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節 機場宣言

“總統辛苦了,”方聲遠握住龍謙伸出的大手,使勁搖了搖,“總統在巴黎縱橫捭闔,折衝樽俎,爲我中華贏得榮譽和權益,消息傳回,真是舉國振奮,萬衆歡騰呀。”

“除了租界,其實也沒什麼實質性的收益,誰讓我們仍是二流國家呢?我在法國是度假,哪裡比得總理在家日理萬機?”

龍謙跟打頭的方聲遠握過手,向站在方聲遠身後穿了一襲深藍色長衫的洪粵誠伸出手,“南劭兄,想不到國會有如此威勢呀。在南方走了幾個地方,所到之處,都是一片叫苦之聲。哈哈,哈哈。”想起歐陽中等人因預算受制的告狀,龍謙開心大笑。

“議會更需依法辦事。最近也受到不少的狀子,跟越之先生商議過了,準備派出幾個督察組到各省走一走。”洪粵誠握着龍謙的手一直沒放開。

“這樣好。我倒是覺得還是要解剖麻雀,以點帶面好。南劭你斟酌吧。”

“好,我跟越之先生商議後辦。”

“陳越之染恙休養,就不要打擾他了。這也不是什麼大事,你定即可。”回國後龍謙即聽說陳超曾生病染恙住院。

民間還是奉行舊禮節,但官場上卻通行握手禮了。就像服飾一樣,西服和建國後流行起的一種叫“木蘭衫”的便裝逐漸取代了老式的長袍馬褂。木蘭衫是廣州一位叫謝木蘭的女設計師推出的一款男式便裝,一經推出,立即風靡南國,最受年輕男子的歡迎,現在北京街頭已是常見了。

“總統,您就在這裡給大家講幾句吧。”跟隨在龍謙身後的王明遠輕聲道。

“好吧。”龍謙舉目望去。迎候在停機坪前的人羣黑壓壓一片,在京的大部分部長以上高官都來了,更外的圈子擁擠着大批的記者。

龍謙一行是從南京直飛北京的,分乘了兩架“輕舟”。在南京時,現任新聞出版總署署長張梓瑜就給老上司王明遠元帥打了電話,請示總統是否可以在機場給記者們講幾句話?巴黎和會後的大政方針是新聞界格外關心的。他注意到總統在東南並未發表公開的講話。

王明遠立即同意了。顯然。他已經接到了龍謙的指示。所以才能立即答覆。

在龍謙與宋教仁副總理握手談話的空當,張梓瑜已經將一個簡易的講話臺搬了過來。

龍謙登上了鋪着紫紅絲絨的演講臺,“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總署希望龍某回京後講幾句話,那就講幾句吧。龍謙應協約國首腦的邀請,前往法國參加歐戰戰後事務協商的一攬子會議,歷時近月,與會各國首腦經過激烈的討價還價。基本達成了一致,文字協議還在起草中,顧外長率領的工作組仍在巴黎,與各國就條約進行字斟句酌的研討。正式的文本公佈,尚需一段時間。待正式的文告擬就,大家詳情可知。

“大家關心巴黎和會的結果,特別是關心我國權益,對此我完全理解。並以總統的身份表示感謝。只有人人關心國家大事,把祖國利益視爲自己的利益。我們這個有着悠久歷史的古老大國才能真正地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愛國是最高尚的情操,有國纔有家的道理連小孩子也明白了。關於處置戰敗國方面的問題,我不想多談了,我國與同盟國諸國的領土糾紛業已解決,剩下的只是賠償問題。歐戰進行了四年有餘,造成了上千萬的死亡。無數的城鎮毀於戰火,無數的家庭流離失所,帶給參戰各國人民的損失是巨大的。因此,我國的基本態度是既要追究發動戰爭的責任,以避免再次發生像歐戰一樣的全球性衝突。也要顧及戰敗國的實際利益,畢竟責任不能由它的人民來負。

“對於我們,巴黎和會盡管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並未解決我國領土主權方面存在的所有爭端。一些國家仍抱殘守缺,無視中國十年來發生的鉅變。其輕視、蔑視我中華之情未有根本之改變。由此,中華復興的道路依然漫長艱辛,需要我們繼續努力。但我相信,只要全國人民團結一致,埋頭苦幹,發展經濟,厚培國力,雪洗前恥、復興中華的偉大使命定會達成。

“先生們,建國以來的經驗告訴我們,外交是建立在實力之上的。弱國無外交是一個永恆的真理,更是悲哀的現實。如果沒有國防軍之山東大捷,日本絕不會放棄他們部分在華權益。如果沒有國防軍入俄作戰的巨大勝利,列強亦不會答應三年內歸還所有的在華租界。毫不誇張地說,沒有國防軍的英勇奮戰和巨大犧牲,就沒有我們今天的一切。而國防軍建國以來所取得的一系列勝利,是建立在國家經濟復甦、民心日益凝聚的基礎上的,更是依賴於民衆對軍隊的巨大支持和強有力的中央政府之領導。那些鼓吹連省自治的人,要麼是別有用心,要麼就是對現實極度無知。中國,決不可走連省自治之路,也不能搞什麼聯邦制。中國的歷史早已證明,一箇中央集權的政府是領土完整、民生幸福的基本條件。建國以來的成就也告訴我們,我們選擇的道路是正確的,應該矢志不渝地堅持下去並不斷自我完善。

“我們必須承認,在經濟發展和國家實力方面,跟列強相比,特別是和美國相比,我們的差距還極其巨大,需要我們審時度勢、奮發努力地奮鬥幾十年或者更長的時間。既不可妄自菲薄,自暴自棄,亦不可妄自尊大,坐井觀天。要以開放的心態,自尊自愛的精神投身於祖國的經濟建設中。以我們遼闊的國土,五億勤勞勇敢的國民,十年生聚,十年奮鬥,一定可以趕上去。

“近日在東南走了幾個地方,上海、南京等城市發生的巨大變化令我非常振奮。但也不少的問題,對於城市管理。我們還缺少經驗,工廠是多了,但一些工廠主無視政府在最低工資、勞動保護等方面的規定,苛刻壓榨工人。工廠的管理水平還很落後,浪費嚴重,產品設計、質量控制等亟需改進。看過蘇北的幾個農村。鄉下的貧困落後讓我非常震驚和難過,一些農村的溫飽尚未解決,教育、交通、醫療等民生建設嚴重滯後,地方豪強勢力無視法律法令比比皆是,封建宗法勢力還很強大,而且嚴重危害到國家法制建設。可以肯定,江蘇省的問題,其他省份一定存在,全國絕大多數省份是比不上江蘇的。這就是我們的現狀。現狀告訴我們,只有加強中央政府的權威,才能貫徹全國一盤棋的思想,才能強化法令,消滅一切落後和愚昧,才能集中我們有限的財力物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致富百姓,建設我們的錦繡中華。在江蘇時。我對歐陽省長提了一個要求,能不能在第二個五年計劃完成後,江蘇全面消滅貧困?真正實現吃飽、穿暖,實現適齡兒童全部入學,所有的國民都能看得起病?並且初步建立起公正安全的社會秩序?他說可以,願意給我立軍令狀。但我不敢完全相信。因爲建設永遠比破壞難,蒙山軍可以摧枯拉朽地推翻腐朽的滿清朝廷,建立一個民主自由公平正義的共和國,但真正將新國家的理念灌輸到全體國民,讓國民真正樹立起公民意識。尚需付出極大的努力,這個比建設鐵路、工廠難的多,比軍隊打贏一場大型戰役也難得多。但這是政府的責任,也是國民的企盼。必須辦,再難也要堅定不移地朝着既定目標走下去。

“我所要求的,就是先賢在大同書中描述的小康社會。這是我們下一階段的目標。定性的話好講,不科學。所以政務院擬定的國家經濟發展第二個五年計劃所確定的指標比一五計劃細了很多。特點是增加了人均概念。比如人均擁有糧食量,人均收入,物價控制的目標,識字率,人均工業產值,每萬人擁有多少受過正規教育的醫生數量,並且要與世界各國進行比較。只有比較,才能明白自己的差距,才能獲得發展的動力。我們不能光看幾個主要的城市,更要看看廣大的農村。記者們一定要深入到農村去,瞭解掌握農村經濟的發展。我個人認爲,只有農村擺脫貧困,讓現代文明之光照亮廣大的鄉野,中國才能真正富強起來。

“先生們,實現二五計劃的難度很大,但這是改善民生,富裕百姓之必須,必須讓百姓切實感受到生活一年年好起來,日子有奔頭,有希望。所以各省各部都要立即行動起來,細化分解指標並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不要等,更不要有畏難情緒。我在這裡可以表一個態,二五計劃是要籤責任狀的,如同軍令,完不成就下臺,交給能幹的去幹!

“先生們,歐戰業已結束,爲國家贏得巨大榮譽和利益的遠征軍也即將回國。我們的共和國將進入一個新的時代。這個時代的特點是以經濟建設改善民生爲中心,以繼續鞏固和調整國家治理結構,繼續加強國防建設,繼續加強法制建設,提高國民素質爲重點。

“國家的興旺是在建立在國民素質提高的基礎上的。無可諱言,我們的國民素質還很低,國民接受教育的程度還很低,國民存在的落後習俗還很多。要徹底轉變一個根本的觀念,即國民是國家的主人,而政府是爲國民服務的機構。官員必須接受國民的監督,兩千年來封建家天下的觀念害苦了我們,導致了中國積貧積弱。如果政府不能轉換角色,仍視民衆爲芻狗,中國將永無強盛之日!”

龍謙在機場的即興演講在首都各大報全文刊載。張梓瑜將其總結爲一中心三繼續一提高,這個提煉得到了總統辦公廳的認可。它是一份市政宣言,標誌着政府的工作重心將徹底轉到經濟建設上了。因其中幾次講到了民生之改善,受到了輿論普遍之讚揚。

日本是最關心中國大政方針的國家。日本政府和軍部極爲擔心中國在從俄國撤軍後對南滿動手。之前來自各方的小道消息讓日本高度緊張,他們已經瞭解了龍謙在對外事務上強硬的一面。那是一個雄心勃勃的民族主義者,有手腕也有實力,最爲可怕的是,那個人對於國際局勢的把握無出其右。現在他們成功地分裂了俄國,並且得到了西方大國在俄國事務上一致的支持,用一句俗語講就是面子裡子都撈到了。假如中國斷然動武,西方是不會就此與中國翻臉的。日本付出巨大犧牲所獲得的那點東西,一夜之間將蕩然無存。

這個局面令日本如坐鍼氈。右翼勢力強烈要求加強南滿的軍備,至少要調往南滿五個滿編師團。日本陸軍參謀本部經過縝密推演,認爲即使將軍力增加至十個師團,也無力戰勝中國陸軍,不過是給了中國人再一次上演山東戰役的機會,將陸軍的精華徹底葬送在南滿。因此,參謀本部建議,如果中國發起對南滿的攻擊,有兩個方案可供選擇,第一是集中陸軍主力於朝鮮和旅順,固守旅順並阻止華軍突入朝鮮,同時政府必須全面與中國開戰,以海軍爲主力,摧毀中國的全部沿海城市,迫使中國在列強的干預下求和。另一案是放棄南滿,避免與華軍現在的決戰。

這是一個二難選擇。誰也不敢公開聲言放棄南滿,誰敢通過這個方案,激進的右翼勢力保準他活不過一週。但全面對華開戰又不允許,首先極爲困難的財政就支撐不下來。等不及國際調解,日本就崩潰了。

參謀本部痛苦地承認,比起1914年,日本陸軍和中國陸軍的差距更大了。如果中國武力收回南滿,陸軍是無力阻止的。經過俄戰實戰鍛鍊的中國遠征軍甚至可以將朝鮮都奪佔回去。現在龍謙通篇講了經濟建設,講二五計劃,這讓日本大大鬆了口氣。日本政軍兩界痛苦地承認,他們錯過了歐戰的機遇是不可饒恕的錯誤。這個錯誤導致了內閣的連續更迭,國內政局處於持續的動盪中。現在日本經濟極爲困難,由於中國經濟的強勢增長,導致日本一些傳統的優勢產業優勢不再,出口嚴重萎縮,財政收入不足四億美元,每年要支付的利息就高達一億美元。鉅額外債和萎縮的財政收入保證海軍的優勢地位已經很勉強了,根本不允許重振陸軍。長期以往,日本將徹底被中國所壓制,甲午早就的亞洲霸業真的要成了過眼雲煙了。

龍謙回京在機場的講話給日本吃了一顆定心丸。謝天謝地,他們還算識時務。這就好辦了,日本內閣就此召開的秘密會議上,大部分閣員認爲,龍謙收縮外部專務內政是一個巨大的失誤。自古無外患必有內憂,當外部的烽煙平息,中國的內部問題就會不斷暴露。縱觀歷史,這個雄踞亞洲大陸的古老大國王朝更迭,更多的是來自內部矛盾的激化。龍謙的第二任期已經過半,如果真的不再謀求連任,必然出現激烈的權爭。對於臥薪嚐膽的日本,就是機會。日本人相信,中國曆來就是強人政治,所謂人亡政息是屢試不爽的經驗。

第10節 回國第13節 機場宣言第9節 彼得堡五第31節 展望第8節 南轅北轍第15節 王月蟬與鄭嬋二第6章 加入一戰第一節輕舟已過萬重山第9節 王士珍第9節 戰後二第16節 王明遠第11節 動員 動員第20節 中興實業第4節 各方第6節 許家第3節 走向戰爭第7章 第一節北進第26節 紛亂的局勢三第5節 周毅回來了第9節 沈旦堡一第4節 藍辛,北京協定第9節 沈旦堡一第17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二第5節 洹上第28節 變化四第3節 干涉第5節 彼得堡一第36節 初會陳超四第十七 北京七第14節 王月蟬與鄭嬋第3章 困難的抉擇第一節日本的要求第6節 武昌一第3節 動員第24節 縱論二第2節 陛辭第4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三第12節 阻擊五第30節 情報處一第10節 北洋六鎮成立始末第6節 許家第2節 軍歌嘹亮二第7節 羅馬尼亞攻略二第18節 初遇義和團一第2節 疑惑第6節 張孝準與蔣方震第14節 再戰李純三第17節 末日四第18節 新華源第8節 戰後一第3節 周毅一第22節 德州戰役四第2節 要塞二第7節 要價第18節 末日五第23節 春節前一第6節 周學熙與宋晉國第15節 方時俊第9節 晉銜與調職第9節 勘電一出天下驚一第6節 抗洪六第25節 紛亂的局勢二第4節 去哪兒?第29節 變化五第2節 南滿支隊2第40節 周馥二第21節 秋瑾二第17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二第36節 風起二第3節 端方第6節 戰火重燃第15節 整編前後五第26節 陳淑的心事第31節 展望第23節 王明遠的決定第37節 大勢六第18節 東北局勢三第3節 唐努烏梁海三第25節 計劃第13節 軍法監督處第16節 北京六第10節 戰後總結二第17節 逆襲二第24節 春節前二第15節 演習第28節 戰長沙一第4節 李純的進剿三第27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四第23節 貪腐案二第32節 驚變第27節 龍謙與周馥第15節 同盟會分裂第18節 犧牲二第13節 阻擊六第16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一第42節 龍謙的思考第23節 韶關會議第11節 北京一第10節 勘電一出天下驚二第22節 德州戰役四第12節 條件第3節 司徒均二
第10節 回國第13節 機場宣言第9節 彼得堡五第31節 展望第8節 南轅北轍第15節 王月蟬與鄭嬋二第6章 加入一戰第一節輕舟已過萬重山第9節 王士珍第9節 戰後二第16節 王明遠第11節 動員 動員第20節 中興實業第4節 各方第6節 許家第3節 走向戰爭第7章 第一節北進第26節 紛亂的局勢三第5節 周毅回來了第9節 沈旦堡一第4節 藍辛,北京協定第9節 沈旦堡一第17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二第5節 洹上第28節 變化四第3節 干涉第5節 彼得堡一第36節 初會陳超四第十七 北京七第14節 王月蟬與鄭嬋第3章 困難的抉擇第一節日本的要求第6節 武昌一第3節 動員第24節 縱論二第2節 陛辭第4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三第12節 阻擊五第30節 情報處一第10節 北洋六鎮成立始末第6節 許家第2節 軍歌嘹亮二第7節 羅馬尼亞攻略二第18節 初遇義和團一第2節 疑惑第6節 張孝準與蔣方震第14節 再戰李純三第17節 末日四第18節 新華源第8節 戰後一第3節 周毅一第22節 德州戰役四第2節 要塞二第7節 要價第18節 末日五第23節 春節前一第6節 周學熙與宋晉國第15節 方時俊第9節 晉銜與調職第9節 勘電一出天下驚一第6節 抗洪六第25節 紛亂的局勢二第4節 去哪兒?第29節 變化五第2節 南滿支隊2第40節 周馥二第21節 秋瑾二第17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二第36節 風起二第3節 端方第6節 戰火重燃第15節 整編前後五第26節 陳淑的心事第31節 展望第23節 王明遠的決定第37節 大勢六第18節 東北局勢三第3節 唐努烏梁海三第25節 計劃第13節 軍法監督處第16節 北京六第10節 戰後總結二第17節 逆襲二第24節 春節前二第15節 演習第28節 戰長沙一第4節 李純的進剿三第27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四第23節 貪腐案二第32節 驚變第27節 龍謙與周馥第15節 同盟會分裂第18節 犧牲二第13節 阻擊六第16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一第42節 龍謙的思考第23節 韶關會議第11節 北京一第10節 勘電一出天下驚二第22節 德州戰役四第12節 條件第3節 司徒均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