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八)

除了山海關外,其他方向上,中[***]隊進展很快,特別是從北面南下的二十四集團軍,迅速越過燕長城,向建平撲來。

從寧城出動的第二集團軍,以四十軍從正面,六十八軍從側翼迂迴,攻擊建平。駐守建平的517師團緊急收縮,急電要求放棄建平,向朝陽撤退。

二十三集團軍和二十二集團軍在青龍到平泉之間展開,從左右兩翼衝向建昌,另有第三軍和九十八軍,向凌源發起進攻。

“支那將軍的攻勢雖猛,但其精銳四十九集團軍,第五集團軍,新八軍和112軍卻沒有出現在戰場上,”秦彥三郎說:“很顯然,四十九集團軍正在草原上,只是不知道他們是去新京還是哈爾濱。”

岡部微微搖頭,不管是去新京還是哈爾濱,這兩個地方都已經撤空了,滿洲國皇室因爲身份特殊還沒走,但新京專門留下了兩架飛機,只要中[***]隊靠近新京,滿洲國皇室便立刻撤退到通化。

“將軍,照這個規模來看,我們無法在遼西阻止他們,我建議可以提前開始撤退,否則一旦支那軍從哈爾濱南下,新京擋不住,遼西的七個師團就危險了。”秦彥三郎說道。

“這不急,再等等。”岡部直三郎不想這麼快就放棄滿洲,到目前爲止,支那將軍的進攻方向都在他們估計之內,重兵翻越大興安嶺,突擊三江平原,而後沿鐵路南下。

遼西進行的是遲滯作戰,爲內線的五個師團和兩個戰車旅團爭取時間,現在支那將軍的作戰計劃既然在估計內,那麼就有可能尋找到戰機,消滅或擊潰一兩個支那軍,打破支那將軍的不敗神話,振奮曰軍士氣,那麼放棄滿洲還是值得的,一仗不打,就這樣走了,岡部直三郎也不甘心。

“命令174師團立刻北上,搶佔公主嶺,在公主嶺構築防線,絕對不許北線支那軍南下。”岡部直三郎下達了第一道命令,然後他的目光就緊盯在朝陽地區。

秦彥三郎微微皺眉,現在已經查明的北線支那軍便有四十九集團軍十五萬人,第一機械化集團軍八萬人左右,新一軍新六軍新11軍,總兵力高達三十萬,坦克近千輛,如此強大的一支力量,讓174師團一個師團萬餘兵力去阻擊,這實在讓人難以放心,而且174師團北上後,瀋陽附近機動兵團的兵力又少了一個師團。

戰局在緊張的進行中,山海關正面,中[***]隊輪番進攻,曰軍利用地形和既設工事,頑強堅守,炮聲轟鳴,硝煙瀰漫,雙方將士血染山崗。

山海關以北,261師團放棄凌源,向大淩河南岸撤退,第三軍和九十八軍跟蹤追擊,兵臨大淩河北岸。

從青龍平泉出擊的二十三集團軍和二十二集團軍卻受到曰軍頑強阻擊,遼西起伏的羣山成了曰本人最佳盟友,曰軍一步一步將中[***]隊引到琵琶山與蛤蜊山地區的既設陣地。

苦戰兩天,從西面進攻的中[***]隊收穫不大,主戰場山海關處於膠着中,二十二集團軍二十三集團軍攻擊受阻,第三軍和九十八軍獲得一定進展,但殲敵數量不多。

不過在遼北,二十四集團軍進展迅速,越過燕長城後,二十四集團軍沒有如岡部直三郎所料南下進攻建平,而是迅速穿越黑虎山,直奔朝陽。

在更北面,四十九集團軍翻越大興安嶺南麓,左翼一零二軍佔領白城,右翼一零三軍和騎兵第二軍佔領通遼,一零一軍居中策應,整個集團軍成品字殺入吉林。

新京告急!

從滿洲里入境的機械化第一集團軍和新一軍新六軍進展更是迅猛,佔領滿洲里的第二天,前鋒第一坦克師便衝入海拉爾,沿着滿齊公路向齊齊哈爾挺進。

空降兵第一師佔領哈爾濱後,中[***]隊進行了持續兩天的大規模空運,將新八軍全軍空運到哈爾濱。在空運的同時,第一師還分出第三團西進佔領佳木斯。駐守佳木斯的滿洲國防軍第二十六師團全部反正。

北滿各地告急!求援電報雪片般飛到瀋陽關東軍臨時司令部!

進攻開始兩天了,除了山海關,各路部隊都取得不小的進展,部隊殺入東北,佔領哈爾濱滿洲里海拉爾,逼近齊齊哈爾,兵鋒直指長春,形勢可以說一遍大好。

但戰區司令部內卻沒有絲毫樂觀,部隊佔領的地區是不少,可這些地區都是曰本有意識放棄,殲敵數量不多,進攻兩天,沒有包圍一個大隊的曰軍,曰軍現在非常靈活,一旦側翼被突破便立刻放棄陣地撤退。

華北會戰結束後長達數月的休整,曰軍沒有浪費這數月時間,在各地構築了數道預設陣地,這給部隊的進攻製造了不少困難。

“告訴魯瑞山和夏陽林,讓他們給我安靜點,急什麼!岡部直三郎還沒走呢!”莊繼華將手中的電報扔到桌上,有些生氣的罵起來。

何柱國笑了笑將電報撿起來,看了一眼又搖搖頭。這份電報是魯瑞山和夏陽林發來,五十一軍和五十七軍整編後,一直駐紮在昌黎撫寧秦皇島之間,充作進攻山海關的第三梯隊。

這個部署本來就讓魯瑞山和夏陽林不滿,進攻開始兩天了,部隊按照命令在秦皇島北面集結,可兩天過去了,卻沒有絲毫向前線移動的跡象,這讓兩個軍的官兵急切不安。

五十一軍和五十七軍大部分是東北籍士兵,東北軍將領同意整編的一大條件便是讓東北軍官兵參加對東北的進攻,可莊繼華卻將這兩個軍放在了最後面,這也難怪兩軍官兵焦急,想必魯瑞山和夏陽林也承受了不少壓力。

“是不是給他們透露點。”何柱國望着莊繼華說。

莊繼華搖搖頭堅決的說:“不行,保密是這次行動至關重要的東西。”

說完後,莊繼華將注意力集中到地圖上:“燕謀兄,告訴宋希濂,不要太着急,要注意部隊的傷亡,這纔剛剛開始,不要按照曰本人希望的方式作戰。”

這次攻勢的戰場寬度超過華北會戰,莊繼華仿照華北會戰經驗,將整個戰場分成三個集羣,讓孫震、宋希濂和杜聿明擔任三個集羣總指揮。

杜聿明負責山海關集羣,這個集羣下屬第一集團軍、第五集團軍、五十集團軍、暫編十九軍一零八軍,總兵力三十八萬;宋希濂負責中集羣,這個集羣下屬第二集團軍、二十三集團軍、二十二集團軍、青三軍第三軍第九十八軍,總兵力四十三萬;孫震負責北集羣,這個集羣下屬:四十九集團軍、第一機械化集團軍、新一軍新六軍新八軍新11軍、空降兵第一師總兵力五十二萬。

第五十一集團軍、五十二集團軍和五十一軍五十七軍華北遊擊總隊,總兵力三十四萬,作爲預備隊。

地面上一百五十萬大軍,上千輛坦克,七八萬門各種類型的火炮,天空中千餘架戰機爲這股鋼鐵力量提供掩護。

中[***]隊的力量甚至比華北會戰時更加強大。

“宋司令太着急了,鬼子現在也學精了,要想包圍他們恐怕很難。”徐祖貽的神情也很平靜,甚至還帶着微微的笑意,似乎沒有對目前的局勢有絲毫不滿。

對這次進攻,東北戰區司令部上下都充滿必勝的信心。華北會戰前,整個戰區司令部都有些緊張,但這次卻完全不一樣,司令部洋溢着一種輕鬆的氣氛,這也是近兩年來不斷勝利積累下來的。

勝利,增強了信心;信心,增強了戰鬥力,又帶來更大的勝利。

“當心驕兵必敗。”莊繼華冷冷的添了句,他對目前司令部的氣氛很清楚,可又不想讓所有人都那樣緊張,畢竟曰本人已經決定放棄東北,他想的不過是希望儘可能多的殲滅些曰本人。

“文革,這你就多慮了,”何柱國笑道:“三個集羣,每個集羣的兵力都超過岡部直三郎,還有空軍配合,只要不太離譜,想打敗仗很難。”

莊繼華將俯在地圖上的身體站直了,扭頭望着何柱國鄭重的搖頭說:“何副司令,要是他們都是這樣想,我們離打敗仗就不遠了。”

何柱國的笑容一滯,莊繼華又解釋道:“岡部直三郎在瀋陽集結了近十萬兵力,他爲什麼要這樣做?就是在等我們露出破綻,等誰來冒進,他的目的可能不是保住整個東北,但能擊敗我們,對他們守住朝鮮是非常有利的。”

“在江西剿匪時期,GCD便是採取這種策略,等我們冒進,擊其一路,擾亂全局,我們必須吸取這方面的教訓,不能給敵人任何機會。”

無論是徐祖貽還是何柱國都沒有參加過江西剿匪,但何畏和龔楚卻當時的紅軍將領,特別是龔楚,他就在江西。

何畏用目光看了看龔楚,龔楚微微點頭,表示莊繼華說得不錯,當年紅軍便是用這種戰術屢次擊敗國民黨軍。何畏心裡微微一震,看來莊繼華是研究過江西剿匪作戰,他這是想做什麼?

“我們兵力充足,但戰場寬大,我們的兵力分散,與華北不同,岡部直三郎並不想堅守一城一地,所以曰軍這次作戰非常靈活,可以充分調動兵力。

告訴楊森,攻克朝陽後,步伐放緩,告訴杜聿明,加強攻勢,務必將山海關正面之敵吸引住。

命令孫震加快行動,四十九集團軍不要直接去新京,佔領乾安後,休整三天,等待邱清泉從哈爾濱南下。”

(未完待續)

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三)第二節 策劃(十一)第十節 拉薩風雲(四)第六節 爾虞我詐(七)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八)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一)第五節 “異心”(一)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九)第六節 爾虞我詐(四)第七節 生機(六)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一)第五節 突擊(二)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二)第四節 視察(一)第一節 蟄伏(四)第三節 會戰(十四)第八節 轉折(二十)第六節 和約(四)第六節 突破(二)第二節 戰後之戰(六)第三節 調整(四)第十節 江戶之花(六)第三節 太行行(八)第十七節 間諜學校第二節 察東收編(三)第七節 生機(三)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九)第二十七節 轉變(一)第四節 外交(九)第三節 會戰(十)第二十二節 逃兵(二)第二十五節 新人(一)第十節 拉薩風雲(二)第二節 減租減息(五)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一)第三節 巧取(五)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九)第六節 和約(五)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五)第三節 狙擊(六)第四節 以牙還牙(七)第七節 風波(九)第二節 初戰(三)第十六節 誓言第二節 初戰(四)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四)第七節 閃電(四)第七十三節 無語第六節 救亡(三)第一節 出兵(一)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五)第六節 新雲南(二)第五節 號角(十一)第二節 起航(五)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三)第二節 空軍(三)第七節 閃電(十八)第三節 太行行(十一)第一節 奪軍(五)第三十節 中山艦(九)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九)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八)第三節 會戰(十八)第一節 奪軍(十一)第五節 調整(一)第一節 挽弓(一)第九節 殤(十)第五節 積聚(一)第八節 日薄(十二)第八節 日薄(六)第四節 塞北烈焰(三)第三節 鐵血雄關(三)第五節 受罰與訛詐第三節 別動隊(一)第六節 波瀾起(九)第一節 上海陰謀(七)第三節 戰天津(九)第二節 投敵(三)第十節 拉薩風雲(二)第二十四節 後備役第一節 挽弓(十一)第三十三節 整軍(二)第三十三節 整軍(三)第八節 轉折(十七)第七節 風波(十五)第九節 轟炸東京(五)第四節 牛人第三十節 中山艦(三)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一)第一節 黨爭(二)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一)第八節 刺廖(一)第一節 奪軍(四)第五節 戰雲密佈(一)第七十五節 東方式謙虛第三節 暗戰(四)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四)第四十九節 別離(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一)
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三)第二節 策劃(十一)第十節 拉薩風雲(四)第六節 爾虞我詐(七)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八)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一)第五節 “異心”(一)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九)第六節 爾虞我詐(四)第七節 生機(六)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一)第五節 突擊(二)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二)第四節 視察(一)第一節 蟄伏(四)第三節 會戰(十四)第八節 轉折(二十)第六節 和約(四)第六節 突破(二)第二節 戰後之戰(六)第三節 調整(四)第十節 江戶之花(六)第三節 太行行(八)第十七節 間諜學校第二節 察東收編(三)第七節 生機(三)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九)第二十七節 轉變(一)第四節 外交(九)第三節 會戰(十)第二十二節 逃兵(二)第二十五節 新人(一)第十節 拉薩風雲(二)第二節 減租減息(五)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一)第三節 巧取(五)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九)第六節 和約(五)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五)第三節 狙擊(六)第四節 以牙還牙(七)第七節 風波(九)第二節 初戰(三)第十六節 誓言第二節 初戰(四)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四)第七節 閃電(四)第七十三節 無語第六節 救亡(三)第一節 出兵(一)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五)第六節 新雲南(二)第五節 號角(十一)第二節 起航(五)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三)第二節 空軍(三)第七節 閃電(十八)第三節 太行行(十一)第一節 奪軍(五)第三十節 中山艦(九)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九)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八)第三節 會戰(十八)第一節 奪軍(十一)第五節 調整(一)第一節 挽弓(一)第九節 殤(十)第五節 積聚(一)第八節 日薄(十二)第八節 日薄(六)第四節 塞北烈焰(三)第三節 鐵血雄關(三)第五節 受罰與訛詐第三節 別動隊(一)第六節 波瀾起(九)第一節 上海陰謀(七)第三節 戰天津(九)第二節 投敵(三)第十節 拉薩風雲(二)第二十四節 後備役第一節 挽弓(十一)第三十三節 整軍(二)第三十三節 整軍(三)第八節 轉折(十七)第七節 風波(十五)第九節 轟炸東京(五)第四節 牛人第三十節 中山艦(三)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一)第一節 黨爭(二)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一)第八節 刺廖(一)第一節 奪軍(四)第五節 戰雲密佈(一)第七十五節 東方式謙虛第三節 暗戰(四)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四)第四十九節 別離(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