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洛陽憶(一)

李世民並沒有完全遵照長孫皇后的意思辦理後事,他下令建築了昭陵,因九嵕山爲陵,鑿石之功才百餘人,數十日而畢,昭陵氣勢十分雄偉宏大,從長孫皇后病逝到昭陵建成花了五個月,於其年十—月將長孫皇后遺體葬於昭陵。年後,貞觀十—年二月,李世民又下詔令營建昭陵,名爲元宮的昭陵寢宮,用於與長孫皇后同葬。同時,他並下令在宮中建起了層觀,以便隨時憑高遠眺昭陵。

因長孫皇后病逝,李世民長期只來回兩儀殿和神龍殿,後宮也因長孫皇后之逝哀默,自動禁了歡愉之聚。最會鬧事的人也因此靜了動作,尤其是採蕁,竟是能數月不起風浪,雖李世民偶許召見她幾次,但都只坐了少會兒就請出了神龍殿。反而是我,幾次前往神龍殿時李世民都許我進殿,有時陪他看奏摺,有時與他下棋,但都心不在焉。這日在兩儀殿,他忽然說要帶我往正修的層觀上去看看,我知道是他想見長孫皇后的昭陵了。而也就在這時,殿外魏徵求見,李世民並未取消往層觀的想法,邀請了魏徵一起登樓。

順着直上的臺階登至高處,樓道的風很冷很猛,我收攏肩膀的狐皮風衣,遙望遠處巍然屹立的山巔,那就是昭陵。魏徵同時也是看到了那一座山陵,他站在李世民身後,面色凝重。李世民則嘆然問他:“看見昭陵了嗎?”

魏徵卻是搖頭:“臣眼花,看不見。”

李世民用手一指:“在那。”

魏徵上前一步,往李世民指的方向瞧了一眼,回道:“臣還以爲陛下讓臣看獻陵,要是昭陵臣早就看見了”

獻陵是李淵的陵墓,魏徵此話一出,李世民頓時愣了神。少頃,他默然轉身,緩緩步下樓臺,孤獨淒涼的背影消失在漸行漸遠的風裡。

王朝的道德標準是以孝爲先,至於夫妻之間,則很冷酷的要求“夫不祭妻”,連祭奠都不被允許,公開思妻懷妻更加會遭人譏笑和輕視。李世民作爲一個帝王,對此規矩自然是心知肚名,但他卻毫不避諱作層觀,望昭陵,如果不是太過思念,情難自已,又怎會明知故犯呢!而魏徵今日諷諫,無疑狠狠刺痛了他,一個男人,更是一個帝王,竟然連對亡妻的思念都不能有,這是多麼殘忍的事啊!

我望着他消失的方向久不回神,魏徵步到我面前,輕輕嘆息,彎身拜說:“長孫皇后已去,臣等悲痛,但臣等和皇上皆不能因此失意。臣還請娘娘閒暇之餘多多鼓勵皇上,使之振奮。”

我靜靜微笑,點頭:“這是自然。魏大人心意,相信皇上會明白的。”

魏徵頷首,兩眸在我身上頓下,帶着淡淡的堅持:“另外,臣有一事相戒。皇上手上持的是天下的興亡,臣不願看到皇上因爲感情之困而失治政之心。不僅僅是逝去的長孫皇后,對娘娘你,還有那後宮衆人,臣只這一言相戒。”

微一沉吟,我笑了笑:“魏大人的意思,本宮明白。”

他沉下面孔,優雅行禮:“但願娘娘是真的明白。臣,告退!”

他作揖後退幾步,然後離去。我回頭望向威嚴的昭陵,回想方纔魏徵所說,柔腸百轉,滋味萬千。

當我再來到兩儀殿,李世民已在前一刻下令拆除眺望昭陵層觀,然後回了神龍殿。魏徵的話暗暗提醒李世民沒有建高樓望獻陵,是忽視了孝道,於理於情都不和,身爲帝王的他,不得不下令放棄心中念頭。我想,此刻的他定是悲痛至極,當我來到神龍殿時,他埋頭坐在軟椅上,我坐在他身邊,握下他的手臂,看到他的面頰竟是溼潤一片。

我心中絞痛,伸手輕輕將他摟進懷裡。

“她走了,我覺得還沒對她足以好!”他痛聲。

我緊緊抱住他,聲音有些顫抖:“皇上對皇后娘娘真心一片,皇后亦是對皇上用心良苦。我想,皇后定是不願看到皇上這樣的。”

殿中無人,只有單一的燭光閃爍,他依在我懷裡,肩膀越顫越深,壓抑早喉間的悲痛終於爆發。這是我第一次看到他這麼痛苦地流淚,他的無助如孩子讓人心疼,我低下頭將臉貼在他的發上,悲不可言,泣不能聲。

不知過了多久,我的手臂隱隱發酸,懷裡的人已經平靜下來,仍挨着我緊緊抱着。我輕輕嘆息,他擡起頭,眸光微微轉深,沒有說話,只是一眨不眨的看着我。我略略定了定神,勉強自己微笑輕言:“如果兮然有一天也不在了,你會不會像今日這般爲我流淚。”他猶豫半晌,終是沒有回答。我垂下眼,苦笑自責:“這個時候,我不該問的。悲由心生,問了便是強迫,便是假象。”

他深深注視我,眼中流轉悽然悲傷,他的聲音聽起來有些悶:“我從未想過你會先離我而去,我也不想看到你離我而去。”

我呼了一口氣,直視他的眼睛,輕聲開口:“看清楚我,在你面前的是我,而不是……不是……”

他手臂一動,將我摟進懷裡。我暗暗頓了呼吸,軟了身子,隨他的動作依進他的胸膛。他抱着我,氣息從沉默到柔和,然後輕輕開口:“這幾月心情太過壓抑,我想出去走走。我們去洛陽,可好?這是我早就答應過你的。”

我有些詫異,心間卻因他這句緩緩暖了起來,我含淚一笑,點下頭。

很快,李世民定下出宮之日,然後來幾日都極力整理堆積下來的奏摺和國事,徹日徹夜忙碌。有時忍不住睡意,冬寒之夜,他就坐在椅上困睡,我囑咐周公公定要勸他回榻去就寢,可每每再喚醒他的時候,就又繼續開始整理國事。他這般奮力,我不禁自責起來,若不是要去洛陽,他也不會日夜將當前國事細心盡力處理完。

此次出行,李世民計劃上只帶我和薛萬均。後宮因此紛紛擾擾,卻是無人敢提什麼意見。到了出行前日,各宮妃嬪前來給我道別,皆送上不菲之禮,我知道,這些人是在討好,更實是在找機會扶搖直上。

次日清早,我與李世民坐上備好的馬車,薛萬均在前引路,簡單的隊伍緩緩行駛在宮中。莫約着快到宮門口了,馬車忽然停下,車外的太監說話:“皇上,魏大人帶着另些大人站在宮門前。”李世民一聽,撩開車簾跨出車廂,我也一驚,跟着走了出去。只見高高的宮門前站着許些穿着朝服的大臣,最前面定定站着一個人。此人面神微憤,兩眸注視了我一番,然又落在李世民身上,大步一邁,帶着衆臣行了大禮。

來人便是魏徵。

李世民見了這陣勢,怎麼還會不知他們想做什麼。他掃視下面恭敬大忠的人,揚聲問:“朕微服私訪,體察民情,魏長史有何意見?”

魏徵擡起頭,犀利的目光直直不畏落在我和李世民身上,開口:“皇上微服私訪,體察民情,是愛天下。但皇上隨身只帶一個薛將軍,臣擔憂。皇上到底是體察民情,還是重歸舊地,臣不干涉,但帝王不該被凡塵瑣事所牽絆,可要以大局爲重啊!”

李世民眉已皺起,雖有不悅卻仍和聲道:“朕已經批好所有奏摺,囑下所有安排,一有急報秦將軍會快馬加鞭遞送於朕。朕久未出宮,不知百姓富貴窮苦,親民纔好親政,纔好安治天下。魏長史,你說對嗎?”

“皇上有理,可……”魏徵還要說什麼,卻被突如其來的笑聲給打斷。長孫無忌從廣場邊走來,大袖迎風,面中含笑,眼中卻是深厚的凝重。他站到魏徵和各幾位大臣之前,對魏徵說:“魏長史,皇上定下出宮之日時便着手處理朝中諸事。現下皇上要走訪民間,同是國事,魏長史莫要胡亂猜想。關於只帶薛將軍一人……呵,加派人手只會引人注意,若是勾來不善之人豈不可惡。所以我已吩咐一支護衛暗中跟隨,護皇上和德妃周全。魏長史還擔心什麼嗎?”

魏徵面色頓然,長孫無忌一言將他解答地無由可對,不高興不服氣也只好恭身:“如此,甚好!那麼臣等就恭候皇上回宮!”

他側開身子,身後的大臣也跟着讓出一條道。李世民向長孫無忌微笑頷首,帶着我重新回到車廂。馬車前的太監吆喝一聲,車輪又緩緩滾動起來,窗口的簾隨風晃動,跳躍着期待與興奮。當馬車駛出宮門的剎那,車廂內的光線立即明亮起來,我掀起窗子,外頭是一片還泛黃的草地,與遠處淡藍的天空相互應接,真是擋不住的天地浩闊!

我深深吸了一口氣,宮外的氣息果然要飛揚許多,藍天白雲,陽光甚暖。雖有寒風從窗外透進,卻是帶着泥土的芬芳,整顆心都清澈起來。雲中傳來遙遠的風鈴聲,我的思緒也隨這風兒飄揚而去,應着溫暖的風景,絲絲繚繞。

我和他靜靜坐在車廂中,兩面的窗子都開着,我們各自望向兩邊。流動的空氣將我髮絲揚的紛飛,我隱隱感覺有人觸及我的衣裳。我回頭,李世民正撂着我一束頭髮輕輕撩至背後,我溫婉笑着,靠向他寬厚的肩膀。

第018章 誅顏亂(一)第163章 皇后心(一)第037章 闌珊處(三)第132章 玄武門(六)第168章 洛陽憶(二)第093章 相思引(三)第122章 馬錢子(三)第107章 蓮子湯(二)第028章 落花意(二)第150章 洋金花(三)第150章 洋金花(三)第060章 千鈞發(七)第018章 誅顏亂(一)第148章 洋金花(一)第002章 初相遇(二)第184章 清君側(四)第184章 清君側(四)第065章 一箭情(二)第050章 枝頭梅(四)第178章 迷迭香(一)第111章 傾心謀(二)第168章 洛陽憶(二)第079章 破鏡圓(二)第066章 一箭情(三)第097章 醉花陰(一)第048章 枝頭梅(二)第072章 洛陽囚(一)第067章 撩軍心(一)第147章 荼蘼開(四)第119章 歸去兮(四)第100章 醉花陰(四)第148章 洋金花(一)第163章 皇后心(一)第028章 落花意(二)第025章 清風咒(三)第036章 闌珊處(二)第047章 枝頭梅(一)第083章 美人惑(一)第018章 誅顏亂(一)第138章 卷宮簾(一)第184章 清君側(四)第101章 醉花陰(五)第041章 斷情劫(二)第120章 馬錢子(一)第183章 清君側(三)第084章 美人惑(二)第005章 六宮顏(一)第080章 破鏡圓(三)第004章 初相遇(四)第026章 清風咒(四)第072章 洛陽囚(一)第014章 胭脂錯(三)第035章 闌珊處(一)第182章 清君側(二)第140章 卷宮簾(三)第117章 歸去兮(二)第156章 玉中痕(一)第109章 蓮子湯(四)第153章 來日長(二)第152章 來日長(一)第096章 相思引(六)第086章 美人惑(四)第115章 傾心謀(六)第163章 皇后心(一)第169章 洛陽憶(三)第163章 皇后心(一)第063章 千鈞發(十)第167章 洛陽憶(一)第032章 宴中宴(三)第036章 闌珊處(二)第135章 道不透(三)第126章 絕情花(三)第134章 道不透(二)第072章 洛陽囚(一)第007章 六宮顏(三)第135章 道不透(三)第024章 清風咒(二)第039章 闌珊處(五)第011章 宮心計(四)第111章 傾心謀(二)第188章 塵歸塵(四)第059章 千鈞發(六)第129章 玄武門(三)第077章 洛陽囚(六)第160章 玉中痕(五)第179章 迷迭香(二)第026章 清風咒(四)第112章 傾心謀(三)第006章 六宮顏(二)第001章 初相遇(一)第058章 千鈞發(五)第072章 洛陽囚(一)第057章 千鈞發(四)第165章 皇后心(三)第051章 燕氏女(一)第182章 清君側(二)第123章 馬錢子(四)第065章 一箭情(二)第008章 宮心計(一)第016章 胭脂錯(五)
第018章 誅顏亂(一)第163章 皇后心(一)第037章 闌珊處(三)第132章 玄武門(六)第168章 洛陽憶(二)第093章 相思引(三)第122章 馬錢子(三)第107章 蓮子湯(二)第028章 落花意(二)第150章 洋金花(三)第150章 洋金花(三)第060章 千鈞發(七)第018章 誅顏亂(一)第148章 洋金花(一)第002章 初相遇(二)第184章 清君側(四)第184章 清君側(四)第065章 一箭情(二)第050章 枝頭梅(四)第178章 迷迭香(一)第111章 傾心謀(二)第168章 洛陽憶(二)第079章 破鏡圓(二)第066章 一箭情(三)第097章 醉花陰(一)第048章 枝頭梅(二)第072章 洛陽囚(一)第067章 撩軍心(一)第147章 荼蘼開(四)第119章 歸去兮(四)第100章 醉花陰(四)第148章 洋金花(一)第163章 皇后心(一)第028章 落花意(二)第025章 清風咒(三)第036章 闌珊處(二)第047章 枝頭梅(一)第083章 美人惑(一)第018章 誅顏亂(一)第138章 卷宮簾(一)第184章 清君側(四)第101章 醉花陰(五)第041章 斷情劫(二)第120章 馬錢子(一)第183章 清君側(三)第084章 美人惑(二)第005章 六宮顏(一)第080章 破鏡圓(三)第004章 初相遇(四)第026章 清風咒(四)第072章 洛陽囚(一)第014章 胭脂錯(三)第035章 闌珊處(一)第182章 清君側(二)第140章 卷宮簾(三)第117章 歸去兮(二)第156章 玉中痕(一)第109章 蓮子湯(四)第153章 來日長(二)第152章 來日長(一)第096章 相思引(六)第086章 美人惑(四)第115章 傾心謀(六)第163章 皇后心(一)第169章 洛陽憶(三)第163章 皇后心(一)第063章 千鈞發(十)第167章 洛陽憶(一)第032章 宴中宴(三)第036章 闌珊處(二)第135章 道不透(三)第126章 絕情花(三)第134章 道不透(二)第072章 洛陽囚(一)第007章 六宮顏(三)第135章 道不透(三)第024章 清風咒(二)第039章 闌珊處(五)第011章 宮心計(四)第111章 傾心謀(二)第188章 塵歸塵(四)第059章 千鈞發(六)第129章 玄武門(三)第077章 洛陽囚(六)第160章 玉中痕(五)第179章 迷迭香(二)第026章 清風咒(四)第112章 傾心謀(三)第006章 六宮顏(二)第001章 初相遇(一)第058章 千鈞發(五)第072章 洛陽囚(一)第057章 千鈞發(四)第165章 皇后心(三)第051章 燕氏女(一)第182章 清君側(二)第123章 馬錢子(四)第065章 一箭情(二)第008章 宮心計(一)第016章 胭脂錯(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