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

在這千鈞一髮之際,李自成帶着李雙喜、黨守素等一百多名衛士像閃電般地衝來,官軍擋者披靡,從亂軍中將落馬的劉芳亮救了起來。

大家看到李自成親自殺敵,士氣大爲振奮,全部爆發出一片雄壯的歡呼和喊殺聲,震懾敵膽。剎那間,李雙喜帶着十幾名親兵殺到了賀人龍的近處,一刀將賀人龍的掌旗官劈死落馬,若非賀人龍的家丁拼死抵擋,連賀瘋子都要交代在李雙喜的手上了。

賀人龍怒罵了一聲“去你媽的”後,看看傅宗龍的步軍遲遲未至,只能含恨咬牙,率部撤出戰場。而羅汝纔跟着又追擊了一陣,李來亨也以射程較遠的紅夷炮接着射擊了好幾波,打死不少秦軍騎兵,才停下了戰局。

李自成將落馬的劉芳亮扶起,看着被賀人龍一波猛衝就打的七零八落的後隊,面色沉重。田見秀對這樣的局勢更爲不滿,他連連勸說李自成,說將士們體力已經到了極限,再不休息,即便現在撐過賀人龍的猛攻,之後也撐不過傅宗龍數萬軍隊的猛追猛打。

“再不讓兄弟們休息休息,我們就全完了!”

很多士兵也對義軍這樣跑來跑去的戰術打法深感不解,不少人都知道了這是李來亨提出的“餿主意”,再加上之前李來亨用大炮不分敵我轟擊後隊的做法,使得很多人將不滿都集中到了李來亨一人身上。

不願再跑來跑去的士兵們都大聲囔囔“跑殺我李來亨,想殺我田見秀”,甚至還有不少人一屁股坐在地上,死活不肯再起來強行軍了。

李來亨臉色陰沉,都跑到泌陽了,離桐柏山、離湖廣、離承天府還有幾步路啊?都到臨門一腳的時候,士兵們卻出現了這樣嚴重的厭戰情緒!

情況比李來亨想的更爲嚴峻,不光是後隊的士兵疲憊不滿,連李自成的親軍裡頭,黨守素都帶着一幫士兵反對繼續跑下去的戰術了。

很多人都覺得現在已經跑到了信陽側面,直接繞過去側擊信陽,打垮左良玉以後,再回頭和傅宗龍決戰不也可以?

幹什麼還要繼續往湖廣再跑那麼多冤枉路!

將士們的不滿情緒,矛頭直指李來亨,黨守素手底下一幫親兵衛士甚至直接衝到中隊要把李來亨圍起來。還是張皮綆帶着一羣親兵下了馬,圍城一堵人牆,才把這幫鬧事的人格擋開。

李來亨咬牙切齒,但他知道自己現在說什麼都不合適,只能將更多不滿情緒吸引自己身上。

這時候只能看李自成如何抉擇了!

李自成臉色更爲沉重,他和羅汝才一起把鬧事的士兵們驅散,厲聲喝道:“你們要鬧翻天不成?現在是什麼時候!傅宗龍數萬大軍就在我們的屁股上,是你們鬧事的時候嗎?不想走的就自己留在這裡,還敢鬧事的……”

刷的一聲,李自成將寶劍抽出,怒吼道:“奔襲承天府是我做出的決定,不願意走的可以留下,可誰要想擋着大軍的道兒,老子就在這裡砍了誰的頭!”

李自成在軍中素來溫和,很少露出這樣氣急兇狠的神情來。而曹營這邊,羅汝才也早就打定了支持李來亨的主意,他讓羅顏清帶着一隊騎兵衝過去保護李來亨。

羅顏清飛馳入陣,衝到李來亨邊上後下馬擋在他身前,低聲道:“誰敢動你,先讓他殺了我。”

李來亨心中微微一暖,陰沉的表情也好轉了幾分。他推開衆人,站到了士兵們面前,沉聲道:“能用腿打贏的仗,你們非要用頭去和人家硬頂?傅宗龍和賀人龍有將近四萬人,左良玉那還有一萬來人,硬頂頂的過去嗎?”

田見秀看李自成和羅汝才都表態支持李來亨,不許士兵鬧事後也不再說話了。黨守素則左看看右看看,見李雙喜一直沒有站出來說些什麼,便低下頭,退後幾步站到了人堆裡。

萬幸的是賀人龍撤出戰場後,傅宗龍的步卒主力雖然已經抵達泌陽附近,可他見賀鎮如此驍悍都損傷不少,不敢立即出擊,而準備先讓部隊休整一二再進行決戰。

就在這麼短暫的一會兒時間裡,李自成和羅汝才順利解決了部隊的不滿情緒,壓下了許多人對李來亨的意見,勉強恢復了闖曹聯軍的紀律,並匆匆帶着大軍迅疾脫離戰場,飛也似地衝進了桐柏山。

傅宗龍錯過了最後一個截住闖曹聯軍的良機,直到他獲得義軍穿過桐柏山,攻破出山鎮和合河店的消息以後,才恍然大悟:“流寇是要進攻承天府!”

慌了手腳的傅宗龍豈會不知道承天府一旦丟失,自己會是什麼下場?當年鳳陽被張獻忠和羅汝才攻破,多少人丟了烏紗帽、掉了腦袋啊!

承天一旦有失,情況將同當年鳳陽被攻破一般嚴峻!

爲了自己的性命着想,這下子傅宗龍終於再也不敢採取保守戰術了。他讓速度最快的賀人龍丟棄一切輜重、火炮,不惜一切代價咬住闖曹聯軍尾巴不放。自己則率領牛成虎、陳永福、虎大威、高謙各部先行從棗陽繞道大洪山,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搶在義軍之前趕到承天府大洪山一帶設防。。

而狂飆突進之中的闖曹聯軍,在攻破出山鎮,飛速穿過桐柏山以後,眼看着隨州在望,距離承天府也只有一座大洪水的時候,李自成斷然決定將輜重、火炮和傷病老弱全部撤入山中。

在傅宗龍飛速奔往承天府的同時,闖曹聯軍也準備殺回河南了!

“大元帥!”

在李自成下令全軍回師河南之前,李來亨勸說道:“賀人龍一直咬着我們不放,現在全軍殺回河南,賀人龍一定會看破我們的動向和計劃……必須留下一支部隊裝成主力,吸引住賀人龍!”

“這樣聯軍才能潛行數百里,一路殺回河南再顯出蹤跡,讓傅宗龍震駭欲絕,使得他只能不惜一切倉促奔回河南,義軍則可以從容部署伏擊,將其一舉殲滅!”

李來亨力陳了留下殿後之軍引誘賀人龍的各方面原因,看向李自成,等待着他做出決斷。

李自成則低下眼瞼,輕聲問道:“殿後之軍獨自留在湖廣,有全軍覆沒的危險,誰來承擔這個任務?長恭(劉芳亮表字長恭)所部三堵牆騎兵最適合,可是之後我們到河南設伏決戰,最需要三堵牆騎兵參戰,不能把他留下。”

李來亨深吸一口氣,回答道:“聯軍將輜重、火炮全部留下,潛行奔回河南。前標軍最擅長的就是大炮,既然火炮全部留下,就把前標軍都留在湖廣!”

李自成看着李來亨的目光似乎包含許多意味,過了一會兒,闖王突然開懷大笑:“好好好!交給你,就交給你……”

“李來亨!你帶前標軍留下來,牽制住賀人龍,一待官軍發現主力動向殺回河南,你就可以設法從桐柏山、大別山等處同我們主力匯合!”

李來亨答應下來之後,又問道:“若暫無會師的時機呢?”

李自成將頭低下,擁住李來亨肩膀說道:“前標軍就留在湖廣,以大元帥節度名義行事!”

(第二卷牧野鷹揚完,第三卷江漢獵獵,李來亨將先以桐柏山南麓的隨州爲基地,開府節度,自成一軍,故事也將進展到同清軍交鋒的時候了,大明江山風雨飄搖,大順的建立已經不遠,可此時還未到皇太極病死的那一年……)

第一百零九章 顧君恩在此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六十章 反對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國之正第十五章 強攻屏風寨(一)第七十四章 給晉王算一卦第六十六章 生吞隨州第九十三章 青丘故事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五章 耿應衢的生意經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三十一章 破陣軍嶺川(二)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六十七章 葉爾羌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銀彈打天下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帥劉芳亮第二十三章 龍駒寨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門關小人第四十九章 棒打韃酋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戰(四)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六十三章 帝國特惠制第一百章 中心開花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七十八章 復其仇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軍,暈頭轉向第六十九章 劉芳亮暢快出城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門關小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偉人的時代第一百零六章 流賊無備第三章 經略隨州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四十五章 遼澤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薇在宮第三章 林貓貓第八十六章 劉芳亮做出決策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亂大不易第三十三章 推行營莊制第一百三十八章 延安府野豬嶺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國之正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一百三十四章 埋骨何須桑梓地第三十一章 洛陽春光好(八)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九十四章 大行不顧細謹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一百零一章 誰是泥菩薩呢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十七章 黃河南岸第五十八章 使徒來襲第一百零六章 崇王吊宮燈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八十章 鄉官體制開始動員第八十一章 馬進忠欲降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第七十一章 洗甲北舞渡(一)第七十三章 花關索(下)第一百零二章 潼關防線堅如磐石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四十八章 無能狂怒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順大總統李過第六十八章 南水門第五十四章 崇禎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六十四章 山中豈桃源(三)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二章 惠世揚第一百八十二章 噫!我中了!第八十九章 體制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轄區第三十五章 元戎與花頭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七)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一章 太原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戰(一)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六十一章 中營宿衛驍騎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十三章 老營改革(上)第三十章 江南多士第六十六章 軍議(上)第十五章 身後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遠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
第一百零九章 顧君恩在此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六十章 反對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國之正第十五章 強攻屏風寨(一)第七十四章 給晉王算一卦第六十六章 生吞隨州第九十三章 青丘故事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五章 耿應衢的生意經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三十一章 破陣軍嶺川(二)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六十七章 葉爾羌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銀彈打天下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帥劉芳亮第二十三章 龍駒寨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門關小人第四十九章 棒打韃酋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戰(四)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六十三章 帝國特惠制第一百章 中心開花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七十八章 復其仇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軍,暈頭轉向第六十九章 劉芳亮暢快出城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門關小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偉人的時代第一百零六章 流賊無備第三章 經略隨州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四十五章 遼澤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薇在宮第三章 林貓貓第八十六章 劉芳亮做出決策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亂大不易第三十三章 推行營莊制第一百三十八章 延安府野豬嶺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國之正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一百三十四章 埋骨何須桑梓地第三十一章 洛陽春光好(八)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九十四章 大行不顧細謹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一百零一章 誰是泥菩薩呢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十七章 黃河南岸第五十八章 使徒來襲第一百零六章 崇王吊宮燈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八十章 鄉官體制開始動員第八十一章 馬進忠欲降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第七十一章 洗甲北舞渡(一)第七十三章 花關索(下)第一百零二章 潼關防線堅如磐石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四十八章 無能狂怒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順大總統李過第六十八章 南水門第五十四章 崇禎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六十四章 山中豈桃源(三)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二章 惠世揚第一百八十二章 噫!我中了!第八十九章 體制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轄區第三十五章 元戎與花頭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七)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一章 太原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戰(一)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六十一章 中營宿衛驍騎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十三章 老營改革(上)第三十章 江南多士第六十六章 軍議(上)第十五章 身後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遠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