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九)

馮詭心裡很清楚,行政區劃就意味着雙方可以放多少人,也就意味着將來雙方可以控制多少地區。

熊式輝停頓下才說:“東北原有三省,遼寧、吉林、黑龍江,這三省地域廣闊莫過於黑龍江,黑龍江又緊靠蘇俄,我以爲這個省可以拆分爲三個,北部、中部和東部,分別以齊齊哈爾、哈爾濱、佳木斯爲省會。

此外,吉林可分爲兩個,北部和南部,分別以長春和通化爲省會,遼寧同樣分兩個,遼南和遼北,遼南以大連爲省會,遼北以瀋陽爲省會。”

熊式輝噼噼啪啪將自己對未來東北的未來區劃合盤托出,然後便緊盯着馮詭,馮詭心裡也在盤算,對黑龍江,莊繼華的意圖同樣是分成三個省,不過在具體怎麼分上有差別,這個倒不是很嚴重;不過吉林和遼寧的情況卻不同。

這裡必須解釋下,在這時時還沒有內蒙古這個省份,現在內蒙這個省份的東段,分別屬於熱河、遼寧和吉林,莊繼華的想法是將遼寧、吉林和熱河的部分區域劃出來,成立個新省,這個省主要是草原,蒙古族人,讓他們在這裡實行民族自治。

馮詭沉凝着沒有開口,熊式輝心裡下沉,正要開口詢問,馮詭這時卻又開口了:“莊司令曾經與我談過,他的想法與主任大同小異,想同的是黑龍江的劃分,不同是吉林遼寧,文革的意思是,將吉林遼寧和熱河的北部,主要是蒙古人的地區劃分出來,成立一個以蒙古族人爲主的省份,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熊式輝心情頓時輕鬆大半,雖然馮詭沒有完全贊同他的計劃,可這已經表明,莊繼華同意對東北的行政區劃進行調整,這點非常重要,至少莊繼華不會反對調整。

不過,實行民族區域自治,這倒是首次聽說,熊式輝有些不明白,孫中山曾經提出過少數民族政策,但國民政斧成立後,戰亂不斷,少數民族政策沒有真正實行過,所以熊式輝非常狐疑,不知道莊繼華要實行怎樣的自治。

“少數民族自治?無常兄,文革打算怎樣實行這種自治?有那些特殊政策嗎?”熊式輝懷疑的望着馮詭。

“其實也沒有別的,”馮詭解釋說:“就是培養蒙古幹部,讓蒙古人推行我們的政策法律,簡單的說,就是我們定下規矩,讓他們自己去執行,這樣的好處是,如果我們制定的政策有偏差,他們能很快反應上來,另外,如果有什麼怨恨,也牽扯不到民族問題上。”

在討論民族自治時,莊繼華本打算執行些優惠政策,可馮詭堅決反對,馮詭認爲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疆省叛亂便是明證,對他們的管制應該更嚴厲;李之龍也反對,李之龍認爲優惠政策本就是一種歧視,倒不如在平等的法律下政策下,公正對待各族。

莊繼華權衡後,接受了李之龍的意見,讓少數民族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同樣可能導致少數民族的民族主義高漲,前蘇聯和共和國建國幾十年依舊沒有平息的東突問題便是明證。

“文革的目的就是,以這個省作爲標杆,吸引蒙古人,告訴他們,生活在中華境內,要比生活在蘇俄體制下幸福,這樣對幾年後的投票產生一點影響。”馮詭進一步解釋莊繼華的目的。

這又牽扯到蒙古問題,根據德黑蘭會議決議,戰後蒙古問題由蒙古人民自行決定是讀力還是迴歸中華,可這個決議有個巨大缺陷,就是沒有說明時間,斯大林完全可以在對自己最有利的情況進行投票。

當然,莊繼華也沒完全將希望寄託在這上面,斯大林要想讓蒙古按照自己的意志讀力,可以幾十種反法,將全部希望寄託在這上面不過是緣木求魚,設立這個省不過是爲將來作點準備。

熊式輝輕輕嘆口氣,中國以巨大代價擊敗曰本人,可面對比曰本強上幾倍的蘇俄,依舊感到力不從心,只能將希望寄託在國際社會的壓力。

“如果是這樣,倒也不是不好。”熊式輝心裡迅速盤算,按照莊繼華的計劃,戰前的東三省就變成東六省,最複雜的黑龍江分成三個,就算莊繼華將三個全拿走,自己只要控制住遼寧和吉林,也就控制了東北核心地區。

“這麼說,主任是贊同司令的意見?”馮詭問道。

“這個嘛。”熊式輝遲疑下點點頭,馮詭露出了一絲微笑,好像終於卸下一副重擔似的:“這樣好,這樣太好了,老實說,主任,您要是和司令分歧,我們下邊的人是很難辦的。”

熊式輝差點忍不住就罵出來了,你馮詭有什麼爲難的,爲難的是我,東北行轅主任,東北行政的最高官員。

馮詭恬不知恥的接着說道:“主任,將來便是東北六省,這六省的行政長官,不知主任是否有考慮?”

現在事情進入另一個層面,這個問題更加具體,直接關係到雙方的勢力範圍。熊式輝打醒精神,準備與馮詭好好較量下。

然後馮詭卻讓他意外了,馮詭喝口水緩緩的說道:“主任,莊司令告訴我,委員長設立東北行轅的目的是將軍事和行政區分開來,不能掌握在一個人手中,以避免出現新軍閥。”

熊式輝一下愣住了,馮詭費了這麼大勁,繞了這麼多彎路,不就是爲了爭這幾個省主席嗎?怎麼突然一下便放棄了?

看着熊式輝滿臉不相信的神情,馮詭在心裡嘆口氣,蔣介石對莊繼華的猜忌已經非常深了,戰後恐怕首先要解決的不是GCD而是莊繼華。

莊繼華決定不去爭省主席,這個決定得到馮詭的支持,卻讓李之龍有些突然,莊繼華的意圖是,將省主席讓給熊式輝,不過下面的市長縣長卻必須去爭,在莊繼華看來,他的追隨者中有資歷和能力出任省主席的也就是李之龍,其他的也就是市長縣長的資歷,尤其是,這些人大都是關內人,對關外並不熟悉,在東北歷練七八年才行。

此外,莊繼華認爲省主席不過是雞肋,政策的推行最主要在縣鄉兩級政權,他的追隨者中有大批適合這些職務的人員。

“不過,主任,”馮詭顯得很誠懇的替熊式輝謀劃:“我私下爲主任打算,光復東北後,到底會出現,”

正說着院門被推開,宮繡畫從外面進來,她看了看便朝馮詭他們過來,馮詭一下便停住了,看着宮繡畫,宮繡畫的神色有些嚴肅:“熊主任,馮先生,蘇軍突破曰軍外興安嶺防線,滿洲國防軍崩潰,正在向中蘇邊境撤退,鑑於這個新出現的情況,司令讓我來告訴熊主任,暫時不能過來,請主任原諒。”

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讓熊式輝和馮詭都有些意外,蘇軍在遠東發動進攻是在預料之中,可這麼快便發動進攻,卻是出乎他們意料之外。

這是個重大變故,如果蘇軍搶在中[***]隊之前攻入東北,那對戰後解決蒙古產生重大影響,國民政斧會陷入極大被動。

“蘇軍打到那了?”熊式輝搶在馮詭之前,急匆匆的問道。

宮繡畫搖搖頭,她的神情有些疲憊,馮詭拿過一隻碗倒上碗茶端給宮繡畫:“宮秘書,歇歇吧,這事就讓文革去煩,喝碗茶,你也歇歇。”

宮繡畫順勢坐下好像也真想歇歇,端起茶碗大口喝下去,馮詭和熊式輝交換個眼色,倆人看得出來,宮繡畫是真累了。

宮繡畫放下碗看看倆人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渴死我了,林月影一走,連倒水的人都沒有了。”

馮詭有些心疼,他知道宮繡畫和莊繼華的關係,以他的道德觀,這根本沒什麼,倆人在劉殷淑走後,就沒有姓關係了。在馮詭看來,宮繡畫過得很苦。

在東北戰區成立後,莊繼華對秘書科進行了調整,一些秘書被派到各處,科內新進了一批人員,不過林月影倒沒有被調出秘書科,相反升職擔任秘書科第三組組長。只是最近莊繼華將秘書科的幾個秘書派到冀東各地調查,林月影則是被派到秦皇島兵站,戰區高參藍江報告,秦皇島兵站有盜賣貪污行爲,莊繼華派她帶人去查。

馮詭已經察覺莊繼華對秘書科的看重,在這點上,莊繼華與蔣介石有些相似,蔣介石將侍從室的人看着他親手培養的幹部,莊繼華也有同樣情節,在一些他看重的事情上,他會讓他的秘書科直接干預。

“情報是軍統提供的,”宮繡畫慢慢解釋道:“軍統幾乎策反了整個滿洲國防軍,都被策反。於芷山邢士廉都不清楚蘇軍打到那裡了。”

在華北會戰後,軍統潛伏在東北各地的情報人員全部出來活動,滿洲國上下人心惶惶,各級官員見到軍統人員如同見到救星,紛紛承諾反正起義。

熊式輝沒聽懂,神情有些迷惑:“滿洲國防軍不是剛打退一次蘇軍進攻嗎?怎麼這麼快便崩潰了?”

宮繡畫苦笑下:“軍統的情報上也解釋了,最近有消息傳出,曰軍將撤離東北,固守朝鮮,這個消息不知怎麼傳到遠東滿洲軍軍中,軍隊頓時人心惶惶,連曰本軍官也彈壓不住,蘇軍突然從蒙古國攻入遠東地區,迂迴到外興安嶺防線側後,這兩個因素加起來,不崩潰都難。”

曰軍要撤離東北!這個消息驚得熊式輝和馮詭幾乎同時站起來,馮詭聲音很大:“消息證實了嗎?”

(未完待續)

第五節 突擊(一)第六節 突破(三)第十節 大撤退(十)第四節 以牙還牙(八)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五)第五節 突擊(一)第九節 臨沂破軍(四)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九)第九節 轟炸東京(一)第四節 以牙還牙(八)第十節 風雲(二十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六)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五)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七)第二節 策劃(十二)第十節 虎嘯(二)第八節 轉折(十六)第四十八節 傷懷(三)第三節 整編(一)第三節 重起(九)第六節 波瀾起(三)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一)第七節 鎮藍衣(四)第一節 上海風波(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九)第三十節 中山艦(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六)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九)第十三節 冷遇第二節 戰後之戰(二)第十節 拉薩風雲(五)第八節 特使(十四)第四節 謀殺(四)第八節 轉折(二十四)第十二節 陰雲第四節 以牙還牙(二)第二節 策劃(十二)第九節 號角(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八)第四節 決戰前奏(六)第一節 上海陰謀(七)第三節 整編(一)第四節 戰鼓(三)第十節 風雲(五)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一)第二節 空軍(三)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七)第三節 重起(三)第四節 以牙還牙(十)第七節 閃電(二)第六節 爾虞我詐(三)第三節 戰天津(二)第三節 戰天津(六)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四、五)第八節 南線(五)第七節 風波(四)第五節 兩全(一)第四十九節 別離(一)第三節 戰鼓(四)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五)第二節 察東收編(三)第五節 謀功(三)第一節 德黑蘭(一)第五節 調整(一)第四節 塞北烈焰(二)第七節 閃電(三)第五節 突擊(七)第四節 戰爭(一)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三)第五節 雲集(二)第四節 經濟改革(十)第十節 撤退(一)第三節 魅影(六)第九節 溧水反擊(三)第十七節 新兵連(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九)第五節 友人(三)第一節 上海陰謀(五)第二節 起航(五)第四節 陰雲(三)第二節 戰略轉向(四)第七節 閃電(六)第十節 大撤退(五)第十節 江戶之花(五)第六節 突破(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一)第八節 南線(八)第四節 外交(八)第三節 戰天津(十二)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一)第一節 挽弓(三)第四節 決戰前奏(一)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四)第七節 閃電(十)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八)第十節 江戶之花(五)第二節 戰略轉向(三)第六節 懲韓(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第四十節 欺敵(二)
第五節 突擊(一)第六節 突破(三)第十節 大撤退(十)第四節 以牙還牙(八)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五)第五節 突擊(一)第九節 臨沂破軍(四)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九)第九節 轟炸東京(一)第四節 以牙還牙(八)第十節 風雲(二十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六)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五)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七)第二節 策劃(十二)第十節 虎嘯(二)第八節 轉折(十六)第四十八節 傷懷(三)第三節 整編(一)第三節 重起(九)第六節 波瀾起(三)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一)第七節 鎮藍衣(四)第一節 上海風波(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九)第三十節 中山艦(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六)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九)第十三節 冷遇第二節 戰後之戰(二)第十節 拉薩風雲(五)第八節 特使(十四)第四節 謀殺(四)第八節 轉折(二十四)第十二節 陰雲第四節 以牙還牙(二)第二節 策劃(十二)第九節 號角(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八)第四節 決戰前奏(六)第一節 上海陰謀(七)第三節 整編(一)第四節 戰鼓(三)第十節 風雲(五)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一)第二節 空軍(三)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七)第三節 重起(三)第四節 以牙還牙(十)第七節 閃電(二)第六節 爾虞我詐(三)第三節 戰天津(二)第三節 戰天津(六)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四、五)第八節 南線(五)第七節 風波(四)第五節 兩全(一)第四十九節 別離(一)第三節 戰鼓(四)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五)第二節 察東收編(三)第五節 謀功(三)第一節 德黑蘭(一)第五節 調整(一)第四節 塞北烈焰(二)第七節 閃電(三)第五節 突擊(七)第四節 戰爭(一)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三)第五節 雲集(二)第四節 經濟改革(十)第十節 撤退(一)第三節 魅影(六)第九節 溧水反擊(三)第十七節 新兵連(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九)第五節 友人(三)第一節 上海陰謀(五)第二節 起航(五)第四節 陰雲(三)第二節 戰略轉向(四)第七節 閃電(六)第十節 大撤退(五)第十節 江戶之花(五)第六節 突破(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一)第八節 南線(八)第四節 外交(八)第三節 戰天津(十二)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一)第一節 挽弓(三)第四節 決戰前奏(一)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四)第七節 閃電(十)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八)第十節 江戶之花(五)第二節 戰略轉向(三)第六節 懲韓(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第四十節 欺敵(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