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

開國大禮的煙花繚繞之下是一片使人感到陶醉的酒氣,李來亨告別李過以後,便和方以仁等部屬返回永昌天子御賜的宅邸休息。

但在星空之下,在層疊瀰漫的煙霧之中,另外還有一些人則積極地聯絡和活躍了起來。

這些人中值得注意的一位,便是新晉的大順開國伯爵繁峙伯姜瓖。

姜瓖在酒宴以後,就找上了陳永福、白廣恩還有左光先等人攀談。他們幾位都出身於明朝降將的隊伍之中,但是細細區分又有着很大的區別,像白廣恩和左光先,還包括牛成虎在內,都屬於秦軍出身,其中白廣恩還是由義軍投降官軍以後,又由官軍投降回了大順軍。

陳永福的身份又更加特別,他屬於河南官軍出身。因爲河南的官軍在明軍之中,本來就算不上是一支勁旅,又不像九邊軍隊那樣存在大量親戚聯結、根深蒂固的將門世家。所以陳永福本人雖然一再提攜親子陳德上位,竭力嚮明朝官軍的將門世家靠攏,但就他本人而言,與這些將門世家的關係尚屬於淡薄之列。

如果仔細算起來,考慮到楚闖中還有馬寶這樣同樣出身河南官軍,現在則躋身於李來亨麾下高位的人物,陳永福大約是這一批伯爵中,唯一一個與李過李來亨父子關係親密之人。

至於姜瓖本人,便是典型的九邊邊軍將門世家出身。

可是因爲大同之變、雁門之敗的緣故,姜瓖於大同邊軍中的“生態位”已經全部被現在明清聯軍所屬的大同總兵劉遷所取代了。

他留在大同的家眷、子弟,也在雁門之戰以後,悉數遭到了滿洲人的屠殺——也是因爲這一層關係,所以姜瓖纔可以洗脫自己在大同之變中的種種通敵嫌疑。

姜瓖因爲雁門之戰中奮勇作戰,特別是斷後阻敵,又護衛田見秀狂戰潰圍而出的一段經歷,讓他與大順軍的澤侯形成了十分親密的關係。

“我家數十口人,一夜之間爲東虜殺盡……此仇不報,何復爲人!”

這些新朝伯爵們酒醉以後,姜瓖不知道是酒後吐露真言,還是刻意用這樣的說辭彰顯着自己對於新朝政權的忠誠。

總之姜瓖的樣子,他沉醉酒水之中,雙眼赤紅,好像是想念起了遠在大同的父母、妻子、兄弟、族人,好像是想起了雁門之戰以後傳來的那些慘痛的消息,眼眶紅着紅着,不知不覺便溼潤了起來。

他把酒杯握得極緊,幾乎要把杯子捏碎在了手掌裡面。杯中的酒水搖搖晃晃着,幾次向杯子的邊緣接近,似乎要傾灑出來,但隨即又慢慢蕩回杯中,繼而恢復平靜。

同坐的其餘將軍們,有秦軍出身的白廣恩、左光先、牛成虎等人,也有剛剛到達太原不久,心中正盤算着什麼時候去拜會李來亨的陳永福。

諸人心思各異,想的事情都很多。但是姜瓖這樣悲慘的遭遇,又讓他們的確是真實地產生了一種同情感。

鳥獸尚且傷其同類,何況是人呢?

大家過去都是明朝的將軍,現在又都是新朝的伯爵,於境遇上處境基本相似。可是左光先的兒子左勷現在已經擔任起了大順軍的地方衛軍將領,陳永福之子陳德同樣在李來亨的麾下爲將,只有姜瓖全家因爲雁門之戰,遭遇到這樣的滅頂之災,物傷其類,誰又能夠不爲之感嘆一聲呢?

左光先是秦軍中特別有名的一位驍將,只是他現在年歲已大,所以實力、戰績比不上白廣恩這些新人。但左光先與姜瓖一樣,不似白廣恩和牛成虎,而是正統的明朝邊軍將門世家出身,且家世比之姜瓖更爲顯赫,是邊軍中一位深孚人望的老將。

他爲姜瓖勸酒道:“東虜皆人面獸心之輩,痛飲此杯,日後定當直抵幽燕之地,收復京師,既報我們曾經的國仇,也雪兄弟今日的家恨。”

其餘人等紛紛舉起杯來,同仇敵愾之氣,不必多言。姜瓖趁着氣氛的熱烈,又痛灑熱淚,向這幾位老兄弟談到了自己在大同之變以後的種種心路歷程:

“不瞞老兄弟們一句話,大同事前,我也想過大順新朝究竟能不能站穩腳跟?大明的國基和天命是不是真的到了無藥可救的地步?現在想來,就是兄弟我的遲疑造成了一門的滅頂之災啊!

明廷引虜入邦,禍在天下。先帝……崇禎帝在紫禁城中觸柱自殺,我就不去說他了,可是像如今明朝的首輔陳演這一班人,哪個又不是狼心狗肺、衣冠敗類?居然屈膝於夷狄,把幾百年的天子首善之地都獻給了虜酋……前朝的文官合該拷掠夾死一班,那些關寧武將又能好到哪裡去?

吳三桂先是擁兵自重,秦軍兄弟們在河南的時候,他吳長伯卻在寧遠和東虜勾肩搭背!照我來看,懷來之事,肯定是早在寧遠的時候,就有祖大壽這類人從中穿針引線,早把事情談妥了,否則事情怎麼會件件都順虜酋的意思?關寧武將也是都該殺的!”

秦軍諸將們都是孫傳庭的舊部,雖然已經投降了大順軍,可是畢竟與孫傳庭留有一分香火情在,對於吳三桂在懷來宴上的醜惡之舉,哪一個不是怒髮衝冠!

姜瓖提起這件事來,白廣恩當即就拍桌切齒罵道:“吳長伯這個人面獸心的東西,當年在遼左的時候,我真是瞎了眼睛帶兵去救他!我把這條齷齪的狗東西當成一個兄弟,才害死了懷來宴上的一幫秦軍故舊啊!”

牛成虎想到自己作爲秦軍的旁系將領,一貫是爹不疼娘不愛,一切糧餉軍資的分配都落在後面,常常受到一些文官的剋扣盤剝,聽姜瓖怒斥明朝文官各個該殺,同樣深有同感:

“文官是各個該死!……至少在京師的那些個文官,等咱們隨陛下光復幽燕,定要殺遍一個京華!”

考慮到李自成現在又重用了不少明朝舊臣,牛成虎順着酒意罵到一半後,還是改了口,縮小了自己的攻擊範圍,只說尚在明清聯軍統治之下,爲皇太極天下之謀添柴加火的那些個文臣纔是該殺之人。

陳永福看着這一切,靜觀其變,他感到了姜瓖正在拉攏明軍降將們的努力,可是又不禁疑惑起來,大家現在是人在屋檐下,一切都要小心行事,誰都不敢像過去在明朝時那樣跋扈不法。姜瓖想拉起一個小團體嗎?作爲剛剛加入大順不久的新人,立即就做起這種犯忌諱的事情,可算不上明智之舉呀。

“對,許多狗東西是合該剿洗屠戮的。”

姜瓖趁着衆人的情緒,立即又說道:

“大同、雁門兩戰以後,我家一門數十口被韃子殺害。雁門之戰,我的老部屬劉遷還伏擊老子,想要取我的項上首級,換取他在虜酋那裡的平步青雲!

若非澤侯看重我,大同慘變以後,我到底還有什麼活着的意思?不若跟我幼子一起去死吧!

蒙澤侯的看重,雁門之戰我們潰圍殺出。死守太原的時候,澤侯又解衣推食地待我,人以國士待之,我能不以國士回之?虜騎不能摧破太原,這都是澤侯深孚軍心的緣故。

也是此事以後,我便記住一點,要對得起澤侯的看重,對得起大順和陛下的看重。今後無論如何,我是一定要爲大順盡忠,要爲陛下盡忠的。東虜一時間盤踞了幽燕,可是我看虜酋比不得元順帝和王保保,他們的好日子一定不多了!”

其實太原之戰時,率軍猛攻太原試圖全殲田見秀殘兵的,並非是多爾袞,而正是孫傳庭。但此時在座的白廣恩、左光先、牛成虎都是孫傳庭的舊部,姜瓖口中便只談虜騎、虜酋,而不提及孫傳庭的事情。

聽到這裡,陳永福倒是慢慢回過味來了。

第二十九章 會戰時刻第九十一章 高謙日記第一百零一章 天氣晴朗夏雨正涼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後一戰(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五十一章 收遼第一百零九章 太行山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多爾袞高呼渡河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三十六章 約翰王孫可望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營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一章 湖廣節度使第一百三十七章 長伯,好做好做二十六章 歲入第二十五章 洛陽春光好(二)第二十九章 自取滅亡第九十一章 一線城市第四十四章 義送袁時中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遠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九十二章 慶功宴(上)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三章 林貓貓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十四章 郭君鎮的勝利第一百四十九章 瘋狂辱多爾袞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十六章 赤蛇蛻皮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十六章 赤蛇蛻皮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四十六章 李來亨的秘策(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變第一章 湖廣節度使第八十章 動地翻天第八十一章 大明中興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九十章 保衛山東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三章 龍鳳廟第五十九章 刀馬旦(中)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一百零六章 南陽公經略關中第二十八章 方太師的議論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六十九章 大明的姜維第十一章 竹溪突圍(下)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媽羅顏清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八十章 囚車行第一百零五章 張國武第八十一章 闖獻曹會師第一百一十章 超過清廷的大順諸將第七十六章 掃除絕域第三十九章 楊嗣昌的終局(三)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二十五章 沈莊軍的末路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六十章 兵發中原第三十一章 鈕鈷祿·陳泰不夠勇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九十章 首都第一百零一章 誰是泥菩薩呢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十五章 小河溪集市第二十七章 洛陽春光好(四)第七十二章 鹿角線第八十章 囚車行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七十五章 崇禎的四字宗旨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第三十五章 襄陽陷
第二十九章 會戰時刻第九十一章 高謙日記第一百零一章 天氣晴朗夏雨正涼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後一戰(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五十一章 收遼第一百零九章 太行山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多爾袞高呼渡河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三十六章 約翰王孫可望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營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一章 湖廣節度使第一百三十七章 長伯,好做好做二十六章 歲入第二十五章 洛陽春光好(二)第二十九章 自取滅亡第九十一章 一線城市第四十四章 義送袁時中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遠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九十二章 慶功宴(上)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三章 林貓貓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十四章 郭君鎮的勝利第一百四十九章 瘋狂辱多爾袞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十六章 赤蛇蛻皮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十六章 赤蛇蛻皮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四十六章 李來亨的秘策(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變第一章 湖廣節度使第八十章 動地翻天第八十一章 大明中興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九十章 保衛山東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三章 龍鳳廟第五十九章 刀馬旦(中)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一百零六章 南陽公經略關中第二十八章 方太師的議論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六十九章 大明的姜維第十一章 竹溪突圍(下)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媽羅顏清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八十章 囚車行第一百零五章 張國武第八十一章 闖獻曹會師第一百一十章 超過清廷的大順諸將第七十六章 掃除絕域第三十九章 楊嗣昌的終局(三)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二十五章 沈莊軍的末路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六十章 兵發中原第三十一章 鈕鈷祿·陳泰不夠勇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九十章 首都第一百零一章 誰是泥菩薩呢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十五章 小河溪集市第二十七章 洛陽春光好(四)第七十二章 鹿角線第八十章 囚車行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七十五章 崇禎的四字宗旨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第三十五章 襄陽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