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梁山朝聖

盧俊義果然中計,帶着管家李固朝梁山方向而來,卻把對他忠心耿耿的保鏢燕青留在了家中,相比他已經知道李固與夫人賈氏之間的曖昧關係了。而早有梁山細作將行蹤報上山來。

盧俊義的車隊臨近梁山時,走到一座有千百株合抱不交的大樹林子邊,只聽得一聲呼哨響,嚇得李固和兩個當值的沒躲處,車伕衆人則躲在車子下叫苦。

盧俊義大喝一聲:“哪裡賊寇?”

只見林子邊走四五百小嘍羅來;聽得後面鑼聲響處,又有四五百小嘍羅截住後路,林子裡一聲炮響,托地跳出一位叫道盧員外!別來無恙,認得道童麼?”

盧俊義猛省,喝道:“你是梁山賊寇?”

“先生是否看他年輕,這就是那天我們在貴府上談論的晁天王之子,小天王晁春。”吳用從後面嬉笑着走了過來。

此時盧俊義已經完全明白了是怎麼一回事,大怒道:“我時常有心想捉拿你們這夥強盜,還不快束手就擒。”

“不對呀,盧員外我記得那天在貴府上你還說非常佩服我家小天王呢,今天怎麼一上來就要抓捕我們呢?”嬉皮笑臉的吳用,此時哪像一個呆書生,絕對向後世酒吧裡的痞子,看來是被晁春給帶壞了。

“我佩服小天王那是肺腑他的年少睿智,重義氣,冒着生死危險就下了這麼多好漢,而且在攻打各個城池是還能儘量保證不傷害百姓,但是你更應該報銷朝廷,我絕不允許你們另立山頭,獨霸一方。”盧俊義好像是在教育晁春。

“小天王少跟這種人廢話,抓了他綁架到上山再說。”李逵跳出來拎這兩把板斧就衝了上去。

結果沒有對上幾招就敗下陣向棟逃去,可惜人家盧俊義根本不上他的當,提着撲刀向晁春和吳用奔來,二人一看盧俊義擒賊先擒王的架勢,扭頭就跑,可吳用一個書生哪裡跑得過晁春和盧俊義。盧俊義眼看着就要活捉吳用了,誰知突然一把禪杖擋住了去路。

兩個鬥不到三合,魯智深撥開朴刀,回身便走。盧俊義也不追趕,仍朝吳用追去,樹林中突然走出行者武松,輪兩口戒刀,直奔將來叫道:“員外!只隨我去,不到得有血光之分!”

又不到三合,武松拔步便走。盧俊義哈哈大笑道:“我不趕你!你這廝們何足道哉!”

說猶未了,只見山坡下一個人在那裡叫道:“盧員外,你不要誇口!豈不聞人怕落蕩,鐵怕落爐?軍師定下計策,猶如落地定了八字。你待走那裡去?”

盧俊義罵道:“草賊休走!”手中朴刀,直取劉唐。方纔鬥得三合,剌斜裡一個人大叫道:“員外,沒遮攔穆弘在此!”

劉唐穆弘兩個,兩條朴刀,雙鬥盧俊義。正鬥之間,不到三合,只聽得背後腳步響。盧俊義喝聲“著”劉唐,穆弘跳退數步,拔步而逃了,嘴裡卻喊道“快快尋車馬去吧”。

盧俊義一聽,便跑到高處四下裡打望,只見遠遠地山坡下一夥小嘍羅把車仗頭口趕在前面;將李固一千人,連連串串,縛在後面;鳴鑼擂鼓,解投松樹那邊去。盧俊義心頭火熾,鼻裡煙生,提著朴刀,直趕將去。

約莫離山坡不遠,只見兩籌好漢喝一聲道:“那裡去!”一個是美髯公朱仝,一個是插翅虎雷橫。朱仝,雷橫各將兵器相迎。鬥不到三合,兩個回身便走。盧俊義尋思道:“須是趕翻一個,卻纔討得車仗!”

趕轉山坡,兩個好漢都不見了,只聽得山頂上擊鼓吹笛;仰面看時,風颳起那面杏黃旗來,上面繡著“替天行道”四字;轉過來打一望,望見紅羅銷金傘下蓋著晁蓋,左有晁春,右有吳用。一行部從六七十人,一齊聲喏道:“員外,且喜無恙。”

盧俊義見了越怒,指名叫罵。山上吳用勸道:“員外,且請息怒。晁天王久慕威名,特令吳某親詣門牆,迎員外上山,一同替天行道,請休見外。”

盧俊義大罵:“無端草賊,怎敢賺我!我盧俊義雖說佩服江湖上的英雄好漢,但也絕對不是背叛朝廷的人。”

晁蓋背後轉過小李廣花榮,拈弓取箭,看著盧俊義,喝道:“盧員外休要逞能,先教你看花榮神箭!”說猶未了,颼地一箭,正射落盧俊義頭上氈笠兒的紅纓,吃了一驚,回身便走。

山上鼓聲震地,只見霹靂火秦明引一彪軍馬,搖旗吶喊,從東山邊殺出來;又見豹子頭林沖,也領一彪軍馬,搖旗吶喊,從山西邊殺出來,嚇得盧俊義掉頭就跑。看看天又晚,腳又痛,肚又飢,正是慌不擇路,望山僻小徑只顧走。

約莫黃昏時分,平煙如水,蠻霧沉山;月少星多,不分叢莽。看看走到一處,不是盡頭,須是地盡處。擡頭一望,但見滿目蘆花,浩浩大水。

正煩惱間,只見蘆葦裡面一個漁人,搖著一隻小船出來。那漁人倚定小船叫道:“客官好大膽!這是梁山泊賊寇出沒的地方,半夜三更的你怎麼敢來到這裡呀!”

盧俊義終於看到了盼頭,心中壓制住興奮,有點哀求地說道:“我是路過此地的,剛剛迷失了路,找不到客棧。你救我吧!”

漁人也沒有推辭:“離這不遠有一個市井,但要走三十餘里崎嶇、難認的山路;若是水路去時,只有三五里遠近。你要是給我十貫錢,我便把船載你過去。”

盧俊義已經按耐不住心中的興奮了:“好、好、好,你若渡得我過去,找到市井客店,我會給你更多的銀兩!”

那漁人聽後搖船傍岸,扶盧俊義下船,把鐵篙撐開。

但是剛行了約行三五里水路,盧俊義就聽見前面蘆葦叢中有櫓聲響,在月光下仔細望去,只見一隻小船飛似地划過來。船上有兩個人:前面一個赤條條拿著一條木篙,後面的人橫定篙,口裡唱著山歌道:  英雄不會讀書,只合梁山泊里居。準備窩弓收猛虎,安排香餌釣鰲魚!

盧俊義一聽大吃一驚,嚇得不敢處丁點聲響。這是卻又聽見左邊蘆葦叢中,也是兩個人搖一隻小船出來:後面的搖著櫓,有咿啞之聲;前面的橫定篙,口裡也唱山道歌:  雖然我是潑皮身,殺賊原來不殺人。手拍胸前青豹子,眼看船裡玉麒麟。

盧俊義心中暗暗叫苦,正想讓漁夫將船劃回去,卻扭頭大叫一聲“完了。”

原來右邊一隻小船也飛一般地搖將過來,船頭上立著一個人,倒提鐵鑽木篙,口裡亦唱著山歌道:  蘆花灘上有扁舟,俊傑黃昏獨自遊。義到盡頭原是命,反躬逃難必無憂。

盧俊義明知自己不識水性,便對漁夫叫道:“趕快掉頭靠岸吧!”

誰知那那漁夫哈哈大笑道:“上是青天,下是綠水;我生在潯陽江,來上梁山泊;三更不改名,四更不改姓,綽號混江龍李俊的便是!員外還不肯降,枉送了你性命!”

盧俊義大驚,喝一聲:“我盧俊義竟中你這等小人奸計,死也不降。”

說罷提起朴刀,望李俊心窩裡搠將來。李俊見朴刀搠將來,拿定棹牌,一個背拋筋斗,撲搠的翻下水去了。那隻船在水面轉,卻見船尾從水底下鑽出來,叫一聲:“我是浪裡白條張順!”說着用手挾住船梢,腳踏戈浪,把船隻一側,船底朝天,英雄落水。

盧俊義正在水中不停的撲騰,突然被人從後面攔腰抱住,岸上有五六十人舉着火把在那裡等他被活捉,雖然心中有些不服,可活捉總比淹死要強,反正無法逃脫,也不再坐無謂的反抗。上岸後,想通了的盧俊義坦然地脫下溼淋淋的衣服,換上太保戴宗捧着一袱錦衣繡襖,坐上八個小嘍羅擡的八乘轎。

當晚盧俊義與衆位好漢相見之後,盧俊義也不願多說話,晁春知道作爲河北大地主階級的代表人物,根本不可能就這樣讓他接受的,也不再勉強什麼,命人送到準備好的客房休息。

第十二章 獄留金蓮心第四十五章 激辯第十五章 梁山軍第二十六章 花妹秦妻第二十七章 時遷盜甲第三十五章 兵發大名府第五十八章 辯論第一章 夢迴水泊梁山第三十六章 謀害俊義第九章 兵發祝家莊第十八章 留下禍害第五章 鞏固威信第六十七章 曾頭市之戰(上)第二十二章 一救宋江(上)第十一章 陽谷下獄第十章 初識金蓮第六十一章 平定二府(一)第七十四章 新婚第十二章 獄留金蓮心第四章 林妻上山第二十四章 一救宋江(下)第五十五章 梁山大敗第十章 初識金蓮第十二章 祝家莊(三)第六十九章 挑撥第五章 鞏固威信第三十一章 血戰江州(三)第五十七章 陰毒第十二章 獄留金蓮心第六十九章 挑撥第十一章 陽谷下獄第六章 李逵接母第二十四章 梁山朝聖第二十四章 梁山朝聖第三十七章 石秀入獄第三十章 虎落平陽第六十五章 宋江墜落第二章 智激林沖第十五章 梁山軍第十五章 三山聚義第十章 初識金蓮第六章 小試牛刀第十五章 三山聚義第五十二章 價碼第二十五章 青州歸山第二十五章 青州歸山第三十二章 血戰江州(四)第八章 改革會議(下)第六十章 驕兵必敗(二)第六十四章 曾頭市第四章 林妻上山第十六章 鄆城新店第二十五章 俊義留山第二十三章 一救宋江(中)第十七章 營救孔亮第十二章 祝家莊(三)第五十五章 梁山大敗第十五章 三山聚義第十九章 改造四山第二十八章 宋江歸案第二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五十章 對話第十三章 祝家莊(四)第六十八章 曾頭市之戰(下)第五十六章 威脅第七章 李雲第六十二章 平定二府(二)第四十三章 策反第二十四章 梁山朝聖第二十七章 偶遇好漢第三章 人才會議第十一章 陽谷下獄第四十八章 投誠第二十九章 隻身逃難第五十二章 價碼第五十章 對話第二十二章 柴進上山第十六章 鄆城新店第四十七章 決定第十二章 獄留金蓮心第七章 改革會議(上)第四章 林彪第一章 夢迴水泊梁山第三十章 血戰江州(二)第二十章 兵發高唐州第二十一章 議救宋江第二十八章 晁春吟詩第六十四章 曾頭市第三章 人才會議第四十八章 投誠第四十五章 激辯第二十七章 偶遇好漢第三十八章 軍馬消失第二章 智激林沖第二章 父子之議第四章 林彪第二十二章 柴進上山第七十三章 伴娘第十二章 祝家莊(三)
第十二章 獄留金蓮心第四十五章 激辯第十五章 梁山軍第二十六章 花妹秦妻第二十七章 時遷盜甲第三十五章 兵發大名府第五十八章 辯論第一章 夢迴水泊梁山第三十六章 謀害俊義第九章 兵發祝家莊第十八章 留下禍害第五章 鞏固威信第六十七章 曾頭市之戰(上)第二十二章 一救宋江(上)第十一章 陽谷下獄第十章 初識金蓮第六十一章 平定二府(一)第七十四章 新婚第十二章 獄留金蓮心第四章 林妻上山第二十四章 一救宋江(下)第五十五章 梁山大敗第十章 初識金蓮第十二章 祝家莊(三)第六十九章 挑撥第五章 鞏固威信第三十一章 血戰江州(三)第五十七章 陰毒第十二章 獄留金蓮心第六十九章 挑撥第十一章 陽谷下獄第六章 李逵接母第二十四章 梁山朝聖第二十四章 梁山朝聖第三十七章 石秀入獄第三十章 虎落平陽第六十五章 宋江墜落第二章 智激林沖第十五章 梁山軍第十五章 三山聚義第十章 初識金蓮第六章 小試牛刀第十五章 三山聚義第五十二章 價碼第二十五章 青州歸山第二十五章 青州歸山第三十二章 血戰江州(四)第八章 改革會議(下)第六十章 驕兵必敗(二)第六十四章 曾頭市第四章 林妻上山第十六章 鄆城新店第二十五章 俊義留山第二十三章 一救宋江(中)第十七章 營救孔亮第十二章 祝家莊(三)第五十五章 梁山大敗第十五章 三山聚義第十九章 改造四山第二十八章 宋江歸案第二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五十章 對話第十三章 祝家莊(四)第六十八章 曾頭市之戰(下)第五十六章 威脅第七章 李雲第六十二章 平定二府(二)第四十三章 策反第二十四章 梁山朝聖第二十七章 偶遇好漢第三章 人才會議第十一章 陽谷下獄第四十八章 投誠第二十九章 隻身逃難第五十二章 價碼第五十章 對話第二十二章 柴進上山第十六章 鄆城新店第四十七章 決定第十二章 獄留金蓮心第七章 改革會議(上)第四章 林彪第一章 夢迴水泊梁山第三十章 血戰江州(二)第二十章 兵發高唐州第二十一章 議救宋江第二十八章 晁春吟詩第六十四章 曾頭市第三章 人才會議第四十八章 投誠第四十五章 激辯第二十七章 偶遇好漢第三十八章 軍馬消失第二章 智激林沖第二章 父子之議第四章 林彪第二十二章 柴進上山第七十三章 伴娘第十二章 祝家莊(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