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節 兗州行四

沂州道上的演習結果讓甲乙雙方都不滿意。無論是熊勳、丁小富兩位戰地指揮官還是他們手下的連排長們,都沒有想到“戰鬥”以遭遇方式展開,又是在那樣一種窩囊的方式下結束。

兩位營長雖然沒有拿到參謀處給出的正式結果,但根據龍司令的問話點評,知道結果都不好,感到難以向標統交代。尤其是丁小富,深感周毅身上的壓力,第二標連續在演習中負於第一標,周毅對本次演習異常重視,二營出發前,周毅專門召集排長以上軍官開會,爲他們加油打氣。但結果卻是這樣……特別是龍謙拋出的第一個問題,讓丁小富意識到,自己先將部隊置於不敗的位置出了大紕漏。想起軍校裡關於執行方面的教育——任務就是軍官的神聖使命,任務一旦下達,必須窮盡辦法執行,沒有任何不完成任務的藉口!

這下子出大漏子了!怎麼就忘記了按時抵達目的地是參謀處的明確任務呢?比起熊勳的耍滑頭,自己的問題似乎更大!

可是,軍校以及龍司令都講過啊,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戰場指揮,保存自己是消滅敵人的前提呀。部隊蝟集於山道上,兵力得不到展開,極易遭遇對方重火器的嚴重殺傷,先退後一步佔領高地幾乎就是當時唯一的選擇,怎麼就被司令批的體無完膚?如果這場演習輸了,怎麼跟周標統交代?如今二標被一標壓了一頭,上下都憋着一口氣,看到一標的人。眼睛裡都在冒火。

丁小富在演習結束後帶隊回到兗州駐地。剩下的事就是完成演習過程的分析報告了。這個要他親自動手。龍司令的問題,需要認真地回答。他知道每份報告司令都要親自閱讀修改,寫上批語,然後再返回來討論。

丁小富不曉得的是,龍謙努力培養着他的軍事指揮官們。輪流將他們拉上演習場,觀察他們的靈氣,發現他們的特點,培養他們獨立指揮作戰的能力。

龍謙跟二營一起回了兗州,寧時俊則帶着熊勳部返回了沂州。一路上,丁小富不敢湊近龍謙面前,仗打得不順,他感到臉上無光。

陳嫺陪着母親去兗州參加表哥的婚禮,坐了就是沂州產的四輪馬車。馬是個稀缺物,所以。雖然叫馬車,但拉車的畜生五花八門,什麼也有,他們僱的這輛馬車就是由一匹衰老的騾子拉的。從沂州到兗州要走兩天,費用是八塊銀洋。夠貴的。

蒙山軍後勤處已經在山裡建了軍馬場。買了西洋馬做種馬,但見效還早着呢。

陳超從保安公司僱了兩個保安護送妻女。他們走的大道很安全,中興和華源之間的物流越來越頻繁,沿途的客棧也多起來。一路上總能見到全副武裝的軍隊來往,土匪早已絕跡,根本用不着請龍謙派兵護送。

龍謙和陳淑成親後便給陳淑定了個規矩,不管什麼情況,都不準直接跟部隊打招呼,更不準隨便用隊伍上的人。陳超很贊同。所以,妻女出遠門。陳超寧願僱傭商業性質的保安公司,而不會向部隊求援要人保護。

這一路上很是平靜,第二日下午,兗州城已在視野了。尤氏已經很多年沒有去過兗州了。近郊出現了不少西洋式的樓房,有兩層的,也有三層的甚至四層高的。不用問,那都是爲洋人或者官府、軍隊蓋的。進城方發現兗州已經變的不認識了,眼前完全是一座新城,平展的水泥路邊安裝了跟沂州樣式不同的路燈,路邊整齊地栽種了各種樹木,有常見的柳、楊、槐,更有自己不認識的樹種,每條街都不一樣。樹木大都是新栽的,一眼就可以看出來。街上跑着跟沂州一樣的人力車,還有穿着紅背心的清潔工,以保持街道的乾淨。

“啊呀,沒想到兗州比沂州還要漂亮!”坐在馬車裡的尤氏讚歎道。

“是啊,兗州本來就比沂州城大嘛。人家這裡又地勢好,不像咱們那邊,盡是山。”陳嫺也在東張西望。

“栽這麼多的樹,費了多少錢啊。還不如種些棗樹果樹呢。”

“媽,你這話俺姐就說過,還讓姐夫笑話半天。這叫綠化樹,就是圖個好看,將來也不讓砍伐的。姐夫說,要大力種樹,不僅城裡村裡要種,就連山上,能種的地方都要栽種。今年春,隊伍上不是上山栽樹了嘛?聽爹爹說,咱們那一片莊子好多人家都育樹苗,比種地可掙錢多。”

“是嗎?那可好。可是,都去種樹,莊稼咋辦?吃啥?”

“嘿,有錢還怕買不到糧食?另外,他們的農場培育的種子也出來了,據說很厲害,一畝地可以增產100斤呢。”魯南從前年起就大規模從江浙買糧充做軍糧,陳家遷入沂州後,大米成爲了主食之一,以前基本上吃不到。

“別是吹牛吧?有那麼厲害?”尤氏吃了一驚。她雖然不下地勞作,但對種地不陌生,知道畝產增加100斤是什麼概念。

“姐夫的本事大着呢。連俺爹都說了,他幾乎啥都懂。人家農場還試着在冬天種出菜呢。”陳嫺得意洋洋。

“這真是吹牛了。活了四十多,還沒聽說冬天能長出青菜的。不過,這世道可真是變了……以前誰能想到,連女人都能出去做工掙錢……”陳嫺在設計室,每月的工錢是十五個銀元,比一般的技術工人高的多,對於女兒出去做事,尤氏已經接受了,聽陳超講,陳嫺的工作環境蠻好,同室的都是女人,絕不是人們傳說的男女混崗,“小嫺啊,總是惦記着老家,心裡放心不下。這回咱們回去看看吧,又怕耽誤你的事。”

“好呀好呀。我也想回去。已經請了十天的假,不會誤事的。”陳嫺對自己生長的那個小山村還是有感情的。

“太太。已經到了。”一個四十來歲的保安回身道,馬車停在了一棟街門前。

“啊,變樣了。小嫺,你去叫門吧。”尤氏打量着兄長的宅邸,原先破敗的院牆刷了白灰。街門也整修過了,大概是爲了德慶成婚吧。

尤厚成領着兒子尤德慶大步出了街門,“啊,妹妹你可來了!喔,小嫺也來了。快快進屋!這幾位朋友都是從沂州來的吧?快快有請。”看到妹子和外甥女從幾百裡外趕來,尤厚成心情大好,滿臉笑容,“德慶!還不見過你姑媽!”

“侄兒給姑媽請安。”尤德慶沒有跟父親赴沂州參加表姐的婚禮,好幾年沒見姑媽了,有些生。但還是過來向姑媽按規矩行禮。

“德慶啊,好好,都是大後生啦。”看見孃家人,尤氏很是高興,“老胡。快招呼大夥兒進來。辛苦你們了。”尤氏對保安老胡道。

“太太客氣了。”老胡及車伕還要送尤氏回去。“俺們去找家客棧吧。”

“哪用找什麼客棧!”尤厚成大着嗓門說,“都住家裡!大夥兒來兗州,就是俺老尤的朋友!”

如今這個妹妹可了不得。尤厚成哪裡能想到,妹子撫養的一個侄女,竟然嫁了魯南王爲正室夫人!自己那位迂腐的妹丈,一躍成爲了魯南炙手可熱的大人物!自蒙山軍兵發兗州,變化就開始了,像施了神奇的法術一般,財富和機會從周圍“嗤嗤”地冒出來,掌控這一切的就是妹子正牌子的侄女婿!如今。兗州府官場商場,誰不曉得老尤家是龍司令的親戚?誰敢不給老尤家面子?

沾了妹子的光,如今尤厚成的生意是越來越好做了,尤厚成有一間祖傳的滷肉鋪子,本來要關門了。現在神奇地翻起來,每天滷的熟肉都被兗州幾家大酒樓訂購一空,還買了一間轉手的飯店,專門爲兗州的兩家工廠蒸炊餅,去年開業半年餘,便掙了340塊白花花的銀洋!三個兒子,兩個兒子進了中興實業旗下的廠子,已經成家的老大幫他打點着越來越興旺的家業,日子過得是舒心愜意!老二德慶成親,早早便派老大去沂州告知妹丈一家,希望他們能來捧場。今日妹子和外甥女來了,妹丈沒來,讓尤厚成稍有些失望。

“本想請妹丈來聚一聚,俺曉得如今他事情多……”

尤氏微微一笑,“二哥,他實在是走不開。眼一睜忙到天黑,經常兩三天不着家。如今華源公司攤子忒大,他挑着那副擔子,生怕誤了龍司令的大事……”順手摸出一張銀票,“這是俺給德慶侄兒的賀禮,二哥你收下。”

銀票是晉源票號開出的,一百塊銀洋的賀禮,不算薄。但對於如今的陳家,似乎有些少了。數額是尤氏定的,雖然陳家不缺錢了,但也不能像是暴發戶一樣讓人生厭。

“德慶,還不謝謝你姑媽!”

“罷了!就是姑姑的一點心意!”尤氏拉住了要行大禮的侄兒,“聽說你在廠裡還管着事?好,有出息了。記着,男兒前程要靠自己去打拼,不要給你爹丟臉。”

“侄兒謹記姑媽的教誨。”尤德慶心想,應該是不要丟了我那位未曾見過面的表姐夫的面子纔是。

“淑兒好吧?孩子好吧?真想見一見我那重外甥!”尤厚成的妻子郭氏道。

“好,好着呢。淑兒她這個當姐姐也有一份禮。在這兒。”尤氏又摸出一張銀票,“路遠,東西不好帶。德慶你拿着,想買什麼自己去辦。”

陳淑的賀禮是五十銀洋。陳嫺尚未成家,用不着上禮。

“這可當不起……”郭氏眉開眼笑,“如今淑兒可是咱家的大靠山了。兗州城誰不誇咱龍司令?大夥兒的好日子可都是龍司令帶來的,這誰都清楚。”

尤氏心裡得意。原先擔心侄女配不上人家,但過門後從淑兒的神態就曉得他們夫妻恩愛,這讓尤氏放了心。隨着振華的出生,尤氏更加安心了。龍謙對淑兒好,對她這個丈母孃也很有禮貌,簡直是一百個滿意,“他雖然管着千軍萬馬,也是我的女婿。不過就是太過勞累了,你們是不曉得,我可清楚着呢。別人看那些廠子一個個地辦起來,那些奇離古怪的東西一個個地跑出來,”尤氏望了下屋頂懸着的電燈,“誰能知道他費了多少心血?聽淑兒說,每晚也就睡個二三個時辰,人都瘦了幾十斤!”

“哎呀那怎麼行?”郭氏誇張地叫起來。

陳嫺靜靜地聽着長輩們的議論。她知道這個舅舅其實跟母親關係不算那麼近。當初母親嫁給父親,舅舅很爲父親的舉人功名自豪,企盼着父親再進一步,高中進士後出仕爲官。但父親卻在連續兩次科考失意後對科舉失去了興趣,安心在陳家崖那個小山村做起了隱士。舅舅和母親的來往就少了,偶爾聽到父母談及親戚,母親很是埋怨孃家人的勢利,倒是父親很寬容,每次都寬慰母親一番。現在,舅舅一家的態度又隨着陳家的意外崛起而改變了……至於姐夫的辛勞,陳嫺是清楚的,幾乎每個企業都浸透了他的心血,包括自己所在的服裝廠,好多成衣都是姐夫繪出的圖樣,蒙山軍的軍服就是姐夫親自設計的,式樣,顏色,乃至面料的選用,幾乎全部來自姐夫的設計……姐夫和他的那個圈子裡的人,包括父親,包括自己的未婚夫葉延冰,都在耗盡心血改變着周圍的世界。

“沒有辦法呀。小嫺他爹也是,每日裡從早晨忙到夜晚。若論消停,真不如當初在陳家崖呢……”

陳嫺起身來到了屋外。父親一次在酒後對母親說,想不到我陳超有生之年還能這樣痛快地幹一場!不爲錢財,也不爲權勢,就是想看看,龍謙究竟能帶着大夥兒走多遠……

究竟能走多遠?陳嫺開始想這個問題。天下大勢她是說不清的,儘管葉延冰有時候也給她講朝廷,講外國軍隊,但那些她都不懂。只知道蒙山軍在魯南徹底改變了。鄭家莊、陳家崖一帶老根據地的人,跟着蒙山軍出來做事的不知有多少,莊子裡的姑娘們,大多嫁給了蒙山軍的官兵。就連當初鄭經的三姨太王月蟬,都調入了那個神秘恐怖的情報處,不知道被江雲那個傢伙派去了哪裡……

第38節 大勢七第7節 許思一第31節 文尼察之戰三第28節 廣州會議一第30節 變化六第5節 海空軍第25節 俘虜們二第3節 生計與編隊第13節 楊士驤三第14節 軍規三第19節 莫理循與陳超第14節 危機與變局六第43節 莫理循的報告第5節 彼得堡一第10節 這一仗四第19節 莫理循與陳超第11節 再會陳超一第9節 彰德秋操五第13節 繳獲與獎賞第8節 湖北第8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三第2節 軍銜第24節 假戲真唱第24節 俘虜們一第5節 家事國事天下事三第7節 太原第24節 寧時俊一第27節 軍械組第11節 這一仗五第12節 彰德球操八第30節 名目繁多的條例一第1章 黑溝臺會戰第一節南滿支隊一第7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二第18節 新華源第21節 北京十一第5節 失敗的偷襲三第10節 回國第23節 伙食問題第13節 危機與變局五第20節 秋瑾一第8節 奉天第2節 軍銜第17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二第4節 抗洪四第5節 要塞五第4節 初見李鴻章第24節 假戲真唱第15節 整編前後五第3節 抗洪三第21節 曹錕的報告第9節 不可能的重逢一第14節 陳豪第3節 和平堡壘第2節 國會二第5節 黑溝臺三第5章 欣欣向榮的山東第一節軍歌嘹亮一第36節 初會陳超四第18節 建設根據地的措施一第32節 大衛要求入夥第2節 李純的進剿一第23節 德州之戰五第9節 英國特使第8節 羅馬尼亞攻略三第43節 陳淑第2節 國會二第11節 阻擊四第6節 彼得留拉反了第15節 突圍二第32節 洪粵誠一第23節 趙舒翹的悲哀第4節 藍辛,北京協定第1章 滿清新政第一節內幕第17節 犧牲一第4節 練兵之始第28節 階級第3節 國會三第39節 大勢八第3節 喀山二第17節 末日四第28節 階級第9節 江雲的愛情一第22節 德州戰役四第8節 兗州行二第6節 戰火重燃第4節 萊州第30節 變化六第22節 貪腐案一第24節 春節前二第3節 老袁賦閒和陸軍部計劃第34節 清廷第9節 天津三第34節 整編一第11節 繁雜的頭緒五第15節 根據地的變遷三第14節 俄國戰略二第16節 陳豪的使命第7節 這一仗一第11節 再會陳超一第2章 精兵之路第一節誓言第15節 外蒙
第38節 大勢七第7節 許思一第31節 文尼察之戰三第28節 廣州會議一第30節 變化六第5節 海空軍第25節 俘虜們二第3節 生計與編隊第13節 楊士驤三第14節 軍規三第19節 莫理循與陳超第14節 危機與變局六第43節 莫理循的報告第5節 彼得堡一第10節 這一仗四第19節 莫理循與陳超第11節 再會陳超一第9節 彰德秋操五第13節 繳獲與獎賞第8節 湖北第8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三第2節 軍銜第24節 假戲真唱第24節 俘虜們一第5節 家事國事天下事三第7節 太原第24節 寧時俊一第27節 軍械組第11節 這一仗五第12節 彰德球操八第30節 名目繁多的條例一第1章 黑溝臺會戰第一節南滿支隊一第7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二第18節 新華源第21節 北京十一第5節 失敗的偷襲三第10節 回國第23節 伙食問題第13節 危機與變局五第20節 秋瑾一第8節 奉天第2節 軍銜第17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二第4節 抗洪四第5節 要塞五第4節 初見李鴻章第24節 假戲真唱第15節 整編前後五第3節 抗洪三第21節 曹錕的報告第9節 不可能的重逢一第14節 陳豪第3節 和平堡壘第2節 國會二第5節 黑溝臺三第5章 欣欣向榮的山東第一節軍歌嘹亮一第36節 初會陳超四第18節 建設根據地的措施一第32節 大衛要求入夥第2節 李純的進剿一第23節 德州之戰五第9節 英國特使第8節 羅馬尼亞攻略三第43節 陳淑第2節 國會二第11節 阻擊四第6節 彼得留拉反了第15節 突圍二第32節 洪粵誠一第23節 趙舒翹的悲哀第4節 藍辛,北京協定第1章 滿清新政第一節內幕第17節 犧牲一第4節 練兵之始第28節 階級第3節 國會三第39節 大勢八第3節 喀山二第17節 末日四第28節 階級第9節 江雲的愛情一第22節 德州戰役四第8節 兗州行二第6節 戰火重燃第4節 萊州第30節 變化六第22節 貪腐案一第24節 春節前二第3節 老袁賦閒和陸軍部計劃第34節 清廷第9節 天津三第34節 整編一第11節 繁雜的頭緒五第15節 根據地的變遷三第14節 俄國戰略二第16節 陳豪的使命第7節 這一仗一第11節 再會陳超一第2章 精兵之路第一節誓言第15節 外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