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一)

連續的勝利讓大後方到處充滿節曰般的歡樂,高音喇叭播放着錦州光復,[***]正乘勝追擊的消息,往武漢的船票是一票難求,朝天門的售票處每天都排着長隊,從北方逃難的難民們開始返回家鄉。

爲了讓這些追隨國民政斧的國民順利返家,政斧宣佈成立返鄉委員會,返鄉委員會成員由參政會的參政員組成,返鄉委員會隨即宣佈對船票車票進行控制,嚴禁高價售賣,所有船票分成四個等級,第三四等艙是普通百姓的船票,票價被政斧控制,一二等艙不管。

對政斧而言,政斧並不希望這幾百萬人現在就返鄉,這些隨政斧撤到西南的難民中,很多是熟練工人和專家技術人員,是西南大批工廠的主力。

除了這些難民外,北方後撤的政斧部門也開始着手返鄉,石家莊高等師範學校是第一家宣佈返鄉的部門,隨後西南聯合大學宣佈在結束這個學期後,西南聯大將解散,各校將自行組織返回北平天津。

在整個大後方,物資緊張的狀況並沒有隨着戰爭勝利有所鬆動,相反控制更加嚴格,物資管制從西南擴大到兩廣兩湖,以及陝西,新光復的河南河北山東也在大力推行物資管制,原來管制稍鬆的安徽江蘇江西也加緊了。

對蔣介石來說,現在戰爭已經不讓他頭痛了,勝利的旗幟已經快掛在天空正中,曰本人通過各種途徑向他揮舞和平的小旗,甚至不惜將臺灣單做籌碼。

讓蔣介石頭痛的問題是現在渝城的政局,鄧演達成立了社會明煮黨後,渝城又新冒出來十幾個政黨,戴笠和徐恩增將這些黨派的資料交到蔣介石的辦公桌上,在這些黨派中值得注意的只有那麼幾個,大部分只有那麼幾十個人或幾百個人。

論力量這些幾十幾百人的小黨很小,可論活動能力,這些小黨的活動能力卻很大,經常在大街上發傳單,組織集會,提出一些激進的口號蠱惑人心,可蔣介石偏偏還只能忍着。

在所有這些黨派中,鄧演達的社會明煮黨是他最關注的,他一眼便看出社會明煮黨的黨章黨綱正是鄧演達宣揚了幾十年的,介於國民黨和GCD之間的中間道路。

當初還不成熟的第三黨聲勢極爲浩大,中央軍和地方實力中有不少中高層將領都參加了第三黨,而這個黨章黨綱更加成熟,因而吸引力更大。

鄧演達公開宣佈,社會明煮黨將致力於對現行社會進行改革,使之平穩發展,而非劇烈變動,在經濟上主張建立國家公司,以掌控關係國計民生的骨幹工業,同時反對沒收資本家財產,認爲應該大力促進私人企業發展,同時建立起社會保障制度,以保證工人和農民的利益。

這個宣言讓蔣介石稍稍鬆口氣,社會明煮黨與GCD有明顯的不同,他們不會走到一起,可隨後戴笠報告,不少地方將領宣佈加入社會明煮黨,比如原西北軍將領趙S山、東北軍將領劉多荃等紛紛宣佈退出國民黨,加入第三黨。

這些將領大部分是失去軍權的將領,不過這依然讓蔣介石產生警惕,劉多荃下屬的東北軍已經被整編,趙S山的西北軍三十八軍依舊在老部下孔C州的帶領下,在衛立煌麾下作戰,蔣介石立刻密令衛立煌準備整編三十八軍,三十八軍團以上軍官必須離開三十八軍,調孔C州到甘肅擔任甘肅保安司令部參謀長。

鄧演達在宣佈社會明煮黨成立後,並沒有採取更進一步的舉動,而是開始在西南各主要城市巡行,到各地成立辦事機構,先是去昆明,然後到貴陽,昨天回到渝城,今天便迫不及待的拜訪周EN來。

除了鄧演達親自在各地成立分部外,其他明煮黨人也紛紛行動,明煮黨干將譚平山、彭澤民從海外歸國,在廣州成立社會明煮黨廣東分部;李士豪在福州,郭翹然在長沙,黃雍在武漢,一時之間,社會明煮黨聲勢浩大。

蔣介石看着眼前的情報摘要,禁不住輕輕嘆口氣,當年要是抓住鄧演達就好了,要不然也不會有這樣的麻煩。

“達令,又怎麼啦?”宋美齡已經很長時間沒聽到蔣介石的嘆息聲了,今天居然又聽到了,這禁不住讓她有些好奇,她放下手上的報紙,擡頭望着蔣介石。

“沒什麼,”蔣介石漫不經心的低聲應了句,過了會才又低聲說道:“這些人不知是怎麼想的,我花了那麼大力氣,可他們還是要別樹一幟,另起爐竈,還是反對我。”

宋美齡心裡大致明白是什麼事了,她眼珠轉了轉,放下報紙,倒了杯水,端到蔣介石面前,趁着蔣介石喝水的時節,順手拿起份文件翻了翻。

“我看這沒什麼,只要不投靠GCD,便沒什麼,再說了,他們的理論主張跟GCD相差不多,勢必分散GCD的支持者,減弱GCD的發展速度。”宋美齡微微笑道。

自從在美國大獲成功後,宋美齡慢慢的開始主動干預一些事情,首先緩和了蔣介石和莊繼華的關係,讓莊繼華重返前線,不久便取得鄂北會戰大捷,光復武漢,一舉扭轉整個戰爭局面。

一場接一場的大規模會戰,一個又一個的勝利;一座又一座名城光復,政斧的聲望在一波又一波的歡呼中上升到一個空前的高度。

在大後方,宋美齡從美國化來的五億美元,變成了上百家工廠,其中絕大部分已經開工,吸納了數十萬難逃難民,極大的減輕了政斧壓力,同時也增加了前線的物資供應,緩解了前線物資緊張壓力。

“沒有那麼便宜,”蔣介石眼中包含着重重憂慮:“鄧擇生在黃埔影響便很大,莊文革、陳辭修、張文白,與他關係非淺,當年要不是及時破獲他們的組織,他們恐怕就已經沉大患了。”

宋美齡的神情一下凝重了,她想了想問:“你的意思是還有帶兵將領秘密參加了他的政黨,實際上,他們暴露出來的力量並非只有西北軍一點?”

蔣介石點點頭,宋美齡皺眉問道:“那這些人躲在那呢?現在手握重兵的也就這幾個人,文革的東北戰區,盧漢的遠征軍,胡宗南的陝甘部隊,衛立煌的徵蒙軍,薛嶽的江南戰區,還有就是關麟徵的江淮戰區,他們躲在那?”

蔣介石沉默了很久,值得懷疑的人很多,可他心裡最懷疑的…….,宋美齡盯着他,微微皺眉:“你還是懷疑文革?上次我在北平,去看俞濟時,他的確是生病了,是肺結核,不是文革暗害他。”

“文革本人可能沒有加入鄧演達的黨,但東北戰區中有沒有將領加入呢?”蔣介石慢吞吞的說道:“文革與擇生的關係一直不錯,就是看在擇生的面上也會爲他們行事提供方便,你看,嚴重陳銘樞蔣光鼐黃琪翔等人一直在五戰區江北戰區,現在到了東北戰區,爲什麼他們一直那裡?嚴重的軍官培訓學校裡面,有相當部分學員是幫擇生培養的。”

“那,是不是讓文革查一下,”宋美齡遲疑下提議道,蔣介石微微搖頭,要是莊繼華查得出那纔有鬼了。

電話鈴適時響起來,蔣介石抓起電話,電話是王寵惠打來的:“委員長,美國政斧通報,三個月後,中美英蘇四國首腦要在開羅舉行新一輪會談,美國方面問我們,委員長是不是要參加?”

蔣介石聽後精神一陣,戰爭的勝利,讓中國在外交上的發言權越來越重,外交勝利又反過來促使他本人和國民黨聲望的上漲。

“爲什麼要舉行這個會議?”宋美齡問道,蔣介石稍稍遲疑便明白過來。

“從美國傳來的備忘錄稱,由於亞歐戰場的巨大進展,盟國之間必須對戰後問題進行進一步協商,包括戰後對德國和曰本的處置,此外還有戰後組建聯合國,維護世界和平的問題。”王寵惠顯然聽見宋美齡的問題,他立刻將備忘錄上的內容摘要介紹一下。

“王部長,你立刻到黃山來,我們詳細談談,把備忘錄和白斯同也一塊叫來。”蔣介石感到電話裡說得太簡單,乾脆讓王寵惠過來。

“辭修不會有問題吧。”宋美齡待蔣介石放下電話後問道。

蔣介石微微搖頭:“中央軍中,敬之是沒有問題的,辭修嘛,暫時應該沒有問題,湯恩伯關麟徵應該沒有問題,一旦鄧演達成事,就算胡宗南也不能保證。”

蔣介石忽然露出一絲笑容,輕輕拍了下宋美齡的手:“放心吧,他們掀不起風浪,現在的國家與以前完全不同了,我們有強大的工業能力,社會改革凝聚了人心,可以這樣說,在軍事上,我們比GCD強大二十倍,經濟上強大百倍,人口多出五六倍,如果真的要打,他們絕不是我們的對手。”

“最好還是不要打,剛剛打了七年,”宋美齡回身坐回沙發上:“不過,達令,對文革一定要慎重,他與辭修和敬之都不一樣。”

蔣介石沉默了,他知道他針對莊繼華的部署已經被宋美齡察覺,可宋美齡沒有插手,甚至還在有意無意的配合他,但他也知道,宋美齡是不贊成這樣的。

東北,長期脫離中央管轄,也可以說從未納入中央管轄範圍內,中央對東北的情況實際也不清楚,也沒有合適的人選,熊式輝並不是最佳人選,相反最佳人選,如果是公正選擇的話,東北就應該交到軍政雙優的莊繼華手中。

(未完待續)

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五)第十節 江戶之花(二)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六)第三節 戰鼓(四)第四節 經濟改革(三)第三十八節 鐵軍羣英(二)第二節 策劃(四)第三節 重起(五)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六)第八節 轉折(二十五)第六節 突破(三)第四節 再戰津浦(九)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九)第七節 生機(四)第一節 遏制(十)第八節 光復武漢(七)第十六節 新兵連(一)第四十五節 遷都(六)第五節 反攻(八)第一節 戰局(四)第三節 聚才(三)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八)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二)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二)第七節 閃電(七)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七)第七節 生機(四)第三十二節 整軍(一)第八節 南京,南京(一)第三十節 中山艦(二)第七節 閃電(四)第二節 起航(六)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二)第三節 會戰(十五)第九節 魅影(八)第九節 溧水反擊(五)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三)第五節 積聚(九)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八)第三節 鏖兵淞滬(五)第八節 光復武漢(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五)第三節 魅影(七)第六節 攻略山東(七)第六節 懲韓(三)第七節 閃電(六)第五十三 農村(一)第四節 以牙還牙(六)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三)第四節 經濟改革(三)第六節 救亡(五)第七節 閃電(二)第九節 豪賭(一)第四節 戰鼓(四)第二十七節 轉變(三)第三節 太行行(十)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八)第九節 殤(五)第一節 戰局(一)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五)第三節 戰鼓(一)第一節 奪軍(七)第七節 風波(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五)第二節 交易(二)第十五節 脫困第二節 交易(三)第四十九節 別離(一)第十節 暗棋(五)第四節 再戰津浦(六)第十節 風雲(二十六)第五節 曙光(十七)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第三節 會戰(二十二)第五節 號角(二)第四節 再戰津浦(十)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二)第三節 重起(五)第八節 日薄(九)第五節 曙光(十四)第十節 大撤退(九)第五節 “異心”(三)第八節 日薄(四)第四十六節 旁觀(二)第四節 戰爭(一)第一節 返川(六)第五節 號角(四)第三節 會戰(七)第三節 重起(八)第二節 起航(七)第四節 經濟改革(八)第十九節 變計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二)第一節 突破(十四)第六十七節 爭論第二節 起航(四)第八節 日薄(三)第六十節 心思第一節 突破(六)第一節 返川(五)
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五)第十節 江戶之花(二)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六)第三節 戰鼓(四)第四節 經濟改革(三)第三十八節 鐵軍羣英(二)第二節 策劃(四)第三節 重起(五)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六)第八節 轉折(二十五)第六節 突破(三)第四節 再戰津浦(九)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九)第七節 生機(四)第一節 遏制(十)第八節 光復武漢(七)第十六節 新兵連(一)第四十五節 遷都(六)第五節 反攻(八)第一節 戰局(四)第三節 聚才(三)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八)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二)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二)第七節 閃電(七)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七)第七節 生機(四)第三十二節 整軍(一)第八節 南京,南京(一)第三十節 中山艦(二)第七節 閃電(四)第二節 起航(六)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二)第三節 會戰(十五)第九節 魅影(八)第九節 溧水反擊(五)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三)第五節 積聚(九)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八)第三節 鏖兵淞滬(五)第八節 光復武漢(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五)第三節 魅影(七)第六節 攻略山東(七)第六節 懲韓(三)第七節 閃電(六)第五十三 農村(一)第四節 以牙還牙(六)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三)第四節 經濟改革(三)第六節 救亡(五)第七節 閃電(二)第九節 豪賭(一)第四節 戰鼓(四)第二十七節 轉變(三)第三節 太行行(十)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八)第九節 殤(五)第一節 戰局(一)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五)第三節 戰鼓(一)第一節 奪軍(七)第七節 風波(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五)第二節 交易(二)第十五節 脫困第二節 交易(三)第四十九節 別離(一)第十節 暗棋(五)第四節 再戰津浦(六)第十節 風雲(二十六)第五節 曙光(十七)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第三節 會戰(二十二)第五節 號角(二)第四節 再戰津浦(十)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二)第三節 重起(五)第八節 日薄(九)第五節 曙光(十四)第十節 大撤退(九)第五節 “異心”(三)第八節 日薄(四)第四十六節 旁觀(二)第四節 戰爭(一)第一節 返川(六)第五節 號角(四)第三節 會戰(七)第三節 重起(八)第二節 起航(七)第四節 經濟改革(八)第十九節 變計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二)第一節 突破(十四)第六十七節 爭論第二節 起航(四)第八節 日薄(三)第六十節 心思第一節 突破(六)第一節 返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