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飛奴客

在距武威郡以東三十里外有一處小鎮,叫野豬鎮,百十戶人家,鎮西口的官道旁有一座不大的茶鋪,是一對從隴右西遷而來的軍戶所開,掌櫃姓胡,約四十餘歲,爲人沉默寡言,也不管茶鋪的生意,每天只泡一壺茶,坐在茶鋪一角聽吃飯喝茶的客人聊天。

茶鋪則由他的娘子一手打理,胡大娘待人熱情大方、服務周到,又僱了一個廚師和兩個夥計,再加上這條官道是武威郡東行的唯一一條路,小小的茶鋪倒也經營得有聲有色,生意十分興隆。

這天下午,茶鋪一角的胡掌櫃有些坐立不安,他不停地探頭向官道的西面望去,彷彿在等待什麼人,忽然,他看見從武威郡城內遠遠行來幾名騎士,胡掌櫃立刻站起身走出了茶鋪,這倒把正招呼客人的胡大娘嚇了一跳,自己家掌櫃幾時變得這般熱情?

來人正是來武威給張煥送信的韋德慶一行,他們剛來到茶鋪前,便見一個面目和善的男子向他們拱手施禮,“這位軍爺可是開陽縣韋兵曹。”

韋德慶一怔,他勒住馬問道:“你認識我?”

“我就是開陽縣胡記茶館的掌櫃胡三郎,韋兵曹時來喝茶,怎麼把我忘了?”

韋德慶凝神一想,胡記茶館自己倒是經常去,不過他不記得有什麼掌櫃,他只記得有一個熱情待客的胡大娘子,眼一瞟,卻正好看見胡大娘從茶鋪裡走出來,韋德慶立刻笑了起來,他翻身下馬,大笑道:“想不到在他鄉能遇到舊人,我們正好沒有趕上吃午飯,鋪裡可有什麼吃的?”

“有!有!”胡大娘熱情地迎了上來,笑道:“各種酒菜都有,韋兵曹若急着趕路。我們這裡還有熱包子、麪餅塞肉,可帶在路上吃。”

“來兩壺酒。再來五六個個熱菜。”韋德慶又命手下取出幾個大酒葫蘆遞給胡大娘,“把這些酒壺裡都打滿酒。”

“客人請稍等。”胡大娘飛快地轉身進裡屋去了,這時胡掌櫃慢慢走過來,拱拱手笑道:“早上我見韋兵曹飛馳過去,呼之不及,就想着韋兵曹或許會回來,沒想到下午就回來了。”

韋德慶現在已經從軍被升爲韋諤的帳前驍勇校尉,仍聽他韋兵曹長韋兵曹短的,他也不說破。微微一笑問道:“胡掌櫃怎麼會來武威,我記得大帥下令,有產業者不許西遷嗎?”

胡掌櫃見左右無人,他迅速從懷裡取出一塊小小的銅牌,在韋德慶面前一晃,眯起眼睛意味深長地笑了。s

銅牌上刻的是梅花松鶴圖,正中間刻着一個數字。六四,韋德慶吃了一驚,這面銅牌他熟得不能再熟,憑這面銅牌可以直接面見大帥,據說一共一百餘枚,他自己就有一枚,號數卻是九七。

“你究竟是誰?”韋德慶忽然意識到眼前這個胖乎乎的胡掌櫃恐怕不是一般人。

“韋兵曹請隨我來。”胡掌櫃指了指裡屋,自己先走了一步。

“你們先吃飯,我馬上就來。”韋德慶吩咐幾名手下一聲,便起身快步進了裡屋。

胡掌櫃將他帶到後院。院子裡堆滿了各種雜物,但在一角卻養了一籠鴿子,在籠子裡咕!咕!直叫,韋德慶見到這籠鴿子,立刻恍然大悟,“難道你就是大帥常常提到的河西飛奴客嗎?”

胡掌櫃一笑,慢慢地點了點頭。

飛奴就是鴿子,而飛奴客就是指用鴿子傳遞消息的人,中唐以後,用鴿子傳遞消息已被廣泛使用,尤其運用到軍事諜報中。所以飛奴客就漸漸成了探子間諜地代稱,韋諤也有這麼一羣飛奴客,分佈在長安太原等地,由他本人親自掌控,由於武威郡和靈武郡極爲重要。他也在這裡佈置了人手。

胡掌櫃便是通過軍戶西遷來到了武威。他開了一家茶鋪,將各種信息用鴿子源源不斷地傳給了韋諤。象張煥修建會西堡、開採流沙河金礦、整頓官場、建立軍戶田畝制、招安西党項等等,這些大事情都在第一時間發給了韋諤。胡掌櫃拿過兩把胡凳讓韋德慶坐下,他從鴿籠裡取出一隻鴿子,愛撫地摸着它們的頭道:“我這些飛奴近來狀態都不太好,飛出去幾隻都沒有回來,我擔心事機不密不敢放飛,已經五日沒有給大帥發送消息了。”

他擡起頭看了看韋德慶,笑道:“我正發愁如何前往開陽郡,正好韋兵曹在此,解我燃眉之急了。”

韋德慶沉吟不語,他知道韋諤控制暗探很嚴,從不給外人知曉,就連他這個帳前驍勇校尉,已經算是韋諤地親衛,也不能知曉,而這個探子似乎有點過於大意。

胡掌櫃明白他的想法,便微微一笑道:“若換了別人我是不會出面的,韋兵曹是韋家子弟,又來送八百里加急,足見大帥的信任,再者事關重大,必須要讓大帥儘快知道。”

韋德慶點了點頭,“我現在便是大帥帳前驍勇校尉,你可有什麼重大消息讓我傳遞?”

胡掌櫃回房取出一隻蠟丸,遞給了韋德慶,低聲道:“請你轉告韋大帥,吐蕃人可能在秘密拉攏武威郡党項人,現在党項人和漢人矛盾尖銳,恐有造反跡象,張煥已經加緊戒備,任何過境之人都要受到嚴格盤查,尤其和張掖那邊的往來已經停止。”

韋德慶這才恍然,難怪會西堡碼頭那邊戒備森嚴,原來是這麼回事,他將蠟丸小心翼翼收好,站起身拱拱手道:“多謝胡掌櫃的消息,我這就前往開陽郡。”

他回到茶棚裡胡亂吃了一點東西,飛身上馬,帶領從人向東疾駛而去,胡掌櫃走到官道上,一直目送他的背影消失,眼睛裡才露出一絲難以察覺的冷笑。

次日清晨,一隊親兵護衛着張煥馳出了武威郡,這時東方地平線上,一輪紅日正從瀰漫大地的濃霧中噴薄而出。萬道金光映紅了天際,在一片低緩地山崗上。一支三千人的騎兵已整裝待發。

張煥一縱馬,親兵隊匯入進大隊騎兵之中,如滾滾洪流,向東浩浩蕩蕩馳去。

開陽郡,兵部尚書韋諤正在接受韋德慶的稟報,韋德慶不僅帶來了張煥的回信,還另外給他帶回來了胡三郎的密信,胡三郎是他利用軍戶西遷地機會安插在武威郡的一個暗探,大半年來給他帶來了很多武威地消息。雖然談不上機密,但也使他對張煥所作所爲能夠十分了解。

按照約定,胡三郎應該每隔兩天送一封鴿信來,但至今已經五日沒有送來,就在他擔心胡三郎會出什麼事之時,韋德慶卻帶回來了胡三郎的密信。

對於張煥會來開陽郡韋諤並不擔心,有裴俊相召。他一定會來,倒是胡三郎送來的消息他十分感興趣,張煥遇到了党項人的麻煩。

韋諤把胡三郎的密信放在案几上,負手來到窗前,他的嘴角不由露出一絲嘲諷的笑意,這個結果應該說是他早就意料到的,當初胡三郎來信告訴他,張煥招安了逃到河西的數萬西党項人,他就知道張煥犯下了一個大錯。

不錯!河西是人口稀少,但如果是招募羌人、突厥人甚至回紇人問題都不大。唯獨這些党項人是出了名地背信棄義,當初他們受吐蕃人壓迫,向朝廷求援,朝廷特地將他們安置在朔方附近,可這些人非但不感激,反而趁大唐羸弱之際大肆搶掠城池,掠奪人口,在隴右地區爲非做歹,自己和拓跋家族打了十幾年交道,還不瞭解他們嗎?

若是將他們安置在內地倒也罷了。偏偏是在人口稀少地河西,數萬党項人已和河西人口相仿,這樣一來,他們怎麼可能不起異心,拓跋家族再被吐蕃人一拉攏。張煥頭痛的事就來了。這樣最好不過,讓張煥後院不寧。

想到這。韋諤回頭讚許地對韋德慶道:“你帶來的消息非常及時,我會重重賞你,下去吧!”

韋德慶行了一禮,慢慢退了下去。

半個月前,崔圓準備討伐蜀地朱,特地拜訪了韋諤,希望他能出兵六萬,從西路入蜀。

對於朱造反,韋諤也深爲警惕,如果朱拿下巴蜀,而一時無法進攻長安,那他的下一個目標必然就是隴右,尤其是他聲討崔圓下臺,而提議自己爲右相,這明顯是在挑撥自己和崔圓的關係,崔裴兩家都已決定出兵,若自己卻袖手旁觀,這倒顯得自己和朱倒真有什麼勾結。

於公於私,他都必須出兵討伐朱。

不過,他唯一擔心的就是張煥會趁虛而入,奪了他地隴右,思量再三,他便提出了與張煥締結互諒協議,並且由裴俊和崔圓做擔保人。

由於蜀中局勢嚴重,崔圓再一次和裴俊商量後,便同意了韋諤的要求,由裴俊和崔賢赴開陽郡,與張煥協商,同時,崔小芙又派李翻云爲特使,也前往開陽郡勸說段秀實以大局爲重。

宣仁二年十月十六日,張煥抵達了開陽郡。

第197章 事關重大(中)第28章 碎葉風雲(九)第362章 朝廷家庭第104章 爭奪家主(六)第360章 再遇故人第275章 兩支奇軍(下)第249章 真實意第216章 四大家族第350章 形勢逆轉第171章 殺雞儆猴第343章 中原亂起第347章 渤海求助(下)第312章 安西戰略(二)第278章 翻雲失蹤第405章 夢月老人第282章 各逞心機(上)第294章 風起星星峽第416章 筆筒案第16章 順水情第400章 朝廷內外(上)第151章 談判(下)第201章 隴右收官第174章 河西的軍戶第21章 柳條箱第228章 厲兵秣馬(一)第35章 碎葉風雲(十六)第321章 安西戰略(十一)第181章 鏖戰會西堡(上)第314章 安西戰略(四)第384章 困獸猶鬥(下)第52章 回紇內訌.第120章 爾虞我詐(一)第412章 制科考試第354章 右相隕落第158章 打破僵局第23章 碎葉風雲(四)第18章 葛邏祿人的瘋狂第358章 慶功之死(下)第42章 圍爐話第201章 隴右收官第311章 安西戰略(一)第200章 席捲隴右第409章 人才輩出第117章 皇后的決定第324章 安西戰略(十四)第297章 兵分兩路第317章 安西戰略(七)第109章 真正的較量(下)第47章 崔皇后第407章 碎葉銀礦第51章 聯姻難第44章 斬草除根第249章 真實意第133章 謀取河西(上)第220章 千里奔襲第197章 事關重大(中)第289章 漕運之爭(上)第37章 碎葉風雲(十八)第59章 兩帝會晤第205章 格局之變(二)第199章 備戰隴右第65 章 慢收官第178章 烏鞘嶺的烽火第169章 視察會西堡(上)第111章 馬球謀士第223章 大軍壓境第166章 機會第206章 格局之變(三)第277章 偶遇貴人第3章 揮琵琶(中)第15章 不速客第342章 肅整兵部第355章 餘震未消第403章 裴瑩省親第308章 扼守張三城(下)第366章 大唐變天(中)第260章 重建張家(上)第51章 聯姻難第209章 格局之變(六)第96章 崔小芙(下)第307章 扼守張三城(中)第408章 酒樓偶遇第214章 枝節橫生第330章 安西戰略(二十)第352章 兵分兩路第162章 兩日風雲(四)第57章 君不知第9章 千里追獵.第388章 大治開元第138章 帳篷春色(下)第58章 放下屠刀第401章 朝廷內外(下)第16章 引發危局的妖龍城.第250章 我的條件第415章 筆筒案(三)第65 章 慢收官第34章 碎葉風雲(十五)第289章 漕運之爭(上)第168章 抉擇(下)
第197章 事關重大(中)第28章 碎葉風雲(九)第362章 朝廷家庭第104章 爭奪家主(六)第360章 再遇故人第275章 兩支奇軍(下)第249章 真實意第216章 四大家族第350章 形勢逆轉第171章 殺雞儆猴第343章 中原亂起第347章 渤海求助(下)第312章 安西戰略(二)第278章 翻雲失蹤第405章 夢月老人第282章 各逞心機(上)第294章 風起星星峽第416章 筆筒案第16章 順水情第400章 朝廷內外(上)第151章 談判(下)第201章 隴右收官第174章 河西的軍戶第21章 柳條箱第228章 厲兵秣馬(一)第35章 碎葉風雲(十六)第321章 安西戰略(十一)第181章 鏖戰會西堡(上)第314章 安西戰略(四)第384章 困獸猶鬥(下)第52章 回紇內訌.第120章 爾虞我詐(一)第412章 制科考試第354章 右相隕落第158章 打破僵局第23章 碎葉風雲(四)第18章 葛邏祿人的瘋狂第358章 慶功之死(下)第42章 圍爐話第201章 隴右收官第311章 安西戰略(一)第200章 席捲隴右第409章 人才輩出第117章 皇后的決定第324章 安西戰略(十四)第297章 兵分兩路第317章 安西戰略(七)第109章 真正的較量(下)第47章 崔皇后第407章 碎葉銀礦第51章 聯姻難第44章 斬草除根第249章 真實意第133章 謀取河西(上)第220章 千里奔襲第197章 事關重大(中)第289章 漕運之爭(上)第37章 碎葉風雲(十八)第59章 兩帝會晤第205章 格局之變(二)第199章 備戰隴右第65 章 慢收官第178章 烏鞘嶺的烽火第169章 視察會西堡(上)第111章 馬球謀士第223章 大軍壓境第166章 機會第206章 格局之變(三)第277章 偶遇貴人第3章 揮琵琶(中)第15章 不速客第342章 肅整兵部第355章 餘震未消第403章 裴瑩省親第308章 扼守張三城(下)第366章 大唐變天(中)第260章 重建張家(上)第51章 聯姻難第209章 格局之變(六)第96章 崔小芙(下)第307章 扼守張三城(中)第408章 酒樓偶遇第214章 枝節橫生第330章 安西戰略(二十)第352章 兵分兩路第162章 兩日風雲(四)第57章 君不知第9章 千里追獵.第388章 大治開元第138章 帳篷春色(下)第58章 放下屠刀第401章 朝廷內外(下)第16章 引發危局的妖龍城.第250章 我的條件第415章 筆筒案(三)第65 章 慢收官第34章 碎葉風雲(十五)第289章 漕運之爭(上)第168章 抉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