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崇禎要學習(下)

第一次賭博成功,黎落進入了第二輪賭博,這個注成功率只有1%,他賭的是崇禎的皇權意識和愛才之心。

“陛下,請恕臣直言,當前大明形勢,並不樂觀,主要對陛下您而言……”黎落試着說了一句。

“混賬,你這是在說什麼?!”崇禎最討厭的,就是別人說大明不行。

自己在無能的哥哥手中奪過了皇位,自然是要建設得更好,這樣才能夠證明自己的能力,證明自己是一箇中興之君。在這個基礎上,自然是最討厭別人說在他的治理下,大明越來越差。

“陛下……”黎落沒有繼續說,只是看了看左右兩側。

“哼……你們退下吧!”他似乎賭贏了,崇禎揮退了兩側的侍女和內侍。

“請陛下允許,臣靠近說話,畢竟有些話只適合君臣之間說。”黎落得寸進尺。

“說!”崇禎忍着暴怒,咬着牙根說道。

“陛下,如今大明臣權越來越盛,而君權卻在不斷旁落,想來陛下也應該發現了?”黎落先是說了句探路的。

“這個朕知道!”崇禎此刻卻不是暴怒,而是無奈。

他當了那麼多年的皇帝,哪裡還不知道君權旁落是個多麼悽慘的局面。下面的人都在敷衍着他,所有人都只希望他是一個蓋章機器,一個造糞機器,一個生育機器,卻不是一個君王。一個君主不能夠享受到君王應該有的權力,那自然是沒辦法高興起來的。

“臣乃錦衣衛,錦衣衛是天子親軍,故而臣可以保證,錦衣衛是絕對效忠皇上您的。當然現階段不能夠保障太多,至少臣麾下三千錦衣衛,隨時聽候陛下您的差遣。只是這還不夠,皇城的禁衛、城衛還需要進一步的控制在陛下您的手中,否則別說把命令傳出北京,只怕剛剛有什麼大動作,下面的人首先要害了皇上您。”黎落表了忠心,並且把利害說了出來。

“賊人安敢?!”崇禎瞪大了眼睛,身爲皇帝的氣勢被瞬間釋放了出來。

好歹是當了幾年皇帝的,這氣勢讓一直飽受君綱臣綱陶冶的黎落惶恐不已,只是心中野心讓他站在那裡。

“不是敢不敢的問題,而是他們已經做了的問題……實際上經過臣子仔細查證,泰昌皇帝與天啓皇帝兩位先君死得糊里糊塗,幕後黑手就有東林黨的份子。”黎落終於是把辛秘說了出來。

崇禎此刻沒有發話,只是雙眼死死瞪着黎落,這個第一次把這個心中早有猜測,卻一直不肯確定的事情的真相說出來的臣子。他似乎在期待黎落的進一步發言,同時也不希望他繼續說下去。畢竟真論起來,就算他事前不知情,事後也是懸案的受益人,真計較起來,別人說他謀害自己父兄都可以。

“東林黨的背後是江浙一帶的商人世家,所以東林黨甚至其他的政黨,都爲了維護地方世家的權益,在大明這顆大樹上不斷的放血。在不斷損害大明利益的情況下,把江浙一帶的商人世家喂得又肥又壯。有人戲稱,若是把江浙一帶的商人的銀子堆砌起來,整個皇宮所有的房間,都未必能夠裝得下……”黎落把東林黨的老底給掀了出來。

這原本是官場禁忌,畢竟抄人老底的行爲是非常可恥的,會讓皇帝非常不爽的。這可是地圖炮,畢竟把東林黨的人都得罪了,甚至把江浙一帶的世家商人都給得罪了。別人真的火大起來,一個殺手要僱用起來也不過是數千兩白銀,對於壟斷海貿、食鹽的江浙商人來說,不過是百牛一毛。

但是黎落不能夠不賭,不賭的話他這輩子就算當上了錦衣衛指揮使,也沒什麼意義。皇帝大權旁落,他們這些軍人和密探永遠都不可能有出頭之日。若是賭對了,卻是享之不盡的榮華富貴。最重要的是他身爲大明子民,自然是希望大明能夠真正中興的。對於秦國,他還是沒有太認可。

“真是朕的好臣子啊!”崇禎死死的盯着黎落,卻不知道這句話是對誰說的。

或許,兩家都有吧,畢竟在黎落之前,誰也沒有跟他說過這些辛秘。

“朕該怎麼辦?朕要奪回屬於朕的一切,朕要所有膽敢欺騙朕,糊弄朕的人,都不得好死!”崇禎真的生氣了。

“臣有辦法,在秦國的圖書館裡面,拿出一部分書籍。不管是關於和施政的,還是如何練兵的都有。權力奪回的道路非常艱難,甚至陛下您要做好與全天下世家爲敵的準備。這是一場要把生命賭進去的博弈,成功了大明中興,輸了大明就會換個皇帝,說不得到時候大明就真的徹底衰敗,但好歹皇上您不會是亡國之君。”黎落給出一個不錯的情報,同時告訴了崇禎事情的嚴重性。

“朕還有選擇嗎?莫非還要等着,朕當了這個亡國之君才行?!”崇禎咬牙切齒的說道。

“如此,最先的方法,就是召集南京那邊的勳貴子弟,前來與皇太子一起讀書。好歹,勳貴對大明的忠誠是不需要懷疑的,目前陛下您能夠相信的,也只能是他們。成分問題,臣會仔細查證,至少可以保證每個來到北京的,都是絕對忠誠於陛下您的勳貴。以他們爲基礎,兩年的時間裡,培養出一批合格的軍人、政客、工匠總監。而臣會想辦法,在半年的時間裡,弄出一批威力強大的火器。同時若陛下您准許,將開始秘密和禁衛軍與城衛軍接觸,拉攏一批耿直終於皇室的將領,第一步,先把北京的軍事力量收回來纔是。

哪怕是僞秦秦王張弘斌也說過‘槍桿子裡出政權’,他如今不直接指揮軍隊,但卻掛着最高元帥的頭銜,且有着軍校校長的名譽頭銜,換言之秦軍的軍官,都成了他的門生。故而在大秦,張弘斌並沒有直接指揮軍隊,但卻是把所有軍隊都掌握在手中,這樣的情況下就算是多麼大的將領,也必須要服從他的指揮,不敢怠慢。”黎落深吸了一口氣,給出了第一步的計劃。

“是啊,沒有軍權的帝王,連自己的生命安全只怕都沒有保障。”崇禎認可了這第一步。

“接下來的事情,就要在這個基礎上慢慢鋪開,但有一箇中心,那就是‘師敵長技以制敵’。我們要學習最先進的政治體系,確保皇權的高度集中;同時學習最先進的軍事知識,確保部隊的戰鬥力;還要學習他們最先進的技術和生產手段,確保我們的武器的先進性;最後要學習對方的稅收模式,確保國庫不再那麼拮据。”黎落沒有把剩下的計劃說出來,此刻說出來沒什麼意義,不過可以給出一個大概。

“好……朕知道了……即日起給朕弄來僞秦的那些書籍,真要好好學習學習!”崇禎終於是被說動了。

都說不怕流氓,就怕流氓有文化。如今崇禎要從一個獨**索的苦B皇帝,進化到一個好學的皇帝,不知道會對大明,乃至於對整個華夏,產生怎麼樣的化學反應。

這點,只怕造成這一切的黎落,他本身也不能夠知道。

第2章 二女同產子第89章 張府的家宴第43章 低調的處理第107章 賞你顆手雷第109章 地盤又大了第52章 反賊必須死第14章 憋屈的隕落第37章 有家歸不得第44章 公務員考試(三)第8章 開幕式前夕第143章 各方的動態第151章 茶種的戰爭(完)第27章 虎頭山攻防(下)第122章 1640年大事件第8章 買下李定國第17章 驚聞新皇斃第104章 張獻忠吐血第46章 公務員考試(完)第34章 仗還得要打第49章 人口瘋漲年第143章 瘋狂的彩票(中)第4章 大秦文化節(上)第161章 後金消滅戰(4)第19章 兩線成一線第138章 青樓大整頓第52章 可持續發展第59章 演唱會落幕第47章 機構的調整第147章 茶種的戰爭(1)第97章 希望村建立第10章 崇禎要變法第66章 痛定方醒悟第39章 楊愛的勸降第75章 輕敵遭敗績第34章 仗還得要打第122章 1640年大事件第73章 繼承的條件第158章 後金消滅戰(1)第120章 將軍百戰死第4章 大秦文化節(上)第114章 反賊新形勢第143章 各方的動態第32章 明末足球賽(下)第146章 二王新狀況第142章 瘋狂的彩票(上)第18章 對土司政策(下)第1章 1643年大事記(上)第23章 國家博物館第51章 耿直徐光啓第9章 文化節開幕第83章 強勢要陝西第99章 張獻忠中計第111章 域外遭遇戰第20章 最理想成果第143章 各方的動態第65章 溫情與備戰第106章 莫小看英雄第78章 曹文詔降了第161章 後金消滅戰(4)第89章 張府的家宴第123章 印度洋海戰第121章 到大學演講第65章 暗流在涌動第63章 第一代火器第100章 張獻忠扣關第118章 登陸本州島第155章 後金要摸魚第150章 第一批奴隸第117章 王二的抉擇第131章 馬祥麟之謀第83章 強勢要陝西第11章 有客海上來第15章 驚現地雷陣第131章 順國吞吳國第137章 順勢搞整頓第76章 爲成功再敗第151章 最新型火器第145章 新鈔大普及第133章 大明的宣戰第12章 泄憤變宣戰第63章 敵蹤的真相第128章 居然是慘勝第113章 後金來談判第72章 系統繼承權第8章 開幕式前夕第92章 皇家軍校立第67章 故都換新主(上)第51章 電話誕生日第114章 反賊新形勢第100章 急襲大淩河第67章 故都換新主(上)第37章 家人短相聚第11章 礙事的閹人第84章 各人的去路第47章 後金的抉擇(下)第110章 對蒙古用兵第84章 各人的去路第56章 御駕親征去第6章 密會的本因第18章 對土司政策(下)
第2章 二女同產子第89章 張府的家宴第43章 低調的處理第107章 賞你顆手雷第109章 地盤又大了第52章 反賊必須死第14章 憋屈的隕落第37章 有家歸不得第44章 公務員考試(三)第8章 開幕式前夕第143章 各方的動態第151章 茶種的戰爭(完)第27章 虎頭山攻防(下)第122章 1640年大事件第8章 買下李定國第17章 驚聞新皇斃第104章 張獻忠吐血第46章 公務員考試(完)第34章 仗還得要打第49章 人口瘋漲年第143章 瘋狂的彩票(中)第4章 大秦文化節(上)第161章 後金消滅戰(4)第19章 兩線成一線第138章 青樓大整頓第52章 可持續發展第59章 演唱會落幕第47章 機構的調整第147章 茶種的戰爭(1)第97章 希望村建立第10章 崇禎要變法第66章 痛定方醒悟第39章 楊愛的勸降第75章 輕敵遭敗績第34章 仗還得要打第122章 1640年大事件第73章 繼承的條件第158章 後金消滅戰(1)第120章 將軍百戰死第4章 大秦文化節(上)第114章 反賊新形勢第143章 各方的動態第32章 明末足球賽(下)第146章 二王新狀況第142章 瘋狂的彩票(上)第18章 對土司政策(下)第1章 1643年大事記(上)第23章 國家博物館第51章 耿直徐光啓第9章 文化節開幕第83章 強勢要陝西第99章 張獻忠中計第111章 域外遭遇戰第20章 最理想成果第143章 各方的動態第65章 溫情與備戰第106章 莫小看英雄第78章 曹文詔降了第161章 後金消滅戰(4)第89章 張府的家宴第123章 印度洋海戰第121章 到大學演講第65章 暗流在涌動第63章 第一代火器第100章 張獻忠扣關第118章 登陸本州島第155章 後金要摸魚第150章 第一批奴隸第117章 王二的抉擇第131章 馬祥麟之謀第83章 強勢要陝西第11章 有客海上來第15章 驚現地雷陣第131章 順國吞吳國第137章 順勢搞整頓第76章 爲成功再敗第151章 最新型火器第145章 新鈔大普及第133章 大明的宣戰第12章 泄憤變宣戰第63章 敵蹤的真相第128章 居然是慘勝第113章 後金來談判第72章 系統繼承權第8章 開幕式前夕第92章 皇家軍校立第67章 故都換新主(上)第51章 電話誕生日第114章 反賊新形勢第100章 急襲大淩河第67章 故都換新主(上)第37章 家人短相聚第11章 礙事的閹人第84章 各人的去路第47章 後金的抉擇(下)第110章 對蒙古用兵第84章 各人的去路第56章 御駕親征去第6章 密會的本因第18章 對土司政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