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

馬寶臉上帶着楚闖三堵牆騎兵專有的鐵面具,他扯着戰馬的繮繩,身後上千名來自殿前軍第六師的三堵牆精騎,全都銜枚無聲,悄然寂靜。

這支軍隊接到東昌府前線遭到襲擊的緊急軍情以後,就被谷可成先一步從濟南府前線調動了過來。本來黨守素強烈要求自己率軍先行前往聊城,但谷可成從軍事角度考慮,還是馬寶麾下的新式騎兵營救聊城的成功率更高。

而且馬寶之前就有在山東作戰的經驗,和本地義軍武裝的關係也遠比黨守素緊密。所以谷可成從軍事角度考慮,才讓馬寶先行率領部分騎兵疾馳往東昌府增援。

這同時也是一種心理戰術,同樣出身中營老人的谷可成,他當然知道黨守素、任繼榮這些人在想什麼。優先讓馬寶出兵,將黨守素等中營老人放在第二梯隊出戰,也是爲了刺激他們的好勝心和爭強心,鼓舞因爲雁門之敗、獲鹿大戰還有田牛之變,士氣上一再往低走的中營舊部。

三堵牆精騎被馬寶部署在魚山北面,楚闖騎士的軍陣經過數場大戰的錘鍊,顯得越發嚴整肅穆。除了少數戰馬的蹄聲以外,偌大的軍列竟然鴉雀無聲,所有人都放下了連接在頭盔上的面罩,彷彿一堵鐵牆,密不透風,只等着壓碎滿洲人。

焦大帶着數名遊騎從前方趕了回來,他非常興奮,拼了命地壓低聲音,直到衝到馬寶的身旁才說:

“節帥!聊城還在,聊城還在!”

馬寶帶着鐵面罩,看不出他的神色來:“城池完好嗎?”

“城內火光鼎沸,殺聲震天,守軍還在城中堅守!清軍半數已經入城!”

馬寶牽住繮繩,開始指揮騎兵組成攻擊隊形。其實同樣是闖軍攻佔洛陽時期,被從守備一級降將提升起來的將領,但是馬寶的軍事天賦確實在任繼榮之上。如今他已有相當的大將氣度,冷靜從容,確實不是一般人可比。

“任繼榮很可以啊。”馬寶肅立在軍隊的隊伍之前,指着聊城方向,“清軍正在全力進攻聊城,他們不過是一支偏師,其實已經成爲孤軍深入之勢,全軍覆沒就在眼前。”

馬寶又拔出佩劍說:

“東虜蟻聚攻城,以全軍孤注於聊城,連外圍戒備的兵馬都沒有幾個,其勢已成盡覆。三堵牆諸驍騎,皆晉王親手教訓恩養之死士,爾輩衣晉王之衣、食晉王之食,桑梓家人皆因晉王仁政而於亂世中得享太平。

今天滿洲鐵騎南征欲渡黃河,一旦渡河,必定焚掠殘破湖廣桑梓,毀壞田園,奴役鄉人,使我中原之地盡爲羶腥,使晉王數年仁政化爲烏有。

諸驍騎將士,爾輩家人於河南、於荊楚,皆有田地若干,楚民更已享得浮生太平數年矣。滿洲胡虜一路從燕京屠殺至齊魯,所過剃髮殺戮,已經是慘不忍言。

我們不在此擊敗滿洲人,一旦使得胡騎渡過黃河,馳入中原,即便戰勝,中原之地也將備受塗炭,諸將士的親戚妻兒,又不知道將死傷多少人!

敵人就在前面,此刻唯有振臂一呼,疾馳殺敵!”

因爲情況緊急,馬寶是率軍急速奔馳至此,跑得比同樣是中營老人出身的黨守素還要快上一大截,所以先行趕到聊城附近的三堵牆騎士只有千人左右。

這千餘名騎兵默不作聲,所有人只是將長矛和馬刀豎起在身前,一片刀槍組成的密林在火光下熠熠生輝。

一千匹戰馬的蹄子同時向前,騎士們動作整齊劃一,掀開披風、拔出馬刀、立於身前,一氣呵成,千人成軍,彷彿一人,氣勢之肅然,讓馬寶大爲滿意。

“前進吧……”

焦大也拔出刀,他看着馬寶問道:“節帥,如何?”

馬寶將寶劍一揮,斷然說:“前進吧!三堵牆有進無退,是無堅不摧的。各隊按照此前指令,分隊攻入聊城,另留二隊,一隊隔絕城內外清軍兵馬,一隊隨我直撲東虜大營。”

各隊騎士都在騎兵士官的帶領下,形成了緊湊嚴整的密集陣。順軍騎兵的密集陣衝鋒戰術,同樣是經過數場大戰的考驗和錘鍊,在衝鋒、隊形維持和重整,還有撤出戰場方面,都比較最初有了質的飛躍。

大順軍的牆式衝鋒戰術,到這時候已經完全成熟,足夠應付大多數戰役情況。

所以馬寶充滿自信,清軍人數雖然很多,但是經過不計代價的猛烈攻城,力量已經完全疲倦。更何況這本來就是一支遠道而來又孤軍深入的偏師,缺乏後援力量,對於聊城四周缺乏應有的偵查和戒備,隊形鬆散,要擊垮他們絕非難事。

馬寶最後計算了一下時間,他擡頭通過月亮和夜色又判斷了一下時辰,接着根據聊城內外的大片火把燈光確認了敵人的位置,終於下達了總攻擊命令:

“可擊矣!”

順軍騎兵隊伍在黑暗中,悄然無聲地行動起來,好像一條沒有發出任何聲音的巨龍。人潮很快又分爲數隊,向着清軍的要害處直撲而去。

夜色掩蓋了這場突襲,馬寶選擇的攻擊機會也十分恰當,他的戰場嗅覺確實非常靈敏,這已經不是馬寶第一次依靠過人的戰場嗅覺,抓住絕對戰機的一刻了。

“殺光辮子兵——”

“殺光辮子兵——”

雖然攻防兩軍都舉了大量火把,府衙和練兵場附近還點了許多盞大燈,但這畢竟是晚上,夜色濃厚,順軍騎士很難分辨清楚敵我。因此馬寶直接下令通過髮型辨認敵人,遇到辮子兵,不管是否投降直接殺掉。

雖然在黑暗中,要想辨認清楚頭上的髮型,也並不容易。不過這比起辨認盔甲的樣式已經簡單很多,一部分先行衝入城內馳援的三堵牆騎兵簡單辨認一下敵人的辮髮,就馬上抽出短手銃開火,接着見辮子就砍、遇辮子就殺,焦大帶頭狂呼“殺光辮奴”,聊城之內,立即化爲血肉地獄。

馬寶則在城外,他留下一隊騎兵,大概一百餘人左右襲擾城門,阻止清軍內外兩支部隊匯合。接着自己就親自率領二百驍騎直撲敵人中軍大陣,滿達海此時已到聊城內指揮作戰,留在城外的是守衛端重郡王博洛的部分滿洲護軍。

護軍營是滿洲八旗中最精銳的一支軍隊,可是他們經過一整天的激烈戰鬥,已經特別疲憊,又全然沒有防備,連戰馬都放在一旁。等到發現敵人衝過來的時候,已經來不及騎乘戰馬,只能步行作戰,顯得非常狼狽。

博洛本來就被守軍射傷,傷勢很重,此時根本不能作戰。他躺在一張簡陋的軍帳裡,聽到外面突然傳來馬嘶人吼的喊殺聲,馬上就慌了神,博洛知道這一定是順軍援兵趕到了!

他搞不清楚順軍援兵有多少兵力,但想到自己貴爲大清郡王,絕不能恥辱地落在流賊的手中,就馬上抽出身旁侍衛的腰刀,架在脖子上說:

“闖孽已經打到這裡了!我是來不及逃走了,但我身爲國家宗室,不能辱沒八旗軍威。我死以後,你們一定要趕在流賊之前,毀掉我的屍體,不能讓流賊獲得!”

守在軍帳裡的侍衛勸阻道:“王爺,我拼死也要救你出來。”

“我殺死闖寇李自成,流賊若得我首級,勢必會鼓舞賊衆士氣,你萬萬不能讓他們得逞。”

博洛冷哼一聲,二話不說就將腰刀一橫,斬斷了自己的脖頸。他做的十分乾脆,鮮血從喉管中激射而出,噴灑得護衛滿臉都是。

侍衛咬住牙齒,忍着悲痛將博洛的郡王服飾脫去,又匆匆用一面盾牌將他的頭顱砸爛。沒過一會兒,軍帳就被順軍騎兵踏破,馬寶帶着幾名騎兵一邊用短手銃射擊,一邊揮舞馬刀衝了過來,兩名騎兵飛速衝過,侍衛還來不及做什麼抵抗就被殺死。

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瘟疫,可防可控第四十章 孫可望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六十五章 入藏第二十一章 宋一鶴守在四境第八十四章 範永鬥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六十三章 別動軍出城第一百章 何洛會多慮第一百二十章 阿濟格東路軍第六章 六尚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給我翻譯翻譯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六十九章 狸奴第一百零四章 鄖陽式結局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第四十七章 流賊投降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陣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陽(四)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於大明第十五章 老營改革(下)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三十三章 破陣軍嶺川(四)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七十章 牛李黨爭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七)第三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十一)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二十九章 自取滅亡第六章 雪花無辜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編制第一章 太原第二十三章 授節鉞於晉王第一百零九章 顧君恩在此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八十五章 雷厲風行李來亨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第五十四章 車騎關第五十八章 使徒來襲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八十九章 體制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三十六章 馬寶臨機決斷第七十二章 大將劉汝魁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一百零一章 誰是泥菩薩呢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二十一章 狸奴新生活第四章 徐州剿總,拉我一把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俠化的一章插曲第九十章 首都第十七章 無派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後一戰(二)第四十三章 愛新覺羅屯齊第四章 節帥幕府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五十六章 三生投闖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七十二章 花關索(中)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營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六章 明末商稅論第六十六章 軍議(上)第三十章 清鮮戰爭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五十九章 刀馬旦(中)第八章 英雄氣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十八章 建號封爵第九十六章 鳥銃對輕炮第五十七章 賀鎮精騎(四)第五十八章 高郭進兵第一百一十一章 監國、晉王第七十九章 夾河之役的第一勝第一百八十七章 獻祭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
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瘟疫,可防可控第四十章 孫可望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六十五章 入藏第二十一章 宋一鶴守在四境第八十四章 範永鬥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六十三章 別動軍出城第一百章 何洛會多慮第一百二十章 阿濟格東路軍第六章 六尚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給我翻譯翻譯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六十九章 狸奴第一百零四章 鄖陽式結局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第四十七章 流賊投降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陣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陽(四)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於大明第十五章 老營改革(下)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三十三章 破陣軍嶺川(四)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七十章 牛李黨爭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七)第三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十一)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二十九章 自取滅亡第六章 雪花無辜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編制第一章 太原第二十三章 授節鉞於晉王第一百零九章 顧君恩在此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八十五章 雷厲風行李來亨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第五十四章 車騎關第五十八章 使徒來襲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八十九章 體制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三十六章 馬寶臨機決斷第七十二章 大將劉汝魁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一百零一章 誰是泥菩薩呢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二十一章 狸奴新生活第四章 徐州剿總,拉我一把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俠化的一章插曲第九十章 首都第十七章 無派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後一戰(二)第四十三章 愛新覺羅屯齊第四章 節帥幕府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五十六章 三生投闖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七十二章 花關索(中)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營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六章 明末商稅論第六十六章 軍議(上)第三十章 清鮮戰爭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五十九章 刀馬旦(中)第八章 英雄氣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十八章 建號封爵第九十六章 鳥銃對輕炮第五十七章 賀鎮精騎(四)第五十八章 高郭進兵第一百一十一章 監國、晉王第七十九章 夾河之役的第一勝第一百八十七章 獻祭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