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開封

天法四十八年,由於李來亨病情愈來愈嚴重,他對於實行改革、挽回多年來窮兵黷武造成的財政困難局面,顯得越來越急迫,終於在這年三月開始了史稱天末改制的官制改革。

朝廷宣佈按照此前頒佈的“釐定官制章程”,改組各部院,將戶政府改爲度支部,以稅務院、鹽政院等機構併入。

度支部設尚書一人,左右侍郎、左右丞、左右參議各一人。下設承政、參議二廳及田賦、海運、稅課、笐榷(鹽課)、通阜(貨幣)、庫藏、廉俸、軍餉、制用(稽覈工程、款項及雜支)、會計十司與一個金銀庫。

各廳、司、庫分設郎中、員外郎、主事等官,除金銀庫人員較少,各廳、司一般有十數人。

另有收發稽查處(收發文書與催辦),設員外郎、主事三人。此外,尚有部務員一百餘人,額外司員(郎中、員外郎、主事)四百餘人。

度支部成立後,不僅內部機構做了調整,且作爲最高的財政管理機構,着手對全國財政進行清理整頓。

首先以當時的陰曆七月爲一個會計年度的開始,制訂預算決算表,整理財務,派遣人員到各省調查租稅及一切行政經費,從而達到“上自皇室,下至地方,鉅細無遺”的狀態。

財政清理作爲天末改制的重要措施之一,其目標是以度支部爲財政中樞,劃分國家稅與地方稅,辦成預算決算。

度支部人員花費了大量精力,調查各省歲出入總數,覆查各省歲出入總數、釐訂地方稅章程、試辦各省預算決算,最後編定會計法、會查全國歲出入確數、頒佈地方稅軍程、釐定國家稅章程。

完成初步清理以後,天法四十九年度支部又頒佈國家稅章程,試辦全國預算、全國決算,並在李來亨生前確定了皇室經費和設立審計院的任務。

在複查各省財政收支的同時,度支部還着手進行了天法五十年的財政預算制訂工作。

省歲出入預算報告冊由各省清理財政局編制,編竣後經節度使覈准上報度支部,再由度支部彙總各部院上報預算經費,編制全國預算書。

預算名義上成立了,但這個赤字高達九千萬元的財政預算案,各省節度仍紛紛奏請修改,以致預算案有被推倒之虞,度支部不得不兩次奏請維持原案,由病危的李來亨親自出面才壓制了所有反對意見。

從存在的問題來說,首先在於編制預算的準備條件還不成熟,如會計法、國家稅地方稅劃分等法規尚未完善、公庫尚未全部統一,貿然編制預算,自然矛盾百出。

其次,財政預算應根據國家大政方針、施政重點以確定財政收支。

但天法五十年的預算案紛然雜陳,純粹是因爲李來亨自知時日無多而強行推進的,編制計劃缺乏重點。

第三,財政預算收支應該平衡,如有赤字,應明確彌補辦法。但無論各省還是全國的預算,都是以赤字交議,李來亨堅決不願意停止同呆迷兒帝國的戰爭,軍費無法減少,預算赤字便極爲龐大,只好又發行公債來彌補赤字。

儘管有人認爲這次預算案是“各種雜亂無章之賬簿”,但它卻確定了順朝財政預算制度的基礎,也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份全國財政預算編制案,爲即將到來的孝宗朝財政整理奠定了極爲良好的基礎。

財政改革是天末改制一切計劃的基礎源泉,由於改革步驟過大,軍費支出又十分龐大,財政問題因此一時間十分突出。

當時朝廷已徹底廢除了全部科舉制度的殘餘,實行全面的學制改革,責令各省、府、州、縣遍設大學堂、中學堂、小學堂、武備學堂、師範學堂、實業學堂、蒙養學堂等等。

在學制改革的旗號下,創設學堂風靡一時,民政部設有警務學堂,度支部設有計學館,陸軍部設有兵學館,法部設有法律學堂,商部設有實業學堂,工部亦設有藝學館。

辦學經費問題,因此特別重要。

此外還有振興工業的問題,到天法朝末期時,工商稅收已經成爲順朝國家財政收入最重要的一大支柱,所以實行重商主義、振興本國實業以稱霸世界市場的輿論越來越強烈。

扶持國家工業,要提供財政政策的支持和優惠,其中減稅免稅政策是最簡單的做法。

朝廷針對工商業確實很早就制定了一些優惠政策和獎勵措施,如以爵賞獎勵工商,借貸官款,參入公股,有時也減免部分貨稅等。

但這些措施大多無明確的法規條文,隨意性較大,未能制定出振興工商業的完整財政政策。至天末改制時,才確立了重商主義的財政政策。

財政改革的目的是統一財權,這勢必觸動官僚集團的既得利益,引起他們的反彈和阻撓。所以在天末改制的過程中,李來亨又藉機生起不少大案,懲治貪官,擴大了龍衣衛的權限,造成了情治強力機關尾大不掉的問題。

直到孝宗上位以後,在大長公主李徽柔母子的支持下整頓龍衣衛,才消除了這一隱患。

財政改革最大的好處,則莫過於使得朝廷對全國的財政規模有了大致的瞭解,從此能夠量入量出,在合理程度上汲取民間財富做國政需要,再不會出現晚明時國家對民間物質資源動員能力完全喪失的情況。

天末改制還爲孝宗朝的財政整頓培養了一批有用人才,國家的長治久安因此得到保障。

新時代正在慢慢到來,而大順國家也日漸從世祖朝末期過度緊繃的窮兵黷武狀態中恢復過來,民間氛圍愈加寬鬆,工商業的發展一天繁榮過一天,奢侈自負、尚武驕橫的民間風氣,與士大夫經世致用、文武兼資的學風融合一氣,形成了世祖朝末年十分特殊的順朝人民底色。

據有一定家資的順朝市民,往往有大量購入海外商品、窮奢極欲攀比貴族的一面,但又有邊疆發生戰事時,踊躍捐獻家產、躍馬從軍的尚武經世一面。

窮極誇富與從容捐獻,跋扈尚武與就義沙場,成爲了大順百姓的一種矛盾型氣質。

第三十二章 洛陽春光好(九)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陣單章說明 整合45~53章爲5章節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三十六章 流動作戰與根據地的條件第三十四章 陳可新被捕第一百一十六章 難道歸來盡列侯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第五章 吳下搖旗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二十一章 會師商州(上)第六十七章 青羊宮之變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第十九章 欲取棗陽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二十七章 洛陽春光好(四)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戰(一)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二十三章 李得勝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十二章 遇順則止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六十二章 僕固懷恩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殺李來亨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六十章 兵發中原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十八章 祝捷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一百四十三章 東師已入燕京城第六十一章 中營宿衛驍騎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四十章 萬曆以來所未有的大捷第七十七章 夢迴劉宗敏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六十章 刀馬旦(下)第十章 軍官匱乏二十六章 歲入第九十六章 掃清胡塵第一百零六章 揚武劍第一百一十二章 奔楚(二)第十九章 欲取棗陽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八十九章 搢紳降爲編戶,衿佩等於僕隸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六十五章 孫可望:大家都是好兄弟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六章 營田使第十八章 建號封爵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六十七章 摧破裕州城(三)第六十五章 入藏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陣第八十四章 範永鬥第一百一十六章 飛雲橋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秘策(二)第十六章 赤蛇蛻皮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厭棄我家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六十二章 僕固懷恩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五章 耿應衢的生意經第一百四十九章 瘋狂辱多爾袞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第三十一章 踏過士紳街第七十二章 花關索(中)第七十三章 花關索(下)第六十三章 孫可望出手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八十八章 開封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九十二章 宋和記第二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一)第五十四章 崇禎
第三十二章 洛陽春光好(九)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陣單章說明 整合45~53章爲5章節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三十六章 流動作戰與根據地的條件第三十四章 陳可新被捕第一百一十六章 難道歸來盡列侯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第五章 吳下搖旗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二十一章 會師商州(上)第六十七章 青羊宮之變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第十九章 欲取棗陽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二十七章 洛陽春光好(四)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戰(一)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二十三章 李得勝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十二章 遇順則止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六十二章 僕固懷恩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殺李來亨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六十章 兵發中原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十八章 祝捷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一百四十三章 東師已入燕京城第六十一章 中營宿衛驍騎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四十章 萬曆以來所未有的大捷第七十七章 夢迴劉宗敏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六十章 刀馬旦(下)第十章 軍官匱乏二十六章 歲入第九十六章 掃清胡塵第一百零六章 揚武劍第一百一十二章 奔楚(二)第十九章 欲取棗陽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八十九章 搢紳降爲編戶,衿佩等於僕隸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六十五章 孫可望:大家都是好兄弟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六章 營田使第十八章 建號封爵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六十七章 摧破裕州城(三)第六十五章 入藏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陣第八十四章 範永鬥第一百一十六章 飛雲橋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秘策(二)第十六章 赤蛇蛻皮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厭棄我家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六十二章 僕固懷恩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五章 耿應衢的生意經第一百四十九章 瘋狂辱多爾袞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第三十一章 踏過士紳街第七十二章 花關索(中)第七十三章 花關索(下)第六十三章 孫可望出手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八十八章 開封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九十二章 宋和記第二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一)第五十四章 崇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