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可以

何況,還有林丹汗的虎視眈眈,一直覬覦着建州,野豬皮根本就抽調不出多少兵力,用於海岸線的佈防。

如果皇太極真得將主要精力,全部兵力,用於防範明軍,用於構築建州沿海之地的防線,先不說防不防得住,但如此一來,也就給了林丹汗可趁之機,可以長驅直入建州,攻城略地,佔領地盤。

以皇太極的精明,不可能做出這樣愚蠢的決定!

所以,最後的結果就是,也只能是與大明和談,否則的話,後金就要面臨東西兩個方向的兩線作戰,猶如拆西牆補東牆,而如今的野豬皮,卻沒有那麼多的兵力,支撐着他兩線作戰,也不可能做出拆西牆補東牆的舉動,只會活活累死dázǐ軍。

這個時候,冷曉磊有一些發呆的看着手中的名單,有一些失神,愣愣的說道:“皇上,這個叛徒名單之中,要讓野豬皮教出的人,末將仔細看了一下,卻發現,其中有不少人,只是漢人,並不是朝廷曾經的朝廷或武將,比如這個范文程,還有這個範文寀。”

說話之間,冷曉磊擡起了頭,有一些迷惑地望向了崇禎,進而又問道:“皇上,像范文程這一類人,並不存在什麼背叛不背叛,並沒有什麼官職,朝廷又要以什麼理由索要呢?”

“理由?什麼理由?”

然而,崇禎的回答,卻是漫不經的兩句反問,更是不以爲然地說道:“現在這個時候,大明佔據着絕對的主動權,是野豬皮一想要和談,並不是朕求着他野豬皮和談。”

“所以,野豬皮要想和談的話,不想再與大明重啓戰火,就必須交出這個花名冊上的所有人,按照朕說的去做。否則的話,如果事事都要理由,按照野豬皮說得做,讓他好過一些,又何必再和談?”

這一刻,冷曉磊纔是真真切切地體會到崇禎的強勢與霸道,不需任何的理由,只是那麼一句話,就必須答應相應的條件,不答應也得答應,創造條件,也得讓對方答應,屈服。

與此同時,冷曉磊也明白了一點,所謂的和談,從不是在平等的基礎之上,除非兩者擁有相同的實力,否則的話,和談是談公平,那根本就是一個笑話。

冷曉磊有一些無語,崇禎的這一番言行,與持強凌弱何異?

但是,顧忌於對方的身份和地位,也只能閉口不言,冷曉磊卻有一些發呆的看着崇禎,不過,一想到對方常掛在嘴上的那句話,趁你病要命,也就釋然了。

就在這個時候,似乎想到了什麼,冷曉磊腦海裡閃過一抹靈光,更是眼前一亮,面帶興沖沖之色,突然問道:“皇上,咱們提前將這個消息散佈出去,怎麼樣?”

“什麼消息?”

崇禎一時沒有反應過來,有一些茫然地看着冷曉磊,本能地反問了這麼一句,看到對方那滿臉的興奮之色,又有帶着幾分奸詐之意,崇禎愈發疑惑的同時,又有一絲好奇。

“皇上,當然是那個消息,野豬皮一定會答應您的要求,交出那些叛逃的文官武將啊。”

聽到這樣的答案,在這一瞬間,崇禎就反應了過來,明白了對方打得什麼主意,這是想讓建奴自亂陣腳,先行內訌起來,兵不血刃地解決東北的女真之患!

顯然,只要將這個消息提前泄露出去,散播於東北,捅到皇太極的那些漢人文官武將那裡,勢必會人心惶惶,引起一陣騷動,沒有了李永芳等漢人將領的軍隊,野豬皮再難駕馭那些蒙古盟友部族,再難抵禦林丹汗的入侵。

結果不難想象,缺少了漢人軍隊的支持,從旁協助,後金必亡。

冷曉磊接下來的言語,更是驗證了崇禎的這種猜測。

“皇上,只要將這個消息散佈出去,透露到野豬皮的那些漢人文官武將的耳中,心有猜忌之下,即便他們不會立即zàofǎn,叛出後金,也會秉持着隔岸觀火、明哲保身的態度,恐怕野豬皮很難再調度他們,進行迎敵。”

“如此一來,東北的那種平衡局面,將會一點一點地被打破,優勢將會向着林丹汗那邊傾斜,朝廷正好藉助林丹汗之手,以蒙古之兵,滅了建奴,徹底剷除女真之患。”

“而在整個過程中,朝廷不僅少了一個邊境禍患,敵對國家,還不費一兵一卒,就解決了問題,更是順便削弱了林丹汗的有生力量。”

“畢竟,兩虎相鬥之下,結果必定是兩敗俱傷,大明將會是最後的最大贏家。”

顯然,冷曉磊越說越順嘴,越說越激動,就好像打開了一扇窗一般,才思如泉涌,分析起來,權衡其中的利弊與得失,那是頭頭是道,冷曉磊愈發地得心應手。

漸漸地,冷曉磊臉上散發着那種興奮的光芒之時,隨着他的滔滔不絕,又有了幾分得意之色,神態之中,不無顯擺的意思,似乎是非常滿意自己的分析,對於局勢的精確把控。

“不可以~”

就在冷曉磊無限幻想之時,腦海裡不斷遐想着那種局面,由於自己的這一提議,東北的形勢急劇變化,越來越對大明好的發展,卻被崇禎簡簡單單的三個字,給打斷了。

“皇上,爲什麼啊?”

看着不住搖頭的崇禎,很是堅決地反對自己的意義,冷曉磊忍不住地出聲問了一句,更是進而補充道:“皇上,讓林丹汗與野豬皮兩虎相鬥,打得兩敗俱傷,朝廷好坐收漁翁之利,難道這樣不好嗎?”

崇禎這次沒有立即回答,而是面帶堅定之色,再次搖了搖頭,猶如是在強調一般,顯得很是堅決和篤定,隨之才緩緩回道:“曉磊,你也說了,兩虎相鬥,朝廷可以從中坐收漁翁之利。”

“可是,你卻忽略了一點,兩虎相鬥之下,雖會兩敗俱傷,但也是在一較長短,一決雌雄,如果不是兩敗俱傷呢?而是林丹汗打敗了野豬皮,滅了後金,成爲東北的霸主呢?”

“皇上,這樣不是更好嗎?”

聽到崇禎的這一番話,冷曉磊的心裡漸漸有了一絲明悟,但一想到自己的建議,還是忍不住地插了一句,滿懷忐忑和期待地看着崇禎,臉上已經沒有了剛剛的那種神采飛揚和自鳴得意之態,此時老實了許多,謙虛了許多。

。:

第三百八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二)第五百二十二章 最合適的人選第四百八十八章 盛氣凌人第三百七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第六百五十九章 新的規則(大結局)第一百二十章 魔怔第六百零九章 今時不同於往日第三百九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四)第四百七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八十九章 替罪羊第二百四十一章 貨幣戰爭(六)第四百二十三章 便宜行事之權第三百三十一章 設立商館第一百一十四章 冰火兩重天第一百七十一章 實實在在的好處第四百九十章增加籌碼第四百零零章衝突第一百零二章 震懾第六十三章 蒼白的安撫第一百二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五百一十一章 “億”和“兆”第六百零四章 統一計時第二百九十章 董事會(上)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家三兄妹第二百零零章 沒有後路第三百四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九)第一百四十九章 英國公第五百七十五章 惶恐不安的張彝憲第四百五十八章 上帝視角第三百二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第二百七十四章 改革驛站第六十六章 扣下白杆子兵第五十二章 不甘與慶幸交織在一起第五百九十二章 兩碼事兒第六十九章 明之滅亡,在其自己第五百五十一章 導火索第六百二十五章 新難題第四百二十七章 兩百萬兩第三十九章 穩定遼東之策第五百三十三章 軍隊操練第三百九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五)第四百三十四章 無形的閹割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個名額第三十七章 平衡...穩定第六百五十八章 最爲合適的處理方式第五百六十一章 前科第五百三十九章 借刀殺人第六百四十三章 “妥協”第七十六章 皇家軍事學院第二百八十二章 外來的和尚好唸經第三章 免除三餉(求收藏求推薦)第五百四十六章 重組內閣第二百四十八章 三要素第六百四十章 不好的預感第五百四十三章 提升第六百零五章 第一受害者第三百二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積分制比武第六百零九章 今時不同於往日第一百九十八章 從中漁利第一百八十三章 積分制比武第四百六十八章 迂迴的勸說第六百四十八章 量化標準第四百六十三章 皇明祖訓沒有那麼大的約束力第三百八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六)第一百七十三章 拖延救援第四百九十四章 帥才?梟雄?第四百九十九章 賣個人情第三十二章 急流勇退第九十五章 暗中謀劃第五百九十章 天花猛如虎第四百八十五章 令人震撼的名單第六十九章 明之滅亡,在其自己第二百七十七章 機會第三百三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六)第二百二十二章 摒棄“重農抑商”的思維第五百一十三章 暴利第五百四十五章 吏治改革試點第一百六十二章 互市第三百四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二)第四百二十章 《烈士法》第五十一章 “爺”文化第四百二十五章 爭吵第一百四十章 格外的平靜第三百九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八)第三百九十八章 宗教衝突第六百二十七章 罌粟第六百四十章 不好的預感第五百三十五章 爲恢復最強時期的萬能都司而準備第六百一十九章 改得面目全非第一百一十七章 暗中交鋒第二十九章 國之大不幸第四百九十一章 反應不正常第六百二十三章 接地氣第五百五十一章 導火索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七)第四百九十章增加籌碼第五百一十九章 以蒙治蒙
第三百八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二)第五百二十二章 最合適的人選第四百八十八章 盛氣凌人第三百七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第六百五十九章 新的規則(大結局)第一百二十章 魔怔第六百零九章 今時不同於往日第三百九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四)第四百七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八十九章 替罪羊第二百四十一章 貨幣戰爭(六)第四百二十三章 便宜行事之權第三百三十一章 設立商館第一百一十四章 冰火兩重天第一百七十一章 實實在在的好處第四百九十章增加籌碼第四百零零章衝突第一百零二章 震懾第六十三章 蒼白的安撫第一百二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五百一十一章 “億”和“兆”第六百零四章 統一計時第二百九十章 董事會(上)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家三兄妹第二百零零章 沒有後路第三百四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九)第一百四十九章 英國公第五百七十五章 惶恐不安的張彝憲第四百五十八章 上帝視角第三百二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第二百七十四章 改革驛站第六十六章 扣下白杆子兵第五十二章 不甘與慶幸交織在一起第五百九十二章 兩碼事兒第六十九章 明之滅亡,在其自己第五百五十一章 導火索第六百二十五章 新難題第四百二十七章 兩百萬兩第三十九章 穩定遼東之策第五百三十三章 軍隊操練第三百九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五)第四百三十四章 無形的閹割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個名額第三十七章 平衡...穩定第六百五十八章 最爲合適的處理方式第五百六十一章 前科第五百三十九章 借刀殺人第六百四十三章 “妥協”第七十六章 皇家軍事學院第二百八十二章 外來的和尚好唸經第三章 免除三餉(求收藏求推薦)第五百四十六章 重組內閣第二百四十八章 三要素第六百四十章 不好的預感第五百四十三章 提升第六百零五章 第一受害者第三百二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積分制比武第六百零九章 今時不同於往日第一百九十八章 從中漁利第一百八十三章 積分制比武第四百六十八章 迂迴的勸說第六百四十八章 量化標準第四百六十三章 皇明祖訓沒有那麼大的約束力第三百八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六)第一百七十三章 拖延救援第四百九十四章 帥才?梟雄?第四百九十九章 賣個人情第三十二章 急流勇退第九十五章 暗中謀劃第五百九十章 天花猛如虎第四百八十五章 令人震撼的名單第六十九章 明之滅亡,在其自己第二百七十七章 機會第三百三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六)第二百二十二章 摒棄“重農抑商”的思維第五百一十三章 暴利第五百四十五章 吏治改革試點第一百六十二章 互市第三百四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二)第四百二十章 《烈士法》第五十一章 “爺”文化第四百二十五章 爭吵第一百四十章 格外的平靜第三百九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八)第三百九十八章 宗教衝突第六百二十七章 罌粟第六百四十章 不好的預感第五百三十五章 爲恢復最強時期的萬能都司而準備第六百一十九章 改得面目全非第一百一十七章 暗中交鋒第二十九章 國之大不幸第四百九十一章 反應不正常第六百二十三章 接地氣第五百五十一章 導火索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七)第四百九十章增加籌碼第五百一十九章 以蒙治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