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永爲濁流

侯方域立刻就被闖軍驍騎逮往歸德,準備參加公審大會。陳永福在馬牧集投降沒過多久,他兒子陳德便也積極爲闖軍帶路,以先鋒將的身份幫李來亨攻取了其實已無兵防守的歸德城。

豫東戰局,至此可算是告一段落了。

可侯方域卻對自己的命運,尚且懷有掙扎的意圖。闖軍中的另一名文士,愛穿武服的顧君恩單騎踏馬而過,他對眼前這位名滿天下的復社公子懷以譏諷的笑容道: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復社四公子美譽滿天下,盛名之下、果無虛士。”

侯方域被顧君恩譏刺得沒臉擡頭,方以仁則將白金骨折扇拍在手裡回答說:“侯公子願傾囊相助闖軍,亦可堪一大用。”

“哈哈哈。”顧君恩忍不住笑道,“樂山,你倒真有一番因材施教、各盡其用的本領。”

侯方域聽到這句話,心中突然一動。

樂山?

這個字號,在侯方域的耳中,突然產生了幾絲熟悉的漣漪。從一開始的時候,他就對闖軍這位方太師的相貌,頗覺眼熟,只是因爲之前全都在屈膝求饒,亦來不得細想。

現在侯方域聽到方以仁的字號,突然間就回想起了許多回憶。他隱約記得同爲復社四公子之一的方以智,好像曾經同自己提過方樂山這個名號?

啊對呀,難怪覺得此人分外眼熟,他的相貌不就和方以智差相彷彿嗎?

大量記憶片段迅速在侯方域的腦海中浮現了出來,他驚呼道:“方以仁!你是密之的堂兄方樂山!”

侯方域這纔想起來一樁往事舊案,當初閹黨餘孽阮大鋮曾經捏造了一些證據,攻擊方以智已經爲國殉難的堂兄方以仁投賊謀逆。

當時南都的東林文人們,只把這樁逸聞當成了阮大鋮狗急跳牆之下的瘋話,根本沒有一個人在意過。侯方域也只是在和方以智的一次閒聊中,略微聽他談起了方以仁這個堂兄的事情,才留有幾分印象。

到這時候,前塵種種,所有的線索都連接在了一起,侯方域才終於明白過來,阮大鋮所說的瘋話居然一點無虛!

方以仁看着侯方域震驚的神情,搖搖頭,淡然自若道:“侯公子真是貴人多忘事,我早年曾經遊學南都,久聞侯朝宗的文名,好幾次投書給你,想要尋個機會探討一下國家政要、東虜入寇一類事情。還有好幾回,我守在侯公子於南都興建的公館別苑外,只求能會上一面,一抒胸中戎事長才。可惜侯公子事煩,我二人竟無緣一面。”

“方……桐城方氏,竟然那麼早就從了逆?”

侯方域瞪大了眼睛,對方以仁的真實身份大感不可思議,隨即他又覺得口吻不對,在方以仁的面前這樣說話,豈不是自找死路,所以立即改口道:

“方……方世兄,我和乃弟密之是伯牙子期一般的知己之交,看在密之的份上,饒了我一條性命吧!我父親現爲朝廷總督剿賊大臣,只要世兄讓我去見我父親,我一定設法讓他投誠。如此闖軍不需一戰,就可以收取中原呀!”

“嘿,這倒不錯。”方以仁嘿然回答說,“我一貫仰慕朝宗的學識文采,可是陳將軍已經給我們送來了一份特別詳全的罪證。其中既有你是如何以攤派軍需的名義斂財,逼死一百多戶百姓的事情;也有你如何淫奪良婦,在歸德逼良爲娼興辦青樓別院的證據。”

方以仁走近過去,拍了拍已然呆若木雞的侯方域肩膀一下,輕聲道:“我也想救侯公子你一回,只要在公審大會上,你能雄辯一番,說清楚陳永福拿出的證據全都是僞證,那麼闖軍一定秉公執法,還給你應有的清白。”

話說到這裡,侯方域已經是兩股戰戰了。他自己最清楚方以仁話中的這些罪證,當然明白自己是罪無可逃。

侯方域只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忍不住控訴道:“方以仁!你也是復社士人出身,朝廷未曾薄待你,你怎麼能幹出李振一般的勾當來!”

方以仁被侯方域說的忍不住笑出聲來:“朝宗你今日倒也知道朝廷未曾薄待東林君子了嗎?李振?既然你說我是李振,那也正好,只要公審審出一個結果來,我就把你逮到黃河邊上去,好叫你永爲濁流!”

李振是後梁太祖朱溫的謀士,他爲了打擊舊日的高門望族,將一大批自謂“清流”的世家子投入黃河之中,使他們永爲濁流。

方以仁以白馬驛之禍恐嚇侯方域,果然將侯方域嚇得直接暈了過去。侯方域爲人不武至此,相比起在明軍西進兵團全軍覆沒時,和清軍白刃格鬥而死的復社舉人何剛,就真是下下之了。

亦可見到,東林、復社君子也只是常人,他們之中有何剛這樣不畏死的忠勇之士,也有侯方域這樣惜命如金的屑人。

此時正在徐州城內的陳子龍和許都,他們二人也都屬於東林、復社一系出身的士人。陳子龍是何剛的好友,許都則是何剛的門生,三人一起率領浙江的義烏團練來援徐,卻未曾想到,何剛這樣快的就先一步走了。

而當袁時中單騎奔回徐州的時候,陳子龍馬上就在古彭城裡看到了堪稱轟動的歡欣鼓舞——袁時中的歸來,讓人們絕望的心理,有了小小的一點安慰。

史可法聽說袁時中自賊營單騎奔回的消息以後,也算終於在千層萬緒的壞消息裡,看到了唯一一絲希望的曙光。

劉良佐在黃河南岸擅離職守、不戰而潰,以至於劉肇基率領的西進兵團,居然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一下子撞進了清軍的包圍網裡,不過一刻鐘,就幾乎全軍覆沒。

史可法收到西進兵團覆沒的消息時,真是感到天崩地裂,心中升起一股時局徹底敗壞,任絕世弈手也無法扭轉一點局面的絕望感。

更讓史可法頭疼的是,西進兵團覆沒,劉肇基戰死了,可是於永綬和高謙兩人卻逃回了徐州。這兩員“大將”帶回的兵馬雖然不多,可也有一兩千人。

雖然西進兵團的潰兵,早就把於永綬、高謙兩人陣前逃跑的消息帶回了徐州,可他們坐擁軍隊——哪怕只有二千人!

也一樣不是現在的史可法所能處置之人。

史可法名義上是徐州剿總大臣,可以總督淮揚徐廬之間數不清的州縣和軍隊。可論到實際上,史可法真正能夠控制的軍隊,只有徐州這三萬人而已。

現在劉良佐帶着一萬多人跑得沒了影兒,劉肇基帶着一萬人在碭山全軍覆沒,史可法名義上在徐州還保有將近一萬的軍隊,可這其中幾乎都是一些湊數的空額部隊,大部分士兵僅僅活在名冊之上罷了。

他現在唯一可以依賴的力量,除了自己那不足千人的標營以外,竟然就只有陳子龍和許都從浙江帶來的一隊義烏團練。

兵力捉襟見肘到了這種地步,也就造成了史可法明知道於永綬和高謙兩人擅離職守、陣前逃亡,也毫無懲處、處置他們的辦法。

甚至於從碭山逃歸徐州的一些潰兵,明明已經把碭山之戰的情形說得十分清楚:於永綬和高謙如何畏敵如虎的逃跑,劉肇基是如何同東虜拼死作戰到全軍覆沒的,這一切情形,經潰兵之口,史可法其實都非常清楚。

但史可法懼怕於永綬和高謙兩人控制的兵馬生變,所以對這兩員陣前潰逃的無膽鼠將,不僅沒有進行任何理所應當的懲罰,反而還不得不四處挪用府庫積蓄餉銀“嘉獎”二將。

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四十一章 不可期門受戰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四十章 孫可望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一百四十章 蒼髯老賊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二十一章 宋一鶴守在四境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明軍第十九章 清田馳禁第三十章 江南多士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一百二十五章 潰圍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手就位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十二章 遇順則止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三十二章 破陣軍嶺川(三)第五十七章 星光皓月與烈日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時泰的光榮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成棟第六十章 不見洛陽花(三)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第十七章 強攻屏風寨(三)第五十二章 搜殺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一百四十三章 東師已入燕京城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八十二章 依舊大順第四十五章 遼澤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八章 英雄氣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編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九十章 二龍一虎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銀子第一百八十七章 獻祭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順軍萬勝(二)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節帥(上)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五十九章 亡國之道第十八章 祝捷第六十四章 我們這一年第九十四章 闖賊殘殺崇禎皇帝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師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五十四章 車騎關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國之謀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四十四章 五營軍制第一百零五章 張國武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編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十四章 老營改革(中)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殺李來亨第九十九章 閤中國之力,滅絕其種類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十四章 秦晉爭禪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四章 耿應衢的棉布工坊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險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三十一章 踏過士紳街第九十二章 解決革回兩營的辦法第七十七章 撲夷陵(三)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六章 裕州人第四章 小徽柔第九十九章 閤中國之力,滅絕其種類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八十五章 雷厲風行李來亨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八十五章 紙幣第三十五章 襄陽陷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一百章 何洛會多慮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
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四十一章 不可期門受戰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四十章 孫可望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一百四十章 蒼髯老賊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二十一章 宋一鶴守在四境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明軍第十九章 清田馳禁第三十章 江南多士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一百二十五章 潰圍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手就位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十二章 遇順則止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三十二章 破陣軍嶺川(三)第五十七章 星光皓月與烈日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時泰的光榮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成棟第六十章 不見洛陽花(三)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第十七章 強攻屏風寨(三)第五十二章 搜殺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一百四十三章 東師已入燕京城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八十二章 依舊大順第四十五章 遼澤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八章 英雄氣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編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九十章 二龍一虎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銀子第一百八十七章 獻祭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順軍萬勝(二)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節帥(上)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五十九章 亡國之道第十八章 祝捷第六十四章 我們這一年第九十四章 闖賊殘殺崇禎皇帝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師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五十四章 車騎關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國之謀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四十四章 五營軍制第一百零五章 張國武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編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十四章 老營改革(中)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殺李來亨第九十九章 閤中國之力,滅絕其種類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十四章 秦晉爭禪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四章 耿應衢的棉布工坊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險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三十一章 踏過士紳街第九十二章 解決革回兩營的辦法第七十七章 撲夷陵(三)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六章 裕州人第四章 小徽柔第九十九章 閤中國之力,滅絕其種類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八十五章 雷厲風行李來亨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八十五章 紙幣第三十五章 襄陽陷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一百章 何洛會多慮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