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祝家莊(五)

話說戴宗的工作十分順利,當扈成看到妹妹的書信後,爲了妹妹的安全,馬上將眼前的這位仇敵奉爲座上賓,只是王矮虎已經被他送到了祝家莊。

且說我隨孫立經過祝家莊前門梁山軍駐地,引薦孫立等與衆位頭領相見後說:“路上我和孫立商量了一下,考慮到我們帶的人太多,容易引起懷疑,所以就讓三阮帶着警衛連的士兵留下,我冒充是顧大嫂的弟弟。”

“不行,這樣太危險了。”衆人都反對,就連宋江不知道是出於作爲長輩的關心,還是害怕他人議論,反對聲最爲強烈,而這一點早在我的預料之中,於是我不緊不慢地說道:

“我們幾十個人真的去的話,一定會引起祝家人的警惕,那樣會更危險,後天你們攻打祝家莊時,石秀和楊志佯裝戰敗,尤其是要敗在孫立手裡,這樣我們手裡就會多兩個高手助陣了,其他的就不要說了,我們現在就上路,其他人攻入莊子之後,千萬不要誤傷了孫家人。”

我說完之後,也不管其他人是否反對,立即讓人把旗號上改喚作“登州兵馬提轄孫立”,領了一行人馬,轉到祝家莊後門前。莊上牆裡,望見是登州旗號,迅速報入莊內。

欒廷玉一聽說是登州孫提轄到來相望,扭頭對祝氏三傑說道:“這孫提轄是我師弟,自幼一同師學藝。今日不知如何此?”隨後便帶了二十餘人馬,開了莊門,放下吊橋,出來迎接。

孫立趕緊下馬,一番禮儀結束後,欒廷玉問道:“賢弟在登州守把,如何到此?”

孫立答道:“總兵府行下文書,對高我來此間鄆州守把城池,堤防梁山泊強寇;便道經過,聞覓村裡,從小路問到村後,入來拜望仁兄。”

“便是這幾時連日與梁山泊強 寇殺,已拿得他幾個頭領在莊裡了。只要捉了宋**首,一併解官。天幸今得賢弟來此間鎮守。”欒廷玉一聽說孫立調到鄆城駐防,十分興奮。立即引領衆人進莊裡來,再拽起了吊橋,重新關上了莊門。

衆人安頓車仗人馬,更換衣裳之後,一行人跟隨孫立來到前廳,與祝朝奉、祝龍、祝虎、祝彪三傑相見。

祝氏三傑請衆位尊坐,講禮已罷,欒廷玉便對祝朝奉說道:“我這個賢弟孫立,綽號病尉遲,任登州兵馬提轄。今奉總兵府對調他來鎮守此間鄆州。”

祝朝奉上前一拱手說道:“老夫亦是治下。”

孫立趕緊起身:“卑小之職,何足道哉?早晚也望朝奉提攜指教。對了,與梁山賊寇連日相殺,徵陣如何?”

祝龍答道:“勝敗未分呀,衆位尊兄鞍馬勞頓不易。”

孫立便叫顧大嫂引了樂大娘子--叔伯姆--去後堂拜見宅眷;喚過我與孫新、解珍、解寶參見了,說道:“這三個是我兄弟。”指着

槳和便道:“這位是此間鄆州差來取的公吏。”指着鄒淵、鄒閏道:“這兩個是登州送來的軍官。”

祝朝奉並三子雖然有點懷疑,但見他有老有小,還有許多行李車仗人馬,又是欒廷玉教師的兄弟,那裡有疑心?只顧殺牛宰馬做筵席管待衆人飲酒。過了一兩日,到第三日,莊兵報道:“宋江又調軍馬殺奔莊上來了!”

祝彪道:“我自去上馬拿此賊!”便出莊門,放下吊橋,引一百餘騎馬軍殺將出來。早迎見一彪軍馬,約有五百來人。當先擁出那個頭領,彎弓插箭拍馬輪,乃是小李廣花榮。祝彪見了,躍馬挺,向前來鬥。花榮也縱馬來戰祝彪。

兩個正在獨鬥時,花容掉頭後撤,莊上有人喊道:“將軍休要去趕,恐防暗器。此人深好弓箭。”

祝彪聽罷,便勒轉馬來不趕,領回人馬回到莊上來,拽起吊橋;看花榮時,已引馬回了。祝彪直到廳前下馬,進後堂來飲酒。

孫立問道:“小將軍今日拿得甚賊?”

祝彪道:“他們裡面有個叫什麼小李廣花榮的,槍法好生了得。鬥了五十餘合,他扭頭走了。我待要趕去追他,軍人們道:“那好弓箭,因此各自收兵回來。”

孫立道:“來日看小弟不才,拿他幾個。”

當日席上叫樂和唱曲,衆人皆喜。至晚席散,又歇了一夜。到第四日午牌,忽有莊兵報道:“宋江軍馬又來莊前了!”

堂下祝龍、祝虎、祝彪三子都披掛了,出到莊前門外。遠遠地聽得鳴鑼擂鼓,吶喊搖旗,對面早擺下陣勢。這裡祝朝奉坐在莊門上,左旁欒廷玉,右邊孫提轄;祝家三傑和我們幾人都在門邊。早見宋江陣上豹子林高聲叫罵。

祝龍焦躁,喝叫放下吊橋,引一二百人馬,大喊一聲,直奔林陣上。莊門下擂起鼓來,兩邊各把弓弩射住陣。林挺起丈八蛇矛,和祝龍交戰。連鬥到三十餘合,不分勝敗。兩邊鳴鑼,各回了馬。

祝虎大怒,提刀上馬。跑到陣前,高聲大叫:“宋江決戰”

話音未落了,宋江陣上早有一將出馬,乃是沒遮攔穆弘來戰祝虎。兩個鬥了三十餘合,又沒勝敗。祝彪見了大怒,便飛身上馬,領二百餘騎奔到陣前。宋江隊裡病關索**,一騎馬、一條飛搶出來戰祝彪。

孫立見兩隊兒在陣前殺,心中忍耐不住,便喚孫新:“取我的鞭來!就將我的衣甲頭盔袍襖把來披掛了!”

說完牽過自己號稱“烏騅馬”的那匹坐騎,備上鞍子,扣了三條肚帶,腕上懸了虎眼鋼鞭,飛身上馬。祝家莊上一聲鑼響,孫立出馬在陣前。

宋江陣上,林沖、穆弘、**都勒住馬立於陣前。孫立早跑馬出來,說道:“看小可捉拿你們!”

孫立把馬兜住,喝問道:“你那賊兵陣上有好殺的出來與我決戰!”

宋江陣內鸞鈴響處,一騎馬跑將出來。衆人看時,乃是拚命三郎石秀來戰孫立。兩馬相交,雙槍並舉。兩個鬥到五十合,孫立賣個破綻,讓石秀一搠入來;虛閃一個過,把石秀輕的從馬上捉過來,直挾到莊門撇下,喝道:“把來縛了!”

宋江陣中楊志看到石秀被抓,飛馬過來,不想沒有注意到莊上孫新早已騎馬出莊來到跟前,驚嚇中被孫新一槍敲中後背(自然很輕),落馬被擒。祝家三子立馬殺奔過來,把宋江軍馬一攪都趕散了。三子收軍回到門樓下,見了孫立衆皆拱手欽伏。

孫立便問道:“共是捉得幾個賊人?”

祝朝奉道:“起初先捉得一個時遷,次後拿得一個細作楊林,又捉得一個黃信;扈家莊一丈青捉得一個王矮虎;陣上捉得兩個:秦明、鄧飛,今番將軍兄弟二人又捉得石秀、楊志,這石秀正是燒了我店屋的;共是八個了。”

孫立道:“一個也不要壞他;快做八輪囚車裝了,多給些飯酒,休教餓損了他,到時候不好看。他日拿了宋江,一併解赴東京去,教天下傳名,人人都知道祝家莊三傑!”

祝朝興奮地謝道:“多幸得提轄相助。想是這梁山泊當滅了。”邀請孫立到後堂宴。

石秀、楊志的武藝自然不低似孫立兄弟,但要賺祝家莊人,故意教孫立捉了,使他莊上人一發信他。我又暗暗地使鄒淵,鄒閏,樂和去後房裡把門戶都看了出入的路數。我年齡尚小,隨便走動也無人注意,在後院見到楊林鄧飛心中暗喜,便趁沒人給他們透個消息與衆知了。顧大嫂與樂和娘子則在裡面,又看了房戶出入的門徑。

至第五日,餓哦等衆人都在莊上閒行。當日辰牌時候,早飯已後,只見莊兵報道:“今日宋江分兵做四路,本打本莊!”

孫立按照我的安排說道:“分十路待怎地!你手下人且不要慌,早作準備便了。先安排些撓套索,須要活捉,拿死的也不算!”

隨後莊上人人都披掛了上陣,祝朝奉更是親自率引着一班兒上門樓來看時,見正東上一彪人馬,當先一個頭領,乃是豹子頭林,背後便是李俊,阮小二;約有五百以上人馬。正西上又有五百來人馬,當先一個頭領乃是小廣花榮,隨背後是張橫,張順;正南門樓上望時,也有五百來人馬,當先三個頭領乃是沒遮攔穆弘,病關索**,黑旋風李逵:--四面都是兵馬。戰鼓齊鳴,喊聲大舉。

欒廷玉看到此景,有點後怕道:“今日這們殺,不可輕敵。我引了一隊人馬出後門殺這正西北上的人馬。”

祝龍道:“我出前門殺這正東上的人馬。”

“我也出後門殺那西南上的人馬。”祝虎也不敢示弱。

最後祝彪說道:“我自出前門捉宋江,是要緊的賊首!”

祝朝奉大喜,都賞了酒,各人上馬,盡帶了三百餘騎,奔出莊門。其餘的都守莊院門樓前吶喊。而此時鄒淵、鄒閏已藏了大斧,只守在監門左側;解珍、解寶藏了暗器,不離後門;孫新,樂和已守定前門左右;顧大嫂先撥親兵保護樂大娘子,自拿了兩把雙刀在堂前與我一起等待時機下手。

且說祝家莊上擂了三通戰鼓,放了一個炮,把前後門都開,放了吊橋,一齊殺將出來。四路軍兵出了門,四下裡分投去殺。孫立帶了十數個軍兵廿在吊橋上;門裡孫新便把原帶來的旗號插起在門樓上;樂和便提着直唱將人來;鄒淵、鄒閏聽得樂和唱,便忽哨了幾聲,輪動大斧,早把守監門的莊兵砍翻了數十個;便開了陷車,放出八隻大蟲來,各各架上拔了;一聲喊起,顧大嫂挈出兩把刀,直奔入房裡,把應有婦人,一刀一個,盡都殺了。而我,基本上成了躲在後面觀戰。

祝朝奉見勢頭不好了,待要投井時,早被石秀一刀剁翻,割了首級。那十數個好漢分投來殺莊兵。後門頭解珍、解寶便去馬草堆裡放起把火,黑天而起。四路人馬見莊上火起,並刀向前。祝虎見莊裡火起,先奔回來。

孫立守在吊橋上,大喝一聲:“你那那裡去!”攔住吊橋。祝虎省得,便撥

轉馬頭,再奔宋江陣上來。這裡呂方,郭盛兩玄迫戰舉,早把祝虎連人和馬搠翻在地;衆軍亂上,剁做肉泥。前軍四散奔走,孫立孫新迎接梁山軍入莊。

東路祝龍鬥林沖不住,飛馬向莊後而來,等到得吊橋邊,卻見後門城頭解珍解寶把莊客的屍首一個個攛將下來。祝龍急回馬望北而走,猛然撞着黑旋風,踊身便到,輪動雙斧,早砍翻馬。祝龍措手不及,倒撞下來,被李逵只一斧,把頭劈翻在地。

祝彪得到莊兵報告孫立反了,不敢回,直望扈家莊投奔,被扈成叫莊客捉了,綁縛下。正解將來見宋江,恰好遇着李逵,只一斧,砍翻祝彪頭來,戴宗在後面看到李逵要殺莊客,立即大喊到:“李逵兄弟,我戴宗在這,不要殺無辜之人。”

可李逵殺的起勁,哪裡聽得到,李逵再輪起雙斧,看到扈成就砍來了。莊客們是嚇得四散跑了,扈成見局面不好,扭頭就跑,直到跑到戴宗身後,李逵殺至此擡頭看見戴宗滿臉怒氣,纔想起扈成已經投降,急令身後士兵廳停止追殺。

第二章 智激林沖第四十四章 投誠第三十七章 石秀入獄第二十九章 隻身逃難第二十八章 晁春吟詩第十一章 陽谷下獄第二十七章 時遷盜甲第三章 人才會議第十三章 祝家莊(四)第十六章 鄆城新店第二十八章 宋江歸案第二章 父子之議第十八章 留下禍害第三章 人才會議第七章 改革會議(上)第二章 父子之議第二十九章 血戰江州(一)第五十四章 巧遇好漢第十五章 三山聚義第五十二章 價碼第九章 兵發祝家莊第四章 林彪第十一章 祝家莊(二)第二十八章 晁春吟詩第七十章 談判第三十四章 董超薛霸第九章 兵發祝家莊第六十七章 曾頭市之戰(上)第十七章 營救孔亮第二十二章 柴進上山第四十八章 投誠第三十五章 兵發大名府第十章 初識金蓮第四十章 中箭第五章 鞏固威信第五十九章 驕兵必敗(一)第二十九章 隻身逃難第六十九章 挑撥第五十一章 招安第十三章 祝家莊(四)第三十九章 飛虎峪第十五章 梁山軍第十二章 獄留金蓮心第四章 林妻上山第二十四章 一救宋江(下)第四十四章 投誠第二十二章 柴進上山第二十一章 議救宋江第二十五章 青州歸山第六十六章 御賜湖水第十一章 陽谷下獄第三十章 虎落平陽第四章 林彪第二章 父子之議第五十五章 梁山大敗第三十六章 謀害俊義第五十三章 李逵下山第十六章 二龍山之戰第十二章 祝家莊(三)第七章 改革會議(上)第二十一章 議救宋江第五十二章 價碼第二十七章 時遷盜甲第三十九章 飛虎峪第十七章 雷橫朱仝第十七章 雷橫朱仝第二十四章 梁山朝聖第六十九章 挑撥第十三章 收留金蓮第十章 初識金蓮第十七章 雷橫朱仝第十八章 留下禍害第三十四章 董超薛霸第七十章 談判第二十七章 偶遇好漢第十四章 再收二孃第十章 初識金蓮第二十三章 一救宋江(中)第四章 林彪第四十五章 激辯第十四章 祝家莊(五)第十三章 祝家莊(四)第五十一章 招安第六章 小試牛刀第四章 林彪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變第六十九章 挑撥第二十五章 俊義留山第五十九章 驕兵必敗(一)第十五章 梁山軍第四十五章 激辯第三十八章 軍馬消失第一章 宋江提親第四十三章 策反第三十章 虎落平陽第六十七章 曾頭市之戰(上)第六章 小試牛刀第四章 林彪第六十八章 曾頭市之戰(下)
第二章 智激林沖第四十四章 投誠第三十七章 石秀入獄第二十九章 隻身逃難第二十八章 晁春吟詩第十一章 陽谷下獄第二十七章 時遷盜甲第三章 人才會議第十三章 祝家莊(四)第十六章 鄆城新店第二十八章 宋江歸案第二章 父子之議第十八章 留下禍害第三章 人才會議第七章 改革會議(上)第二章 父子之議第二十九章 血戰江州(一)第五十四章 巧遇好漢第十五章 三山聚義第五十二章 價碼第九章 兵發祝家莊第四章 林彪第十一章 祝家莊(二)第二十八章 晁春吟詩第七十章 談判第三十四章 董超薛霸第九章 兵發祝家莊第六十七章 曾頭市之戰(上)第十七章 營救孔亮第二十二章 柴進上山第四十八章 投誠第三十五章 兵發大名府第十章 初識金蓮第四十章 中箭第五章 鞏固威信第五十九章 驕兵必敗(一)第二十九章 隻身逃難第六十九章 挑撥第五十一章 招安第十三章 祝家莊(四)第三十九章 飛虎峪第十五章 梁山軍第十二章 獄留金蓮心第四章 林妻上山第二十四章 一救宋江(下)第四十四章 投誠第二十二章 柴進上山第二十一章 議救宋江第二十五章 青州歸山第六十六章 御賜湖水第十一章 陽谷下獄第三十章 虎落平陽第四章 林彪第二章 父子之議第五十五章 梁山大敗第三十六章 謀害俊義第五十三章 李逵下山第十六章 二龍山之戰第十二章 祝家莊(三)第七章 改革會議(上)第二十一章 議救宋江第五十二章 價碼第二十七章 時遷盜甲第三十九章 飛虎峪第十七章 雷橫朱仝第十七章 雷橫朱仝第二十四章 梁山朝聖第六十九章 挑撥第十三章 收留金蓮第十章 初識金蓮第十七章 雷橫朱仝第十八章 留下禍害第三十四章 董超薛霸第七十章 談判第二十七章 偶遇好漢第十四章 再收二孃第十章 初識金蓮第二十三章 一救宋江(中)第四章 林彪第四十五章 激辯第十四章 祝家莊(五)第十三章 祝家莊(四)第五十一章 招安第六章 小試牛刀第四章 林彪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變第六十九章 挑撥第二十五章 俊義留山第五十九章 驕兵必敗(一)第十五章 梁山軍第四十五章 激辯第三十八章 軍馬消失第一章 宋江提親第四十三章 策反第三十章 虎落平陽第六十七章 曾頭市之戰(上)第六章 小試牛刀第四章 林彪第六十八章 曾頭市之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