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會戰(十五)

下午三點,184師545旅趕到戰場,在佛圖坳發起反擊,雙方在佛圖坳一線展開激戰,臘戌城內的重炮團和師屬炮團將一發發炮彈傾瀉在主峰的山坡上,炮彈一路從山腰炸到山腳,曰軍死傷慘重。盧浚泉趁機發動反擊,曰軍一遍混亂,被遠征軍奪回兩個山頭,拉波帕山局勢暫時穩住。

拉波帕山的局勢緩和下來,城西的局勢卻又緊張起來,負責城西守禦的183師高蔭槐部的情況依然危險,城西的山不高,卻是山巒起伏,連綿不斷,寬大的森林如一張綠色大毯覆蓋在大地上。

這樣的地理狀況爲防禦提供了更多的困難,二十二師團持續不斷的衝擊這條並不嚴密的防線,一天之內攻克183師設置的四道防線中的三道,高蔭槐退守最後一道防線,背靠臘戌,苦苦支撐。

距離臘戌五十多公里的一個小鎮上,史迪威正與西蒙斯等人正在路邊的小飯鋪裡,飯鋪是個華僑開的,飯菜非常簡單,史迪威很快吃完,然後一個人就悶悶不樂的坐在一旁,就在這個時候,接到莊繼華的電報。

莊繼華在電報中告訴他,兩個師團的曰軍偷襲臘戌,此刻臘戌全線激戰,前往臘戌的道路已經不安全,建議他即刻撤往密支那。

史迪威有些不相信的接過電報,前往臘戌的道路上,壞消息不斷,仁安羌被圍英軍宣佈投降,一萬多英軍放下武器,亞歷山大來電憤怒指責遠征軍見死不救。面對這樣的指責,史迪威無言以對,讓他本來就很糟糕的心情變得更糟糕。

跟在他身邊的那些記者們似乎也得到仁安羌的消息,他們竊竊私語,那些英國記者態度逐漸變得有些激憤,在吃飯的時候就有人按奈不住,要過來質問。

可參謀的報告,讓所有人都鴉雀無聲,史迪威拿着電報,手在輕輕發抖,兩個曰軍師團突然出現在臘戌,這個要命的咽喉要道上。

“莊文革是不是在撒謊?”羅根搶過來就問,另外兩個記者也懷疑的問:“將軍,曰軍怎麼到臘戌的?兩個師團?五萬人怎麼穿越緬東北森林?”

史迪威沒有答話,他現在瞭解的所有情況就是手上這張紙,西蒙斯連忙過來勸走幾個記者,然後回到史迪威身邊。

“你看這是真的嗎?”史迪威彈彈手中的電報,西蒙斯略想想後點頭:“莊繼華將軍一直堅持曰軍會迂迴臘戌,爲此,他把五十八軍留在了臘戌,據說這個軍是他親手訓練的,曾經參加過廣德反擊和徐州戰役,是中[***]隊的精銳之一。”

史迪威當然知道這支部隊,那時他正在中國充當美國政斧的觀察員,現在他陷入一個怪圈,如果承認莊繼華判斷正確,那麼此前的種種爭論,都是有道理的,可如果莊繼華有道理了,那麼他史迪威堅持在曼德勒會戰,就是錯誤的,這個結論成立的話,將來他史迪威在遠征軍中的權威將被嚴重削弱,而且更難指揮中[***]隊,最終會淪爲一個象徵,美國在中國戰場存在的象徵。

“如果是這樣,我們就去臘戌,我決不離開戰場。”史迪威的拳頭緊緊握了下。

西蒙斯有些驚訝:“臘戌正在激戰,我們沒有護衛隊,這樣去非常危險。”

“那也得去,戰鬥已經開始,作爲遠征軍的最高指揮,我必須在戰場上,與我的士兵共同戰鬥。”史迪威說完後轉身對大家宣佈:“臘戌正在激戰,我決定我們立刻趕往臘戌,五分鐘之後出發,記者朋友們,此行非常危險,我建議你們最好撤往密支那。”

記者們先是大譁,隨即沉默,史迪威轉身向吉普車走去,過了一會,軍官們紛紛坐上自己的車,記者則分成兩股,大部分決定去密支那,羅根和另外幾個記者卻坐上了美軍的車。

史迪威看看時間,微微點頭,司機將車發動,捲起一陣塵土,向臘戌飛馳而去。

五十公里並不遠,最多也就一個多小時,走了一會,遠處就傳來隱隱的炮聲,史迪威將車停在路邊,站起來大聲下令:“準備戰鬥!”

軍官們紛紛拔出武器,子彈上膛,史迪威目無表情的點點頭,回身坐下,把手揚起來,向前輕輕一揮,車隊再度出發,這次換成了一輛架着機槍的吉普車走在最前頭。

離臘戌越來越近,炮聲越來越清楚,整個車隊高度緊張,人人保險大張,只要出現一絲異常,戰鬥立刻打響。到分路口,史迪威下令轉向,從西門入城,車隊繞了個圈,向西門駛去。

“站住!”一聲利喝,前面出現一道障礙物,黑洞洞的槍口如臨大敵,車隊裡無論軍官還是士兵都跳下車,依託汽車隱蔽,史迪威倒很沉得住氣,,他聽出來這是中國人的聲音,既然這裡有中國士兵,那曰本人就還沒到。

情況很快清楚了,守軍是184師的一個排,史迪威把排長叫過來,詢問城裡的戰況。

“長官,我不太清楚,不過據說情況不是太好,小鬼子象吃了瘋藥樣,182和183師的弟兄傷亡很大,小鬼子也曾偷襲城裡,被我們打垮了。”排長對整個戰況不清楚,只知道傷員很多。

“長官,你們幸虧走的是這邊,要是走南門,就可能碰上鬼子,”排長看看這隊軍銜挺高的洋鼻子,心說這要被小鬼子得手,那小鬼子可就佔大便宜了。

史迪威沒有答話,西蒙斯問道:“這一帶有沒有鬼子?”

“沒有,鬼子暫時還顧不上。”排長嘿嘿一笑:“放心吧,長官,有我們在這,這一帶沒有鬼子。”

史迪威不再說什麼,吉普車再度向前飛馳,天邊已經顯出紅色的彩霞,將天空染得血一樣紅,給山川大地披上一層血樣的輕紗。濃烈的硝煙味瀰漫全城,街上到處空蕩蕩的,偶爾一支巡邏隊經過,史迪威從他們臉上沒有看到曾經在英軍臉上看到的那種驚慌。

“高蔭槐,你給老子守住!就算死,你也給老子死在陣地上!”

還沒進房間,史迪威就聽見莊繼華在屋裡聲嘶力竭的吼道,他的聲音有些沙啞,脾氣有些暴躁,話筒被重重的砸在座機上。

“史迪威將軍。”蕭毅肅首先發現站在門口的史迪威,史迪威大步走進來,莊繼華扭頭看了他一眼,史迪威身上依舊掛着傲氣,他忍不住皺起眉頭,遲疑下才轉過身來。

“怎麼,莊將軍不歡迎我?”史迪威很敏銳,立刻發現莊繼華的表情。

莊繼華在心裡暗罵,這戰事緊張,那有時間陪這老傢伙閒扯,無可奈何的轉過身,臉上擠出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

“沒想到你會來臘戌,這一路多危險,幸虧沒遇上小鬼子,要不然遠征軍總司令陣亡,我還真不好向委座和羅斯福總統交代。”

“放心吧,打中我的子彈還沒造出來呢。”史迪威不以爲意走到桌前,好像兩人之間沒有發生任何事:“戰況怎麼樣?”

“曰軍番號已經查清,是五十六師團和二十二師團,”莊繼華站在他旁邊:“負責指揮的是五十六師團師團長渡邊正夫,這個渡邊很狡詐,一上來就是亂戰,試圖利用他士兵在素質比我強的優勢,以一場亂戰奪取臘戌,幸虧各級指揮官鎮定,纔沒有發生混亂,現在情況已經漸漸好轉。”

史迪威盯着地圖,他有點看不懂,按照上面的標註,到處都在作戰,到處都有曰軍,前面、側翼,側後,都在作戰,看不出那是重點,那是主攻方向。

“這打的什麼仗?怎麼這麼亂,我軍防線呢?”史迪威皺眉問道。

莊繼華心裡苦笑下,敢情剛纔說的,他沒聽進去,只好再次重複:“這是亂戰,曰軍沒有按照教科書上的做法進行作戰,而是把部隊分成小股,試圖從森林中穿插過來,從側翼和後面向我們進攻,就像他們南方那樣。”

史迪威沒打過這樣的仗,西點軍校也沒教過該怎樣打這樣仗,他還是不解,莊繼華心裡微微搖頭:“將軍,渡邊的目的是利用士兵在素質上的優勢,分散我軍火力,製造恐慌,然後趁亂佔領臘戌。”

整整一天,莊繼華都在思索渡邊正夫的目的,現在他終於想清楚了,渡邊正夫清楚,遠距離穿插,他無法攜帶重炮,無法攜帶更多的彈藥,所以要堂堂正正攻擊臘戌,危險非常大,相反採取這種方式,看似冒險,實際卻是最有可能獲得成功的。

明白歸明白,莊繼華還真沒啥辦法應付,曰軍士兵求戰慾望強烈,充滿主動精神,精通戰術,會主動根據戰場情況變化採取行動,相反中國士兵則遠遠達不到這種要求。

щшш•TTKдN•¢O

所以莊繼華只好採取以主力固守支點,組織幾支遊動部隊,在戰區巡查,那裡響槍就衝向那裡,這種打法極爲被動,不過幸運的是,滇軍士兵在固守陣地時還是非常頑強,每處陣地都是全部陣亡後纔會失守,而各部不斷進行的反擊也牽制曰軍的行動。

(未完待續)

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四)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三)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一)第八節 日薄(十二)第五節 調整(一)第三節 暗戰(一)第五節 曙光(八)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二)第十節 暗棋(三)第一節 上海風波(七)第九節 魅影(十三)第三節 魅影(三)第七節 風波惡(八)第三節 戰鼓(十三)第七節 風波(十二)第三十三節 整軍(三)第三節 聚才(五)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五)第三節 鏖兵淞滬(五)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九)第五節 反攻(八)第七節 生機(五)第八節 轉折(九)第四十九節 別離(五)第二節 初戰(五)第三節 會戰(十七)第八節 刺廖(九)第一節 陰謀(十)第三節 演練(二)第十一節 重振(四)第九節 轉機(二)第一節 法幣(一)第六節 攻略山東(七)第三節 聚才(五)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六)第八節 南京,南京(一)第七節 風波(十一)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五)第四節 戰鼓(四)第六節 爾虞我詐(九)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十)第五節 反攻(五)第十節 江戶之花(九)第二節 戰後之戰(五)第十節 餘波(三)第四節 以牙還牙(七)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四)第一節 德黑蘭(十一)第一節 黨爭(二)第一節 挽弓(十六)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八)第六十二節 偷樑換柱第五節 曙光(十二)第七節 風波(十二)第六節 南京戲(一)第十一節 大捷(四)第四十二節 戰東莞(八)第一節 奪軍(五)第六節 戰地黃花(一)第三節 戰天津(五)第六節 爾虞我詐(六)第六十六節 綱領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五)第一節 亂起(一)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四、五)第五節 號角(一)第一節 奪軍(十四)第十節 大撤退(八)第六節 攻略山東(七)第十節 江戶之花(九)第八節 轉折(二十一)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四)第十一節 重振(三)第三節 重起(十)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一)第八節 日薄(十三)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六)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三)第八節 說敬之(二)第二節 策劃(十)第九節 倒胡驅許(一)第十節 風雲(十四)第九節 豪賭(三)第八節 日薄(十三)第七節 閃電(二十一)第九節 魅影(十一)第九節 轉機(二)第一節 挽弓(十五)第二節 再編川軍(四)第三十六節 戰東莞(二)第五節 積聚(十)第九節 轟炸東京(五)第十節 風雲(九)第三十二節 挽留(四)第三節 魅影(八)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第二節 策劃(十三)第四節 經濟改革(五)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四)第三節 交易(二)
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四)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三)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一)第八節 日薄(十二)第五節 調整(一)第三節 暗戰(一)第五節 曙光(八)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二)第十節 暗棋(三)第一節 上海風波(七)第九節 魅影(十三)第三節 魅影(三)第七節 風波惡(八)第三節 戰鼓(十三)第七節 風波(十二)第三十三節 整軍(三)第三節 聚才(五)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五)第三節 鏖兵淞滬(五)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九)第五節 反攻(八)第七節 生機(五)第八節 轉折(九)第四十九節 別離(五)第二節 初戰(五)第三節 會戰(十七)第八節 刺廖(九)第一節 陰謀(十)第三節 演練(二)第十一節 重振(四)第九節 轉機(二)第一節 法幣(一)第六節 攻略山東(七)第三節 聚才(五)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六)第八節 南京,南京(一)第七節 風波(十一)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五)第四節 戰鼓(四)第六節 爾虞我詐(九)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十)第五節 反攻(五)第十節 江戶之花(九)第二節 戰後之戰(五)第十節 餘波(三)第四節 以牙還牙(七)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四)第一節 德黑蘭(十一)第一節 黨爭(二)第一節 挽弓(十六)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八)第六十二節 偷樑換柱第五節 曙光(十二)第七節 風波(十二)第六節 南京戲(一)第十一節 大捷(四)第四十二節 戰東莞(八)第一節 奪軍(五)第六節 戰地黃花(一)第三節 戰天津(五)第六節 爾虞我詐(六)第六十六節 綱領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五)第一節 亂起(一)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四、五)第五節 號角(一)第一節 奪軍(十四)第十節 大撤退(八)第六節 攻略山東(七)第十節 江戶之花(九)第八節 轉折(二十一)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四)第十一節 重振(三)第三節 重起(十)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一)第八節 日薄(十三)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六)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三)第八節 說敬之(二)第二節 策劃(十)第九節 倒胡驅許(一)第十節 風雲(十四)第九節 豪賭(三)第八節 日薄(十三)第七節 閃電(二十一)第九節 魅影(十一)第九節 轉機(二)第一節 挽弓(十五)第二節 再編川軍(四)第三十六節 戰東莞(二)第五節 積聚(十)第九節 轟炸東京(五)第十節 風雲(九)第三十二節 挽留(四)第三節 魅影(八)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第二節 策劃(十三)第四節 經濟改革(五)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四)第三節 交易(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