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亞洲強權

這是米柱第二次因爲順時意外而改變戰略,上一次是因爲南暹羅,這一次是因爲意外奪取果阿,兵臨印度洋。

以前他們一直計劃,以馬六甲海峽爲核心,在海峽西部安達曼海一線抗擊西洋人,他們對於西洋人還是有些忌憚的,他們的戰力不低,戰術也不落後,對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吃虧。

對上米柱一手泡製出來的妖孽軍團,領先於世界的戰術和作戰理念,這纔打垮了他們,本身也損失不小。

別看米柱牛逼哄哄,殺伐果斷,作風凌厲而硬朗,那是有金手指撐腰,對於偏離原來軌跡的事,他還是有些保守的,畢竟優勢不再了。

南亞次大陸這一塊地的富裕肥沃,那是不用多言了,任何一個野心家和梟雄都是難以捨棄,對米柱也極有吸引力。

南洋地區乃至澳洲,地勢雖好,遠離世界漩渦是非之地,可放心無憂的自由發展,但要稱霸世界,在世界問題上有發言權,就必須在亞歐大陸有一塊立足之地。

亞洲大陸纔是世界的中心,天下霸權所在,在亞歐大陸上有了王霸之地,纔可以說稱霸世界,南洋之地,人家只會當你是世外野蠻人。

以前米柱可不敢想,但是現在不同,他們在有可能染指印度的情況下,他是難掩野心的瘋長,這麼說吧?難掩愛意,壓制不了愛慕之心。

米柱很是怕步子太大,扯着了蛋,但是最高統帥部軍事委員會們一致同意,進軍印度。

所以纔會有什麼印度洋艦隊,西部軍區這些東西出來,這不是米柱個人的意志驅使,而是南洋軍利益集團的驅使,他們一致的認爲,天予不取,反受其殃。

南洋軍爲了在南亞次大陸分潤到好處,他們是對他們的發展策略進行了修改,因爲澳洲就在那裡,跑不了啦?四周又沒有可以威脅到他們的強敵,這一塊肥肉跑不了,既然是他們口中肉,遲吃早吃有什麼分別?

澳洲是一塊未經開發之地,現在進入,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進行開發,否則根本不適合人類居住,這些巨大的投入讓南洋軍財政捉襟見肘,還在二三十年之內沒有回報。

現在何不把這些投資放在南亞次大陸,如果他們運氣好,二三年就有收益了,像現在他們攻佔了科倫坡,可以把影響力向斯里蘭卡控制,進而控制全島,另外他們佔領了果阿,這意味着他們在印度有利益,他們在次大陸有了這麼好的立足地,不好好的發揮一下,實在對不住自己的野心。

也對不住印度兩個字呀。

印度可是富裕的代名詞,歐洲人在公元前就有圖謀印度之心,亞歷山大帝的遠征,就是衝着印度去的,最終能抵達歐洲的軍事勢力,只有葡萄牙人,最終成功統治印度的,則只有英國人。

現在英國人在歐洲的勢力,比南洋軍略強,但是在次大陸,他們根本無法與佔有果阿和科倫坡的南洋軍相比,況且英國人在歐洲是很強,但是他們可以從歐洲向印度投放多少兵力?但是南洋軍不同,他們從馬六甲出發,沿途有補給點,想投放多少就可以投放多少,這樣的優勢,不是英國人可以相比的。

馬六甲海峽,不愧是世界第一大戰略要地。

東來西往都可以走最短的距離,以最快速度抵達戰區,難怪當地葡萄牙人,佔領果阿第二年,立即出兵攻打馬六甲城,而亞齊國力量稍強,立即出兵攻打馬六甲,實在是東方西世界的咽喉之地。

南洋軍傾力南下,奪取此地,也是做對了,他們佔領了此地,無論是打緬甸人、印度人還是葡萄牙人、荷蘭人,想打誰就打誰,盡佔主動。

在印度洋取得的巨大成功,讓他們對抗西夷人的前線,推進了數千公里,直至斯里蘭卡、印度西海岸一線。

這樣他們就必須徹底完全的控制馬六甲海岸,蘇門答臘島的地位更加重要了,他們必須在班達亞齊駐屯大兵,以防西洋人偷襲呢?相反他們攻略蘇拉威西、攻略幾內亞島,顯得相當無用,一堆荒島,西洋人又搶不去,他們立碑爲記,跑馬圈地即可,用得着出動大軍嗎?他們還派出大將葉可亮,派出了數萬官兵呢?現在這顯得多麼的雞肋?

軍事委員會立即下令,命令葉可亮的部隊回師蘇門答臘,參加圍攻班達亞齊呢?

南洋軍正在圍攻蘇門答暗島西南重鎮巨港呢?巨港未下,他們就敢圍攻班達亞齊了?

這是因爲鎮守巨港的亞齊大將穆加貝投降了,穆加貝一向以忠勇而著稱,伊斯干達.薩羅蘇丹對他也信任有加,他統領十萬大軍,對抗南洋軍,爲什麼會投降呢?

其實穆加貝一直與南洋軍有秘密接觸,他對南洋軍的敵視是裝出來的,只是爲了謀取更大的利益,他是有信仰,但是在信仰和性命之間,他選擇了性命,他的信仰還沒有強大到令他殉道的地步。

米柱親自至巨港外港,接見了穆加貝,保證了他的權利和家族的地位,他便決定向南洋軍投。

穆加貝投降之時,南洋軍主力通過海運,快速北移,兵臨班達亞齊。

南洋軍海軍基本控制了馬六甲海峽,他們的海軍戰艦出現在外海,並不意外,但是同時派出了部隊登陸,就給了薩羅極大的震撼,畢竟海軍上不了岸,只能在海里耀武揚威,現在派兵攻打,他就慌了。

他的士兵們士氣和忠心沒有問題,但是手執彎刀和弓箭的他們是打不過南洋軍的,南洋軍陸軍士兵的作戰素質很高,槍法很準,而且有大炮掩護,連荷蘭人和葡萄牙人都讓他們打跪,更不用說是他們亞齊人了。

爲了打敗南洋軍,伊斯干達下令穆加貝部隊從巨港回援王都,南洋軍在南洋肆無忌憚的欺壓回教徒,薩羅己向麥加申斥,麥加的伊瑪目等這一切反饋給了奧斯曼帝國的大伊瑪目,他們表示,一定會派出艦隊,南下教訓南洋軍,讓他們知道什麼是真*之怒。

所以他纔有抵抗下去的勇氣和決心,結果讓穆加貝乘虛而入,率領主力攻破了班達亞齊城,血洗了王城。

穆加貝的地位取決於他對伊斯干達王室的態度,是否對王室保留有香火之情,這是南洋軍高層判定他是否忠心的標準之一,穆加貝也明白了這一點,所以出手狠辣,絕不留情,命令親信,血洗王城,將王族和貴族們殺個精光,那個從爪哇逃來的馬打藍國大王子阿羅科也遭了毒手,馬打藍王族,徹底斷絕了,從而獲得了南洋軍高層的信任,被任命爲蘇門答臘省高官,軍區副司令,是極其少有的,既有軍權,又有民權的降將,其待遇比之爪哇的科恩,只高不低。

科恩是獲得了一蕃理院總理陳鼎文的全力賞識和力捧,但他穆加貝靠的是自己。

南洋軍先後攻佔了巨港和班達亞齊,各地的官員和守將們紛紛向南洋軍投降,蘇門答臘島大勢己定,東南亞幾大主島,落入南洋軍控制之中,從印度洋進入東南亞的馬六甲海峽、巽他海峽盡在南洋軍掌握之中,東南亞海域,成爲了南洋軍內湖,南洋軍正式的擁有了第七個省份,蘇門答臘省。

蘇門答臘島的歸順,讓南洋軍名義上實現了對東南亞的統一,幾大主島和戰略重地全部落入了南洋軍控制之中,只有一些內陸的偏遠的山區,還有一些抵抗軍和反對南洋軍統治的,不過這都是無傷大雅,影響不了大局的,所以他們南洋軍正式宣佈了名義上的統一。

南洋軍統一了南洋,將這一片富饒之地置於統治之下,他們計劃在巽他海峽的萬丹和馬六甲海峽的班達亞齊修築巨大的要塞羣,用以拱衛兩大戰略要地,只要扼守了這兩處,他們就可以將西夷人拒之於南洋之外,他們只能在印度洋上瞎轉悠。

南洋軍這樣就有一條從果阿到斯里蘭卡到班達亞齊三個點上的防線,他們死守三大戰略點,就可以保護西洋人對東亞、南亞地區的襲擾。

西洋人無法獲得香料,無法獲得絲綢和瓷器及至東方所有的特產,當然他們可以通貿易獲得,不過這是必須用黃金白銀換了,而不是像以前,只是通過掠奪和低價收購,就可以獲得。

現在南洋軍在亞洲南部地區,擁有了絕對的海上優勢,他們是地區第一強權,在這一地區獲得自由貿易權的只有英國人了,英國人在該地區也擁有了不俗的軍事實力,他們將亞洲特產運回了歐洲,賺得盤滿鉢滿。

不過南洋軍也對歐洲自大航海時代以來所形成的東進戰略造成了巨大的打擊。

以前他們認知的東方是野蠻落後的,他們只要來到了東方,就可以獲得香料、黃金、絲綢、瓷器,跑一趟就差不多發達了。

但是現在也有另外一種可能,他們來東方,只是送死,萬里來東方,只爲送死,興起了近百年的東方淘金熱消退了。

第441章攻下其城第936章認錢不認人第124章項目招標第555章戰略第113章傷亡慘重第448章支援第979章昏招連出第305章幕後國士第76章經略遼東第375章新的目標第20章勾結第604章敗走第319章快速反應第792章談判第650章圍攻王城第993章地區老大無題第249章真禁海第419章重奪重鎮第406章爭鬥第837章制度第755章危機第951章信德首府第576章丁憂第705章策略第974章無奈拒絕無題笫979章畏懼第509章形勢難明第487章歐洲局勢第375章新的目標第92章大戰前夕第42章追責第12章聯合第591章殺窗事發第405章忍辱第422章喜事成雙第805章公私分明第975章大勢所趨第48章色膽包天第946章大局爲重第27章暴風雨前的冷靜第182章接見第456章肅清第7章忽悠帝第720章名將之死第594章濠江風雲第268章緊急救援第886章改組部門笫377章朝中變局第280章直取將首第856章善泳者溺第826章棄明投暗第25章不可逆轉第379章國債第272章埋伏第984章大明政策第962章重鎮歸降第577章力量第310章遊子歸鄉第491章南洋風雲下第422章喜事成雙第681章新戰略第956章危機突發第620章招降第310章遊子歸鄉第682章改變第878章司令人選第212章女戰神第626章準備功夫第486章遲鈍反應第435章大殺招第909章身陷困境第139章銀行第846章風光時刻第405章忍辱第611章大計第534章大破敵軍第447章驚世大勝第775章怒火沖天第863章政策同化第847章生活方式第71章盟友第599章水師第650章圍攻王城第194章接新娘第540章邊城大戰一第254章出征第169章風起雲動第530章集中權利備戰第916章逃離第961章神靈轉靈第906章落入虎口第42章追責第652章攻陷其城第32章搶人第27章暴風雨前的冷靜第224章布西南局第263章秘密行動第743章大軍出動
第441章攻下其城第936章認錢不認人第124章項目招標第555章戰略第113章傷亡慘重第448章支援第979章昏招連出第305章幕後國士第76章經略遼東第375章新的目標第20章勾結第604章敗走第319章快速反應第792章談判第650章圍攻王城第993章地區老大無題第249章真禁海第419章重奪重鎮第406章爭鬥第837章制度第755章危機第951章信德首府第576章丁憂第705章策略第974章無奈拒絕無題笫979章畏懼第509章形勢難明第487章歐洲局勢第375章新的目標第92章大戰前夕第42章追責第12章聯合第591章殺窗事發第405章忍辱第422章喜事成雙第805章公私分明第975章大勢所趨第48章色膽包天第946章大局爲重第27章暴風雨前的冷靜第182章接見第456章肅清第7章忽悠帝第720章名將之死第594章濠江風雲第268章緊急救援第886章改組部門笫377章朝中變局第280章直取將首第856章善泳者溺第826章棄明投暗第25章不可逆轉第379章國債第272章埋伏第984章大明政策第962章重鎮歸降第577章力量第310章遊子歸鄉第491章南洋風雲下第422章喜事成雙第681章新戰略第956章危機突發第620章招降第310章遊子歸鄉第682章改變第878章司令人選第212章女戰神第626章準備功夫第486章遲鈍反應第435章大殺招第909章身陷困境第139章銀行第846章風光時刻第405章忍辱第611章大計第534章大破敵軍第447章驚世大勝第775章怒火沖天第863章政策同化第847章生活方式第71章盟友第599章水師第650章圍攻王城第194章接新娘第540章邊城大戰一第254章出征第169章風起雲動第530章集中權利備戰第916章逃離第961章神靈轉靈第906章落入虎口第42章追責第652章攻陷其城第32章搶人第27章暴風雨前的冷靜第224章布西南局第263章秘密行動第743章大軍出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