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營

城外的官軍連營數裡,把麻城圍了一個裡三層外三層。宋一鶴安居中軍帳中,他被黃麻的大名士曹胤昌一陣吹噓亂棒,滿心覺得城內士紳至遲在一兩天內就會開城投降,自己朝思暮想的梅家財產,也應該不遠咯。

所以最近幾天一到晚上,宋一鶴就下令停止攻城。他既然覺得沈莊軍投降在即,便不願意自己的撫標精兵在城下折損太多。

上行下效,其他將領、變節士紳們,也就都將兵馬撤了下來,一起回營休息。

既然撫臺大人都不着急,他們又要着急一個什麼勁兒呢?

這樣一來二去,圍城官軍便整個鬆懈了下來。士兵們本就無聊,手上又因爲近來的屠掠捏着不少金銀錢財,那些變節士紳也有意賣好於官軍,便請來不少妓女、戲班乃至於百貨行商,到軍營裡做買賣。

官軍將領還向這些百貨商人徵收孝敬費用,每一鋪、每一攤均需交納若干敬獻之費,才能在軍營中做生意。有些軍官和士卒眼紅商販牟利,居然還有趁夜在營外搶掠行商貨物,然後運入營內繼續販賣的做法。

鑑於困守麻城的沈莊軍,只有招架之功,沒有反攻之力,大家又都風傳梅增智開城投降在即。所以官軍士伍們也就越發的不在意軍紀,養鳥、蓄犬、編籬、搭棚、聽曲、下棋、打葉子……這些都還算是比較收斂的。

更有甚者,宋一鶴麾下撫標一營,竟然還有許多士兵因爲買春行淫、強姦民婦的事情發生爭執,最後演變成兩大羣人私鬥。

到晚上各隊皆回帳休息以後,白天因爲搶奪婦女而同友軍私鬥,結果因爲下手不夠狠而慘敗的十多名官兵,就趁機拿上刀槍兵刃,趁着仇家散開休息入睡的好機會,一舉撲入帳中,先以布袋套頭,再以兵刃一陣狂毆亂戳。

不知道是哪個兄臺出手太狠,居然用長矛戳人,一槍下去便是一灘血跡。正在軍帳內睡覺的官兵一下全都驚醒了過來,不少人看到血跡和屍體,還有那些手持兵器正在行兇的友軍,完全不明所以,還以爲是敵軍前來劫營,驚呼中紛紛棄營逃散。

正在做着“安居平黃麻”美夢的宋一鶴,又過了好一會兒,等這場炸營鬧劇越演越烈,搞的中軍大帳周圍全都是喧譁聲的時候,才趕忙批了一件外衣,出來查探。

他看見到處都有潰兵亂跑、亂喊,心中也很沒底,也產生了“莫不是沈莊軍夜襲劫營”的想法,腳底抹油,差點就直接跑掉了。

好在湖廣撫標畢竟還是一支較爲精銳的部隊,其中不乏善戰的精兵干將,有幾名軍官登高一望,看四面並無衝殺的情況,宋一鶴才按住了自己的雙腿,小心翼翼指揮親兵開始進行彈壓。

撫標精兵人人手持火把,披堅執銳,甚至還有人生怕出了什麼大簍子,連火銃輕炮都拿了出來。他們佔住大營中央的十字道路,排成幾條縱隊往前推進,依次排查下去,才終於搞清楚了情況:原來是士卒因搶掠婦女分配不均而私鬥搞出來的鬧劇!

宋一鶴頭痛欲裂,痛心疾首道:“此前數日攻城之時,怎麼未曾見過你們有今夜之勇武?”

他心中憤恨,從身邊一名親兵腰間鞘中抽出一把佩刀,直指着那羣私鬥的官兵怒罵道:“你!你!還有你!你們不是很勇嗎?今日攻城,便以爾輩爲先登之士!”

生事的那羣亂兵聽到這話,才慌亂了起來,紛紛跪倒在地,哀求撫臺大人從輕發落。但這時候已經開始有不少官兵,注意到了麻城城內隱隱約約的硝煙,一開始大家還覺得那些煙霧應該是炸營的時候,有一些軍帳被不小心燒燬所致。

可等天色一點一點變亮以後,所有人都漸漸確定了下來,煙霧分明是從麻城城中涌出來的!

宋一鶴驚喜道:“必是城內有忠義士紳已殺梅賊,爲我開門。”

他接着又看了周圍士兵一圈,嚴肅地說:“戰機不可輕失,爾輩違反軍紀,罪無可赦,但若敢於先登,斬取一二賊首,或許還可輕議!”

宋一鶴生怕錯失掉這個寶貴的破城好機會,便不等剛剛經歷了一次夜間炸營,精神疲憊的官兵們休整,當即強令各部投入攻城之中。

官兵們全都怨聲載道,大家先是放縱了好幾天,又一晚上沒睡好,現在巡撫大人還非要強逼所有人立即去攻城?

既然麻城城內已經生亂,等他們自己開城投降不就完了嘛!

在這種心態之下,官軍士氣可謂空前的低沉。雖然宋一鶴爲了儘快收取奪城之功,一再催逼,可所有攻城部隊都在磨洋工,人心怯戰,毫無鬥志,完全就是在裝模作樣,隨便做做攻城樣子給撫臺看看,然後混混日子罷了。

只有從施州衛調來的土司兵和宋一鶴自己親自抓的撫標精兵攻城比較賣力,他們先擡來大炮一陣狂轟,很快又發現城頭上的守軍並不像往日那樣迅速以火炮還擊,而是毫無動靜以後,便和宋一鶴一樣猜想城內發生內亂,牆頭守軍大概已經被悉數調走。

那麼此時再不登城,還等何時?

這些精悍的撫標官兵和施州土司兵,心態又爲之一變,轉而開始帶着一種過度樂觀的態度,彷彿武裝遊行度假一般,分成好幾支縱隊,擡着雲梯、唱着小曲兒,便準備輕取麻城。

可就在官軍登城到一半時,終於有眼尖的人發現四面城角不少地方,赫然已經樹立起了闖軍大旗。攻城官兵心中先是一驚,但隨即便都覺得闖軍尚在中原,怎麼可能出現在麻城?必是守軍的詐計而已。

“反擊!”

正當官兵大爲放鬆的時候,猛然聽到城頭上傳來一片“反擊”的吶喊聲,人人驚駭莫名,仰首望去,赫然見到一羣頭戴紅纓氈笠帽的士兵,擡銃架炮,對着攻城部隊便是狂轟濫炸。

“是闖賊!真的是闖賊!”

不知道是誰先喊了一聲,緊接着便有無數人跟着呼喊了起來,還有不少人沒有聽清楚,心中詫異前面的將士在鬼叫些什麼?

可當最前排的攻城士兵突然丟下武器向後潰逃,被這幾天放縱生活和夜間炸營搞得精神緊張的官兵們,也就顧不上突然出現在麻城城牆上的人到底是誰,只知道學着身邊的友軍丟下兵器,趕緊逃跑。

不管到底是不是撞上硬茬了,反正跑的比友軍快,一定沒錯。

宋一鶴看到攻城部隊突然不戰自潰,先是一頭霧水,等親兵告訴他城頭上出現了闖軍旗幟後,他才痛罵道:“這不過是沈莊賊虛張聲勢、故弄玄虛而已,爾輩居然爲此等鬼蜮伎倆所迷惑,可笑、可笑!”

他越想越生氣,乾脆親自帶着所有撫標親兵到前線堵截潰逃官兵,不許攻城部隊後撤半步,敢有逃竄者,即令督戰的親兵將其就地正法。

這樣強力彈壓之下,攻城官軍才勉強停住了後退之勢,在宋一鶴的強迫下重新衝到前排和守軍廝殺。

本來麻城城內的確是發生了梅增智和周文江這主戰、主和兩派士紳,都在內訌中瓦解的事變,守軍戰鬥力肯定也出現了很大問題。

即便嚴薪帶着紅隊隊員親上城牆協防,他們這不到一百人的部隊,也是杯水車薪,起不到太大作用。

但是攻城官軍被闖軍旗幟所惑,不少人都認爲一定是有闖軍潛入城中協防。他們對闖軍其實並不瞭解,但也聽說過近來三邊總督傅宗龍在中原被闖軍打得全軍覆沒的事情,因此心生恐懼,士氣更加低沉,攻城愈發不積極,越打越慢,任憑宋一鶴如何上火催促都沒有辦法。

當日頭完全升起的時候,攻城官軍還是沒有取得太大的進展。可在麻城西北方向數裡處的三角山,于山林掩蔽之下,正有大隊兵馬從大別山南麓潛行而至,他們銜枚疾走,過高山、穿險要,已佔有了正對着攻城官軍隊伍蜂腰處的良好戰位。

三角山因其三柱奇峰,狀如獸角,突兀蒼穹而得名,又因有“筆架飛瀑”的奇觀,又名筆架山。“筆架飛瀑”的景觀附近,有一處古蹟,是元末徐壽輝起義稱帝,率領紅巾軍屯聚於此時留置的鑄錢爐。

從大別山南麓潛行過來的這數千精悍勁卒,指揮部就駐在鑄錢爐邊上,爲首的少年將領頭戴紅纓笠盔,身穿天藍色箭衣,披掛一件薄皮輕裘,手拈爐旁的一截斷箭,從容笑道:“可擊矣。”

第一百零九章 顧君恩在此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圓第九十五章 馬紹愉使團第五十三章 清軍裂開了第三十七章 闖軍萬勝第八章 世祖回鄉第八十九章 任繼榮和任光榮兄弟第三十六章 流動作戰與根據地的條件第一百零六章 揚武劍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二)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七十二章 鹿角線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鐵馬之象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九十三章 慶功宴(下)第八十五章 紙幣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十八章 瘋狂的田見秀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於大明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七十一章 洗甲北舞渡(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煥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七十八章 紅衣發熕之神第十一章 竹溪突圍(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四章 於大忠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三章 龍鳳廟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後一戰(三)第三十三章 救鮮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一百一十章 超過清廷的大順諸將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義王吳三桂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師助剿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五十二章 搜殺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七十四章 旅蒙商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國之謀第一百章 何洛會多慮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一百四十四章 燙手山芋邢夫人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七十五章 高達天下無敵啊第七十四章 給晉王算一卦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軀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三十九章 楊嗣昌的終局(三)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四十五章 遼澤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第一百一十一章 監國、晉王第九十八章 方太師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二十六章 洛陽春光好(三)第五十四章 賀鎮精騎(一)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十四章 碗口銃第十一章 竹溪突圍(下)第十六章 鞏尚書的好文章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八章 殺晉王,焚王府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三十九章 小虎隊第七十六章 撲夷陵(二)第七十九章 撲夷陵(五)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圓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會戰開始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
第一百零九章 顧君恩在此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圓第九十五章 馬紹愉使團第五十三章 清軍裂開了第三十七章 闖軍萬勝第八章 世祖回鄉第八十九章 任繼榮和任光榮兄弟第三十六章 流動作戰與根據地的條件第一百零六章 揚武劍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二)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七十二章 鹿角線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鐵馬之象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九十三章 慶功宴(下)第八十五章 紙幣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十八章 瘋狂的田見秀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於大明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七十一章 洗甲北舞渡(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煥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七十八章 紅衣發熕之神第十一章 竹溪突圍(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四章 於大忠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三章 龍鳳廟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後一戰(三)第三十三章 救鮮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一百一十章 超過清廷的大順諸將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義王吳三桂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師助剿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五十二章 搜殺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七十四章 旅蒙商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國之謀第一百章 何洛會多慮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一百四十四章 燙手山芋邢夫人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七十五章 高達天下無敵啊第七十四章 給晉王算一卦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軀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三十九章 楊嗣昌的終局(三)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四十五章 遼澤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第一百一十一章 監國、晉王第九十八章 方太師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二十六章 洛陽春光好(三)第五十四章 賀鎮精騎(一)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十四章 碗口銃第十一章 竹溪突圍(下)第十六章 鞏尚書的好文章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八章 殺晉王,焚王府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三十九章 小虎隊第七十六章 撲夷陵(二)第七十九章 撲夷陵(五)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圓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會戰開始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