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節 外交

自龍謙10月6日進京,中外對北京的關注便超過了東南戰局。大家都曉得,龍謙進京一定是要宣佈成立他的中央政府了。一直到蒙山軍總司令部的名義宣佈了全國七大軍區的組建、司令官名單以及全*事整編的方案。議論轉而集中於馮國璋及曹錕出任師長上了,這標誌着北洋軍徹底融入了蒙山軍體系,當然也徹底宣判了民國的死刑。令人意外的是,民黨所控制的滬上報紙,如《申報》,只在第二版用很小的篇幅報導了軍事整編的消息。倒是在當日頭版,發表了一篇胡漢民署名的文章,很是奚落了一氣北洋,將袁世凱說的甚爲不堪。

10月13日,蒙山軍軍事委員會正式成立,龍謙爲主席,魯山、王明遠、袁世凱、寧時俊爲副主席,司徒均、封國柱、葉延冰、方聲遠、陳超、洪粵誠、藍心治、石大壽、鄧清華、胡宗玉、段祺瑞、範德平、吳念、江云爲委員,並軍委會下設機構及主官名單,一併通電全國,聲明軍事委員會將領導蒙山軍全國範圍內的軍事行動,並籌建新中國中央政府。

這份通電對國內外的震動比起當初的“勘電”小多了。其實,自清廷退位,北洋輸誠,國內外所有關注中國局勢的人士已經明白,龍謙建立一個以蒙山軍爲主導的新政權已不可阻擋,但龍謙“分步走”的戰略卻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所以,在關於蒙山軍軍事委員會組建的通電發出後,人們並不在意軍委會的組成名單,那份名單中除了袁世凱和段祺瑞有些意外,其餘都是順理成章,蒙山軍的正副司令,已經公佈的各大軍區司令官,蒙山軍總參謀長,出任主力師師長的重將。龍謙的情報頭子……除了袁世凱和段祺瑞,這份名單沒有什麼好爭議的。但軍委會下設的五個局卻引起了爭論,軍務局不必說了,政務、經濟、宣傳、外交四個局的設立卻含有深意。表明這個取代蒙山軍總司令部的機構不獨是一個軍事指揮機構。除司徒均之外的四位局長也引起了人們的廣泛猜想。北京地區很有影響力的《京報》便用很大篇幅介紹了五位局長的來歷,重點分析了洪粵誠和唐紹儀,比起唐紹儀,洪粵誠的來歷更爲神秘,這不能不引起媒體的關注。《京報》的文章分析道,軍委會所設的政務、經濟、宣傳、外交四局,顯然是爲新政府的成立做組織上的籌備。

猜想很快就揭曉了。10月14日,軍委會在西苑頤年堂召開了記者會,正式宣佈了蒙山軍建國的基本綱領和步驟,算是揭開了謎底。

記者會由洪粵誠主持。京師的中外記者30餘人應邀參加了記者會。龍謙、方聲遠、洪粵誠、唐紹儀等出席了記者會並回答了記者的提問,記者會從下午三點開始,一直到晚上七點方纔結束。儘管洪粵誠重點介紹了包括自己在內的三位肩負重任的局長,但記者們的提問卻無可避免地集中於龍謙,問題涵蓋時下人們的關心:蒙山軍何時成立中央政府?未來的新政府將如何處理外交問題?滿清與列強簽訂的大量條約會不會被新政府所承認?將如何處置業已退位的滿清皇室?未來的新政府爲何國體?中央將設立哪些部門?如何處理軍事上已經失敗的民國?新政府將如果面對外蒙事實上的獨立?袁世凱先生是否會在新政府擔任要職?未來的新政府是否已確定北京爲首都?中樞與地方的關係如何?除了這些人們迫切希望得到答案的重大問題外。一些外國記者還饒有興趣地對龍謙提問了一大堆私人問題,比如龍謙的出身,家庭以及個人興趣……

沒有辦法,大部分問題只能由龍謙來回答。龍謙再次展現了他應對對記者的能力,用簡潔、明瞭略帶幽默的語言回答了記者們關心的問題,一些問題他承認現在無法回答,因爲要等國會以及中央政府成立後方能確定。

就在記者會召開的時候。東南軍區傳來消息,江寧被封國柱部佔領了。而浙江生變,王金髮、湯壽潛等浙江大員倒向了蒙山軍,宣佈浙江脫離民國接受蒙山軍的領導,王明遠部第八旅部隊已經開入杭州。

上海已成死地,所有的記者都明白這一點。儘管剛纔龍謙已經闡述了軍委會對於民黨的基本政策。龍謙還是就此做了講演,借記者朋友的筆,再次向民黨中樞發出呼籲,立即停止軍事上無謂的抵抗,立即通電解散民國政府。在擁護軍委會建國綱領的前提下,軍事委員會對所有曾經的敵人一概既往不咎。大家攜手合作,共建民主、文明、進步的新中國。但龍謙劃定了一個時間,那就是10月18日!在此之後,民黨如果繼續採取現有敵視蒙山軍的立場,將宣佈其首腦叛國,將予以堅決的通緝。

“之所以我們現在不宣佈正式建國,是因爲尊重國內國外所有的愛國人士,因爲我們認爲,未來的新中國是全國民衆的,不是蒙山軍一家的,”龍謙對記者們講道,“我剛纔已經講過了,軍委會所設立的五個局是一個過渡性的機構,在全國性的軍事整編方案確定並且順利展開整編後,軍委會最主要的職責就是籌備國家機構的正式建立。我們將邀請所有的愛國人士共同商議確定國家的國體、政體、首都以及政府機構。之前,不管是一直主張武裝反清的同盟會,還是主張立憲救國的人士,抑或已經退位的滿清政府成員,只要願意與蒙山軍合作,我們都誠表歡迎。一切願意承認新政府的國家,我們都要與其在平等互助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的基礎上建立外交關係,開展經濟、文化諸多方面的合作。一個嶄新的中國已經矗立在世界的東方,這是任何人都無法阻擋的事情了,蒙山軍所主導的新政府既尊重歷史,更要開創歷史。請外國記者朋友們看清楚這一點。”

龍謙設宴招待記者們。晚宴的時候,龍謙特意將外國記者們邀請與自己同桌就餐,用英語與他們再次交流了他們感興趣的問題。

10月15~16日,京師以及天津的中外報紙,包括英國人辦的《泰晤士報》。日本人辦的《順天時報》都用大幅篇幅刊登了蒙山軍成立軍事委員會籌建新的中央政府的消息。記者會給出的信息量極大,涉及新國家政治、軍事、外交諸多方面的政策走向。對於國人只是關注新政府何時成立,外國報紙更爲關注龍謙關於外交方針的表述。

我們已經認識了的老朋友、澳國人莫里循在記者會上獲得了三次提問的機會,晚宴時他的位子恰好挨着龍謙。又與龍謙用英語進行了充分的交流,他回去後沒有休息,徹夜起草了給英國公使的報告,“……可以肯定,龍謙將軍對於新政府的成立已經有了通盤的考慮。值得高興的是,他顯然受到了其出身的影響,至少在政體上參照了民主國家的政權結構,這是令人欣慰的。就我看來,龍謙將軍絕非之前所描述的是一個粗魯而獨裁的軍閥,他有着極爲開闊的視野。對西方各強國的政治外交格局有着極爲深刻的見解,這點令我深感意外。必須承認,他對北洋以及滿清的處置是極爲高明的,北方業已安定,除了東南尚在抵抗的民黨政府外。全國範圍內基本沒有可以威脅新政府成立的力量了……對於外蒙問題,他雖然狡猾地將對外蒙的獨立問題推給了新政府來解決,但我基本斷定,他絕不坐視外蒙的獨立。北方軍區的成立,在關外有着豐富戰爭經驗的魯山將軍出任北方軍區司令官,以及爲北方軍區配備了最爲雄厚兵力的現實可以證明這一點。據可靠的消息,劃入北方軍區的第九師部隊已經開始出動了。這似乎意味着對外蒙的軍事行動將會在不久開展。這似乎會引發與俄國人的矛盾甚至戰爭。對此,日本人樂觀其成。就外交方面,龍謙將軍似乎更爲重視與美國的關係,未經證實的消息說,總統先生的密友喬治.弗里曼先生已經在山東考察了,因爲洛克菲勒財團已經在山東北部打出了油井。如果美國人先行一步與蒙山軍新政權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將打破現有的外交格局,使我們處於不利的地位……困擾龍謙新政府的已經不是軍事問題了,而是糟糕之極的經濟問題,我相信,任何人接管中國。都難以改變這一點,我們必須充分加以利用……”

一直在日本駐華公使館擔任武官的青木宣純大佐並未參加記者會,但在聽取了日本《順天時報》記者的彙報後,向內閣及軍部提交了一份更側重於軍事和政治方面的報告,青木宣純認爲,蒙山軍顯然重點加強了北方的軍事力量,在蒙山軍業已編組的十七個陸軍師中,用於北方的有八個之多。其中、第一、第七、第九及第十師都是蒙山軍在內戰中發揮重要作用的部隊,出任西北及北方軍區司令官的封國柱及魯山都是龍謙極爲器重的大將。結合外蒙局勢,這種佈置必將引發與俄國的衝突,對於大日本帝國而言,應當抓住這個機會,促成蒙山軍與俄國人的軍事衝突,這對於帝國在滿洲的利益是極爲有利的……

最後,青木建議日本政府與龍謙集團進行正面接觸。

記者會之後,龍謙建國的步伐加快了。

10月15日,周學熙進京就任軍委會經濟局長,一同跟周學熙進京的,還有一個特別的美國人,他叫喬治.弗里曼,是美國總統的私人朋友,一個月前來華,目睹了中國內戰令人目眩的結果,到山東看了標準石油在濟陽一帶的油田建設,參觀了沂州鋼鐵公司,華源實業公司以及山東大學、山東工業大學,與山東當局進行了數次私密的交流,現在,他又跟周學熙來到了北京。

龍謙在住所接見了喬治.弗里曼。周學熙、唐紹儀作陪。喬治轉達了美國總統對龍謙的敬意,特別是對將軍閣下廢除帝制建立共和的敬意。對山東省在鋼鐵、石油、機械製造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表示欽佩。就蒙山軍建國諸多方面坦率地向龍謙提出了一系列問題。龍謙逐一回答了他的問題,指出就近代幾十年來,中國人民遭受了西方列強(包括日本)巨大的傷害,極大地損害了中國人民的利益,埋下了仇恨的種子。但是,美國是對中國人民傷害最小的國家,除了屈指可數的租界以及1900年的戰爭,美國人沒有做太過分的事。至少,美國人沒有佔據中國的一寸領土。而且,美國政府用庚子賠款所建立的清華大學等文化機構,特別是在蒙山軍主政山東時。美國經濟界業已展開的與山東極有成效的合作,展示了中美人民的友誼。合作是兩利的,雙贏的,我個人認爲,這種合作是不夠的,應該加大雙方在政治、軍事、文化上全方位的交流。龍謙肯定地說,他本人對於美國所主張的門戶開放政策表示支持,各國都應該在平等、自有的基礎上展開全方位的交流。

因自己的出生和成長,龍謙坦承自己對於美國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認爲,美國的歷史在很多方面與中國有共同之處。美國政府組建之初,也受到了別國的阻擾和干涉。而中國與美國地處太平洋兩岸,雙方沒有根本的利害衝突,這是中國與美國開展友誼的基礎。龍謙承認,美國所提倡的價值觀爲其本人所欣賞。坦承自己在新政府的組建上是參照了美國的做法的。希望美國政府率先承認自己即將成立的新政府,並且在處理歷史遺留問題上做出有誠意的舉動。龍謙指出,亞洲出現一個文明、民主的新國家對於美國是有益無害的,在兩國締結正式外交關係後,中國政府將進一步向美國開放市場,促進雙方在經濟、文化上的交流。

喬治.弗里曼對龍謙的坦率表示感謝,他承諾將向總統如實彙報談話的內容。但是。喬治.弗里曼也坦承西方大國對於中國新政府的外交政策尚有顧慮,特別是在承繼滿清政府一系列條約的問題上存在顧慮。據他所知,英國公使曾數次約邀各國駐華公使研究該問題,美國政府不可能不顧及各國的立場。

“弗里曼先生,中國有句古話叫做‘雪中送炭永遠勝於錦上添花’,中國政府永遠不會忘記在我們困難時期給予幫助的朋友。另外。中國是一個大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是當前以及很長時期內難以改變的現狀。這個經濟結構與某些以貿易立國的國家,比如英國,有着根本的區別。我相信,如果英國人中斷了與世界的貿易。他可能連三個月都堅持不下去!但是我們可以。即便是三年不與外國發生關係,中國仍然可以堅持,而且會因爲一個堅強有力的中央政府的成立而變的更好。美國需要中國的市場及資源,而中國需要美國的技術和資金,這就是我們發展友誼的基礎。即使沒有美國,其他的國家,比如德國,也會採取明智的選擇,德國人對於市場及原材料的渴望甚於美國,而德國的工業基礎比美國差不了多少。難道不是嗎?至於你所說的滿清留給我的負面資產,我們應當採取更爲長遠的眼光和靈活的手腕來處理,而不是糾纏於過去。美國是一個有遠大前途的偉大國家,中國也是!我相信,或許只要五年,世界就會發現,他們需要美國,更需要中國。到那個時候,再尋求與我們的友誼就有些變味了……”

弗里曼對於龍謙五年的斷言深感興趣,“尊敬的龍將軍,或許我應該稱呼您總統閣下了。您說的五年是什麼意思?原諒我沒有聽懂。”

“這個,請原諒我不能詳細解釋。如果有興趣,請你仔細研究一下歐洲的局勢吧。現在,美國受到了以英國爲首的老牌強國的圍剿,他們無視美國的強大而我不是,我希望美國不僅是一個經濟強國而且是一個政治和軍事強國,希望美國在未來的世界政治格局中發揮主導作用。回到剛纔的問題,美國人顧慮什麼呢?關稅?庚子賠款?就我所知,這兩個方面對於美國都是微不足道的。我相信以總統爲首的政治家們可以清楚地算清這一筆賬,建立與中國的友誼與幾百萬的賠款哪個更爲重要?中國每年多進口三千萬美元的機器或者技術,將給美國創造多少就業機會?將給美國帶來多少稅收?”

“那,將軍閣下有何具體的建議呢?”

“關稅自主是國家主權的象徵。即使列強不同意,新政府在適當的時候也是要收回關稅自主權的。假如美國政府如果率先表示誠意,我承諾對於美國的商品給予特別優惠,我們可以簽署一份協議。至於1900年的戰爭賠款,貴國政府已經做出了極有前瞻性的選擇,但是,說實話,我不是太在意。甚至我可以提前償還對貴國的負債。假如貴國放棄這筆爲數不多的賠款,繼續擴大對我國的文化、公共衛生方面的投資,我們將銘記美國人民的友誼。您認爲哪一個更划算呢?”

“不能不承認,將軍閣下的建議非常有建設性,”喬治.弗里曼笑道,“我個人完全贊同將軍閣下的建議。但是,我說了不算。”

“我理解。我想,經過這一次,您就是我的朋友了。希望您在中國過的愉快。”

“最後,我僅以我個人的名義,希望將軍閣下在適當的時候訪問美國。我要告訴您的是,美國民衆對於您在美國的生活經歷非常有興趣,這方面可以賜告嗎?”

“對不起,不能。我說了,我對於美國有着深厚的感情。但我現在的身份,應當徹底忘掉過去的事情了。我要爲我的民族和國家奉獻全部的精力,我不想讓我的人民在我身上看到更多的美國烙印。請您理解。”

第20節 中興實業第2節 抗洪二第17節 逆襲二第2節 李純的進剿一第4節 李純的進剿三第3節 和平堡壘第38節 大勢七第17節 規勸第18節 建設根據地的措施一第18節 北京八第2節 懷來第24節 假戲真唱第30節 戰長沙三第10節 千里進軍三第35節 初會陳超三第27節 風波二第4節 練兵之始第5節 破莊五第15節 整編前後五第31節 出征一第31節 出征一第7節 羅馬尼亞攻略二第12節 這一仗六第9節 天津三第22節 袁世凱的心事一第6節 諜戰第2節 軍歌嘹亮二第8節 彰德秋操四第2節 小洛克菲勒第4節 鍾火星和英阡陌第13節 德軍的計劃第25節 招商會一第42節 轉機第5節 南京二第3章 唐紹儀第9節 整編第29節 周毅的心思第30節 文尼察之戰二第5節 洹上第5節 黑溝臺三第14節 于右任第7節 許思一第19節 北京九第5節 孟恩範與彼得第7節 羅姆內戰役一第3章 彰德秋操第一節山東出現了同盟會第2節 李純的進剿一第4章 山東第一節自治委員會第39節 大勢八第5節 事與願違第40節 考察低二十九節廣州會議二第9節 戰後二第32節 出征二第5節 大俄羅斯國第39節 練兵後的首戰第4節 周毅二第36節 風起二第9節 千里進軍二第31節 錦州之戰第11節 封國柱第3章 風雲變幻第一節抗洪一第7節 要價第18節 榮軍農場第8節 天津二第7節 繁雜的頭緒一第7節 武昌二第3節 老袁賦閒和陸軍部計劃第4節 軍方第3節 破莊三第15節 整編前後五第21節 司徒均第3節 立憲之爭第18節 再戰李純七第6節 家事國事第23節 伙食問題第5節 德國的條件第8節 初識方聲遠二第18節 東北局勢三第4節 去哪兒?第40節 考察第14節 末日一第14節 突圍一第9節 勘電一出天下驚一第21節 曹錕的報告第7節 肘腋之變三第8節 阻擊第25節 靈山之戰二第13節 繳獲與獎賞第24節 風箏第8節 彰德秋操四第7節 爭奪山東之試探一第19節 莫理循與陳超第11節 阻擊四第6節 彰德秋操二第30節 龍謙與秋瑾第4節 春節三第37節 起步第7節 李純的進剿六第16節 推廣村民自治的深意
第20節 中興實業第2節 抗洪二第17節 逆襲二第2節 李純的進剿一第4節 李純的進剿三第3節 和平堡壘第38節 大勢七第17節 規勸第18節 建設根據地的措施一第18節 北京八第2節 懷來第24節 假戲真唱第30節 戰長沙三第10節 千里進軍三第35節 初會陳超三第27節 風波二第4節 練兵之始第5節 破莊五第15節 整編前後五第31節 出征一第31節 出征一第7節 羅馬尼亞攻略二第12節 這一仗六第9節 天津三第22節 袁世凱的心事一第6節 諜戰第2節 軍歌嘹亮二第8節 彰德秋操四第2節 小洛克菲勒第4節 鍾火星和英阡陌第13節 德軍的計劃第25節 招商會一第42節 轉機第5節 南京二第3章 唐紹儀第9節 整編第29節 周毅的心思第30節 文尼察之戰二第5節 洹上第5節 黑溝臺三第14節 于右任第7節 許思一第19節 北京九第5節 孟恩範與彼得第7節 羅姆內戰役一第3章 彰德秋操第一節山東出現了同盟會第2節 李純的進剿一第4章 山東第一節自治委員會第39節 大勢八第5節 事與願違第40節 考察低二十九節廣州會議二第9節 戰後二第32節 出征二第5節 大俄羅斯國第39節 練兵後的首戰第4節 周毅二第36節 風起二第9節 千里進軍二第31節 錦州之戰第11節 封國柱第3章 風雲變幻第一節抗洪一第7節 要價第18節 榮軍農場第8節 天津二第7節 繁雜的頭緒一第7節 武昌二第3節 老袁賦閒和陸軍部計劃第4節 軍方第3節 破莊三第15節 整編前後五第21節 司徒均第3節 立憲之爭第18節 再戰李純七第6節 家事國事第23節 伙食問題第5節 德國的條件第8節 初識方聲遠二第18節 東北局勢三第4節 去哪兒?第40節 考察第14節 末日一第14節 突圍一第9節 勘電一出天下驚一第21節 曹錕的報告第7節 肘腋之變三第8節 阻擊第25節 靈山之戰二第13節 繳獲與獎賞第24節 風箏第8節 彰德秋操四第7節 爭奪山東之試探一第19節 莫理循與陳超第11節 阻擊四第6節 彰德秋操二第30節 龍謙與秋瑾第4節 春節三第37節 起步第7節 李純的進剿六第16節 推廣村民自治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