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

李來亨結束黃岡會盟,返回蘄水以後,便開始操辦蒐集三百條大船的事宜。若真能用三百條大船和若干糧秣,便換取張獻忠不在江北和革左聯營,而是單獨南下替李來亨解決當面之敵丁啓睿,使得闖軍能夠從容地集中力量對付左良玉,絕對是一樁極爲划算的買賣!

可是張獻忠之所以給出這樣寬裕的條件,除了他多次往來湖廣、一直眼紅武昌繁華以外,也是因爲經過江北、漢東的多番戰事以後,長江商旅蕭條,就算想要強行徵發民船,也已經是無船可用的地步了。

特別是丁啓睿回到武昌、左良玉回到襄陽以後,這兩個掌握有朝廷大義的巨頭,爲了保障江、漢之利,更是抓緊了時間收集、徵發民船,勢要“不遺一舢板於賊”。

張獻忠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他就算以刀槍強逼,這時候也很難拼湊起一支可供西營渡江的大船隊來。何況目下李來亨在漢東經略有方,“剿兵安民”的名聲已經大爲傳揚,張獻忠如果繼續採取他在江北活動時,多行殺戮的殘忍手段,勢必將把楚民盡數驅趕到李來亨的轄區內。

這就是八大王所不願意見到的情況了,張獻忠非常聰明,身邊又有徐以顯、潘獨鰲這樣得力的助手謀士,很容易就洞見到,此時闖、西之間,聯則兩利、攻則兩敗。

只是具體如何“聯合”,如何讓西營掌握戰略上的主動權和利益最大化,纔是張獻忠所深思熟慮的地方。

也是在這種思路的影響下,西營纔出奇兵,在李來亨干涉之前,率先獨立攻佔黃岡城,搶得先機。當李來亨到黃岡會盟以後,張獻忠又適時地拋出三百條大船換取西營渡江的交易。

環環相扣,着實嚴密!

李來亨也是回到蘄水後,同方以仁以及自安陸趕來的高一功,大家一同多番商議以後,又聽取了藺養成對張獻忠做事風格的看法,才完全明白了西營的全盤計劃。

連素來自負高才之士的方以仁,也不能不爲八大王的智謀擊節稱讚:“我們這位八大王,雖然讀書不多,看起來全然是一個草野莽夫。可在他那把大鬍子之下,竟然潛藏着這樣細緻、這樣周密的考慮,人不可貌相!”

“但是三百條大船,即便我們全力動員二府民力,也未必能夠及時籌措整齊。”高一功則對蒐集三百條大船的事情頗爲擔心,他並不覺得這是一個很容易完成的目標,“雖然德安、黃州兩府在來亨經營之下,商旅、交通彷彿太平清時氣象。可這兩府內只能籌措到小船,缺少能夠通行長江的大船。”

高一功指着襄陽的方向,臉上流露出對左良玉的鄙夷,輕聲罵道:“近來左賊多番興兵,只是左鎮經過朱仙鎮喪敗以後,軍心、士氣還未恢復。他們不敢同闖軍交一鋒、發一矢,卻出兵將襄陽上下游的民船搶掠一空,我們現在想變出三百條大船來,也沒有那麼容易。”

襄陽地處要衝,上游是張獻忠最熟悉不過的谷城,下游則是宜城,漢水上的大船大多集中在這附近。左良玉從朱仙鎮逃回襄陽以後,也沒有歇着一動不動,他除了招降納叛,重新聚集了一大批潰兵外,便是不顧地方州府官員的阻止,強行接管了襄陽上下游的所有城池。

當時宜城知縣還將城門關閉,不許左軍入城。左良玉便不顧朝廷法度,公然下令左鎮攻破了宜城,將知縣強行軟禁起來。

崇禎派來監察左良玉的湖廣巡按黃澍,本來便是一個投機取巧的騎牆之人,他看左鎮在襄陽一帶有着說一不二的氣勢,丁啓睿在武昌又被西營盯住,動彈不得,居然便同左良玉沆瀣一氣。

宋一鶴死後,朝廷尚未補上湖廣巡撫之職,所以實際上是由丁啓睿和黃澍兩人分擔楚撫之職。黃澍已經完全站在了左良玉的一邊,丁啓睿雖然對左鎮心有忌憚,可他面臨西營的威脅,急需要左良玉遮蔽他的側翼。

沒有辦法,也只好幫着左良玉、黃澍隱瞞崇禎。

武人之跋扈,愈發顯烈。

不過李來亨倒是覺得情況尚屬樂觀,他分析道:“我們佔領德安、黃州兩府期間,本來也曾繳獲過不少大船,我讓鶴爺同張玉衡清點了一下,這些大船約有近百之數。”

他將右手手指屈起,手上的粗繭說明李來亨並沒有脫離過一線:“除此以外,懇德記對外販賣闖軍從各處王府中繳獲的奇珍異寶,又從漢口、九江運回大批糧食。蕭維崧也靠這條路子,手上直接掌握着十多條大船,再花花錢,拼湊數十條船隻出來不成問題。”

高一功搖搖頭,嘆道:“即便如此,也只到張獻忠要求的半數而已,還差一百多條船,要怎麼才能拼湊出來?”

李來亨用手指敲了敲桌面,他雙手懷抱胸前,表情並不像高一功那樣顯得十分沉重,而是相對比較輕鬆和從容。

“張獻忠雖然要求的是三百條大船,但我想未嘗不能用小船湊數。”

方以仁眼睛一亮,樂山大先生對李來亨瞭解至深,少虎帥一張口,他便知道李來亨在打些什麼主意,馬上便接口道:“我們將一些民船改裝一番,亦可搪塞西營。”

“這……”高一功扯扯嘴巴,對李來亨和方以仁兩人的辦法很感無奈,“若八大王因此心怒,反同革、回聯合,賴在江北同闖軍添亂,又如何是好。”

李來亨和方以仁兩人互相看了看,一起放聲大笑,方以仁將摺扇啪的一聲收在手中,沉聲道:“張獻忠既取黃岡,那麼渡江之心已經是圖窮匕見。即便我們沒有給足三百條大船,難道他就不走了嗎?高副使,你還不明白漫天要價、坐地還價的道理嗎!”

高一功並不是不明白這層道理,只是他思考問題不從詐術的角度出發。要對付張獻忠這等狡猾至極的人物,還得是李來亨和方以仁這般人才行啊。

“一功、樂山,我們還師安陸吧。將西營之事安排妥當以後,也要抓緊時間應對左鎮,總不能看着左良玉在襄陽一天一天把實力恢復起來吧?據紅隊回報,現在襄陽附近已經囤聚了戰兵三萬人左右,雖然多是軍心渙散的潰兵,但也不能小覷!”

=============

《知乎:如何評價微博大V青丘夏所發的李重二上大清皇帝書?》

十萬劍制景延廣

我是劍骨頭,身是鐵疙瘩,心是玻璃渣

答主汗顏,這個所謂的“李重二上大清皇帝書”,是我早年在上班族論壇ps的釣魚工具,沒想到這麼多年後又被微博大V挖掘出來,重新火了一把,聽說還上了熱搜?

我們來看看上了微博熱搜的“李重二上大清皇帝書”原文內容:

孤本竹溪良紳,也曾讀書,知君臣忠孝之意,本欲耕讀傳家,豈有他志耶?

只怪奸撫楊嗣昌,合不該矇蔽聖上、包庇羣賊、行撫局、致官賊、打我積粟。

孤不得已而投筆從戎,起團自保,於米脂助左總兵重創闖賊,得守備札委,欲戮力王事而取功名也。

不意變從中起,都司艾國彬謀奪我兵,陷予死地。孤不得已而從賊矣。

待國彬授首、嗣昌自滅,孤擬束身而歸,以闖賊勢大,欲尋機反正,裡應外合,一舉除賊。

會大清皇帝入關剿賊,真明主也。孤起兵只爲幾個官紳,他都給我保了,我豈有不歸順他的道理?只盼皇帝降旨早詔安。

這份文書的離譜之處在於什麼地方呢?

第一是李來亨並非竹溪人,而是陝北人;

第二是明末主持撫局的巡撫並非楊嗣昌,而是他的父親楊鶴;

第三是左良玉並未到過米脂同大順軍作戰。

這些地方本來就是我ps時候故意露出的破綻,更直接的證據還有這份文書的字體全都是從《世祖文集》中複製出來的,大家對照一下就會發現真相了。

評論區:

龍城飛將mk2:這個大V青丘夏是微博上的著名順黑,曾經僞造過清酋洪太令李來亨鎮守大小金川、世襲罔替的文書,太搞笑了。

主帝華夷劉彥遊:說民族英雄李來亨是屑人的造謠之風,有關部門必須嚴加安排!

葉思泰回覆龍城飛將mk2:準了,許李來亨鎮守鐵嶺,世襲罔替。

橫刀立馬張皮綆回覆龍城飛將mk2:準了,許李來亨鎮守寧古塔,世襲罔替。

幼辭餐廳回覆龍城飛將mk2:準了,許李來亨鎮守庫頁島,世襲罔替。

李忠心回覆幼辭餐廳:而今我不做闖賊,一心一意輔大清。

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五十八章 高郭進兵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十章 李寨主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三章 李天下第二十六章 洛陽春光好(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八章 熊耳山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營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二十九章 自取滅亡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三十一章 踏過士紳街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四章 徐州剿總,拉我一把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一百章 何洛會多慮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四十七章 開國無大案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二十六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四)第一百一十二章 會戰徐州第六十七章 葉爾羌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二十八章 方太師的議論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二十五章 洛陽春光好(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鋒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第二十一章 炮標就位第一百二十四章 寧夏寧夏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一百零三章 東虜醜類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六十五章 孫可望:大家都是好兄弟第八十章 鄉官體制開始動員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襲第一百三十九章 偉人的時代第八十八章 噸噸噸第八十七章 代天撫民威德副元帥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九十章 大清已敗,快返旆燕都第六十九章 北來之煙第七十二章 鹿角線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一百三十八章 延安府野豬嶺第四十一章 不可期門受戰第九十二章 皇太極之夢第六十九章 狸奴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第四十四章 黃河之冬第二十五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三)第四十六章 李來亨的秘策(三)第三章 林貓貓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動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四章 耿應衢的棉布工坊第五十七章 星光皓月與烈日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戰(四)第四十四章 義送袁時中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三十一章 南都內戰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煥第五十八章 使徒來襲第七十一章 大雪滿弓刀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險第四十四章 義送袁時中第十五章 強攻屏風寨(一)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第八十九章 搢紳降爲編戶,衿佩等於僕隸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九十九章 聯軍末路(四)第六十一章 中營宿衛驍騎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五十八章 暴斃之憂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十五章 小河溪集市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六十七章 摧破裕州城(三)第二十二章 會師商州(下)
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五十八章 高郭進兵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十章 李寨主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三章 李天下第二十六章 洛陽春光好(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八章 熊耳山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營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二十九章 自取滅亡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三十一章 踏過士紳街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四章 徐州剿總,拉我一把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一百章 何洛會多慮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四十七章 開國無大案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二十六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四)第一百一十二章 會戰徐州第六十七章 葉爾羌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二十八章 方太師的議論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二十五章 洛陽春光好(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鋒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第二十一章 炮標就位第一百二十四章 寧夏寧夏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一百零三章 東虜醜類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六十五章 孫可望:大家都是好兄弟第八十章 鄉官體制開始動員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襲第一百三十九章 偉人的時代第八十八章 噸噸噸第八十七章 代天撫民威德副元帥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九十章 大清已敗,快返旆燕都第六十九章 北來之煙第七十二章 鹿角線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一百三十八章 延安府野豬嶺第四十一章 不可期門受戰第九十二章 皇太極之夢第六十九章 狸奴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第四十四章 黃河之冬第二十五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三)第四十六章 李來亨的秘策(三)第三章 林貓貓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動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四章 耿應衢的棉布工坊第五十七章 星光皓月與烈日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戰(四)第四十四章 義送袁時中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三十一章 南都內戰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煥第五十八章 使徒來襲第七十一章 大雪滿弓刀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險第四十四章 義送袁時中第十五章 強攻屏風寨(一)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第八十九章 搢紳降爲編戶,衿佩等於僕隸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九十九章 聯軍末路(四)第六十一章 中營宿衛驍騎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五十八章 暴斃之憂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十五章 小河溪集市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六十七章 摧破裕州城(三)第二十二章 會師商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