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會見崔圓

大唐政務機構的新年休假一般是五日,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五,但這只是對於一般辦事的低品官吏而言,而對於掌握決策權的大唐重臣,這個休假日並沒有什麼意義,崔圓是從正月初三便來大明宮中書省處理政務,雖然各種事關國計民生決策和重要人事變更要到四月份才陸續出臺,但新年伊始,各種事務還是紛至沓來,外國使臣的朝賀、地方大員的述職、新年大朝的準備等等,都是他崔圓的事情,尤其是新年大朝,這是新皇即位後的第一次,重要性不言而喻,新年大朝準備在正月初七舉行,屆時,新皇和太后將接受來自大唐各地五品以上官員的朝拜,崔圓從去年底就開始準備此事,眼看大朝日益臨近,他也就更加忙碌。

今天是正月初四,崔圓忙裡偷閒,和工部尚書王昂一起來到大明宮附近的勸農居小酌,崔圓在勸農居也有半分地,他偶然也會親自下地耕種一番,但並不是爲了什麼興趣,而是爲了勸農,這是大唐的第一國策,作爲大唐右相,他的下田耕作無疑具有積極的引導作用。

此刻,這位大唐右相正站在勸農居三樓的窗前,注視着幾個重臣在各自的半分地裡勞作,他的目光久久地停在禮部侍郎蔣渙的身上,禮部侍郎原來是蕭華,去年四月蕭華改任陳留刺史,而禮部侍郎一職就由原來的禮部司郎中蔣渙接任,蔣渙是張若鎬一手提拔,在禮部中已經做了十年,掌握着禮部的實權,正是他的存在,架空了現任禮部尚書盧杞的權力,去年張若鎬去世後,蔣渙便成爲各家爭奪的對象,他崔圓也下了血本,答應提拔其弟蔣頤爲吳郡刺史。想把他拉入自己旗下,不料他最後卻投靠了韋家,大大出乎崔圓的意料。

大唐的七個內閣成員中,實際擔任的職務和他們所控制的權力並不一定相符,尚書省六部中除了張若鎬控制禮部外。其他五部皆被崔、裴兩人瓜分,崔圓掌握吏、兵、刑三部,裴俊則控制戶、工兩部,而其他九寺五監及御史臺等主要掌權者也大部分投靠了崔、裴兩黨。

另外五大世家除新任禮部尚書盧杞外,其他四家則大多是在地方上具有一定的實力,只有韋諤在少府寺,楚行水在太府寺和鹽鐵監掌握一點勢力。

現在韋諤居然把手伸進了禮部,就算裴俊能忍。他崔圓也不能忍。崔圓輕輕捋着鬍鬚,眼睛慢慢眯了起來。既然這個蔣渙不能爲自己所用,那就要想辦法幹掉他,無論如何。禮部不能讓韋諤拿去。

在崔圓地旁邊還坐着另一個人,也就是工部尚書王昂、山南王家的家主,他在年底回到襄陽祭了祖,隨即在正月初二又趕回了長安,去年也是他心境變化極大的一年。由大喜到大悲。王家的祖地也是河東,自隋唐以來便是河東大族。安史之亂平息後,王家一直就謀劃着重返河東,一直謀劃了二十幾年,好容易去年張若鎬病死,機會出現在了眼前,當王昂正要喜極而呼時,局勢卻驟變,崔裴兩家出兵瓜分了河東,王煙羅逃回襄陽,使王家重返祖地的希望徹底落空,崔圓背叛了當年對自己地許諾。

就在王昂對崔圓極其失望之時,崔圓忽然告訴他,願意將自己唯一的女兒許配給他的嫡長子王研爲妻,同時補王研爲刑部司門員外郎,王昂知道,這是崔圓對自己的一種補償,雖然這種補償相對於河東是微不足道,但總比什麼都沒有的強,而且崔、王兩家聯姻後,王家的前途將一片光明。

王昂正想着,忽然見一個侍衛在門口探頭探腦,“什麼事?”他不由沉下臉問道。

“回稟尚書,涼州都督張煥在門外求見!”

“讓他進來吧!”不等王昂回答,崔圓慢慢轉過身來,他剛纔就已經看見了張煥。

崔圓在前天得到鳳翔守軍的飛鴿傳書,得知張煥已經進了關中,對於張煥,崔圓的心情十分矛盾,他既希望張煥在隴右掀起波瀾,削弱韋家,爲他最終推倒韋家創造條件,同時,他也希望張煥地崛起受到抑制,不至於成爲世家朝政地威脅,爲此他特地派族弟崔寓拜訪了裴俊之弟裴佑,含蓄地轉達他的意見,響鼓毋須重棰,以裴俊地心智,應該是一點便透

很快,張煥被侍衛引了進來,他上前深施一禮道:“武威郡刺史張煥參見崔相國,參見王尚書!”

“張刺史莫非也想在長安種地?”崔圓揶揄一笑,便命侍衛道:“給張刺史加一個位子。”

“多謝相國!”

這時,旁邊王昂見張煥毫無推卻之意,他的臉登時陰沉下來,且不說他對張煥深惡痛絕,就算是個普通官員,又怎麼有資格與相國平起平坐,他見侍衛把軟墊鋪在自己正對面,心中更是不爽,不過王昂也知道,心裡不滿最多隻能掛在臉上,而不能掛在嘴上,既然相國都請他坐下,那自己反對又算什麼呢?

王昂笑了一聲便站起來道:“既然相國有事和張刺史交代,我就不打擾了,朝房中還有些事,我先走一步。”

崔圓瞥了張煥一眼,意味深長地對王昂道:“也好,你先去吧!這兩天要約束好王研,好日子就要到了,可別在最後幾天出了什麼事?”

“請相國放心,我自然會加派人手,絕不會讓小人得逞!”王昂對張煥輕輕哼了一聲,便揚長而去,不過他這一哼卻不是爲了兒子,而是因爲張煥想與自己平起平坐。

“相國似乎對張煥頗有不滿。”

張煥對王昂的警告視而不見,他坐了下來,對崔圓微微一笑道:“難道比對蔣侍郎地不滿還要甚乎?”

崔圓不由一怔,他心中暗呼厲害,此子的眼光何其之毒也,他呵呵一笑,“宰相肚裡能撐船,本相哪有這麼多不滿,否則早累死了,張刺史猜測不準。先罰酒三杯!”

“是吧!那真是遺憾了。”張煥端起酒杯淡淡笑道:“本來我還想助相國一臂之力,如此,是張煥孟浪了。”

說罷,他連喝三杯,隨即起身向崔圓深施一禮。“相國日理萬機,時間寶貴,屬下就不打擾了。”

崔圓始終一言不發,待張煥離去,他慢慢地坐下,低頭陷入了沉思

張煥也沒有再去找京娘,而是直接帶着親兵向永嘉坊而去,他在永嘉坊有一處宅子。也就是裴俊借楚明遠之手送他的那一座。現在則住着留守在京城的李泌以及其他的幾個幕僚。

老遠,張煥便看見在宅子前面搭了一施粥棚。棚前擠滿了前來領粥地長安乞丐,人來人往,十分熱鬧。而在大棚旁地空地上,一個身材高大的中年男子正在給一些生病地乞丐診治,張煥越往前行就越覺得那男子的背影異常眼熟,他忽然認了出來,正是他的師傅林德隆。

十幾匹馬奔來。一些蹲在街上喝粥的乞丐紛紛向兩邊躲閃。這時,從粥棚裡走出一名老道。他一眼認出了張煥,不覺笑了起來,他正是李泌。

“施主可是來領粥?”李泌待張煥下馬,便迎上前打趣地笑道.

“李道長若還有餘糧,不妨到河西去施粥,那裡連鍋都快揭不開了。”

李泌聽他說得有趣,不由微微笑道:“等你這次述職結束,我就背袋米跟你回去。”

“我也會跟去。”林德隆慢慢走了過來,他拍了一下李泌瘦弱的肩膀笑道:“李道長背不了多少,我去可以幫忙多背幾袋,順便到你西涼軍中謀個軍醫之職。”

望着二人誠摯地笑容,張煥的心中泛起一陣溫馨,他笑着問林德隆道:“師傅不是返回蜀郡帶孫子去了嗎,怎麼又回了長安?”

林德隆眨眨眼笑道:“可你的師母卻覺得兒子更重要,就逼着我帶兒子進京趕考,她害怕又象去年一樣,惹出什麼大麻煩來。”

張煥想起去年的情形,不覺有些歉然,林德隆卻拍了拍他的肩膀哈哈笑道:“其實是跟你開個玩笑,你師母是想沾沾你的光,叫我先來打前哨,假如武威郡不錯,我們全家都要遷去,哎!原以爲回鄉不錯,可人情冷暖啊!家鄉真的還不如太原。”

張煥大喜,連忙笑道:“最好師傅再回一趟太原,以你林神醫的名頭號召一聲,遷個幾千戶到武威郡去,那我就更高興了。”

接下來林德隆繼續去看他地病人,而張煥則快步走進了府內,他午飯還沒吃呢!

“你是說,裴俊主張你先取河湟?”李泌揹着手在房間裡走來走去,仔細思索這件事情地前因後果,從戰略上講,取河湟能佔據大片豐腴之地,能爲下一步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確實是上上之選,可問題是韋家會無動於衷嗎?河湟地西平郡曾一直是隴右節度府所在,也曾是河隴地區第一大城,如果張煥真的取下河湟地區,那他與韋家的矛盾將不可避免地爆發。

或許這纔是裴俊的真實目的,讓張煥把韋家的兵力牽制在隴右之南,而他則可以出兵渡過黃河,以調解兩家爭端爲藉口,佔領隴右北部,應該就是這樣。

想到此,他擡起頭問張煥道:“裴俊之用心險惡,你可曾想到?”

張煥一邊吃飯,一邊笑了笑道:“人家把最寶貝的女兒給了我,又要每年向河西輸送糧食和戰略物資,真把我扶植起來,對他卻沒有半點好處,天下哪有這麼便宜地事?他當然有自己地考慮,他無非是想在隴右分一杯羹,又不是在我碗中奪食,我擔心什麼?”

他三下兩下把碗中的最後兩口飯刨光,把碗一放問道:“韓愈他們呢?怎麼不見人?”

李泌卻沒有聽見張煥地問話,他依然在沉思之中,其實裴俊出兵佔領朔方也並非完全沒有好處,至少他能使韋諤首尾不能兼顧,最後能分擔掉一部分張煥的壓力,能讓張煥有時間慢慢消化河湟地區,而張煥的戰略目標並不是隴右,而是向西發展,至少十年之內不會考慮隴右,這樣一來,他與裴俊就暫時不存在什麼利益衝突,最主要是張煥在今後的三年內能得到裴俊的全力支持,這是極其重要的。

“可是崔圓呢!他會無動於衷嗎?你千萬不能把他忽視了,如果你小瞧了他,你最後必然會失敗在他的手上。”李泌擔心張煥忘了此人,又補充道。

張煥已經披上了衣服,聽他說起崔圓,便微微笑道:“對於崔圓,我們只需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把他與韋家和解可能消滅在萌芽狀態,讓他保持中立,讓他也在我的崛起中等待機會,這就足夠了。”

他穿好了衣服,又再一次問道:“韓愈呢?不在府裡嗎?”

“他去國子監了,聽說楚行水很是看重他,想把他留在國子監任教。”

“楚行水?”張煥微微一怔,他立刻便反應過來,韓愈可不就是楚家的廣陵書院出來的嗎?楚行水看重他是很正常之事。

“那他本人的態度呢,他是否想留下來?”張煥並不想勉強韓愈,畢竟河西偏僻而且艱苦,他若想留京也就由他,留在國子監還可以給自己推薦一些人才過來,倒也未必是壞事。

李泌搖了搖頭,“我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不過他熱衷於做學問,在國子監任職一直就是他的夙願。”

就在這時,從大門外忽然跑進一個親兵,他見到張煥便氣喘吁吁道:“都督,太后的懿旨到了,就在裴府,讓你立刻去接旨!”

第271章 意外發生第360章 再遇故人第313章 安西戰略(三)第176章 意外的消息第383章 困獸猶鬥(中)第316章 安西戰略(六)第220章 千里奔襲第8章 聞母訊第158章 打破僵局第274章 兩支奇軍(上)第68章 射胡月(一)第403章 裴瑩省親第17章 相親會第23章 碎葉風雲(四)第180章 磨刀(下)第402章 明遠薦賢第43章 意外發現.第29章 碎葉風雲(十)第54章 戰朝堂(三)第289章 漕運之爭(上)第331章 長安信使第264章 張黨雛形第403章 裴瑩省親第357章 慶功之死(上)第396章 項莊舞劍第197章 事關重大(中)第351章 時機成熟第261章 重建張家(下)第151章 談判(下)第198章 事關重大(下)第319章 安西戰略(九)第49章 挑內亂第400章 朝廷內外(上)第259章 不倫之愛第396章 項莊舞劍第135章 謀取河西(下)第208章 格局之變(五)第92章 馬球隊第318章 安西戰略(八)第265章 崔王交惡第334章 國事煩憂(下)第71章 射胡月(四)第18章 葛邏祿人的瘋狂第6章 林芝堂(上)第97章 翠雲居第201章 隴右收官第350章 吐蕃贊普的決定第2章 揮琵琶(上)第241章 奇襲成都(下)第175章 党項人的商隊第53章 微妙的信號.第119章 崔圓遇刺第26章 仗刀行第47章 封鎖與反封鎖第9章 千里追獵.第271章 意外發生第394章 泄密事件(上)第29章 立奇功(下)第105章 爭奪家主(七)第115章 顏杯裴酒第408章 酒樓偶遇第411章 張煥的深謀第34章 碎葉風雲(十五)第408章 酒樓偶遇第65 章 慢收官第62章 別佳人(上)第253章 苦肉之計第9章 千里追獵.第333章 國事煩憂(上)第299章 葛邏祿人第174章 河西的軍戶第290章 漕運之爭(中)第357章 慶功之死(上)第38章 綁佳人(中)第95章 崔小芙第13章 重返西域第127章 詭異的行棋第243章 故人來迎第75章 爭兵權(四)第406章 寶鈔之爭第158章 打破僵局第98章 崔計裴謀第63章 別佳人(下)第361章 放下武器第379章 江淮風雲(六)第157章 崔小芙召見(下)第321章 安西戰略(十一)第269章 風雨將至(下)第392章 夫妻生隙第78章 慶功欲第206章 格局之變(三)第147章 裴瑩出使(下)第42章 拉希德的煩惱第319章 安西戰略(九)第223章 大軍壓境第288章 朝戰風雲(下)第161章 兩日風雲(三)第357章 慶功之死(上)第263章 聯姻雙刃劍第243章 故人來迎
第271章 意外發生第360章 再遇故人第313章 安西戰略(三)第176章 意外的消息第383章 困獸猶鬥(中)第316章 安西戰略(六)第220章 千里奔襲第8章 聞母訊第158章 打破僵局第274章 兩支奇軍(上)第68章 射胡月(一)第403章 裴瑩省親第17章 相親會第23章 碎葉風雲(四)第180章 磨刀(下)第402章 明遠薦賢第43章 意外發現.第29章 碎葉風雲(十)第54章 戰朝堂(三)第289章 漕運之爭(上)第331章 長安信使第264章 張黨雛形第403章 裴瑩省親第357章 慶功之死(上)第396章 項莊舞劍第197章 事關重大(中)第351章 時機成熟第261章 重建張家(下)第151章 談判(下)第198章 事關重大(下)第319章 安西戰略(九)第49章 挑內亂第400章 朝廷內外(上)第259章 不倫之愛第396章 項莊舞劍第135章 謀取河西(下)第208章 格局之變(五)第92章 馬球隊第318章 安西戰略(八)第265章 崔王交惡第334章 國事煩憂(下)第71章 射胡月(四)第18章 葛邏祿人的瘋狂第6章 林芝堂(上)第97章 翠雲居第201章 隴右收官第350章 吐蕃贊普的決定第2章 揮琵琶(上)第241章 奇襲成都(下)第175章 党項人的商隊第53章 微妙的信號.第119章 崔圓遇刺第26章 仗刀行第47章 封鎖與反封鎖第9章 千里追獵.第271章 意外發生第394章 泄密事件(上)第29章 立奇功(下)第105章 爭奪家主(七)第115章 顏杯裴酒第408章 酒樓偶遇第411章 張煥的深謀第34章 碎葉風雲(十五)第408章 酒樓偶遇第65 章 慢收官第62章 別佳人(上)第253章 苦肉之計第9章 千里追獵.第333章 國事煩憂(上)第299章 葛邏祿人第174章 河西的軍戶第290章 漕運之爭(中)第357章 慶功之死(上)第38章 綁佳人(中)第95章 崔小芙第13章 重返西域第127章 詭異的行棋第243章 故人來迎第75章 爭兵權(四)第406章 寶鈔之爭第158章 打破僵局第98章 崔計裴謀第63章 別佳人(下)第361章 放下武器第379章 江淮風雲(六)第157章 崔小芙召見(下)第321章 安西戰略(十一)第269章 風雨將至(下)第392章 夫妻生隙第78章 慶功欲第206章 格局之變(三)第147章 裴瑩出使(下)第42章 拉希德的煩惱第319章 安西戰略(九)第223章 大軍壓境第288章 朝戰風雲(下)第161章 兩日風雲(三)第357章 慶功之死(上)第263章 聯姻雙刃劍第243章 故人來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