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分化瓦解

“大汗,咱們後金地處遼東,戰力雖強,不論男女,個個都是勇士,如今卻只是割據建州,還有就是瀋陽、撫順和遼陽,勢力範圍實在太過狹小,不利於以後的發展。”

“東面是一望無際的大海,北面是難以生存的苦寒之地,所以,爲今之計,大汗要想後金繼續壯大的話,只能圖謀南面和西面。”

“然而,隨着孫承宗坐鎮於遼東,提督軍務,統籌各方,加上毛文龍在東江鎮的威脅,咱們後金就只能向南發展,鞏固在遼東的地盤之時,儘快的打破明廷構築的寧錦防線。”

“範先生,你說得不錯,本汗也是這樣想的,不管是採取守勢的孫承宗,一直在構築寧錦防線,卻呈現咄咄逼人之勢,還是東江鎮的毛文龍,都使得咱們無法西征,收服蒙古各部落。”

皇太極符合了一番,一副深以爲然的樣子,眉頭忽然微微緊蹙,進而問道:“範先生,你覺得咱們該如何做,纔打破現在的僵局呢?”

“分...化...瓦...解...”

范文程拉長了聲音,一字一頓的吐出四個字,進而解釋道:“大汗,孫承宗要構築寧錦防線,在糧餉短缺的情況下,就離不開遼東大姓和世家大族的支持。”

“而以毛文龍在東江鎮的一貫囂張作風,目空一切的個性,毫無顧忌地搶劫過往的商船,走私貨物,幾乎控制住了黃海與渤海的商道,嚴重損害到了遼東世家大家族的自身利益,不如利用這個矛盾,不斷挑撥他們之間的間隙,從而達到除掉毛文龍的目的。”

“如此一來,只要毛文龍一死,遼東再無能夠頂替毛文龍之人,咱們也就沒有了後顧之憂,可以放心的對付孫承宗。隨後,只要廢了寧錦防線,咱們就可以進行西征,收服蒙古各部落,進而圖謀整個大明王朝。”

皇太極聽得頻頻點頭,心裡那是一個心潮澎湃,眼裡的神采連連,整個人激動不已,范文程還要說之時,卻被他阻止了。

“範先生,此地不是說話之地,咱們到宮裡商談,免得被明廷的耳目聽了去。”

說話之時,皇太極環顧四周,一臉的鄭重之色。

“大汗說的是,此地人多嘴雜,很難保證其中沒有明廷的細作。”范文程點了點頭,一副深以爲然的樣子,跟着也打量起四周,面露一絲警惕之色。

一個相對簡易的宮殿之中,也是皇太極平常處理政務的地方,皇太極與范文程相對而視,一坐一立,安靜的書房之中,迴盪着范文程那從容不迫的聲音。

“大汗,您也知道,遼東的勢族大概可分爲那麼三類,一是世代在遼東擔任軍事要職的大姓,利用手中的權勢,兼併土地,盤剝地方,始成鉅富,比如鐵嶺的李氏,代表人物李成棟,可謂是滿門富貴。”

“其二,就是本地的豪富,因募兵而被明廷授以軍職,從而在政治和軍事上取得權勢。”

“最後就是遼東的大商鉅富,他們自身雖未在軍中擔任要職,卻能夠打通明廷的各個關節,和各個衙門取得緊密的聯繫,控制着遼東的經濟,從而能夠影響到遼東的局勢。”

皇太極皺了皺眉,眉宇間流露出一絲不耐煩之色,范文程敏感地撲捉到這一點,進而加快了進程,削減了一些不必要的分析,開始直奔主題。

“所以,大汗,由於咱們沒有水師,不善水戰,要想除掉毛文龍這個後顧之憂,只能藉助明廷之手。”

“在這三大勢族之中,屬最後一類世家與毛文龍的矛盾最爲厲害,毛文龍的出現,以皮島爲根據地,大行其道,肆意斂財,已經嚴重損害了遼東勢族的利益。”

“因此,在剪除毛文龍之前,可以從那些人下手,通過他們的經商渠道,僞造一些證據,暗指毛文龍將糧食、鹽、鐵等軍事管控物品賣給咱們。”

“而且,像祖家這樣的勢族,還有新任的遼東巡撫袁崇煥,早就看不慣毛文龍,只要有了這麼一個‘鐵證’,就算毛文龍僥倖不死,至少也得落個罷官奪職。”

“還有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大汗,在這期間,咱們不妨動用在大明官場上的細作,亦或是買通一些官員,進行造勢,逼得朱由檢這個年輕皇帝不得不問罪毛文龍。”

皇太極的眸光越來越亮,直至最後變得熾熱起來,似乎想到了什麼,緊接着說道:“對了,佟養性以前就是遼東的名門望族,一方富商巨賈,和遼東的那些勢族一直有生意往來,可以讓他私下與那些人溝通,拿下毛文龍。”

這一刻,皇太極的腦海裡不禁浮現了那麼一幕,利用毛文龍與遼東勢族的利益糾葛,從中推波助瀾,不斷地挑撥兩者之間的間隙,進而達到兩者相互急眼的程度,尋找合適的時機,一舉除掉毛文龍。

就算計謀不能得逞,毛文龍與遼東勢族的恩怨糾葛也無法解開,無法得到善了,孫承宗或許還不能肯定什麼,但袁崇煥必然會受到遼東勢族的影響,增加他對毛文龍的不滿。

畢竟,袁崇煥想要構築寧錦防線,抵禦自己的鐵騎,就離不開祖大壽的鼎力支持,祖家的作用不言自明。

沒有來自於寧錦的支援和策應,毛文龍就等於被折了翅膀的老虎,皮島上的明軍猶如無源之水,自己再想收拾毛文龍,將會容易得多。

總之就是一句話,使出渾身之能事,將毛文龍與遼東的勢族割裂開來。

就在這個時候,皇太極的思緒百轉千回之時,腦海裡閃過這些念頭之際,范文程的神色發生了細微的變化,越來越明顯,猶豫了半天,這纔有一些吞吞吐吐地說道:“大汗,你想要招攬漢人之中的讀書人,那些有識之士,就必須提高漢人在後金的地位。否則,很難吸引那些讀書人的效忠。”

皇太極清醒過來的同時,當然也明白范文程的意思,指的是什麼?

一直以來,漢人在後金的地位都不高,即便是范文程這樣主動來投的漢人,擁有大學識,在一些決策之上,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他的地位依舊是形同於奴才,老婆隨時都有可能被主子佔有,玩弄一番,還不能有所怨言。

“範先生,你儘管放心,本汗即日就會發布新的汗諭,提高漢人在後金的地位,讓那些漢人讀書人可以在後金任職做官,獲得顯貴之耀。”

第三百七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三)第三百七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肆購買第五百九十六章 “大鐵疙瘩”第六百零八章 兩全其美第六百一十一章 正主來了第三百五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九)第八十一章 新的政策第一百九十五章 取巧手段第四百七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三十七章 試探第四十七章 徐光啓獻策第五百六十章 流言滿天飛第四百八十九章 替罪羊第六百三十四章 此“煙”非彼“煙”第六百四十九章 童試第二百八十九章 絕望的鄭芝龍第四十八章 防患於未然第二百零六章 大肆建立軍事基地第六百二十七章 罌粟第八十八章 無奈之舉?第五百二十二章 最合適的人選第四百三十二章 禁忌第一百九十四章 兵出塞外第五百七十章 儲藏水源第六百三十八章 無限渲染第十五章 遙遙跟隨第五百三十八章 潛移默化第六百五十五章 更遑論潞王府?第四百一十二章 取消風聞奏報第四百七十六章 後果太嚴重了第五百九十五章 莫大殊榮第五百八十六章 試驗區第五百三十七章 同化之策第三百七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五)第九章 山西八大奸商(求收藏求推薦)第五百一十六章 明軍的一大弊端第一百六十九章 楔一顆釘子第五十七章 孫承宗的大局觀第六百一十七章 一個開場白第二百三十一章 潑髒水第六百三十六章 心結第三十五章 逼迫第一百八十五章 熱門人選第四百零七章 雙管齊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明朝發達的火器第六百一十七章 一個開場白第六百一十七章 一個開場白第一百一十八章 疑惑不解的張書堂第四百七十章 島上局勢第二百三十七章 貨幣戰爭(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臨別交代第一百七十二章 立威第二百六十七章 孫祖壽第四百六十七章 洋人統治的短板第四百零零章衝突第一百零五章 十五年的囚徒生活鍛造第六十一章 敞開心扉第九十章 三卦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可以第一百零五章 十五年的囚徒生活鍛造第二十三章 敲打(上)第三百九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五)第四百四十五章 唯有自救第四十三章 立軍威第六百二十五章 新難題第四百八十五章 令人震撼的名單第一百一十八章 疑惑不解的張書堂第一百零八章 遐想滿天飛(下)(五更)第六十一章 敞開心扉第四十章 賈亦韜的要求第三百四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八)第五百四十三章 提升第六百三十四章 此“煙”非彼“煙”第五百五十一章 導火索第一百三十三章 膽識過人第二百八十二章 外來的和尚好唸經第四十九章 “將軍的搖籃”第四百三十五章 最佳時機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場豪賭第二百零八章 製造混亂第五百八十四章 摸底第九十七章 尷尬第三百六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四)第二百四十九章 自信滿滿的洪先春第五百六十一章 前科第一百九十五章 取巧手段第五百五十三章 紫衣事件第二百零零章 沒有後路第三百七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四)第三百一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第一百二十章 魔怔第五百六十章 流言滿天飛第三百二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第二百四十三章 貨幣戰爭(八)第四百五十九章 江戶幕府第四百七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五百三十八章 潛移默化第四百二十七章 兩百萬兩第五百三十三章 軍隊操練
第三百七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三)第三百七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肆購買第五百九十六章 “大鐵疙瘩”第六百零八章 兩全其美第六百一十一章 正主來了第三百五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九)第八十一章 新的政策第一百九十五章 取巧手段第四百七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三十七章 試探第四十七章 徐光啓獻策第五百六十章 流言滿天飛第四百八十九章 替罪羊第六百三十四章 此“煙”非彼“煙”第六百四十九章 童試第二百八十九章 絕望的鄭芝龍第四十八章 防患於未然第二百零六章 大肆建立軍事基地第六百二十七章 罌粟第八十八章 無奈之舉?第五百二十二章 最合適的人選第四百三十二章 禁忌第一百九十四章 兵出塞外第五百七十章 儲藏水源第六百三十八章 無限渲染第十五章 遙遙跟隨第五百三十八章 潛移默化第六百五十五章 更遑論潞王府?第四百一十二章 取消風聞奏報第四百七十六章 後果太嚴重了第五百九十五章 莫大殊榮第五百八十六章 試驗區第五百三十七章 同化之策第三百七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五)第九章 山西八大奸商(求收藏求推薦)第五百一十六章 明軍的一大弊端第一百六十九章 楔一顆釘子第五十七章 孫承宗的大局觀第六百一十七章 一個開場白第二百三十一章 潑髒水第六百三十六章 心結第三十五章 逼迫第一百八十五章 熱門人選第四百零七章 雙管齊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明朝發達的火器第六百一十七章 一個開場白第六百一十七章 一個開場白第一百一十八章 疑惑不解的張書堂第四百七十章 島上局勢第二百三十七章 貨幣戰爭(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臨別交代第一百七十二章 立威第二百六十七章 孫祖壽第四百六十七章 洋人統治的短板第四百零零章衝突第一百零五章 十五年的囚徒生活鍛造第六十一章 敞開心扉第九十章 三卦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可以第一百零五章 十五年的囚徒生活鍛造第二十三章 敲打(上)第三百九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五)第四百四十五章 唯有自救第四十三章 立軍威第六百二十五章 新難題第四百八十五章 令人震撼的名單第一百一十八章 疑惑不解的張書堂第一百零八章 遐想滿天飛(下)(五更)第六十一章 敞開心扉第四十章 賈亦韜的要求第三百四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八)第五百四十三章 提升第六百三十四章 此“煙”非彼“煙”第五百五十一章 導火索第一百三十三章 膽識過人第二百八十二章 外來的和尚好唸經第四十九章 “將軍的搖籃”第四百三十五章 最佳時機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場豪賭第二百零八章 製造混亂第五百八十四章 摸底第九十七章 尷尬第三百六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四)第二百四十九章 自信滿滿的洪先春第五百六十一章 前科第一百九十五章 取巧手段第五百五十三章 紫衣事件第二百零零章 沒有後路第三百七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四)第三百一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第一百二十章 魔怔第五百六十章 流言滿天飛第三百二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第二百四十三章 貨幣戰爭(八)第四百五十九章 江戶幕府第四百七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五百三十八章 潛移默化第四百二十七章 兩百萬兩第五百三十三章 軍隊操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