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防患於未然

還有畢懋康、薄珏、焦勖、茅元儀、孫元化等人,這些可都是難得人才,是火器研究和製造方面的專家,尤其是畢懋康,更是弄出了燧發槍,大大改良了火器!

然而,這些人才都被朱由檢埋沒了,或是弄到地方當小官小吏,或是發配到邊疆戍邊,怎一個浪費了得?

浪費,**裸的浪費,暴殄天物般的浪費!

這是賈亦韜內心的最大感慨,是對崇禎皇帝的最大評價。

在那麼一瞬間,賈亦韜的腦海裡閃過一絲明悟,每個時代都不缺少英雄人物,名臣名將的存在,高明的工匠更是比比皆是,而一個明君之所以稱之爲明君,不是在於他的勤政愛民,起早貪黑般的忙於政務,而是能夠善於整合各方人才,放到合適的職位,爲己所用。

人力有時窮,即便一個人的能力再如何的超絕、出衆,那他所能夠做得的事情也非常有限,偌大的帝國,僅憑一個人,怎麼可能處理完所有的事情?

所以,賈亦韜決定了,自己要當一個甩手掌櫃,扮演一個監督者的角色,手握皇權和軍權,監督百官,那樣的話,自己這個皇帝不僅能夠做得輕鬆,天下也能太平,漢家天下也能長存,不再有什麼大清王朝。

當然,這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將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位置,就比如眼前的徐光啓,在戶部或者工部,才能最大化的發揮他的才能,纔是對大明王朝有利。

暗暗點頭,愈發堅定自己的信念,賈亦韜再次看向徐光啓,平靜地說道:“好了,徐光啓,如果沒有什麼事情的話,你可以退下了,好好準備一下,儘快的啓程趕往陝西,孫傳庭可還等着你呢。”

“是,皇上,老臣的老家在上海,距離京城實在太遠,所以回京的時日纔會有一些長。”

看到徐光啓明顯有心事,說話都變得絮絮叨叨、言詞都一些紛亂起來,賈亦韜的眉頭皺了一下,也就有了某種的猜測,轉而詢問道:“徐光啓,你是不是還有什麼事情?”

聽到賈亦韜那平和的語氣,沒有絲毫的責怪之意,徐光啓緊張的心情緩和了一些,略微遲疑了那麼一瞬間,最後還是答道:“啓稟皇上,這是洋人湯若望敬獻的火器,名曰燧發槍。”

說話之間,徐光啓從懷裡取出了一個比手槍稍大一些的火器,雙手捧着,舉過頭頂。

這個時候,賈亦韜已經抽身站起,快步走了下來,滿臉的興奮之色,然而,纔剛剛走出幾步,似乎想到了什麼,整個人忽然停了下來,臉上的激動之色也消失的無影無蹤,變得有些難看。

遲疑了片刻,看到徐光啓將燧發槍舉過頭頂,賈亦韜這才長了一口氣,背後已經出了一層虛汗,更是連忙上前,一把“拿”過燧發槍,翻看了起來,心裡卻是一陣後怕。

將可能的危機解除之後,賈亦韜纔是輕鬆,心口的大石才總算落下。

如果徐光啓是一名刺客,手裡握有燧發槍,恐怕他賈亦韜現在已經是一個死人。

賈亦韜強壓下心裡的驚天駭浪,儘量讓自己平靜下來,故作鎮定地問道:“徐光啓,難道只有槍,沒有子彈嗎?”

“啓稟皇上,子彈有是有,但微臣沒有帶來,不然的話,就有行刺之嫌了。”

穿越之前,作爲一個大家族的家主,賈亦韜又怎麼會對槍械陌生呢?儘管這支燧發槍非常的原始和粗糙,但槍械原理還是有一定的共性的。

因此,只是把玩了那麼幾下,賈亦韜就知道如何使用燧發槍,並且有模有樣的射了幾下空槍,嘴裡還發出“biubiu”的雜音,看得徐光啓很是驚愕。

徐光啓可以保證,除了那些極少的幾個洋人,在整個大明王朝,不要說擁有,就是見過燧發槍之人,可謂是寥寥,看着賈亦韜從生疏的操作,到操作的很是熟練,又怎麼會不驚訝?

容不得徐光啓繼續深想,賈亦韜的聲音再次響起:“徐光啓,湯若望獻給朕這把燧發槍,是不是有所求啊?”

“呃...”

遲疑了一下,徐光啓最終還是回道:“皇上英明,湯若望希望能夠獲得一紙文書,從而可以前往西安,接替金尼閣,打理在那裡教務。”

“而且,皇上,南瓜、玉米和番薯,就是洋人引進的,如果湯若望能夠隨臣前往陝西,對於這些農作物的種植技術和推廣,將會有有很大的裨益,還望聖上能夠恩准。”

聽着徐光啓的講述,賈亦韜不禁想起了一些歷史知識,如今這個時候,伽利略的望遠鏡學說已經傳入了中國,欽天監和湯若望這些洋人更是翻譯了一本關於望遠鏡的書籍,《遠鏡說》。

賈亦韜沒有繼續深想,也停止了把玩燧發槍,平靜地看向徐光啓,淡淡地說道:“朕可以讓湯若望前往西安,但這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他的活動範圍僅限於西安城,不得強制百姓加入他的天主教。否則,後果將會非常不妙,朕將驅逐在大明的天主教徒洋人。”

“是,皇上,微臣明白,一定會轉告湯若望,並且在陝西監視他的行動,時刻提醒他,不得違反這個條件。”

防患於未,不外如此。

無論是什麼宗教,傳播的最爲迅速的時期,信徒大幅度增加的時候,幾乎都是在大亂的年代,尤其是天災不斷的陝西,更是這些洋人傳教的最佳時機。

畢竟,當人力窮之時,面對災難,尤其是中國的這些老百姓,更加相信鬼神之說。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的祭祀,敬鬼神的事情。

如果湯若望這些洋人趁亂傳教,再對那些貧困的百姓施以小恩小惠,天主教的教徒肯定會大幅度的增加。

就是基於這一點,賈亦韜纔會限制湯若望的活動範圍,就是不想讓這些洋人渾水摸魚,蠱惑人心。

天主教不同於中國的佛教、道教,表現的更加強勢,侵略性極強,缺少兼容性,更加的干涉朝政,動不動就會派出十字軍,制裁哪個國家的國王。

總之就是一句話,在天主教的教區,教皇的權威遠勝於帝王,這一點絕對是賈亦韜所不能容忍的。

看着徐光啓高興的模樣,賈亦韜當然其中的原因,這位就是天主教徒一枚,徐光啓剛要告退,卻又被賈亦韜給叫住了。

“對了,徐光啓,回去之後,讓人將燧發槍的子彈送進宮。否則,如果沒有子彈,朕要它何用?”

說完之後,賈亦韜將燧發槍在手裡轉了轉,並在徐光啓的眼前晃了晃。

“是,皇上,微臣遵旨!”

第一百七十五章 監軍的弊處第三百五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三)第六百五十一章 不想做得太絕第四百九十三章 皇權與教權的衝突第四百八十五章 令人震撼的名單第四百八十七章 低聲下氣第六百三十四章 此“煙”非彼“煙”第七十一章 燧發槍和望遠鏡第五百零一章 亦師亦徒第五百四十二章 皇太極的不安第七十章 茅元儀的意圖第三百二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九)第八十三章 另一種形式的土改第一百二十八章 儲藏之處第三百七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八)第四百一十四章 暗恨第二百一十五章 明朝發達的火器第一百六十六章 開出條件第一百六十六章 開出條件第六百五十五章 更遑論潞王府?第三百四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第八十五章 反應不一第二百一十七章 三個精明的商人第五百二十三章 多手準備第五百四十章 生物武器第五百二十八章 險惡用心第一百七十七章 缺乏全局眼光第一百一十六章 反常表現第四百六十五章 籌碼第六百三十一章 女子學院第四百四十六章 沸騰了起來第一百三十七章 試探第四百八十五章 令人震撼的名單第六百一十八章 考成法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場豪賭第五百五十章 大明開出的條件第四百三十九章 賜姓第四百六十五章 籌碼第二十二章 另一個重要任務第一百八十三章 積分制比武第三百八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八)第二百八十三章 挑釁皇權第一百三十二章 悽慘第三百三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九)第十六章 社長的人選第六百一十章 少得可憐的稅銀第二百五十二章 東南形勢第三百三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三)第二百九十一章 董事會(下)第五十九章 楊景辰第四百八十二章 製造無人區第二百七十三章 按月分值第二百七十四章 改革驛站第六百二十章 國情不同第四百七十四章 危如累卵第八十八章 無奈之舉?第四百一十七章 處境微妙的毛文龍第三百零一章 勝者王侯,敗者寇第四十三章 立軍威第十八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三十章 大膽的猜測第三百一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第五百八十四章 摸底第一百一十七章 暗中交鋒第三百五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六)第四百四十章 餿主意第三百零三章 孫元化的好意第五百九十六章 “大鐵疙瘩”第四百三十一章 敲打第四百零四章 培養新一代的黔國公第二百四十九章 自信滿滿的洪先春第四百五十四章 臺灣島的重要性第六百二十六章 漸變的過程第四百六十五章 籌碼第八十二章 遙遙跟隨第四百九十五章 九州探題第四百一十六章 籌謀第一百五十六章 弊大於利第二百六十八章 以蒙御蒙第五百一十八章 遼東局勢大變第一百五十章 壯觀的早朝第六十八章 秦良玉的深意第五十五章 奪情第五百三十五章 爲恢復最強時期的萬能都司而準備第五百三十六章 煙鬼第三百三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三)第四百六十八章 迂迴的勸說第八十章 化名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優勢第五百四十三章 提升第六百四十六章 解決之策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個念頭第二百五十四章 餘波第一百一十六章 反常表現第三百二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三)第三百零八章 最大污點第六百零六章 大難題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花一號第六章 皇家生意(求收藏求推薦)第二百二十五章 近乎於下馬威的開場白
第一百七十五章 監軍的弊處第三百五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三)第六百五十一章 不想做得太絕第四百九十三章 皇權與教權的衝突第四百八十五章 令人震撼的名單第四百八十七章 低聲下氣第六百三十四章 此“煙”非彼“煙”第七十一章 燧發槍和望遠鏡第五百零一章 亦師亦徒第五百四十二章 皇太極的不安第七十章 茅元儀的意圖第三百二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九)第八十三章 另一種形式的土改第一百二十八章 儲藏之處第三百七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八)第四百一十四章 暗恨第二百一十五章 明朝發達的火器第一百六十六章 開出條件第一百六十六章 開出條件第六百五十五章 更遑論潞王府?第三百四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第八十五章 反應不一第二百一十七章 三個精明的商人第五百二十三章 多手準備第五百四十章 生物武器第五百二十八章 險惡用心第一百七十七章 缺乏全局眼光第一百一十六章 反常表現第四百六十五章 籌碼第六百三十一章 女子學院第四百四十六章 沸騰了起來第一百三十七章 試探第四百八十五章 令人震撼的名單第六百一十八章 考成法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場豪賭第五百五十章 大明開出的條件第四百三十九章 賜姓第四百六十五章 籌碼第二十二章 另一個重要任務第一百八十三章 積分制比武第三百八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八)第二百八十三章 挑釁皇權第一百三十二章 悽慘第三百三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九)第十六章 社長的人選第六百一十章 少得可憐的稅銀第二百五十二章 東南形勢第三百三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三)第二百九十一章 董事會(下)第五十九章 楊景辰第四百八十二章 製造無人區第二百七十三章 按月分值第二百七十四章 改革驛站第六百二十章 國情不同第四百七十四章 危如累卵第八十八章 無奈之舉?第四百一十七章 處境微妙的毛文龍第三百零一章 勝者王侯,敗者寇第四十三章 立軍威第十八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三十章 大膽的猜測第三百一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第五百八十四章 摸底第一百一十七章 暗中交鋒第三百五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六)第四百四十章 餿主意第三百零三章 孫元化的好意第五百九十六章 “大鐵疙瘩”第四百三十一章 敲打第四百零四章 培養新一代的黔國公第二百四十九章 自信滿滿的洪先春第四百五十四章 臺灣島的重要性第六百二十六章 漸變的過程第四百六十五章 籌碼第八十二章 遙遙跟隨第四百九十五章 九州探題第四百一十六章 籌謀第一百五十六章 弊大於利第二百六十八章 以蒙御蒙第五百一十八章 遼東局勢大變第一百五十章 壯觀的早朝第六十八章 秦良玉的深意第五十五章 奪情第五百三十五章 爲恢復最強時期的萬能都司而準備第五百三十六章 煙鬼第三百三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三)第四百六十八章 迂迴的勸說第八十章 化名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優勢第五百四十三章 提升第六百四十六章 解決之策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個念頭第二百五十四章 餘波第一百一十六章 反常表現第三百二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三)第三百零八章 最大污點第六百零六章 大難題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花一號第六章 皇家生意(求收藏求推薦)第二百二十五章 近乎於下馬威的開場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