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格局之變(六)

夜裡的大明宮顯得格外靜謐,太液池結了厚厚一層冰,儼如一面巨大的白玉盤,冰面上籠罩着一層薄薄的輕霧,天上繁星似錦,星光萬點,與地上的白玉盤交相輝映。

張煥和李翻雲在太液池邊快步走着,腳下道路清晰可辨,它蜿蜒向前,無數分支通向一座座宮殿,草木萋萋,宮殿在明亮的星光映照下顯得隱隱綽綽。

和去年相比,大明宮似乎顯得更加冷清,他一路走了兩裡,竟一個宮人都沒有看見,更沒有新年的喜慶氣氛,只有一縷簫聲隱隱約約在宮殿之間穿遊。

李翻雲似乎明白張煥的心思,笑了笑解釋道:“去年太后把許多先帝的遺妃都遷去太極宮,帶走一半多太監宮女,大明宮的宮人本來就不多,這下就顯得更少了,這段時間太后心情不好,也就不想過什麼新年。”

“哦!原來如此。”張煥笑着應了一聲,又問李翻雲道:“太后爲何心情不好?”

李翻雲苦笑了一下,?淡淡道:“這還用問嗎?原以爲崔相國病重,或許能改變太后架空的局面,但事實上太后依然只是個擺設。”

崔圓中風倒下後,原本寄以厚望的裴俊並沒有帶來期盼已久的朝局新氣象,雖然他也有意將一些軍國大事提與崔小芙商量,但依然無法改變崔小芙作爲決策從屬者的地位,崔小芙的意見並不能改變這些軍國大事的最終決策。

世家朝政已經實行了十五年,已經漸漸定型,這期間唯一的變化只有當權者的輪替,皇權已經沒有這種力量來改變這個制度本身,而要想改變這個現狀,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從外面打碎這個制度,諸如朱泚造反一類,當然,假若朱泚造反成功只會是玉石俱焚,無論是世家還是崔小芙都不希望他會走到那一步。

那除此以外,遊離在世家朝政格局外面、且具有一定實力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朔方節度使段秀實,而另一個就是新隴右節度使張煥。

想到這,李翻雲意味深長地瞥了一眼自己的弟弟,她非常希望張煥能與崔小芙再度結盟。

由於夜已深,李翻雲並沒有將張煥引到麟德殿,而是直接進了崔小芙的寢宮,崔小芙已經起來,她畫了淡妝,也穿上正式朝服,會面的地點定在寢宮偏殿的崔小芙的書房內。

這間書房是崔小芙平時讀書寫字的地方,早在她當皇后時便有了,她極少在這裡處理政務,更從來沒有在這裡接見過大臣,今天爲張煥破了先例,此時書房裡燈光柔和,十幾個小宦官忙碌了好一陣,才用炭盆將原已冰涼的房間又重新烘暖了,房間裡瀰漫着淡淡的百合幽香,崔小芙坐在案几之後,心不在焉地翻看着司馬遷所著的《史記》。

正如李翻雲所想,崔小芙對張煥的深夜來訪抱有極大興趣,但她的興趣並不在張煥所說的十萬火急的大事,而是能不能通過他這次深夜來訪,他們再次重新結盟。

“太后,張使君到了!”一名宦官低聲道。

“帶他進來!”崔小芙坐直了身體,含笑等待着張煥的到來,片刻,屋外傳來快速的腳步聲,張煥跟着引路的老太監走進了書房,李翻雲則跟在他的身後。

一進房間,一股溫暖的氣息迎面撲來,張煥一眼便看見了崔小芙,一年未見,她幾乎沒有什麼變化,一如從前的雍容華貴。

張煥不敢多看,他快步上前,躬身深施一禮,“臣張煥參見太后,深夜驚擾太后休息,臣不勝惶恐。”

“愛卿免禮!”崔小芙饒有興致地打量着張煥,他繫了一領黑色的大氅,裡面是整齊的軍服,齊着膝蓋的馬靴將他的身材襯得挺拔而修長,他的皮膚還是一樣黝黑,略略比去年變得粗糙,但正是這種粗糙的皮膚和一絡黑鬚將他顯得更加成熟。

然而,他那雙深凹的眼睛裡卻似乎蘊藏着一種非凡的能量,時而迸發出熾熱的活力,時而又顯得深沉而冷峻。

坐在氣宇軒昂的張煥面前,崔小芙竟有一種被壓迫的感覺,她立刻一擺手,“賜座!”

兩名宮女很快地在張煥面前鋪上了柔軟的細羊毛坐墊,“謝太后!”張煥又行了一禮,坐了下來。

崔小芙注視着張煥,微微一笑道:“聽說你做父親了,恭喜你了!”

“多謝太后關心。”提到兒子,張煥臉上流露出了一絲溫情,他笑道:“那小傢伙哭起來,聲音不是一般的響,讓人頭疼。”

“可我怎麼覺得你不像頭疼,倒像是心疼的樣子。”說到這裡,崔小芙輕輕地笑了起來,書房裡拘束的氣氛被一掃而空。

她取出一隻絲囊,遞給張煥道:“這裡面是新羅進貢的七彩母子珠,很是罕見,算是我送給你妻兒的一點心意。”

張煥接過,連聲謝恩,崔小芙眯起眼睛一笑,便進入了今天的主題,“哀家入主大明宮這一年多來,還是第一次深夜接見大臣,張使君有何十萬火急的大事?”

張煥歉然地欠身道:“微臣是今天早晨剛到長安,本打算過兩天再來向太后謝冊封之恩,但事情有變,臣明日一早便要離開長安。”

“離開長安?”崔小芙與李翻雲對望一眼,皆露出詫異的神色,難道真的發生了什麼大事不成?崔小芙立刻問道:“請愛卿明言,究竟發生了何事?”

張煥看了看旁邊的幾個宮女,只是笑而不答,崔小芙立刻令道:“你們都出去!”

幾個宮女慢慢退下,李翻雲猶豫了一下,她剛要走,張煥卻一伸手攔住了她,“事關重大,大姐不妨留下來一起商量。”

聽到張煥用‘商量‘這個詞,崔小芙的心中不由微微一動,她不露聲色道:“你先說說,你爲何明日便要離開長安,這和你深夜來找哀家又有什麼關係?”

張煥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笑了笑對李翻雲道:“前年年底我赴開陽郡與韋諤談判,正好遇到大姐受太后之託去靈武郡安撫段秀實,那晚你曾說太后讓你轉告於我,我將來真正的對手是世家,她也一樣,在這一點上我們的利益是一致的,而我無論是投靠裴家也好,還是投靠崔家也好,這些她都不會在意,還說她知道我早晚會和她再度合作,對吧!”

李翻雲深深地注視着張煥,她緩緩地點了點頭,“對!這是我說的原話,一點不錯。”

張煥雖然是在對李翻雲談論往事,但一旁的崔小芙眼睛卻變得明亮起來,她已經無法掩飾眼中流露出來的喜悅,張煥終於又重新投靠自己了。

這時,張煥的表情慢慢變得嚴肅起來,他回過頭凝視着崔小芙道:“將來無論我走到哪一步,我永遠會尊你爲太后,若爲此誓,天人共戮!”

此言一出,李翻雲渾身猛地一震,不錯,這確實是他們之間無法繞過的一道坎,原本以爲他們之間的結盟會避開此事不談,不料張煥卻說得如此坦白,想到此,李翻雲緊張地向崔小芙望去。

但崔小芙卻絲毫沒有驚訝之色,相反,她慢慢點了點頭道:“你如此坦誠相告,足見你的誠心,哀家接受你的誓言,但哀家也明着告訴你,將來之事,哀家不會給你任何承諾。”

張煥淡淡一笑,事情本來就是求同存異,但如果不事先把話挑明,那他們之間就會永遠存在着對對方的猜疑,從而破壞他們之間的合作基礎。

“我明日一早離開長安,是受了裴相國的密令,要拿下鳳翔,逼迫崔圓讓位!”

張煥儘管說得輕描淡寫,但在崔小芙的耳畔無疑炸響了一個驚雷,她與李翻雲面面相視,兩人的眼中皆充滿了震駭之色,這個消息太突然了,表面上朝廷風平浪靜,但沒想到暗流卻洶涌如斯,崔、裴二相的矛盾竟到了如此尖銳的程度,那自己能否從中得利?這一瞬間,崔小芙忽然明白了,今天張煥來的目的,就是要讓她利用這個機會。

想到這裡,崔小芙的目光熱切地向張煥望去,她知道張煥一定還有後着。

果然,張煥微微一笑道:“現在裴強崔弱,朝廷權力格局已處於失衡狀態,太后爲何不利用這次機會,將這個平衡填補起來?”

“哀家又何嘗不想利用這次機會呢?只是缺少一個契機,使哀家無處着手。”崔小芙試探着問張煥道。

張煥從懷中摸出一張紙條,推到崔小芙面前,“這是朱泚之弟朱滔在長安的住處,他是前來向朝廷求和,目前尚在觀望,太后可將解決蜀中之亂的主動權抓在手中,這就是太后進入朝政的最好契機。”

崔小芙有些茫然地接過紙條,張煥的想法雖然很精妙,但她以堂堂的太后之尊,怎麼能直接越過朝廷與匪首進行聯繫呢?若傳出去,豈不讓天下人懷疑她崔小芙與朱泚有利益勾結。

張煥笑了笑,含蓄地說道:“當然不是讓太后直接和朱滔聯繫,太后爲何不在內閣找一個代言人,所有的一切都讓他來替太后出面呢?”

這時,旁邊的李翻雲卻立刻明白了張煥的用意,她悄悄伸出一隻手指,在崔小芙背上寫了一個‘勉‘字。

‘李勉’,讓傾向於太后的李勉成爲崔、裴二相以外的第三股勢力,這就是張煥真正的目的,在他沒有足夠強大之前,必須要維持住朝廷的平衡局面。

........

一個時辰後,張煥離開了崔小芙的寢宮,在李翻雲的陪伴下向重玄門方向走去,兩個宮女各拿着一盞橘紅色的燈籠在前方帶路,張煥默默地走着,走近一座小橋時,張煥停住了腳步,他扶在橋邊的欄杆上望着如一白如銀的太液池,沉思了半晌對李翻雲道:“大姐,我有一件事想請你幫忙。”

李翻雲走到他身邊,笑了笑道:“剛纔我見你臨走時欲言又止,就知道你還有話要說,說吧!是什麼事要我幫忙。”

“我已幾乎佔領了整個關隴,現在就只差一個靈武郡,你幫我給太后說一說,讓她勸勸段秀實,要麼投降於我,要麼去西受降城繼續當他的安北都護,我不可能讓他在靈武郡久呆下去了。”

李翻雲想了想便道:“我估計你這個要求太后可以接受,但問題是段秀實現在未必肯聽太后的話了,太后命他進京述職,可是他卻以公務繁忙婉拒了,我擔心幫不上你這個忙。”

“大姐不用擔心!”張煥忽然仰天笑道:“區區一個靈武郡,我取它不費吹灰之力,我不過是給太后一個面子罷了。”

說罷,張煥大步走上小橋,他仰望着星空長長地呼了一口白氣,遼遠清冷的天穹依然是滿天的星斗,彷彿無數的寶石點綴在又藍又紫的天鵝絨上,但此刻卻變得更加清晰而純淨,忽然,一顆巨大而明亮的彗星劃過遼闊的空間,它就在張煥的正上方停止不動了,象一支利劍在無數閃爍的星星之間炫耀自己的白光。

張煥全神貫注地凝視着這顆彗星,他彷彿覺得,這顆彗星和他那顆生機盎然,充滿了希望的心靈完全重合了。

李翻雲站在張煥三步外,她沒有打擾他,而是目光溫柔地注視着自己的弟弟,心中充滿了欣慰,他已經繼承了父親的遺志,正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地向目標邁進,李翻雲忍不住擡頭也向天空的彗星望去,喃喃低語道:“父親,你看見了嗎?弟弟沒有讓我們失望,他是我們的驕傲,願您在天之靈保佑他吧!”不知不覺,她的眼中已經蓄滿了淚水。

........

第351章 時機成熟第332章 家事曖昧第114章 再遇裴瑩第203章 崔寧探父第315章 安西戰略(五)第38章 回紇驚變(上)第72章 爭兵權(一)第14章 佔領阿圖木鎮第182章 鏖戰會西堡(中)第48章 重大決策.第72章 爭兵權(一)第101章 爭奪家主(三)第299章 葛邏祿人第365章 大唐變天(上)第134章 謀取河西(中)第298章 母子生隙第373章 步步連環(下)第289章 漕運之爭(上)第10 章 大年初一第4章 揮琵琶(下)第147章 裴瑩出使(下)第356章 兩處佈局第360章 再遇故人第159章 兩日風雲(一)第353章 張府賑災第359章 家族利益第208章 格局之變(五)第300章 葛邏祿人(二)第107章 真正的較量(上)第36章 風不止第380章 江淮風雲(七)第74章 爭兵權(三)第146章 裴瑩出使(上)第246章 設匭風波第323章 安西戰略(十三)第2章 揮琵琶(上)第29章 碎葉風雲(十)第398章 撲朔迷離第318章 安西戰略(八)第340章 夜遊長安第365章 大唐變天(上)第298章 母子生隙第155章 會見崔圓第122章 爾虞我詐(三)第173章 發現金礦第416章 筆筒案第317章 安西戰略(七)第142章 雪夜下涼州(上)第349章 局勢迷離(下)第176章 意外的消息第221章 吐蕃名將第210章 格局之變(七)第338章 無孔不入第4章 第三勢力第366章 大唐變天(中)第194章 隴右來信第27章 碎葉風雲(八)第11章 查舊帳(下)第87章 長孫家(上)第23章 遇渭河第316章 安西戰略(六)第84章 楚挽瀾第58章 放下屠刀第24章 碎葉風雲(五)第43章 左相國第59章 兩帝會晤第262章 意外收穫第97章 翠雲居第46章 大湖築城第114章 再遇裴瑩第309章 天降奇兵第174章 河西的軍戶第399章 水落石出第200章 席捲隴右第9章 掌財權第208章 格局之變(五)第206章 格局之變(三)第332章 家事曖昧第129章 梟雄本色(下)第93章 臨抉擇第314章 安西戰略(四)第287章 朝戰風雲(中)第80章 穩軍心第285章 朝戰前夕第176章 意外的消息第105章 爭奪家主(七)第334章 國事煩憂(下)第64章 使回紇第22章 離別日第192章 崔圓妥協第254章 連環效應第157章 崔小芙召見(下)第217章 欲加之罪第294章 風起星星峽第324章 安西戰略(十四)第224章 針鋒相對第241章 奇襲成都(下)第130章 三渡黃河(上)第168章 抉擇(下)
第351章 時機成熟第332章 家事曖昧第114章 再遇裴瑩第203章 崔寧探父第315章 安西戰略(五)第38章 回紇驚變(上)第72章 爭兵權(一)第14章 佔領阿圖木鎮第182章 鏖戰會西堡(中)第48章 重大決策.第72章 爭兵權(一)第101章 爭奪家主(三)第299章 葛邏祿人第365章 大唐變天(上)第134章 謀取河西(中)第298章 母子生隙第373章 步步連環(下)第289章 漕運之爭(上)第10 章 大年初一第4章 揮琵琶(下)第147章 裴瑩出使(下)第356章 兩處佈局第360章 再遇故人第159章 兩日風雲(一)第353章 張府賑災第359章 家族利益第208章 格局之變(五)第300章 葛邏祿人(二)第107章 真正的較量(上)第36章 風不止第380章 江淮風雲(七)第74章 爭兵權(三)第146章 裴瑩出使(上)第246章 設匭風波第323章 安西戰略(十三)第2章 揮琵琶(上)第29章 碎葉風雲(十)第398章 撲朔迷離第318章 安西戰略(八)第340章 夜遊長安第365章 大唐變天(上)第298章 母子生隙第155章 會見崔圓第122章 爾虞我詐(三)第173章 發現金礦第416章 筆筒案第317章 安西戰略(七)第142章 雪夜下涼州(上)第349章 局勢迷離(下)第176章 意外的消息第221章 吐蕃名將第210章 格局之變(七)第338章 無孔不入第4章 第三勢力第366章 大唐變天(中)第194章 隴右來信第27章 碎葉風雲(八)第11章 查舊帳(下)第87章 長孫家(上)第23章 遇渭河第316章 安西戰略(六)第84章 楚挽瀾第58章 放下屠刀第24章 碎葉風雲(五)第43章 左相國第59章 兩帝會晤第262章 意外收穫第97章 翠雲居第46章 大湖築城第114章 再遇裴瑩第309章 天降奇兵第174章 河西的軍戶第399章 水落石出第200章 席捲隴右第9章 掌財權第208章 格局之變(五)第206章 格局之變(三)第332章 家事曖昧第129章 梟雄本色(下)第93章 臨抉擇第314章 安西戰略(四)第287章 朝戰風雲(中)第80章 穩軍心第285章 朝戰前夕第176章 意外的消息第105章 爭奪家主(七)第334章 國事煩憂(下)第64章 使回紇第22章 離別日第192章 崔圓妥協第254章 連環效應第157章 崔小芙召見(下)第217章 欲加之罪第294章 風起星星峽第324章 安西戰略(十四)第224章 針鋒相對第241章 奇襲成都(下)第130章 三渡黃河(上)第168章 抉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