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馬喇和譚泰帶兵增援南翼戰場以後,重新撐住了大局,但在順清兩軍主力決戰的中央戰線上,形勢就愈加顯得對於多鐸不利了。
馳援南翼抽調了不少精兵,可即便如此,多鐸估計皇太極在中軍還掌握着好幾萬的精銳兵馬,怎麼到現在還遲遲不願投入戰場?
豫親王多多少少知道皇太極的用兵意圖所在,可是見到李自成那柄黃傘衝鋒在前,大順軍的兵馬好像狂濤巨浪一樣拍擊着清軍的陣地,心中還是升起了強烈的擔憂之感。
八旗兵們紛紛架好槍炮,射出一排排迅疾的子彈,三順王所部也支好炮架,又打出許多轟隆隆響的炮彈。大順軍騎兵有的落馬,有的受傷,但仍然頑強地撲了上來,步卒們則面對面地和清軍拼起了刀槍。
尚可喜急於往戰線缺口上堵截敵人,甚至抽調了一部分炮手,跟着自己的家丁、侍衛們堵上戰場。
倏忽之間,一排排三堵牆騎兵飛撞過來,劉體純帶着袁宗第託付他指揮的右營精騎揮刀殺進清軍大隊人馬裡面。緊跟着李友和左光先也指揮着其餘順軍步卒撕開了清軍的防線,大舉向前推進,順軍步騎滾陣而進,層層疊疊地撲捲過來,多鐸盼着的中軍援兵卻遲遲不見蹤影,豫親王心慌意亂之下,終於心寒膽怯,喪失了他此前狂妄兇狠的面目,居然從陣前躥回中軍,想急求皇太極投下手裡的預備隊兵力救場。
豫王大纛一動,清軍中央戰線頓時不穩,這時候不要說是劉體純、李友這些大順軍嫡系的精兵強將了,便是連左光先這等投降大順不久的明軍降將,都感到勝利在望,全力衝擊敵陣,試圖直插到皇太極御帳旗幟所在的中軍位置。
戰場上硝煙四起,李自成的黃傘大旗也沾染了許多炮灰,永昌天子握緊手中寶劍,他指着前面不遠處已呈現被突破態勢的清軍陣地,大喜道:
“我軍勝矣!”
牛金星、宋企郊等文臣,不分派系,盡皆露出驚喜之色。只有宋獻策依舊神情凝重,口中喃喃道:
“虜兵十餘萬,尚有數萬兵未投入前線,皇太極還在等什麼!?”
李自成正想帶領御營禁衛,悉數投入火線之中,宋獻策卻挽住李自成的手臂,力勸道:“聖駕還不可輕動!不若先請荊侯北面迂迴之兵側擊虜軍,看看皇太極到底還有無留手?逼出其全部精兵以後,再投入禁衛決一死戰也無不可啊!”
獲鹿大戰形勢千鈞一髮,李自成心中已經是躍躍欲試,幾乎忍不住要躍馬奔入敵陣之中。可他到底已經經歷過了許多大戰的磨練,養氣功夫不比從前,居然剋制住了自己的進攻欲,勒住馬繮點頭說:
“好!快聯絡補之,以正合、用奇勝,方爲勝道!快快發炮!”
李過所部迂迴之兵位於整個獲鹿戰場的北面,方位處在張鼐、黨守素、張皮綆與吳三桂混戰的北翼戰場更加稍北處。
在戰場北面,地勢稍稍低伏一些,中間間雜有一些土丘和蘆葦、青紗帳遮擋敵人的視線。北直隸有的是遍野的高粱,亦即所謂秫秫,每到夏季,正是它們茂生的時季,在其中足可以藏人,遮擋視野,更加是輕而易舉。
李過爲人莊嚴肅穆,治軍更是極爲嚴格,近萬精銳士卒伏兵戰場一側,無戰馬之嘶鳴,無士兵之低語,無金戈之碰撞,只有鳥雀飛來,偶爾發出幾聲鳴叫,打破一片寂靜。
後營精兵迂迴之前,李過已經與李自成約定好發炮爲號,奇兵襲擊清軍側翼,一舉打破戰場僵局。
這時候順、清兩軍都使用了大量火炮,戰場上四處是炮火轟鳴之聲。李過專門挑選了一批聽力極好的“順風耳”,側耳傾聽戰場上面的動靜,靜靜等候着李自成號炮的聲響。
咚、咚、咚!
數聲號炮響徹天際,飛礮大鳴!順軍早已做好的號燈,也同時閃亮起來,雖然白日燈光不顯,但是不少號燈被放飛到天上,足可以讓李過判斷好出戰的時機。
“時候到了……”
李過將佩劍拔出劍鞘,他拍拍自己那匹黑鬃黑尾的紅馬,難得露出一抹讓將士們感到輕鬆氛圍的微笑,接着就翻身上馬。
刷的一聲,後營數量不多的騎士們也跟隨着他們的主帥同時上馬。在北直隸的青紗帳裡,在高高聳立的一大片高粱和蘆葦枝裡,馬上探出許多高昂的馬首,接着便又豎起了數量更多,簡直可說是數不勝數的長矛和旗幟。
轟隆一聲炮響,李過夾住馬腹,把佩劍高高舉起,率先從青紗帳裡衝了出去。接着後營那些迂迴到獲鹿戰場側翼的奇襲伏兵,霎時間全部殺出。一瞬之間青綠色的青紗帳裡飄揚起沖天的煙塵,戰旗飛舞,好像浮雲片片,宣告了大順軍最致命的一根箭矢已然射出。
伴隨着戰士們的喊殺聲,後營伏兵自側面殺入北翼戰線,正打在關寧鐵騎的側後方。已經全面壓制住張鼐的吳三桂因而大驚失色,關寧兵連續擊退宿衛驍騎的進攻,吳三桂又帶着大批夷丁突騎發動猛烈反攻,他一路逆襲,把張鼐、黨守素、張皮綆各部紛紛壓制,滿心以爲已經佔盡上風,對於自己的側翼因而滿不在意,暴露出了寬闊達數裡之遙的缺漏。
關寧軍全無戒心,隊伍也因爲大舉反攻而顯得散亂不整。順軍後營從青紗帳裡殺出以後,李過很快便發現了吳三桂用兵的缺漏,當即帶着少數親衛騎兵先行衝入敵陣之中,打了關寧兵一個措手不及,也讓吳三桂沒有時間調整和彌補自己的失誤。
接着後營步卒紛紛跟進,長槍飛擊,刀劍跳蕩猛攻。本來被關寧軍壓制住的順軍宿衛騎兵,見到李過側擊來源,也全部士氣大振,張鼐望見李過旗幟,更是喜不自勝道:
“過哥來了!我們活了!”
吳三桂因爲信不過劉澤清山東鎮兵馬的戰鬥力,所以一直將山東鎮這支部隊放在側後方,僅做壓陣之用。
沒有想到現在山東鎮卻成爲了抵禦李過奇襲的第一道兵線,劉澤清手底下這些良莠不齊的兵油子,既沒有爲吳三桂守住後方的決心,更沒有爲大清拼死一戰的打算。
山東兵們遭到偷襲,戰線立即鬆動,數百名騎兵先行丟棄旗幟,棄陣奔逃,一邊逃跑還一邊大喊着“明軍已敗、快逃快逃”之類的鬼話。
劉澤清連砍了幾顆人頭也約束不住山東兵的潰敗,他見狀不妙,咬咬牙,就讓家丁們丟下大纛,自己也掉頭逃跑了。
高第很想攔住劉澤清,可這時候督師李建泰卻靈機一動,連忙勸說高第:“高總兵!現在去追山東鎮還有什麼用?我看大清已經敗了,咱們還是快點逃回北京吧!誰先帶兵回到北京去,誰就能掌握大權啊!高總兵控制下京師,到時候不管是對順、還是對清,總都有一條出路!”
高第憤憤道:“長伯在前奮戰,我豈能臨陣脫逃?督師看錯我的爲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