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8 蕭三爺

求名忙,求利忙,忙裡偷閒,喝杯酒去;

爲工苦,爲農苦,苦中作樂,泡碗茶來。

這是望江樓門口的對聯,措辭淺顯,通俗易懂,平淡中又帶着無限意境。

民國時期,上海茶樓甲天下。

舊上海各類茶館都是新聞集散地,消息特別多,所以巡捕、偵探、記者經常光顧。經常有些小報記者,早晨到茶館泡碗茶,坐上半天打聽消息趣聞,直接送到報社編輯處,各種花邊新聞就是這麼炮製出來的。

巡捕就更牛,乾脆把茶館當做公事房,從查案到審問全在茶館裡完成。

黃浦江畔的望江樓,就是這麼一座老茶館,黃金榮、杜月笙常常在這裡審案。

半上午,《晶報》記者劉新權慢悠悠地來到茶館,進門便對夥計說:“老規矩,一碗花茶,一疊花生!”

“好嘞!”夥計說話的時候,衝着劉新權瘋狂眨眼。

劉新權愣了愣,猛地會意過來,轉身便朝外走。

還沒等他走出茶館,便有兩個華人巡捕將他截住:“你就是劉新權?”

劉新權苦笑道:“我就是,兩位差爺有什麼吩咐?”

“有個案子需要你配合,跟我們走!”巡捕說話間,已經將劉新權左右架住。

他們沒有回巡捕房,而是直接來到茶館二樓的包間。

杜月笙坐在臨窗的位子,指着外頭的江面說:“周老弟,這裡景色不錯吧。”

“視野開闊,真是好地方。”周赫煊笑道。

房門突然打開,兩個華捕拖着劉新權進來,噗通一聲把他按到地上跪着。

劉新權看清是杜月笙,頓時哆嗦道:“杜……杜爺,您老找我做什麼?”

杜月笙沒有回答,而是笑着對周赫煊說:“當年我還在賣水果的時候,就聽過望江樓的大名。那天我在街邊做買賣,看到三個剪綹客(小偷扒手)禍害鄉下人。頭一個聳起肩膀把鄉下人往前推,撞到第二個的身上。第二個假裝發怒,抓住鄉下人就打。第三個出面打圓場,替鄉下人求情。鄉下人千恩萬謝的離開,等他一走,三個竊賊就哈哈大笑起來,因爲鄉下人腰袋裡的錢都落到他們手裡。”

周赫煊無奈地笑道:“這種伎倆真是坑人。”

杜月笙繼續說道:“三個剪綹客沒笑幾聲,就有個便衣巡捕抓住他們說:走,跟我去望江樓。那三人聽到‘望江樓’,頓時腳都軟了,你猜爲什麼?”

周赫煊問:“爲什麼?”

“因爲當時望江樓是黃金榮黃大爺的辦案公堂,哈哈哈哈!”杜月笙說着自顧自大笑。

跪在地上的劉新權渾身發抖,苦着臉說:“杜爺,我到底犯了什麼事,您倒是給個準話啊。”

杜月笙這才扭頭看着劉新權,問道:“《晶報》那個筆名叫賈望的記者,就是你吧?”

“是,賈望就是我的筆名。”劉新權點頭道。

杜月笙又問:“你兩天前寫了一篇文章?”

“我寫了兩篇,您問的是哪一篇?”劉新權迷糊道。

“阮玲玉那篇。”杜月笙說。

劉新權看看周赫煊,頓時回過神來,瘋狂的磕頭說:“周先生,我錯了,我不該亂寫,我不該詆譭阮小姐,求您放過我吧!”

周赫煊面無表情地問:“你所寫的內容,都是誰告訴你的?”

“一個年輕人,二十多歲,穿得普普通通,但我不認識他啊。”劉新權額頭冒汗。

杜月笙道:“說得清楚些。”

“那天早上我剛出門,有個年輕人就給了我一封信,文章的內容全是照着那封信寫的。”劉新權說。

“信呢?”周赫煊問。

“在家裡,不知道有沒有扔掉,我記不太清了。”劉新權哭聲道。

杜月笙低聲呵斥:“取來,立刻!”

劉新權瘋狂地往家裡跑,不多時便拿來幾頁信紙。

周赫煊閱讀之後,也看不出什麼所以然來,說道:“你再回憶回憶,送信那人你真不認識?”

“真不認識啊。”劉新權說。

“有沒有其他什麼特徵?”周赫煊問道。

“我想想,我再想想,”劉新權努力回憶,迷糊道,“唉,我好想還真見過,就是記不太清楚了。”

杜月笙咧嘴說:“那你就慢慢想,今天想起來了再吃飯。”

劉新權的臉頓時變成苦瓜,嚇得肝顫。

杜月笙笑着對周赫煊說:“周老弟,我今天要給你引薦一個朋友,咱們先去德勝樓喝兩杯。”

“客隨主便。”周赫煊說。

兩人並肩走出包間大門,就在即將踏出房間時,裡頭的劉新權突然喊道:“我想起來了,給我送信的那個,是明星電影公司的小工,我採訪明星時見過他!”

“帶他去明星公司抓人!”杜月笙說完,頭也不回的離開。

周赫煊隨杜月笙來到德勝樓,沒坐多久便已是中午,包間裡進來個西裝革履的中年人。

杜月笙介紹道:“周老弟,這是中央宣傳部的蕭同茲蕭秘書。”

蕭同茲長得文質彬彬,微笑着和周赫煊握手道:“周先生,久仰!”

“蕭秘書你好。”周赫煊搞不懂這傢伙的來意,但穿越前卻是聽過蕭同茲的大名,只不過此人如今還沒有發跡。

蕭同茲是技術工人出身,信奉社會主義,年輕時還搞過罷工。雖然他在北伐前夕才加入國黨,但由於能力出衆,這幾年升遷極爲迅速,已經做到中央宣傳部秘書、新聞徵集科長的職務。中原大戰期間,他還隨吳鐵城一起北上勸說張學良歸附中央。

這些都不算什麼,蕭同茲真正的事業還未起步,此人在兩年後將調任中央社社長。

蕭同茲在做了中央社社長以後,讓中央社獨立於國黨黨部,進行一系列專業化、社會化、企業化改革。他在任的16年間,把只有20幾個人的中央社,發展成擁有52處分支機構、員工2600多人的大型新聞社,與路透社、美聯社等並稱爲世界五大通訊社。

蕭同茲也因此被尊稱爲“蕭三爺”,擁有“中國現代化通訊事業之父”的美譽。

說白了,此人將成爲常凱申的頂級喉舌,民國年間新聞界的超級大佬。

酒菜上齊,沒聊幾句,蕭同茲就笑問:“聽說周先生要發起組建‘中國報業協會’?”

好嘛,原來是爲這個來的!

國黨的中央宣傳部都要直接插手了,這動作很快啊。

764 夾道歡迎390 北方教育界的破事733 交鋒522 小狐狸與玫瑰花993 大忽悠805 委員長的憤怒029 三成版稅174 菊花般的愛情044 不黨、不私、不賣、不盲747 周議長086 空前絕後的證婚詞988 家國190 廣播電臺1029 評古915 風靡一時249 上門209 歪曲報道090 學霸太多402 重新定義世界史599 創作154 還珠樓主的處女作388 戰事尾聲391 又一個四小姐308 熱愛炒股的間諜先生927 薄白學184 徵辟後記 三195 文明645 滿地撿錢826 死字旗210 紅糧問題623 失意的老宋733 交鋒315 完美演出518 嚴峻的問題996 抗戰期間的西北派系之爭466 周先生髮言584 找不見人803 山西老財116 樣品755 天下烏鴉一般黑635 饕餮225 三樂堂596 狂歡晚宴1026 老蔣的怒火367 香山旅遊團676 萬人迎接215 周先生,咱拜把子吧615 賭徒225 三樂堂953 理想與現實129 狂士920 作家宣傳養雞261 亡國之君難當217 各種罵娘154 還珠樓主的處女作218 出逃亂象652 橋樑專家348 書生799 戰爭預警944 發展280 愛面子的閻部長216 借兵600 讚美392 有聲電影454 一點小禮物633 改變計劃813 英王加冕524 新年的夢想787 自投羅網1053 日本投降262 科幻小說829 人才958 離英738 性別錯亂者641 大蕭條下的好萊塢592 勞動最光榮370 可知少女心事?825 安排1003 梵與道915 風靡一時212 烏合之衆450 文章639 順勢而爲864 招待宴630 一鍋粥622 中美民間文化友好交流團853 拉貝日記535 準備寫小說734 周先生請438 再勸580 魔道376 大坑貨775 爲富不仁的重慶首富542 應聘879 周委員長467 青年黨104 少帥的憂心450 文章736 個個是人才
764 夾道歡迎390 北方教育界的破事733 交鋒522 小狐狸與玫瑰花993 大忽悠805 委員長的憤怒029 三成版稅174 菊花般的愛情044 不黨、不私、不賣、不盲747 周議長086 空前絕後的證婚詞988 家國190 廣播電臺1029 評古915 風靡一時249 上門209 歪曲報道090 學霸太多402 重新定義世界史599 創作154 還珠樓主的處女作388 戰事尾聲391 又一個四小姐308 熱愛炒股的間諜先生927 薄白學184 徵辟後記 三195 文明645 滿地撿錢826 死字旗210 紅糧問題623 失意的老宋733 交鋒315 完美演出518 嚴峻的問題996 抗戰期間的西北派系之爭466 周先生髮言584 找不見人803 山西老財116 樣品755 天下烏鴉一般黑635 饕餮225 三樂堂596 狂歡晚宴1026 老蔣的怒火367 香山旅遊團676 萬人迎接215 周先生,咱拜把子吧615 賭徒225 三樂堂953 理想與現實129 狂士920 作家宣傳養雞261 亡國之君難當217 各種罵娘154 還珠樓主的處女作218 出逃亂象652 橋樑專家348 書生799 戰爭預警944 發展280 愛面子的閻部長216 借兵600 讚美392 有聲電影454 一點小禮物633 改變計劃813 英王加冕524 新年的夢想787 自投羅網1053 日本投降262 科幻小說829 人才958 離英738 性別錯亂者641 大蕭條下的好萊塢592 勞動最光榮370 可知少女心事?825 安排1003 梵與道915 風靡一時212 烏合之衆450 文章639 順勢而爲864 招待宴630 一鍋粥622 中美民間文化友好交流團853 拉貝日記535 準備寫小說734 周先生請438 再勸580 魔道376 大坑貨775 爲富不仁的重慶首富542 應聘879 周委員長467 青年黨104 少帥的憂心450 文章736 個個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