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晁春吟詩

當徐寧一覺醒來,發現身邊全是無數不相識的壯漢,看着徐寧驚訝甚至帶點驚恐的面容,’湯隆說道:“哥哥聽我說:小弟今次聞知晁天王招接四方豪傑,因此上在武岡鎮拜黑旋風李逵做哥哥,投托大寨入夥。今被呼延灼用‘連環甲馬’衝陣,無計可破,是小弟獻鉤鐮槍法。而這隻有哥哥會使,便由此定這條計:使時遷先來偷了你的甲,卻教小弟賺哥哥上路,昨晚我們主的客棧就是朱貴負責的酒店,所以下了蒙汗藥,請哥哥上山來坐把交椅。”(由於梁山水泊方圓八百里,呼延灼的一萬多馬步兵根本無法實行包圍,主要集中在水泊西面,而東西南北四大酒店都在離水泊較遠的官道上,所以官兵根本沒有懷疑酒店會跟梁山有關係。)

“你可把我害慘了!”暴怒的徐寧簡直就想把湯隆活剝了,可他也知道自己已經沒有了退路,只求儘快將家人接上山。

興奮的晁蓋、晁春都來找徐寧陪話(終於有辦法省呼延灼了),立即安排筵席作慶,當日便下令選揀精壯小嘍羅,學使鉤鐮槍法,同時令使戴宗和湯隆星夜往東京搬取徐寧老小。

就在衆人好奇地詢問鉤鐮槍的使用方法時,突然有探細進來報道:“東京新差一個炮手,號作轟天雷凌振,即日在於水邊豎起架子,安排施放火炮,攻打寨柵。”

“太好了,我等的人終於來了。”晁春的興奮令衆人不解,晁春還沒來及解釋,就聽見三聲炮響,小嘍囉回報兩個打在水裡,一個直打到鴨嘴灘邊小寨上,衆頭領盡皆失色。

吳學究道:“這個不用害怕:我山寨四面都是水泊,港汊甚多,先放棄了鴨嘴灘小寨吧。”

晁春想起吳用使用過的誘敵深入,就下命令道:“李俊和張橫先帶了四五十個會水的,用兩隻快船,從蘆葦深處悄悄過去;背後張順、三阮帶四十餘隻小船接應。李俊,張橫上岸後,就把炮架推翻。凌振必定帶兵來追,你們二人帶人潛水而逃,凌振看到岸邊停靠的船隻必定上傳追來,這樣張順、三阮從水上,李俊二人從水下,一戰可擒凌振。”

晁春按照《水滸傳》的記載安排,歷史在這一段也沒有發生改變,被擒拿的凌振看到彭圯已降,自己又沒有殺身成仁的忠誠,就任由晁春派人前往東京接家人了,並隨便買來煙**料和炮內用的藥材。

此時的晁春與衆人相比可謂是心情舒暢了,畢竟此時只有他才知道日後能輕鬆的戰勝呼延灼,也只有他明白凌振的作用,只可惜此時的火炮根本無法與後世的相媲美,殺傷力實在是太差勁了,不可能成爲戰爭的主宰,但是有了它,至少在抵禦朝廷進攻時起到助威的作用。

想想一百多年後,軍事已經相當疲弱的南宋竟然能夠抵擋強大的蒙古騎兵40餘年,雖然他自己也不知道火器在其中到底起到了多少作用,但此時的他還是相信經過改良的火器必定會在這中間起到作用。

可惜穿越前他不是上軍校的,就算是估計也不會學習現在最基本的**配置,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充分發揮凌振的技術作用了。

數日後,侯健已經按照徐寧的交代製造出了鉤鐮槍,徐寧便教衆軍道:“但凡馬上使這般軍器,就腰胯裡做步上來,上中七路,三鉤四撥,一搠一分,共使九個變法。若是步行使這鉤鐮槍,亦最得用。先使人步四撥,盪開門戶;十二步一變;十六步大轉臼。分鉤鐮搠繳二十四步,挪上攢下,鉤東撥西;三十六步,渾身蓋護,奪硬鬥強。此是“鉤鐮槍正法。”

這些對於晁春這個門外漢來說根本就是看熱鬧,但他爲了顯示自己,就將施耐庵以後人的名義寫的詩拿來用:四撥三鉤通七路,共分九變合神機。二十四步挪前後,一十六翻大轉圍。

晁春吟完詩,吳用、宋江、盧俊義等人自然是大加讚賞一番,而其餘的人中除了李逵這樣的莽漢不感冒外,也都跟着誇上幾句,晁春倒有點不好意思了,畢竟是他抄寫前輩(此時應成爲後人)的。

這裡面最高興的就要數晁蓋了,當年晁春母親臨死前他答應過一定要把兒子撫養成才,可自己只會舞槍弄棒,雖然請來了吳用當老師,可是兒子幾乎完全繼承了他的基因,根本不知道什麼叫讀書。自己又有點嬌慣他,爲了不讓他受後孃的歧視,十年未成娶妻(不知道他是封建社會少有的忠貞男子,還是沒有少女敢嫁給這個稱霸鄉里的黑社會頭子)。後來還帶他一起來到了梁山這個賊窩,沒想到兒子到挺爭氣,才三年就成爲江湖聞名的土匪老二,自己也僅靠是父親才當個名不副實的老大。現在竟然能夠聽到兒子吟詩,雖然不可能再參加科舉考試,自己也聽不懂什麼意思,可心裡卻甜滋滋的,總算沒有辜負夫人的重託呀。

晁春看着父親滿面紅光,還以爲他是看到了戰勝呼延灼的希望,如果他知道父親是認爲自己將兒子培養成才而高興的話,可真要進一步鄙視這個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後爹”了。

從當日開始,有徐寧和林沖親自挑選精銳壯健之人就開始日夜學習。步軍也開始學習藏林伏草,鉤蹄拽腿的下三路招法。不到半月之間,教成山寨五七百人。

卻說呼延灼自從折了彭圯、凌振,每日只把馬軍來水邊搦戰。山寨中只教水軍頭領牢守各處灘頭,水底釘了暗樁,呼延灼雖想渡船過去,可是自從晁春上了梁山後,附近靠水泊吃飯的漁民基本上都本他給收編了,因爲晁春再次實行了三年的禁漁政策,致使水泊裡放眼望去,除了個頭挺大的黃河鯉魚外,就剩梁山水軍悠閒地撒網打漁的“軍艦”了。

第十三章 祝家莊(四)第二十三章 一救宋江(中)第二章 父子之議第三十三章 大名府第六十六章 御賜湖水第十二章 祝家莊(三)第二十七章 時遷盜甲第七十一章 再論招安第五十五章 梁山大敗第三十九章 飛虎峪第五十三章 李逵下山第九章 請人上山第八章 梁山書院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變第五十二章 價碼第二章 智激林沖第三十四章 董超薛霸第七章 李雲第七十二章 《天仙配》第十四章 祝家莊(五)第十七章 雷橫朱仝第十章 初識金蓮第十五章 梁山軍第二十四章 一救宋江(下)第十三章 收留金蓮第三十九章 飛虎峪第七十四章 新婚第十四章 祝家莊(五)第五十八章 辯論第十七章 營救孔亮第五十一章 招安第六十三章 平定二府(三)第四十七章 決定第三十一章 血戰江州(三)第二十四章 梁山朝聖第二章 智激林沖第六十五章 宋江墜落第二十五章 青州歸山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變第六十五章 宋江墜落第十三章 收留金蓮第七章 改革會議(上)第十八章 留下禍害第二十五章 青州歸山第四十八章 投誠第一章 宋江提親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六章 小試牛刀第二十六章 花妹秦妻第九章 請人上山第七章 李雲第三十七章 石秀入獄第四章 林彪第四十三章 策反第三十一章 晁蓋說親第六十六章 御賜湖水第三章 梁山爲尊第七章 李雲第六十四章 曾頭市第二章 父子之議第四十四章 投誠第九章 請人上山第二十四章 一救宋江(下)第九章 兵發祝家莊第七十四章 新婚第七十三章 伴娘第二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七十一章 再論招安第三十章 虎落平陽第二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十三章 收留金蓮第三十一章 晁蓋說親第二十三章 一救宋江(中)第三十三章 大名府第三十二章 血戰江州(四)第三十一章 血戰江州(三)第十三章 祝家莊(四)第九章 兵發祝家莊第二十四章 梁山朝聖第六十一章 平定二府(一)第三十六章 謀害俊義第三十九章 飛虎峪第三十七章 石秀入獄第五十五章 梁山大敗第六章 小試牛刀第七十二章 《天仙配》第二十三章 秦香蓮第六十二章 平定二府(二)第八章 梁山書院第二十九章 血戰江州(一)第六十六章 御賜湖水第十四章 祝家莊(五)第四章 林妻上山第九章 兵發祝家莊第三十章 虎落平陽第三十五章 兵發大名府第二十八章 宋江歸案第十一章 祝家莊(二)第十五章 梁山軍
第十三章 祝家莊(四)第二十三章 一救宋江(中)第二章 父子之議第三十三章 大名府第六十六章 御賜湖水第十二章 祝家莊(三)第二十七章 時遷盜甲第七十一章 再論招安第五十五章 梁山大敗第三十九章 飛虎峪第五十三章 李逵下山第九章 請人上山第八章 梁山書院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變第五十二章 價碼第二章 智激林沖第三十四章 董超薛霸第七章 李雲第七十二章 《天仙配》第十四章 祝家莊(五)第十七章 雷橫朱仝第十章 初識金蓮第十五章 梁山軍第二十四章 一救宋江(下)第十三章 收留金蓮第三十九章 飛虎峪第七十四章 新婚第十四章 祝家莊(五)第五十八章 辯論第十七章 營救孔亮第五十一章 招安第六十三章 平定二府(三)第四十七章 決定第三十一章 血戰江州(三)第二十四章 梁山朝聖第二章 智激林沖第六十五章 宋江墜落第二十五章 青州歸山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變第六十五章 宋江墜落第十三章 收留金蓮第七章 改革會議(上)第十八章 留下禍害第二十五章 青州歸山第四十八章 投誠第一章 宋江提親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六章 小試牛刀第二十六章 花妹秦妻第九章 請人上山第七章 李雲第三十七章 石秀入獄第四章 林彪第四十三章 策反第三十一章 晁蓋說親第六十六章 御賜湖水第三章 梁山爲尊第七章 李雲第六十四章 曾頭市第二章 父子之議第四十四章 投誠第九章 請人上山第二十四章 一救宋江(下)第九章 兵發祝家莊第七十四章 新婚第七十三章 伴娘第二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七十一章 再論招安第三十章 虎落平陽第二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十三章 收留金蓮第三十一章 晁蓋說親第二十三章 一救宋江(中)第三十三章 大名府第三十二章 血戰江州(四)第三十一章 血戰江州(三)第十三章 祝家莊(四)第九章 兵發祝家莊第二十四章 梁山朝聖第六十一章 平定二府(一)第三十六章 謀害俊義第三十九章 飛虎峪第三十七章 石秀入獄第五十五章 梁山大敗第六章 小試牛刀第七十二章 《天仙配》第二十三章 秦香蓮第六十二章 平定二府(二)第八章 梁山書院第二十九章 血戰江州(一)第六十六章 御賜湖水第十四章 祝家莊(五)第四章 林妻上山第九章 兵發祝家莊第三十章 虎落平陽第三十五章 兵發大名府第二十八章 宋江歸案第十一章 祝家莊(二)第十五章 梁山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