媽和外公第81章 當瑞特遇見伯蒂第53章 戰火燃眉第59章 投降;凱德第32章 前往農場第86章 溫馨的時光第27章 安家落戶第76章 抵達墨爾本第41章 接人(下)第73章 瑪麗第35章 歸國第82章 卡麗恩的盛大婚禮第64章 重返亞特蘭大第29章 潛力股澳大利亞第8章 拜訪外公第22章 做衣服和出去玩第12章 我思故我在第53章 戰火燃眉第5章 初見英國人第82章 卡麗恩的盛大婚禮第5章 初見英國人第70章 離開薩凡納第40章 接人(上)第13章 建議第22章 做衣服和出去玩第69章 克勒夫第65章 蘇埃倫的婚禮第61章 回家的士兵們第12章 我思故我在第36章 情事紛擾第45章 大夫的驚人提議第6章 訓話第84章 託尼的到來第72章 在馬車上第85章 回憶第17章 抵達倫敦第76章 抵達墨爾本第71章 媽媽第22章 做衣服和出去玩第7章 狄罕贏了?;家信第71章 媽媽第91章 結局或開始第9章 薩凡納二三事第11章 午後閒話第80章 媽媽和外公第45章 大夫的驚人提議第47章 玫蘭妮的驚人之舉第12章 我思故我在第54章 犧牲第74章 奶奶第50章 歷史的蝴蝶效應第11章 午後閒話第14章 投資的第一步第13章 建議第85章 回憶第2章 初見玫蘭妮第7章 狄罕贏了?;家信第88章 病&剖白第30章 外交官的舞會第64章 重返亞特蘭大第88章 病&剖白第5章 初見英國人第5章 初見英國人第69章 克勒夫第74章 奶奶第89章 訂婚?!第45章 大夫的驚人提議第85章 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