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晁蓋說親

盧俊義下山前“繁忙”的晁春確實沒有完全閒着,而是跑到梁山書院進修去了。梁山書院成立兩年來,晁春還是比較關心的,只要自己在山上,就會經常前往的,只是每次去基本上都是走馬觀花地看上一看,而到腦海裡也只是想讓這些苦命的孩子牢牢地記住他纔是真正的救命恩人,他可不願意看到自己提議救下的這些孤兒在宋江的**下,都唯宋江之名命是從了。

晁春的這些暗含着一些不可告人秘密的行爲,博得了梁山衆多人的好感,因爲父親晁蓋知道自己兒子的真是想法外,還都以爲晁春真的是愛護這些孤兒。不要說林沖、秦明之妻這些心軟之人了,就連扈三娘、孫二孃這些心硬之人也暗暗佩服這位小頭領,誰讓他們都還有丁點婦人之仁呢?

而在男人社會裡的主角們也極爲贊同晁春的做法,因爲前期就來到梁山的不論是頭領還是小嘍囉,沒有幾個是從小家庭幸福之人,好多從小都是孤兒或者是在單身家庭中長大,而且這些單身家庭還都是父母一人喪命,幾乎沒有是離婚的,不可能想父親或母親了,跑到對方家庭還能親熱一下,感受點父愛或母愛,所以他們多孤兒也就充滿了更多的同情。林沖、秦明的夫人每天都會到書院看看這些可憐的孩子,就連潘金蓮都隔三差五的去上一趟,後來隨着女孩的日益增多和晁春對她的熱情開始消減,她前往書院也是越來越頻繁。

晁春也知道大家的誤解自己,可這正是他所想要的結果,而衆位“女同志”對他的好感更令他要想法設法地做好這項“面子工程”,畢竟在二十一世紀的時候,他就極爲羨慕古人一妻多妾制了,現在雖然得到了夢想中的潘金蓮,可是時間一長,有怎能不想換換口味,尤其是一年多前就與自己有過曖昧關係的花瓶,只是當時考慮到花榮的宋江的關係,纔沒敢輕易下手,現在既然衆位美女對自己有好感,有怎能夠不興奮呢!

爲了滿足這些女士的心願,近一年來,晁春也加大了對女性孤兒的收養速度,現在書院裡已經集中了十歲一下的孤兒300多名,其中近百名是女孩。爲了方便,專門建了一個小院供女孩居住,並且派潘金蓮、花萍到書院任教,而搶來的兩名單身女接生婆由於長期沒事可幹,就當起了女生宿舍“寢室長”。

因爲花萍雖是女流之輩,但畢竟是名門之後,憑晁春對他的瞭解,確實可以說是書琴詩話樣樣在行,自然成爲教育女生的首選了。只是她沒有繼承武功這一家庭的傳統優勢,可現在有了一丈青扈三娘這樣厲害的女人做榜樣,只怕日後梁山上要出現幾個穆桂英了,說不定還能和韓世忠的老婆梁紅玉一起抗金,繼續楊家女將的風範。至於潘金蓮原來也是大家的丫鬟,也人士一些詩詞,最關鍵的是她可以教育孤兒一些禮儀,而晁春也害怕她過於清閒的話,會幹出什麼出格的事情來。只是可能由於宋江提親沒有成功的原因、花萍和嫂子崔氏對潘金蓮是面和心不合。

躲避盧俊義的晁春不僅僅在梁山書院瞭解“民情”,隨便也從宋江那裡學到了不少東西。從小都就不愛讀書的李劍來到這個時代之後,依然保持着自己這個“光榮”的傳統,其實不能說保持,而是更不如以前。過去的白話文還能看上一看,現在這種文言文加上繁體字,李劍是一看就頭痛,可是現在自己晁春的身份已經無法改變,穩固自己在梁山上的統治地位是他無論如何都無法避開的,因此這兩年來他都有選擇地挑選一些兵書、《韓非子》之類的含有治國、治軍之類的書籍,至於被文人極爲推崇的四書五經他倒沒有看上一遍。

現在聽宋江一段講課後,他對四書五經的看法開始有所改觀,深知四書五經縮代表的儒家思想是維持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專制的法寶,作爲帶有一定自由主義傾向的時代青年,自然對此沒有太多的好感,而且來到這個時代後,接觸的又多是李逵、三阮這樣的不知忠君爲何物的人,更爲重要的是還要防備以宋江爲首的投降派,忠君思想成爲了他在梁山極力反對的一種思想。

可是在書院裡靜下心來後,他反而感到僅僅依靠這種江湖義氣積和威信長遠來說是很難靠得住的,還是必須回到利用忠君思想來約束他們,可是後面上山的大將關勝、盧俊義等人才正真是梁山興盛的關鍵人物,而他們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忠君愛國,到底該如何把忠君和終於自己結合起來,讓晁春確實極爲苦惱。

這方面做的最好的他自知道曹操,當年關羽投降曹操是約法三章中的一條是“降漢不降曹”,而曹操得到張遼的彙報後說了一句“吾既是漢,降漢即降吾。”可是現在可沒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時機了。

“春兒,盧俊義已經下山了,花萍都二十了,前兩年因爲害怕花榮和宋江有什麼企圖阻礙了你們,今天改到解決她的婚姻問題了。”晁蓋一開口令晁春內心激動萬分,他早就對美如天仙的花萍垂延三尺了,但是花萍可不是潘金蓮,沒事的時候想想是可以的,想弄到手除非是明媒正娶纔可。

“父親想撮合我和花萍嗎?”晁春的話語已經掩蓋不住他內心的興奮。

“我有這個意思,你的想法呢?”

“孩兒唯父命是從。”

“完全聽我的,看你那興奮勁,明明想去還跟我打哈哈,你看一丈青扈三娘又怎麼樣?”

什麼,難道還要搭上一個扈三娘,那可是一個靚妹呀,攻打祝家莊的時候晁春第一次看到她就開始心裡癢癢了,也正真知道了王矮虎爲什麼樂意被她擒拿了,所以纔沒有重演歷史上李逵血洗扈家莊的慘劇。雖然有點潑辣,不是古人眼中賢妻良母型的,但對於從二十一世紀來的晁春(李劍)來說,辣妹並不是愛情的阻礙,何況扈三娘還能與自己並不愛的王矮虎一起戰死沙場,也說明她還是能夠“生是夫家人、死是夫家鬼”,這一點也讓晁春對她有了極大的好感。加上父親的安排,相夫教子現在看來還有花萍呢?

(願地震災區人們早日脫險)

第五章 李逵鬧酒第七十章 談判第三十七章 石秀入獄第七章 李雲第三十七章 石秀入獄第二十二章 一救宋江(上)第八章 改革會議(下)第二章 智激林沖第五十六章 威脅第六十八章 曾頭市之戰(下)第二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九章 請人上山第六十六章 御賜湖水第十五章 三山聚義第二十五章 青州歸山第五十六章 威脅第十四章 再收二孃第六十三章 平定二府(三)第五十四章 巧遇好漢第七十章 談判第三十二章 俊義招供第二十八章 晁春吟詩第二十七章 時遷盜甲第七十四章 新婚第十五章 梁山軍第六十六章 御賜湖水第四十二章 辱沒祖名第三十六章 謀害俊義第三章 人才會議第五十六章 威脅第六十四章 曾頭市第三十九章 飛虎峪第七十章 談判第四十三章 策反第二十七章 偶遇好漢第十章 祝家莊(一)第十三章 收留金蓮第二十七章 偶遇好漢第九章 兵發祝家莊第二十二章 柴進上山第三章 梁山爲尊第七章 李雲第四十四章 投誠第一章 宋江提親第二十九章 隻身逃難第四十二章 辱沒祖名第四十三章 策反第二十章 兵發高唐州第九章 兵發祝家莊第十六章 二龍山之戰第六十九章 挑撥第四十五章 激辯第十九章 改造四山第四十四章 投誠第十二章 獄留金蓮心第五章 鞏固威信第十二章 獄留金蓮心第二章 父子之議第八章 梁山書院第四十章 中箭第九章 請人上山第三十四章 董超薛霸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變第二十三章 秦香蓮第五十八章 辯論第六十五章 宋江墜落第二十八章 晁春吟詩第十四章 祝家莊(五)第六十二章 平定二府(二)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變第六章 小試牛刀第五十章 對話第四十四章 投誠第四十章 中箭第十二章 祝家莊(三)第一章 宋江提親第五十二章 價碼第六十一章 平定二府(一)第二十三章 秦香蓮第四十四章 投誠第四章 林妻上山第二十五章 俊義留山第五十九章 驕兵必敗(一)第三十一章 血戰江州(三)第九章 兵發祝家莊第六十四章 曾頭市第五十章 對話第五十七章 陰毒第五章 李逵鬧酒第五十八章 辯論第二十三章 一救宋江(中)第二十章 兵發高唐州第七十四章 新婚第二十六章 花妹秦妻第十三章 祝家莊(四)第六十四章 曾頭市第三十章 血戰江州(二)第七十章 談判第十七章 雷橫朱仝第五十五章 梁山大敗
第五章 李逵鬧酒第七十章 談判第三十七章 石秀入獄第七章 李雲第三十七章 石秀入獄第二十二章 一救宋江(上)第八章 改革會議(下)第二章 智激林沖第五十六章 威脅第六十八章 曾頭市之戰(下)第二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九章 請人上山第六十六章 御賜湖水第十五章 三山聚義第二十五章 青州歸山第五十六章 威脅第十四章 再收二孃第六十三章 平定二府(三)第五十四章 巧遇好漢第七十章 談判第三十二章 俊義招供第二十八章 晁春吟詩第二十七章 時遷盜甲第七十四章 新婚第十五章 梁山軍第六十六章 御賜湖水第四十二章 辱沒祖名第三十六章 謀害俊義第三章 人才會議第五十六章 威脅第六十四章 曾頭市第三十九章 飛虎峪第七十章 談判第四十三章 策反第二十七章 偶遇好漢第十章 祝家莊(一)第十三章 收留金蓮第二十七章 偶遇好漢第九章 兵發祝家莊第二十二章 柴進上山第三章 梁山爲尊第七章 李雲第四十四章 投誠第一章 宋江提親第二十九章 隻身逃難第四十二章 辱沒祖名第四十三章 策反第二十章 兵發高唐州第九章 兵發祝家莊第十六章 二龍山之戰第六十九章 挑撥第四十五章 激辯第十九章 改造四山第四十四章 投誠第十二章 獄留金蓮心第五章 鞏固威信第十二章 獄留金蓮心第二章 父子之議第八章 梁山書院第四十章 中箭第九章 請人上山第三十四章 董超薛霸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變第二十三章 秦香蓮第五十八章 辯論第六十五章 宋江墜落第二十八章 晁春吟詩第十四章 祝家莊(五)第六十二章 平定二府(二)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變第六章 小試牛刀第五十章 對話第四十四章 投誠第四十章 中箭第十二章 祝家莊(三)第一章 宋江提親第五十二章 價碼第六十一章 平定二府(一)第二十三章 秦香蓮第四十四章 投誠第四章 林妻上山第二十五章 俊義留山第五十九章 驕兵必敗(一)第三十一章 血戰江州(三)第九章 兵發祝家莊第六十四章 曾頭市第五十章 對話第五十七章 陰毒第五章 李逵鬧酒第五十八章 辯論第二十三章 一救宋江(中)第二十章 兵發高唐州第七十四章 新婚第二十六章 花妹秦妻第十三章 祝家莊(四)第六十四章 曾頭市第三十章 血戰江州(二)第七十章 談判第十七章 雷橫朱仝第五十五章 梁山大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