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坐地分贓

藤原道兼走後,王麟回到船上休息,等藤原道兼的黃金到了,他就準備返航了,吉野太郎聽說王麟力挺他管理此地,大爲感激,連忙表忠心,並說以後無償幫王麟買東西,肥皂的兩成份子也不要了。王麟簡單和他說了下以後要在東京灣建立補給基地之事,讓他先做些準備,這次攻擊王麟覺得需要加強下防守,城牆是必須要修的,吉野太郎二話不說拍着胸脯保證做到。

這次王麟等了十二天,藤原道兼沒有辜負他的期望,親自押送着黃金來了,這十二天,周邊扶桑商人聽說天皇答應賠償王麟,便動了和王麟保持長期聯繫的心思,紛紛帶着錢來完成上次的肥皂交易。這下,王麟的五千塊肥皂又換回來五萬兩黃金。

藤原道兼與王麟順利的完成了交易後,又拿出了一箱紅珊瑚和一箱珍珠,說是皇后定子回贈王麟的禮物,還有一個古琴,說是天皇御用的,是天皇感謝王麟提供利器的回贈,並低聲問王麟還有沒有香皂,他願意出一百兩黃金一塊的價格。一百兩黃金一塊?就算王麟見過世面也抵擋不住這種誘惑,直接回船搜刮,也不管李定坤和蘇通等人的抗議,他這時眼中只有金子。

搜搜刮刮,總共還有三十多塊香皂,王麟輕嘆了口氣,早知道這樣就多帶點,罷了,螞蚱也是肉,提着香皂來到藤原道兼面前遞給他,藤原道兼略微有些失望,數量沒有他想的多,不過有總比沒有好,爽快的付了錢,二人皆大歡喜。

有了利益,敵人也成朋友了,王麟晚上設宴請藤原道兼,二人推杯換盞喝得極爲高興,也不管對方聽不懂,相互之間不停的瞎扯着。吉野太郎滿面紅光,太意外了,一切都解決的那麼完美。湊到通譯那裡嘀嘀咕咕了好一會,通譯笑着搖搖頭,王麟眼尖,看見二人嘀咕,笑着問通譯是不是敲詐吉野太郎,通譯聽了笑眯眯的告訴王麟吉野太郎受他大恩,無以回報,又要送女兒給他了,他覺得王小官人應該笑納,帶個扶桑女子回去給祖宗瞧瞧,如果洞房時語言不通,他可以在邊上翻譯。

王麟給他一席話說得滿臉通紅,狠狠瞪了他一眼,威脅要把他丟下海去。通譯毫不在意,說小官人想丟就丟吧,遇到滾刀肉,王麟還真沒轍了,只得找吉野太郎撒氣。

起身來到吉野太郎邊上,一腳踢在他腿上,惡狠狠的說道:“你這廝怎如此不上道?告訴你不要隨便把女兒送人你就是不聽,我警告你,不準把良子送人,好好給她找個郎君,下次我要聽說她郎君對她不好,我就……燒了你這破房子!”

吉野太郎不知道他在說什麼,只知道王麟臉色很難看,求救般的看着通譯,通譯見他威脅吉野太郎,笑得酒都噴了出去,急忙過來翻譯了,吉野太郎這才明白爲何得罪了王麟,結結巴巴的說了好一會,通譯也不翻譯,笑着對王麟說他明日就下海餵魚了,懶得替王麟翻譯,弄得王麟不上不下的,急忙給通譯到了酒,通譯這才告訴他其實吉野太郎說了一堆廢話,沒啥意思,就是保證聽王麟的。

第二天,藤原道兼歡喜的帶着香皂和手雷回去了。王麟也回到船上通知起航,隨後走進了船上的會議艙,這是衆人商議事情的地方。進去就看見李定坤坐在那發呆,笑道:“李衙內捨不得離開?”,李定坤聽見他說話,跳起來抱住他:“你告訴我,這錢怎麼這麼好賺?”

邊上張正則說道:“原來搶劫這麼划算啊,怪不得西夏、遼國天天來打劫大宋。”

馬建林終於如願以償的上了王麟的新船,聽了張正的話撇撇嘴說道:“西夏、遼國那是撿垃圾,王小官人的才叫打劫!”

王麟氣道:“我何時打劫了?我那是交易!”

李定坤喃喃道:“一兩金子一斤的酒,十兩金子一塊的肥皂,和打劫差不多了。”

張正則不同意:“這還是出了東西的,沒見三郎說受到驚嚇,就打劫了十萬兩黃金,十萬兩啊,有誰見過?”

衆人搖頭,王麟惱羞成怒:“再敢說我打劫,沒金子分!”

衆人一聽,頓時眼冒金光,紛紛說道:“交易!都是交易,三郎這等人物怎會打劫?”

王麟笑着搖搖頭,“這金子帶銀子一共折算是十五萬五千兩,扣除貨物的本錢,打整有十三萬兩吧,我意思是十萬兩我要再造船,這得留下,剩下的三萬兩分了,明潤兄,馬都頭一人五千兩,張正一千,其他護衛五百,馬都頭手下和各位船工每人十兩,哦,那個通譯和張二各五十兩吧,剩下的算我和蘇通的,如何?”

幾人傻眼了,本以爲王麟隨隨便便拿個幾千兩金子出來分就很不錯了,居然是三萬兩,馬建林出神的嘀咕道:“某可什麼都沒做,五千兩?不是要人命麼?”

張正率先就提出不要,說他跟着王麟什麼都不缺,要金子幹嘛?馬建林隨後也堅決不要,這下李定坤尷尬了,聽到五千兩的分成,他驚喜不已,可衆人都不要,他怎好意思拿?

王麟見他心有不甘,有些好笑,說道:“明潤兄,要不這樣,五千兩你拿着,回頭我要在杭州建個船廠,一切事物就交由你來辦理,如何?”

李定坤大喜,拿錢辦事就說得過去了,建船廠不外乎找人,辦手續,這些對他來說不是難題。

“馬都頭,這次有你在,我纔敢敲詐扶桑天皇的,可不是什麼都沒做,這樣,有空你幫我訓練些人,以後出海怕是調動不了水軍了,如果有合適的人也可幫我先招着,有問題可找明潤兄解決,五千金你先拿着。”王麟說道。

馬建林點點頭,這事可行,有李定坤撐腰,訓練些人不是問題,至於招人就更簡單了,有些弟兄家裡困難,有兄弟的,正好招人。

張正不要,王麟也不勉強,以後生活上多照顧就是了。返航途中王麟找了個海島,把錢分了,頓時歡聲雷動,這趟來得值啊,最少的十兩金子,也是一千貫了,都夠家裡用好多年了。船工們更是堅定了要跟着王麟,聽說以後還有更大的海船,錢途無量啊。

蘇通這趟彷彿市外高人一般,諸事不理,一門心思研究着海上判斷方向之事,王麟現在已經不敢和他探討了,蘇通也不屑和他詳細說了,多數時候就是和張二說下,以驗證他的計算和判斷。王麟和他說分錢的事,他一臉鄙視的望着王麟,“三郎和我說這事不俗嗎?”,王麟氣的只想把他踹到海里。

船隊繼續往西而去,已經是十一月了,海上很冷,王麟縮在船艙裡不出來,打開扶桑天皇和皇后送的禮物,王麟有些眼花,紅珊瑚有四個,很大很紅,也很漂亮,王麟打算自己留一個,剩下三個送給皇后、趙玉慧和趙雲靈,珍珠大大小小不等,他準備在返程的這段時間裡好好的挑出二十幾顆最大最好的,給趙雲靈做珍珠項鍊,古琴試了下,音色很不錯,王麟隨手彈了曲洞庭新歌,悅耳的琴聲把李定坤招來了,見王麟一臉沉醉的彈着箏,李定坤嘴巴都合不攏,王麟居然還有如此才藝?喋喋不休的說王麟不夠意思,隱藏得深,王麟警告他不要外傳,見李定坤不以爲然,淡淡的說了句:“不行船廠就換人!”,李定坤急忙保證保守秘密。

十一月底,船回到了杭州,王麟等人順利回來,李琮終於放下心來,王麟向他說了東京灣以後大宋商人可自由出入之事,讓他上奏官家,李琮大喜,這可是天大的功勞啊。隨後王麟又和他說了想辦船廠之事,李琮一口答應,諸事就按王麟說的,由李定坤來辦。

十二月初三,除了三萬兩黃金搬到他來時的船上外,王麟總算把剩下的黃金都弄回了杭州的宅子,全部都交給了冬梅掌管,冬梅都嚇傻了,這麼多黃金小官人就當廢紙一般交給了她打理,她有些不知所措,覺得小官人對她是不是太信任了?

王麟笑着看她的傻樣,有些報復的感覺,哼,逗我?拿錢嚇死你。吩咐冬梅以後要做好賬冊,從珍珠箱裡抓了幾把珍珠放到冬梅懷裡,“拿去隨便玩玩”。

冬梅看着懷裡的珍珠說不出話來,額頭上隱隱的有些汗珠,兩眼直愣愣的瞪着,王麟見狀哈哈大笑,找了個小布袋,裝了一袋子的珍珠,拿上古琴,出門朝翠紅樓而去。

到了翠紅樓,老鴇見是他,驚喜道:“許久不見王小官人了!”

王麟笑道:“出去溜達了趟,前幾日纔回來”,說完從袋子裡抓了幾顆珍珠遞給老鴇,“姐姐隨便玩玩。”

老鴇見了珍珠,眼都直了,這是王麟不清楚,這年月珍珠並不容易得到,更何況王麟這是扶桑皇后送的,不管大小都是精品中的精品,老鴇那見過如此好的珍珠?

來到紫煙房中,紫煙已知道他來了,心中歡喜不已,正坐在鏡子前仔細整理着不滿意的地方。王麟望着她的背影,有些想上去抱一抱的衝動,咬牙忍了忍說道:“紫煙姐姐,我來了。”

紫煙回過身來,心中很想撲到王麟的懷中,這個壞傢伙,一去就是一個多月了。按捺住心中的衝動,紫煙說道:“三郎可回來了”

王麟笑嘻嘻的坐下後,把袋子遞給紫煙:“我帶了點小禮物”,紫煙也不在意,“來就來吧,三郎還帶什麼禮物。”

王麟又將古琴遞給紫煙,“那這禮物紫煙姐姐要不要?”

紫煙接過古琴,就覺得十分名貴,心中很是喜歡,“三郎,這禮物太貴重了,奴不敢要。”

王麟不在意的說道:“貴重又如何?只要紫煙喜歡就行!”

紫煙有些遲疑,輕聲問道:“這琴三郎破費不少吧?”

“沒花錢,扶桑天皇送的。”

紫煙聽了吃驚的望着他,扶桑天皇也是一國的皇帝啊,如此珍貴的禮物他居然就這樣給我了?

“三郎,奴不敢要。”

“紫煙姐姐瞧不起我?這琴我拿到的時候就想着要給紫煙的,你若不要,砸了便是!”王麟不高興了。

紫煙急忙道:“奴收下便是,三郎不要生氣”。接過琴放到臺子上,又從邊上櫃子的小抽屜中拿出片絲綢,小心的擦拭着,隨後,輕彈了幾個音,只覺得音色猶如天籟,“三郎自己倒茶,奴用這琴給三郎彈曲。”一曲終了,紫煙輕嘆一聲:“真是好琴!”

“姐姐喜歡就好。”王麟笑道。

“三郎,這一趟很辛苦吧?”

“還好,除了在海上有些悶,到了扶桑還是挺有意思的。”

“那三郎給奴說說,奴很好奇呢!這樣,奴彈琴,三郎說。”

王麟見她感興趣,便說起了這一趟的扶桑之行,當聽到王麟敲詐了扶桑天皇十萬兩黃金,紫煙覺得像是傳奇故事一般,張着嘴說不出話來,琴聲也戛然而止。王麟見她失態,低聲說道:“我有些後悔,應該要他一百萬兩黃金纔是。”

紫煙指着他:“如此財迷之人,從未見過!”

王麟走後,紫煙望見王麟留下的布袋,好奇的打開一看,又傻了好久,半響,臉上起了紅暈,心中感覺甜絲絲的。

第二天,王麟算了算時間,再不動身,就不能在除夕前趕回汴京了,讓小乙、張正做準備,他則去李琮府上說一聲,李琮倒是理解,讓他儘管放心回去,李定坤知道了,拉着他說要踐行,連續兩天召集好友胡吃海喝,王麟連醉了兩日。十一月初五,要啓程了,王麟纔想起沒和紫煙告別,來到翠紅樓,老鴇見到他那一個熱情,弄得王麟渾身不自在,好容易才讓老鴇靜下來聽他的來意,老鴇一臉遺憾的告訴他說紫煙不在,去找好友了,估計明日纔會回來,王麟頓時有些失望,只得讓老鴇轉告紫煙,他要回汴京,可能要一段時間纔會來杭州。

回家後,和周通說了會話,周通知道王麟要造更大的海船,便決定留下一同參與,他準備跟王麟的船到鎮江,過完年再到杭州。王麟回房前和冬梅說了他要回汴京之事,冬梅聽他說要走,心中不免哀傷起來,自從良後她覺得自己找到了想要的生活,不想離開王麟,便想跟他去汴京,王麟好容易才說服她留下,造船需要她管賬呢。

第二天一早,王麟也不要衆人送,帶着人上船離開了杭州碼頭,回去要趕時間,自然不像來時那樣慢悠悠的了,吩咐扯滿帆,沿着大運河往北而去。

第二百二十章 德州之戰(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暗度陳倉(三)第一百二十七章 其樂融融(一)第八十二章 驟生鉅變(二)第三十四章 初識紫煙(三)第五十一章 郡主心思(二)第二百九十一章 北方風暴(三)第三百一十二章 血戰涿州(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奇兵出擊第一百七十五章 補救策略第二百零八章 兩相不誤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戰好水(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秋風落葉(二)第九十九章 關心的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談婚論嫁第三百三十三章 仁多保忠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名城下第三十四章 初識紫煙(三)第三百五十三章 秋風落葉(三)第十九章 公主學生(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王太學正第三百四十七章 洪宥底定(二)第八十八章 土着少女(二)第二十八章 邊境風雲第二百三十九章 撲朔迷離第二百一十三章 微妙家宴第二百八十二章 新的征程(四)第二百九十章 北方風暴(二)第二百九十八章 暗度陳倉(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新婚之夜(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不可逃避(二)第九十四章 食人部落第九十四章 食人部落第一百九十三章 禁軍大營(三)第四十三章 再到農莊(一)第一章 記憶保存第二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二)第十七章 公主來訪第七十一章 再見良子第一百一十二章 蕭羽一族第二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二)第二百九十章 北方風暴(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參謀制度(二)第二百四十六章 國子新科第二十九章 初下江南第二十六章 侃侃而談第三百章 說降易州第二百零四章 殺雞駭猴第三百三十八章 秦州失守第二百一十四章 德州新軍第三百一十四章 震動朝野(二)第三百零七章 涿州城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極品駙馬(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勢如破竹(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不可逃避(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聲東擊西(四)第五十四章 戰爭之神第二百一十九章 戰前謀劃第一百零二章 重返良都(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遼宋聯姻第一百二十章 大宋駙馬第四十五章 新紙問世(一)第八十七章 土着少女(一)第一章 記憶保存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名城下第二百零二章 趕赴德州第三百三十五章 血戰橫山(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趙佶視察第三百一十五章 岢嵐王厚第九十七章 瘋狂黃金第一百九十五章 虎翼往事(二)第六十九章 告別紫煙第二十章 公主學生(二)第三十九章 坐地分贓第一百零九章 情感難題第十五章 連中三箭第七十章 揚帆啓程第三百零六章 童貫北擊第五十八章 王麟做官(二)第二百九十一章 北方風暴(三)第六十八章 又見紫煙第二百八十五章 出征之前第六十三章 發配海外第一百五十章 憂心忡忡第五十七章 王麟做官(一)第二百章 禁軍點將第二百一十八章 危險徵兆第一百六十八章 極品駙馬(二)第八十九章 少女尼雅(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新的征程(一)第一百五十章 憂心忡忡第一百八十二章 建府德州(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禁軍大營(三)第二百八十四章 契丹護衛第十二章 製作禮物第七十一章 再見良子第三章 記憶融合第十四章 事可過三
第二百二十章 德州之戰(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暗度陳倉(三)第一百二十七章 其樂融融(一)第八十二章 驟生鉅變(二)第三十四章 初識紫煙(三)第五十一章 郡主心思(二)第二百九十一章 北方風暴(三)第三百一十二章 血戰涿州(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奇兵出擊第一百七十五章 補救策略第二百零八章 兩相不誤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戰好水(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秋風落葉(二)第九十九章 關心的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談婚論嫁第三百三十三章 仁多保忠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名城下第三十四章 初識紫煙(三)第三百五十三章 秋風落葉(三)第十九章 公主學生(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王太學正第三百四十七章 洪宥底定(二)第八十八章 土着少女(二)第二十八章 邊境風雲第二百三十九章 撲朔迷離第二百一十三章 微妙家宴第二百八十二章 新的征程(四)第二百九十章 北方風暴(二)第二百九十八章 暗度陳倉(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新婚之夜(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不可逃避(二)第九十四章 食人部落第九十四章 食人部落第一百九十三章 禁軍大營(三)第四十三章 再到農莊(一)第一章 記憶保存第二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二)第十七章 公主來訪第七十一章 再見良子第一百一十二章 蕭羽一族第二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二)第二百九十章 北方風暴(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參謀制度(二)第二百四十六章 國子新科第二十九章 初下江南第二十六章 侃侃而談第三百章 說降易州第二百零四章 殺雞駭猴第三百三十八章 秦州失守第二百一十四章 德州新軍第三百一十四章 震動朝野(二)第三百零七章 涿州城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極品駙馬(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勢如破竹(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不可逃避(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聲東擊西(四)第五十四章 戰爭之神第二百一十九章 戰前謀劃第一百零二章 重返良都(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遼宋聯姻第一百二十章 大宋駙馬第四十五章 新紙問世(一)第八十七章 土着少女(一)第一章 記憶保存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名城下第二百零二章 趕赴德州第三百三十五章 血戰橫山(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趙佶視察第三百一十五章 岢嵐王厚第九十七章 瘋狂黃金第一百九十五章 虎翼往事(二)第六十九章 告別紫煙第二十章 公主學生(二)第三十九章 坐地分贓第一百零九章 情感難題第十五章 連中三箭第七十章 揚帆啓程第三百零六章 童貫北擊第五十八章 王麟做官(二)第二百九十一章 北方風暴(三)第六十八章 又見紫煙第二百八十五章 出征之前第六十三章 發配海外第一百五十章 憂心忡忡第五十七章 王麟做官(一)第二百章 禁軍點將第二百一十八章 危險徵兆第一百六十八章 極品駙馬(二)第八十九章 少女尼雅(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新的征程(一)第一百五十章 憂心忡忡第一百八十二章 建府德州(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禁軍大營(三)第二百八十四章 契丹護衛第十二章 製作禮物第七十一章 再見良子第三章 記憶融合第十四章 事可過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