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五)

然而,崇禎依舊有一些失神的看向那裡,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當戰船開始緩緩行駛之時,似乎想到了什麼,再次問道:“對了,小磊,那些進入遼東的皇家軍事學院的學員,他們表現的如何?目前爲止,大概有多少傷亡?”

“哦——那個——”

冷曉磊愣了一下,沒有想到崇禎會問這個問題,明顯有一些準備不足,也就吞吞吐吐了起來,但轉瞬就恢復了正常,將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隨之緩緩表達了出來。

“啓稟皇上,由於將領在戰場傷亡情況,乃是歸兵部所管,加上,如今的遼東,局勢十分的動盪,還有那些學員四處征戰,行蹤飄忽不定,很難得到他們具體的消息,末將也不甚瞭解,有多少學員傷亡。”

“不過,末將所得到的消息,從錦衣衛反饋回來的消息來看,目前表現最爲突出的幾人,分別是吳三桂、曹變蛟、李信等寥寥幾人。”

“根據最新所得到的消息,他們雖然只是一名小將,統帥的小隊不過百人,但戰果頗豐,斬敵已達上百,而且,孫督師希望皇上您能夠準允,讓他們繼續留在遼東任職,統帥部隊,鎮守一方。”

......

此刻,相對於崇禎聽得頻頻點頭,一副波瀾不驚的樣子,一旁的孫元化卻是心神震動,震動的不是冷曉磊的彙報內容,而是他這個人。

從這段時間的接觸來看,孫元化印證了一個由來已久的傳聞,皇上非常倚重冷曉磊這個小將,在錦衣衛之中,,雖然不過是一個千戶,只有正五品的官階,可奈何,身處的位置卻極爲敏感,隨時都能見到皇上,能夠和皇上說得上話。

如果說,當今之時,朝廷之中,盧象升和孫傳庭等青壯派,乃是當之無愧的紅人,深受皇上的倚重和信任,那冷曉磊就是紅人中的紅人。

畢竟,不管權力多麼大,那也是皇上賦予的,隨時都有可能被拿走,被剝奪,而在皇上身邊就不一樣了,權力雖然不大,卻極有影響力,朝中的重臣也輕易不敢得罪。

否則的話,像魏忠賢那樣的宦官,權傾朝野,又怎麼可能存在?

這個時候,冷曉磊的話音剛落,孫元化緊跟着站了出來,緩緩開口了。

“皇上,也難怪孫督師會有這樣的請求,一旦遼東之戰結束,收復全部失地之後,遼東勢必急需大量的將領,以此拱衛邊境的安全,防衛蒙古人和女真人。”

“因此,隨着收復的那些城池越來越多,都必須有將領鎮守,再加上一些邊境關口要隘,自然而然地,相對而言,原本的遼東將領也就明顯不足了。”

“而皇家軍事學院的學員,尤其是像吳三桂、曹變蛟和李信這些將領,都是文武兼備之人,經過皇家軍事學院的培養,又經過數次的實戰,更是精通各種火器,因此,將他們充實到遼東的軍隊之中,再合適不過了。”

然而,迴應孫元化的卻是,崇禎的淡淡一笑,頗含深意地看了他一眼,卻是轉而問道:“對了,孫愛卿,對於遼東的局勢,你知道多少?”

話音剛落,崇禎立即就意識到了自己的話有歧義,不等孫元化做出迴應,進而補充道:“當然,朕所指的局勢,並不是現在的軍事行動的態勢,而是指遼東盤根錯節的各方勢力,所形成的局面,更確切的來說,就是遼東大姓和世家大族。”

很顯然,孫元化有一些吃驚,更像是爲之忌憚,顧慮重重,原本高興的神采隨之消失不見,凝重無比。

尤其是聽到崇禎後面的言詞,更是將到嘴的話語生生給嚥了回去,變得有一些吞吞吐吐起來。

“孫愛卿,怎麼了?難道這個問題讓你爲難了,不方便回答?”

“不不——不是,皇上,微臣沒有什麼爲難的地方......”

孫元化的話語帶着顫音,在崇禎那滿含深意的微笑之中,情不自禁地深深嚥了一下口水,顯得有一些艱難,略微有一些猶豫,遲疑了一下,打量了一下四周,見都是崇禎的近衛,暗暗一咬牙,也就下了一個決心,不再那麼顧忌。

“皇上,說起遼東局勢,其中所蘊含的盤根錯節的勢力,就不得從頭談起,說起來有一些枯燥,恐怕皇上你....”

“沒關係,孫愛卿,但說無妨,反正在這戰船之上,也是閒來無事。”

“好吧,皇上,那微臣就說了。”

孫元化忽然停頓了一下,面有思索之色,並未再言語,看到他這副模樣,崇禎也沒有出言打擾,催促什麼,而是既有耐心地等待着,因爲他明白,其中的事情牽涉極廣,信息量很大,必須進行一番組織語言。

許久之後,面有沉吟之色的孫元化,終於開口了,緩緩的言語,顯得很是沉穩。

“啓稟皇上,遼東與中原有很大的不同,這裡不設州縣,只有衛所這樣的軍事機構,帶有濃重軍事色彩的城鎮,以兵戍之,因此也就形成了一個現象,這裡非官而軍,非軍而官,這也就是遼東勢族有一個明顯特點。”

“遼東勢族,大多是以地主與軍閥相結合,可稱其爲軍事勢族,就其形成來看,大致有三種情況,其一,就是世代在遼東任軍事要職的大姓,利用手中的權勢,兼併土地,盤剝地方,成爲鉅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鐵嶺的李氏。”

“其二,就是本地的豪富,因爲募兵而被朝廷授以軍職,從而在政治和軍事上獲得一定的優勢。由於朝廷曾經多次號召遼東豪富募兵,並授以軍職,因此遼東出現了許多這樣的軍事勢族。這類勢族,別看他們官職不高,勢力不大,但卻有着相當程度的影響力,不可忽視。”

“至於最後一個,就是遼東的大商鉅富,他們雖然不在軍中任職,但卻與地方的官員和將領有着密切的聯繫,再加上控制着本地的經濟,也就有了影響地方政治的資本,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家族就是佟家,現在正爲建奴賣命,專門負責打理着建奴的錢糧。”

......

漸漸地,隨着孫元化的敘述,氣氛變得越來越沉重,甚至於有一些壓抑,崇禎那年輕的面孔有一些難看起來,眸子裡更是幽光閃閃,隱現殺意。

第二百五十二章 東南形勢第九十七章 尷尬第二百八十三章 挑釁皇權第二百零六章 大肆建立軍事基地第一百五十四章 軟硬兼施第三百八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一)第六百一十一章 正主來了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惡魔第四十六章 優先原則第一百一十四章 冰火兩重天第二百一十八章 鮮爲人知的秘密通道第六百一十七章 一個開場白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可以第五百六十章 流言滿天飛第五百八十四章 摸底第三百五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九)第七十六章 皇家軍事學院第二百八十七章 戰鬥力飆升五倍第六百一十二章 吃力不討好第四百二十四章 “能屈能伸”的海上馬車伕第四百八十一章 毛文龍的變化第五百一十五章 裁撤衛所制第三百一十章 折中第一百六十六章 開出條件第一百九十章 沒落的大明海軍第三百九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七)第一百五十章 壯觀的早朝第四百二十七章 兩百萬兩第五百一十五章 裁撤衛所制第四百三十一章 敲打第六百零八章 兩全其美第一百九十三章 跛腳鴨第一百八十章 濃郁的尚武氣息第五百四十六章 重組內閣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肆購買第一百八十八章 南石北王第五百三十二章 取消兩京制第六百零七章 好處多多第二百零九章 敵襲!第三十章 洛養性的小心思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範圍寶鈔試點第三百三十一章 設立商館第五十六章 秦良玉的將令第二百三十章 另一個巨大意圖第三百一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第五百八十四章 摸底第五百九十三章 雙喜第三十三章 赤裸裸地綁票打劫第二百二十三章 麻辣火鍋第三百七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二)第四百一十七章 處境微妙的毛文龍第六百二十章 國情不同第三百零三章 孫元化的好意第一百一十一章 宋獻策的折服第五十六章 秦良玉的將令第三百一十一章 沒有絕對的信任第三百一十章 折中第一百五十二章 收買人心第四百六十一章 面子工程第三百七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八)第六百五十二章 理所當然第一百一十九章 不好的感覺第三百五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四)第一百六十章 變質的沐府第五百六十章 流言滿天飛第六百二十二章 延遲第四百三十章 輿論壓力第二百四十六章 後續(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終於來了第七十三章 無人敢惹的福王府第二百三十一章 潑髒水第五百九十八章 拿來主義第五十六章 秦良玉的將令第一百九十二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四百九十七章 求情第四百四十七章 自下而上的控制軍權第一百六十二章 互市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範圍寶鈔試點第五百一十二章 巨大的貿易順差第二百三十一章 潑髒水第六百五十二章 理所當然第四百零一章 最危險之人第四百九十三章 皇權與教權的衝突第五百九十六章 “大鐵疙瘩”第三十六章 《大明日報》引起的朝堂震動第二百七十八章 化腐朽爲神奇第四百一十二章 取消風聞奏報第二百五十二章 東南形勢第三百零一章 勝者王侯,敗者寇第四百一十九章 不差錢第四百零四章 培養新一代的黔國公第六百一十二章 吃力不討好第五百四十二章 皇太極的不安第六百二十章 國情不同第四百一十一章 轉移注意力第二百五十五章 訓斥第三百七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七)第三百四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七)第五百一十二章 巨大的貿易順差第五十章 膽戰心驚的李祖白
第二百五十二章 東南形勢第九十七章 尷尬第二百八十三章 挑釁皇權第二百零六章 大肆建立軍事基地第一百五十四章 軟硬兼施第三百八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一)第六百一十一章 正主來了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惡魔第四十六章 優先原則第一百一十四章 冰火兩重天第二百一十八章 鮮爲人知的秘密通道第六百一十七章 一個開場白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可以第五百六十章 流言滿天飛第五百八十四章 摸底第三百五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九)第七十六章 皇家軍事學院第二百八十七章 戰鬥力飆升五倍第六百一十二章 吃力不討好第四百二十四章 “能屈能伸”的海上馬車伕第四百八十一章 毛文龍的變化第五百一十五章 裁撤衛所制第三百一十章 折中第一百六十六章 開出條件第一百九十章 沒落的大明海軍第三百九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七)第一百五十章 壯觀的早朝第四百二十七章 兩百萬兩第五百一十五章 裁撤衛所制第四百三十一章 敲打第六百零八章 兩全其美第一百九十三章 跛腳鴨第一百八十章 濃郁的尚武氣息第五百四十六章 重組內閣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肆購買第一百八十八章 南石北王第五百三十二章 取消兩京制第六百零七章 好處多多第二百零九章 敵襲!第三十章 洛養性的小心思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範圍寶鈔試點第三百三十一章 設立商館第五十六章 秦良玉的將令第二百三十章 另一個巨大意圖第三百一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第五百八十四章 摸底第五百九十三章 雙喜第三十三章 赤裸裸地綁票打劫第二百二十三章 麻辣火鍋第三百七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二)第四百一十七章 處境微妙的毛文龍第六百二十章 國情不同第三百零三章 孫元化的好意第一百一十一章 宋獻策的折服第五十六章 秦良玉的將令第三百一十一章 沒有絕對的信任第三百一十章 折中第一百五十二章 收買人心第四百六十一章 面子工程第三百七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八)第六百五十二章 理所當然第一百一十九章 不好的感覺第三百五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四)第一百六十章 變質的沐府第五百六十章 流言滿天飛第六百二十二章 延遲第四百三十章 輿論壓力第二百四十六章 後續(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終於來了第七十三章 無人敢惹的福王府第二百三十一章 潑髒水第五百九十八章 拿來主義第五十六章 秦良玉的將令第一百九十二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四百九十七章 求情第四百四十七章 自下而上的控制軍權第一百六十二章 互市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範圍寶鈔試點第五百一十二章 巨大的貿易順差第二百三十一章 潑髒水第六百五十二章 理所當然第四百零一章 最危險之人第四百九十三章 皇權與教權的衝突第五百九十六章 “大鐵疙瘩”第三十六章 《大明日報》引起的朝堂震動第二百七十八章 化腐朽爲神奇第四百一十二章 取消風聞奏報第二百五十二章 東南形勢第三百零一章 勝者王侯,敗者寇第四百一十九章 不差錢第四百零四章 培養新一代的黔國公第六百一十二章 吃力不討好第五百四十二章 皇太極的不安第六百二十章 國情不同第四百一十一章 轉移注意力第二百五十五章 訓斥第三百七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七)第三百四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七)第五百一十二章 巨大的貿易順差第五十章 膽戰心驚的李祖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