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章 歲入

女官回答說:“南安公和延平公都住進了陛下新賜的府邸,只有西寧公上書請求出鎮西南。西寧公以爲秦逆爲滔天巨寇,非有如他那樣瞭解西南地理形勢、熟知西營內情兵勢的人,斷難徹底平定滇患。”

李來亨頷首沉吟,李定國、劉文秀、鄭芝龍三人解甲入朝,是大順能夠迅速平定西南、東南割據勢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孫可望的負隅頑抗,則是雲南遲遲未定的原因。

是否要將李定國外放使用呢?

他細想一會兒後,說:“此事先交政事堂議論,參軍院也要派人蔘與議事。”

明朝的兩京十八省,如今除了雲南、遼東兩省以外,天下版圖已經悉數歸於大順。以大順的行政效率,李來亨從這樣的版圖內,一年搞出九千萬石糧食,還不使人民負擔太重,那是很容易的事情。

九千萬石糧食,換算下來,大概是四千多萬、接近五千萬兩白銀的樣子。

按照大順現在通行的制式銀幣“光中銀元”來算,朝廷一年掌握的歲入相當於是六千四百萬銀元。

後世的清朝,經過雍正的三大改革後,到乾隆時期,國家每年獲得的財政收入每年都在四千萬兩白銀上下。

而同時期的歐洲主要強國,如克倫威爾護國公統治下的英國,政府的財政收入大約爲一百五十萬英鎊。

十四世紀到十七世紀初,一英鎊等於一磅銀子,相當於是十多兩白銀了,如此計算克倫威爾護國公政權的歲入就是一千多萬兩了。

不過十七世紀英國進行過幣制改革,克倫威爾時期一英鎊也可能只是相當於四兩銀子。也就是說這時候作爲歐陸一大強權的護國公政權,歲入也不過六百萬兩而已。

法國比英國要更富裕些,西班牙的財政收入又超過法國。

法國和西班牙的人口絕無大順的四分之一多,可是這兩國的收入均遠在一千萬兩以上。

由此可見,大順的財政歲入按照中國傳統的歷史觀念來看,已經足可以稱爲古典財政制度的輝煌時刻。

但是按照近代史的觀念來看,則其挖掘程度依舊極大。

雖然大順不是像明朝那樣低稅收、低支出的財政政策,而是採取高稅收、高支出、高投資的財政導向政策,可是和十七世紀的克倫威爾護國公政權、亨利四世波旁政權、哈布斯堡王朝政權相比,財政潛力的挖掘還是大大不足。

或者說,其潛力依舊甚大。

明末沒有經歷歷史上長達近四十年的抗清戰爭,民間元氣保存較多,只是大順僅在覈心的河南、湖北、湖南、山東、山西等省,完成了田地丈量和戶口重新統計的工作,李來亨也尚不能完全確定大順戶口的全貌。

他粗略估計,認爲大順轄區的人口,應該在一億左右,這要低於乾隆時代,也說明大順此時的財政潛力挖掘,其實已經比清代最善於“搞錢”的乾隆更加成功。

只是比起正在資本主義道路上前進的英法等國,還有擁有意大利銀行家、新大陸貴金屬支撐的哈布斯堡王朝,存在一定差距。

乾隆時期,清朝的財政收入四千多萬兩裡頭,地丁銀就有兩千多萬兩,大概佔到60%左右。

滿洲人爲給官員發養廉銀而向民間徵收的耗羨,也達三百萬兩。清廷按照規矩,每年還會向民間的富裕人家出賣一定的監生功名,這又能獲得三百多萬兩。

鹽是許多王朝的大利,清代仍然實行一定的專賣。但是,和漢、唐、宋的鹽稅佔了總財政的一半相比,清代的鹽稅收入是適度的,只有五百餘萬兩,僅僅佔總收入的12%不到。

這一點其實是和明朝相同的,放棄朝廷對於鹽鐵專賣的壟斷權力,是明初朱元璋時就定下的基調。這一點雖然使得朝廷專賣收入大幅度下降,但對減輕一般百姓負擔、促進手工業發展來講是極好的。

更何況鹽鐵專賣,也只有在漢唐那樣手工業發展尚不全面的時代實行纔有好處。到南宋以後,這種政策就幾乎只有壞處,南宋後來搞到百姓紛紛從金國走私鹽,弄到蠻夷之邦的生活反而比傳說中資本主義萌芽的大宋市民生活更好,着實荒唐且丟人了。

除了鹽之外,另一個收入是關稅。這裡的關稅不是對外關稅,而是在國內的各個關卡收稅,相當於一種間接商業稅,這種稅在清代有五百四十萬兩。

比崇禎時期多一點,但實在多的有限。也可見所謂崇禎收不到商稅,導致明朝滅亡,純屬推鍋。

這種財政收入和財政結構,按照古典觀念來看,是極夠使用的。要知道明初的時代,朱元璋還認爲只要能夠收到三千萬石糧食,那麼國用就算非常充足。

但同樣是英國,克倫威爾時期一年財政收入不過一百五十萬英鎊,不管是用英鎊是等於四兩還是十二兩的口徑,這個收入相比大順都不算多高。

可英國的戶口可比大順少太多了。

何況只是三四十年後,1692年的英國,財政收入就達到了四百萬英鎊之多。

短短三四十年,歲入直接翻三倍……

這效率就很恐怖了。

如果李來亨可以做到三十年歲入翻三倍,那大順的財政收入就能達到一億二千萬兩白銀之多,絕對可以應付任何情況。

不過要做到這點,李來亨首先要解決的就是關稅問題——這項關稅指的就是傳統上明朝的市舶司收入,即海外貿易的收入。

在國內設卡收商業稅,不僅很容易影響到工商業的發展——這點明朝歷史上就有過先例,盲目加徵商業稅,結果造成百業凋零,稅基大大縮小,稅收反而下降了——而且徵收效率也非常低。

對海外貿易徵稅效率就要更高,而且隆慶開海以來,海貿着實繁榮,朝廷從中獲利卻很小。

崇禎時期,朝廷的市舶司收入才只有五萬兩!

與其費勁功夫,消耗大量行政資源,去收那至多才幾百萬兩的所謂商稅,只要認真搞搞市舶司,要提高財政收入實在不難。

畢竟要像崇禎一樣,把一年幾千萬兩盤子的海貿,搞成才收五萬兩關稅,那才叫難事。

清朝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可是廣州十三行都還能爲滿洲人提供每年上百萬兩的關稅稅銀。

崇禎時期,明朝雖然招安了鄭芝龍,但也就此徹底放棄了對於海貿的管理,幾乎是以上千萬兩的海貿收入來贖買鄭家。

現在鄭芝龍輕而易舉地放棄了自己的勢力,李來亨早已下令劉希堯在寧波造船、訓練海軍,將來大順要恢復朝廷對於海外貿易的控制權,絕非難事。

現在這一千萬兩的海貿收入大頭在鄭森手上,可是李來亨已有了將其捏到自己手心裡的準備。

他又叫住女官說:“朕還要賞賜延平公,鄭芝龍帶到東京的家人,朝廷要多加賞賜,女眷也都要授予一品、二品的夫人頭銜,不必吝嗇。”

第六章 純良的雙喜哥第一百零二章 九條龍谷可成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四十七章 開國無大案第五十四章 賀鎮精騎(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亂刀砍死張汝行第九十七章 闖軍李公子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賊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殺李來亨第三十三章 李來亨政權誕生第七十一章 花關索(上)第一百零九章 拜謝李過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三十四章 清軍的邪教徒使者二十六章 歲入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線亦大捷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一百四十五章 吳橋賊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二十一章 會師商州(上)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會戰開始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四十九章 棒打韃酋第三章 闖營一小卒(上)第六十九章 大明的姜維第二十四章 席捲黃麻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一百零二章 潼關防線堅如磐石第五十九章 刀馬旦(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俠化的一章插曲第四十一章 血濺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賊第七十七章 撲夷陵(三)第二十三章 楚闖雷霆第七十三章 軍官造成的騎牆第三十四章 清軍的邪教徒使者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五十九章 不見洛陽花(二)第十九章 清田馳禁第十一章 竹溪突圍(下)第一百零二章 潼關防線堅如磐石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吳三桂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八章 英雄氣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二十八章 方太師的議論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四十八章 無能狂怒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九十四章 火線解放,豁賤爲良第九章 土改藍圖的第一步第八十八章 虜必有詐第五十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三)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一百零八章 多爾袞退兵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門關小人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獻祭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九十二章 皇太極之夢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順軍萬勝(二)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四十五章 公子獻頭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六十四章 和碩特戰爭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二十五章 盡入我彀中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秘策(二)第六十五章 朕不爲寡人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
第六章 純良的雙喜哥第一百零二章 九條龍谷可成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四十七章 開國無大案第五十四章 賀鎮精騎(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亂刀砍死張汝行第九十七章 闖軍李公子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賊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殺李來亨第三十三章 李來亨政權誕生第七十一章 花關索(上)第一百零九章 拜謝李過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三十四章 清軍的邪教徒使者二十六章 歲入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線亦大捷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一百四十五章 吳橋賊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二十一章 會師商州(上)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會戰開始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四十九章 棒打韃酋第三章 闖營一小卒(上)第六十九章 大明的姜維第二十四章 席捲黃麻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一百零二章 潼關防線堅如磐石第五十九章 刀馬旦(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俠化的一章插曲第四十一章 血濺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賊第七十七章 撲夷陵(三)第二十三章 楚闖雷霆第七十三章 軍官造成的騎牆第三十四章 清軍的邪教徒使者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五十九章 不見洛陽花(二)第十九章 清田馳禁第十一章 竹溪突圍(下)第一百零二章 潼關防線堅如磐石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吳三桂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八章 英雄氣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二十八章 方太師的議論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四十八章 無能狂怒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九十四章 火線解放,豁賤爲良第九章 土改藍圖的第一步第八十八章 虜必有詐第五十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三)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一百零八章 多爾袞退兵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門關小人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獻祭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九十二章 皇太極之夢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順軍萬勝(二)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四十五章 公子獻頭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六十四章 和碩特戰爭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二十五章 盡入我彀中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秘策(二)第六十五章 朕不爲寡人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