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苟活於世

“趙應元!?你怎麼擅自到洛陽來了?關中那裡出什麼事情了?”

趙應元本來是羅汝才的旗鼓副將出身,此時也是曹營舊部的大將之一。原本他奉命運送糧秣到潼關一帶,並且在關城中建立糧倉倉庫,以做之後接濟出關援軍的工作。

羅顏清對趙應元此人十分熟悉,知道他是曹營舊部中非常親近闖營的一員將領,所以一看到趙應元渾身是傷,衣甲上沾滿鮮血的樣子,心中馬上就升起了一股強烈的不安感。

馬進忠也大爲震怖,他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來,趙應元在潼關一帶,怎麼可能發生戰事?竟然傷成了這樣!

趙應元從潼關關城一路逃到洛陽,身邊只剩下了十幾名各自帶傷的親兵。他臉上掛彩數處,身上滿布鮮血,雙眼看着西面的關中方向,眼神裡既有悲憤又有無奈:

“大小姐!……不,大夫人。潼關生變,我險些也死在了關城裡面……是我的一個親兵穿上的盔甲扮做我的身份,被大炮炸死,加上一些趁亂叛變的前明官紳到處放火,局勢大亂,我才逃了出來。”

羅顏清與馬進忠面面相覷,潼關居然發生了兵變……這是他們怎麼都預測不到的事情。

羅顏清的臉色有點難看,她懷胎數月,離產期已經不遠,馬進忠也擔心這些壞消息影響到羅顏清的身體情況,就小聲說:

“大夫人要不要先去休息?潼關的事情由我和趙將軍去解決,無非是一些官紳叛變,我們帶兵去彈壓就可以了。”

羅顏清沒有迴應馬進忠的話,而是直接問趙應元:

“潼關守軍有咱們曹營的老本兵好幾千人,一些趁機作亂的家丁團練,怎麼可能奪取潼關城?趙應元,關城裡到底發生了什麼?潼關位置極爲緊要,現在郎君他們正在黃河北岸抵禦清軍,我們絕不能這時候讓肘腋生變。”

趙應元神色非常難看,他咬牙切齒道:

“是……是楊繩祖和王龍!楊繩祖突然說奉南陽公的命令到潼關接防,入城以後卻突然發難……事發突然,我對楊繩祖他們的兵馬又全無防備,猝不及防之下,將領軍官幾乎被全部殺害,關城守軍因此失控,現在……現在可能已經完全讓楊繩祖他們控制住了!”

楊繩祖就是楊承祖的弟弟,同樣是羅汝才的外甥之一,也一樣是曹營舊部中的一員重要將領,王龍則是楊承祖的副將。

楊繩祖和王龍兩人手持羅汝才的關防印信到潼關換防,趙應元自然升不起絲毫的疑心。大家同爲曹營舊部,都是曾經並肩作戰十幾年的老朋友,趙應元怎麼想得到,在他打開潼關關城城門,將楊繩祖和王龍迎接到官署以後,面臨的將是一場滅頂之災。

趙應元的一家老小都駐在潼關關城裡,他幾乎是失聲痛哭:

“大夫人,難道是南陽公叛離大順了嗎?怎麼會這樣?怎麼會這樣!我的父母妻子,都在潼關,此時恐怕已經是陰陽兩隔了!大夫人,你告訴我,南陽公究竟是怎麼了?他難道真的要謀反嗎?”

趙應元和羅顏清二人都是曹營舊部,只有馬進忠是左鎮降將,他看着屋裡站成一圈的佩劍侍女,再看看趙應元和羅顏清兩人的臉色,心中發寒,忍不住按住刀柄,生怕一言不合這兩個曹營舊將就會殺了自己,拿自己的項上人頭去給羅汝才請賞。

羅顏清敏銳的目光落在了馬進忠的手上,她輕嘆一聲,手上卻已經握緊到了青筋暴起的地步。

“不可能……絕不可能,我哥哥絕不可能叛離大順。”

羅顏清斬釘截鐵道:

“這中間一定有誤會……我哥哥平生的座右銘就是賊不殺賊,當初我們還是賊的時候,尚且如此,何況今天大順已經開國建基了?我哥哥放着大順的南陽公、南陽王不做,怎麼可能會去造反?

而且他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去掌兵權了,如果真的有心造反,怎麼會把兵權都拱手讓出?”

馬進忠被羅顏清的眼神一睹,心中後怕,趕緊將手鬆開,但他還是忍不住說了一句:

“知人知面不知心,或許南陽王不掌兵權,就是爲了迷惑大家。”

趙應元也說:“若不是南陽公,誰能命令得了楊繩祖和王龍?他們兩個人都是咱們曹營舊部裡的大將,而且我可以確信楊繩祖手裡的關防印信的確是來自西北經略使官署,那些印信就是我親自帶金銀匠爲南陽公鑄造的,絕對是一點無虛。”

羅顏清咬碎銀牙,眼神冷厲,她一手將身後侍女的佩劍拔出,立在身前,斷言道:

“不可能!如果你們都認爲是我哥哥謀反的話,就先在這裡殺了我吧!”

馬進忠見狀更不知道說些什麼好了,他忙不迭跪下說:“大夫人、大夫人,您還懷着晉王殿下的骨肉……那是咱們大順朝的國本啊!可不能有個什麼三長兩短。”

趙應元則抹了一把身上的鮮血,憤憤道:“那又是誰指使楊繩祖他們來奪關的?我的妻子父母是有何罪!”

“這……”

羅顏清也想不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她心中甚至懷疑是不是因爲吉珪和楊承祖的蠱惑煽動,所以羅汝才真的起兵謀反了?但羅顏清又覺得以自己對哥哥的瞭解,羅汝纔是絕不會行此下策的,而且自己不在陝西,還在河南,以他們兄妹兩人的感情,羅汝才根本不可能棄自己的性命於不顧,在陝西突然叛變。

可是又怎麼解釋現在的這種情況呢?

羅顏清手上抓着寶劍,卻感到眼前一陣迷茫,無力可使。她頭顱失血,兩眼裡的畫面一陣閃動,腹中也傳來一陣絞痛,險些暈倒在地上。

可羅顏清畢竟是一位弓馬矯健的戰將,她狠狠將配件刺入桌板上,說:

“馬進忠,洛陽還有多少兵馬?”

“……洛陽守軍有五千人,我又帶來洛陽三千楚兵,總共只有這些……大夫人,難道你想……!”

羅顏清篤定道:“郎君給我安排的侍衛還有另有百人。八千兵馬已經稍嫌太多,馬進忠你現在立即去揀拔精兵,我們只要帶去四千人就可以。”

趙應元駭然道:“大夫人,你想做什麼?”

“我想做什麼?”羅顏清將寶劍一甩,“奪回潼關。”

羅顏清冷着臉說:“我也是曹營出身,如果真的是我哥哥起兵謀反,要壞郎君的大業,我又何能繼續苟活於世上。馬進忠你做事不是很勤快嗎?快去整頓兵馬,時間不等人,我們必須立刻出擊。”

馬進忠、趙應元二人相互對視,都是冷汗直流,爲羅顏清的大膽無前爲之震驚。

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五十八章 高郭進兵第七十八章 紅衣發熕之神第七十四章 李來亨和羅顏清的蜜月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來亨在哪裡第一百二十章 貝勒爺昏招迭出第三十九章 爆頭騎士鰲拜第四章 節帥幕府第十八章 祝捷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四章 徐州剿總,拉我一把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八十五章 紙幣第二十二章 會師商州(下)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四十六章 永爲濁流第一百一十一章 監國、晉王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七十一章 花關索(上)第九章 土改藍圖的第一步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九十五章 馬紹愉使團第一百零六章 揚武劍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二十三章 李得勝第二十六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四)第七十九章 飛雨入葉縣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八十八章 開封第六十章 反對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三章 李天下第八十九章 體制第二章 惠世揚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險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一戰(七)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六十七章 摧破裕州城(三)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四章 於大忠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見秀第九十二章 欽定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軍營第八十章 鄉官體制開始動員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第一百零六章 揚武劍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四十五章 公子獻頭第八十一章 闖獻曹會師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第八十五章 紙幣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第三十七章 闖軍萬勝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點進攻,我全都要第八十二章 千人諾諾,數夫諤諤第九十章 方從哲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八十六章 劉芳亮做出決策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六十章 兵發中原第八十九章 體制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六十二章 添亂小能手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十章 牛銓請罪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時泰的光榮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九十六章 鳥銃對輕炮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殺李來亨第七十六章 掃除絕域第十三章 隨州夜第十三章 老營改革(上)第八章 世祖回鄉第六十六章 倫理梗第五十七章 星光皓月與烈日第一百零一章 陳永福增援上來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七十九章 夾河之役的第一勝
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五十八章 高郭進兵第七十八章 紅衣發熕之神第七十四章 李來亨和羅顏清的蜜月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來亨在哪裡第一百二十章 貝勒爺昏招迭出第三十九章 爆頭騎士鰲拜第四章 節帥幕府第十八章 祝捷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四章 徐州剿總,拉我一把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八十五章 紙幣第二十二章 會師商州(下)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四十六章 永爲濁流第一百一十一章 監國、晉王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七十一章 花關索(上)第九章 土改藍圖的第一步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九十五章 馬紹愉使團第一百零六章 揚武劍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二十三章 李得勝第二十六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四)第七十九章 飛雨入葉縣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八十八章 開封第六十章 反對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三章 李天下第八十九章 體制第二章 惠世揚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險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一戰(七)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六十七章 摧破裕州城(三)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四章 於大忠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見秀第九十二章 欽定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軍營第八十章 鄉官體制開始動員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第一百零六章 揚武劍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四十五章 公子獻頭第八十一章 闖獻曹會師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第八十五章 紙幣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第三十七章 闖軍萬勝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點進攻,我全都要第八十二章 千人諾諾,數夫諤諤第九十章 方從哲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八十六章 劉芳亮做出決策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六十章 兵發中原第八十九章 體制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六十二章 添亂小能手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十章 牛銓請罪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時泰的光榮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九十六章 鳥銃對輕炮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殺李來亨第七十六章 掃除絕域第十三章 隨州夜第十三章 老營改革(上)第八章 世祖回鄉第六十六章 倫理梗第五十七章 星光皓月與烈日第一百零一章 陳永福增援上來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七十九章 夾河之役的第一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