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劉國能自刎

李萬慶所部一直被李世威盯住,完全沒有找到渡河夾攻的合適時機。直到劉國能在河岸被李來亨沖垮以後,李萬慶便徹底放棄了渡河的打算。

但他反應很快——最起碼比李世威快很多——李萬慶發覺劉國能且戰且退的動向後,便立即向東撤退,他帶着手下數百未經戰鬥的官軍,趕到河流更上游的位置渡河後,在劉國能的身後建立了鞏固的臨時陣地。

闖軍的追擊部隊幾乎已經要將劉國能所部徹底擊潰了,可劉國能在很關鍵的時刻,撤到了李萬慶渡河建立的工事裡,同他的老友會師。

兩支官軍匯合以後,軍心士氣稍有振奮。劉國能又據地堅守,指揮官兵下馬步戰,和李萬慶的幾百名官兵抱成一小團。河岸邊的一處丘陵地裡,堅壘固守,讓闖軍追擊部隊狠狠磕了次牙。

李來亨臉色陰沉,佈滿雷雲,他剛剛讓人把錯失戰機的李世威在陣前以軍法鞭笞了一頓,隨後又開始調遣這位犯了錯的部下。

“把炮都拉上來,轟他孃的!”

剛剛受刑的李世威,連哀嚎的功夫都沒有,就立刻奔回自己的不對,指揮炮手們轟擊官軍陣地。

一時間隆隆炮聲不絕,吶喊聲此起彼伏。李來亨沉着臉,遠望着官軍臨時構築的營地,前方到處都是火光和炮響,間歇還有許多戰馬的嘶鳴咆哮聲傳揚出來。

進攻部隊的炮火越來越密集,李世威拼出了全幅力氣校正炮位,數之不盡的大小鐵球飛落入官軍陣地之中。宛如平地驚雷,炸起一片又一片的煙塵和血肉,黑色的烏雲籠罩四面,塵埃瀰漫,雷霆驟集,官兵們支撐不住,又潰逃了一部。

但劉國能和李萬慶依舊死死把守住丘陵地中心的一塊凸起的高地,郝搖旗親自帶領牌刀手衝了兩次,都被官軍趕了下來。雙方都是死傷慘重,小土坡上不滿了殘缺的肢體和破損的兵刃殘骸。

劉國能的鐵盔已被擊落,白裹頭巾上染了血,顯着暗紅。

“老劉,目今外無援兵、人無固志,孤軍無援,斷無不敗之理。我們是否……就此作罷?”

連一向剛強耿直,聽不得一個賊字、一個降字的李萬慶都產生了動搖心理,開始勸說劉國能罷兵了。

可劉國能反冷笑道:“我們爲了朝廷,爲了青史上的身後令名,已經殺了多少人了?死在我們手上的,有曾經一起喝酒吃肉的好兄弟,也有無罪無過的平民百姓。現在說罷兵,現在說投降,你對得起那些死在我們手上的兄弟嗎?”

李萬慶唉了一聲,不知道說些什麼好,動手殺害自己過去兄弟的時候,不就已經對不起他們了嗎?

但也確實和劉國能說的一樣,他們兄弟兩人,爲了忠臣孝子的後世美名,早把事情做絕了。而今只差殉國就義的一步,就能圓滿,怎麼能在最後關頭退縮呢?

李萬慶將長戟丟到地上,嘆聲道:“爲我兄弟二人的後世留名,犧牲了多少老弟兄!這值得嗎!”

“值得。”劉國能毫無猶豫,他只冷冷說了值得兩個兩個字出口。

李萬慶還想再說點什麼,但又一句話也說不出口,他看了看自己沾滿兄弟和百姓鮮血的雙手,只能無言苦笑。

這時闖軍又發起了一陣炮擊,有一顆炮彈從空中隆隆響來,劃過官兵臨時搭建起來的工事,正好落在營地中心,打入地面足有半尺多深,險些將劉國能和李萬慶都當場打死。

周圍的家丁親兵無不爲之咋舌,大家都紛紛催促劉國能儘快做出決斷,是投降還是突圍,抑或如何?死守下去,實在沒有可能了。

正在這時候,官軍的夜不收回報闖營有使者送來信件,約劉國能等人到前面高丘上談幾句話。李萬慶擔心有詐,極力勸阻,但劉國能覺得這起碼可以拖延些時間,便同意了下來。

他們帶着十幾名親兵走到高丘的一面上,高丘中間隔着一道溪水深溝,深溝的另一側高丘上,則是等候多時的李來亨等人。

闖營諸將中,高一功和郝搖旗都是認識劉國能的,特別是高一功還曾經和劉國能在山西渡黃河時並肩打過仗。他第一個站出來,拱拱手,高聲喊道:“闖塌天!你和元帥有金蘭之誼,同我們闖營的不少人都有很深的交情。可是你背叛義軍,殺戮太盛,爲今之計,只有儘快繳械這一條路可走了!”

劉國能嘿嘿一笑,冷着臉回喊道:“我身蒙國恩、食皇上俸祿,是正途出身的武將,和你們又有什麼交情可講?何況剛剛郝搖旗才被我趕下山坡去,勝敗之像尚未明露吧?”

“呵,這傢伙死不認賬咧。”心情不悅的李來亨冷笑一聲,讓郝搖旗將劉芳亮派兵送來的首級丟了出去。

郝搖旗拉滿了嗓門,吼道:“劉國能!你以爲我們劉掌哨在這裡嗎?你腦子真是壞掉了,他早已帶兵打下北舞渡啦,你瞧瞧,這是不是你們北舞渡守將的首級?”

接着又有數名親兵將劉芳亮送來的一批北舞渡守軍甲仗,也全都丟到了兩處高丘中間的溪水深溝裡,濺起一大片的水花。

劉國能和李萬慶這才知道北舞渡失守的消息,兩人均是臉色大變,知道軍無歸路,連突圍也不可能了。

李來亨厲聲喊道:“我已經很剋制自己了,劉國能,我念你也是一員宿將。儘快投降,我只殺你一人,這還能夠保全你的部伍兄弟。”

在之前高一功和郝搖旗其實都勸說過李來亨,希望劉國能投降的話,就放他一條生路。但李來亨和李自成不同,如果是李自成的話,或許真能大人不記小人過,以廣闊的胸襟放劉國能一馬——畢竟李自成連挖了自己祖墳的邊大綬、射瞎自己眼睛的陳永福都放過了。

可李來亨清楚劉國能是崇禎的死黨,放了他就是放虎歸山。更何況劉國能是義軍叛將,不誅殺叛將,如何警戒其他人?難道義軍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殺人放火招安路嗎?

劉國能哈哈一笑,他看着李來亨大聲說道:“你就是河南盛傳的李公子李來亨吧?李哥好福氣,有這樣的後繼,確實是英雄出少年。可是……”

“可是賊終究是賊,成王敗寇,哪怕你一時得勢,將來敗亡以後,依舊會被千百年的史家所痛罵。天下之恨將歸於爾等賊輩之身,億萬斯民也會視你們爲仇敵,你們的一切所作作爲,無論好壞,都會被指摘百年,無論何朝何代的史書,都只會說你們是賊、是惡徒,是導致天下傾覆、民不聊生的罪魁禍首!”

“爾等是逆賊,是民不聊生的罪魁禍首,是天下的大惡之源!”

李來亨用鼻子發出一聲輕蔑的冷笑,說:“成王敗寇?這一回,我們不會失敗的。即便失敗,即便讀書人污衊闖軍是天下大惡、是亂世之源,是造成天下傾覆的罪魁禍首,我也不在乎。我只在乎活着的百姓,身後名於我何加焉?”

“盜跖莊蹻流譽後,更陳王奮起揮黃鉞。我們失敗,亦是陳勝吳廣,自有天下貧苦百姓記得我們的故事。你劉國能呢?即便你、即便你那個朝廷贏了,李自成和李來亨的名字,在貧苦人眼裡也永遠比你劉國能的名字更榮光!”

“好……”劉國能壓住了想說話的李萬慶,他點點頭,笑道,“我不對真人說假話,大丈夫敢作敢爲,既然已經投降朝廷,就不能再作流賊。我決意死戰到底,李公子有本事,就請自來取我項上人頭。”

“唉!”高一功在旁苦勸道,“你怎麼如此糊塗?你本來也是受苦的人,投降朝廷又如何?八大王和曹操不也投降過嗎?你又不是崇禎的孝子賢孫,犯不着爲他去死,只要願意投降,我一定用自己的性命爲你擔保。”

劉國能歪着嘴巴笑笑,只說:“我謝過你的好意,我在葉縣還留有一個十歲大的孩子。若你們攻破葉縣,請不要殺他,將來有機會若能把他帶回延安老家,做一個安分的農民就夠了。”

李來亨默不作聲,將馬鞭舉起,然後向下一揮,輕聲道:“話不投機半句多,發起總攻吧。”

早對準了官軍陣地的十幾門炮同時發威,一陣劇烈的炮擊後,闖軍步卒隨即衝殺過去,騎兵則分成兩隊,從左右兩翼抄襲向官軍側翼戰線。

闖軍的兵力優勢越來越大,劉芳亮攻破北舞渡後,也派劉汝魁帶了部分騎兵前來增援,總攻實力更加強大。

這一次官軍終於支撐不住了,士兵們在猛烈炮火的打擊下相繼潰逃,只有劉國能帶着少數家丁依舊頂在最前線,李萬慶拉都拉不下來。

“老劉,現在這樣的局勢還有什麼可以救藥呢?快走吧!”

劉國能絕望的看着眼前數量越來越多的敵人,終於把佩劍橫到了脖頸上,對李萬慶笑道:“我不怕死,也不懼死,唯一擔心的只是我們到底能不能留一份忠義之名在史書上?或許真如李來亨說的那樣,哪怕他們是賊,最後他們的忠勇信義之名還要超過我輩。”

“事到如今,又有誰知道呢?讓後世萬代評判吧……”李萬慶苦笑一聲,拔出腰刀先一步割斷了自己的喉嚨。

劉國能隨即也自刎,身邊的親兵逃的逃投降的投降,戰鬥結束了,硝煙散去,地上只留下兩具崇禎孝子孤零零的屍首。

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煥第八十二章 千人諾諾,數夫諤諤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薇在宮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一百一十八章 閻爾梅第九十六章 掃清胡塵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三十章 破陣軍嶺川(一)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二十一章 狸奴新生活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帥第八十二章 千人諾諾,數夫諤諤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十五章 老營改革(下)第十章 李寨主第八十六章 羅汝纔來投第十四章 老營改革(中)第六十六章 軍議(上)第六十九章 劉芳亮暢快出城第六章 六尚第三十章 破陣軍嶺川(一)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八十二章 三馬少一馬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七十五章 崇禎的四字宗旨第十八章 猛將郝搖旗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二章 白土崗第一百二十九章 山西大局糜爛第一百零一章 天氣晴朗夏雨正涼第四十六章 風起潼關第一百零六章 流賊無備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八十章 囚車行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八十四章 李來亨用兵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三十章 洛陽春光好(七)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一百零六章 流賊無備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險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一百零八章 闖軍一諸侯(下)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二十七章 洛陽春光好(四)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七十四章 李來亨和羅顏清的蜜月第一百零一章 誰是泥菩薩呢第九十二章 焦大沖啊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賊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第五十九章 亡國之道第一百八十八章 復仇第六十四章 徐徐爲陣,夏風亂舞第八十五章 紙幣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四十四章 黃河之冬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二十九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完)第一百三十八章 延安府野豬嶺第六十九章 狸奴第八十章 動地翻天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三十一章 南都內戰第一百八十九章 選擇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一百一十五章 亂刀砍死張汝行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二十章 強攻屏風寨(六)【求收藏和推薦!】第七十四章 給晉王算一卦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見秀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九十一章 高謙日記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十五章 袁時中之心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第七十二章 花關索(中)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
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煥第八十二章 千人諾諾,數夫諤諤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薇在宮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一百一十八章 閻爾梅第九十六章 掃清胡塵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三十章 破陣軍嶺川(一)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二十一章 狸奴新生活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帥第八十二章 千人諾諾,數夫諤諤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十五章 老營改革(下)第十章 李寨主第八十六章 羅汝纔來投第十四章 老營改革(中)第六十六章 軍議(上)第六十九章 劉芳亮暢快出城第六章 六尚第三十章 破陣軍嶺川(一)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八十二章 三馬少一馬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七十五章 崇禎的四字宗旨第十八章 猛將郝搖旗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二章 白土崗第一百二十九章 山西大局糜爛第一百零一章 天氣晴朗夏雨正涼第四十六章 風起潼關第一百零六章 流賊無備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八十章 囚車行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八十四章 李來亨用兵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三十章 洛陽春光好(七)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一百零六章 流賊無備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險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一百零八章 闖軍一諸侯(下)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二十七章 洛陽春光好(四)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七十四章 李來亨和羅顏清的蜜月第一百零一章 誰是泥菩薩呢第九十二章 焦大沖啊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賊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第五十九章 亡國之道第一百八十八章 復仇第六十四章 徐徐爲陣,夏風亂舞第八十五章 紙幣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四十四章 黃河之冬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二十九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完)第一百三十八章 延安府野豬嶺第六十九章 狸奴第八十章 動地翻天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三十一章 南都內戰第一百八十九章 選擇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一百一十五章 亂刀砍死張汝行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二十章 強攻屏風寨(六)【求收藏和推薦!】第七十四章 給晉王算一卦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見秀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九十一章 高謙日記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十五章 袁時中之心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第七十二章 花關索(中)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