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使幽州(七)

在作出大遷徙的決定後,遼國與大宋方面的談判無非就是討價還價了。李峴把具體的談判事宜交給了馬擴和趙良嗣,現在無非是錢多錢少的問題,蕭皇后和耶律大石他們急於逃跑,要價也不會太高,主要是牲畜、糧草,另外他們還需要一大批的武器和甲冑。

顯然大宋國方面對於給遼人提供兵甲是有顧慮的,但李峴卻認爲幫助遼人提高戰鬥力,能在一定程度上會削弱金國的軍事力量。

與遼國的談判實際上已經變成一個討價還價的商業問題。

由於遼人急於離開,加之李峴給馬擴出主意讓他儘量拖延,最終遼人只好不斷降低要價,若不是天家急於達成協議,有可能還能再砍下一大筆賠償。最終宋遼達成協議:大宋國一次性支付十萬石糧食,三萬頭牲畜,另外再加上三十萬兩白銀、五萬套刀槍弓箭等武器和一萬副盔甲作爲贖買燕雲十六州的“補償”,北遼政府在收到款項後,訂於七月初開始撤兵,雙方派員交割燕雲之地。

現在是大功告成,可以回去向童貫進行報告的時候了。

五月二十三日,就在李峴一行人與遼國方面達成協議,準備兩天後返程時,一大早天還沒亮,整座驛館就被耶律大石派兵嚴密地包圍了起來。

趙良嗣和馬擴兩人大驚失色,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情況,被突然吵起來的李峴至少表面上還顯得十分淡定。

只不過他大概猜到了發生了什麼事,特麼的郭藥師,你再多堅持幾天再投降會死啊!

不過,這事決不能說,他只能裝作什麼都不知道。

很快大門外就傳來一陣契丹語的喧譁聲,緊接着就又傳來了漢語的呼喝聲:“南院統領大石林牙傳宋使出來問話!”

還好,遼兵沒有破門而入,看來事情還有轉圜的餘地。

李峴帶人趕快到院子裡迎接,現在可不是裝13的時候。

耶律大石帶着兩個隨從從敞開的大門走了進來,他一進門就緊盯着李峴:“遼國涿州留守郭藥師昨日叛遼,宋國的大軍隨之開進涿、易二州,蕭幹大王已經去前線處理軍務,但這件事我想聽聽你們有什麼解釋。”

“那郭藥師叛遼可能只是他宛然與前線指揮官進行了聯繫,童大帥定然不知曉此事。不過,遼軍主動投誠,我方前線將領也沒有推辭的可能。這件事只能說明現在的情勢極爲危急,還望皇后和大石統領早下決斷。”果然是這件事,李峴現在只希望宋遼之間不要爆發過於嚴重的軍事衝突,否則若是那蕭幹損失過大,非宰了他們這些人泄恨不可。

“哼哼,這邊用和談來麻痹我方,另一邊卻在背後使用陰險的手段,這就是宋人的信譽麼?”耶律大石雖然臉上帶着憤恨之色,不過表現還算平靜。

李峴暗自鬆了口氣:“我們現在就把達成和議的消息送出去,保證以後不會再發生此類的事件。李某隻是和議使者,至於軍事上的行動,之前並未與聞。”他現在只能是藉口童貫還不知道現在雙方已經草簽了協議。

在別人家的屋檐下,李峴表現得很馴服,而且回答的話裡也找不出什麼毛病,耶律大石最終放棄了把這些宋使羞辱一頓的打算。

最終驛館外原本殺氣騰騰的遼兵被撤除掉了,只留下了一小隊護兵,他和李峴兩人坐在驛館的正堂裡喝開了茶。這種畫面總讓人感覺有些怪異,李峴好奇地看樣耶律大石面前的侍女在擺弄着茶藝,你們契丹人不練喝酒,學這破玩意有什麼用?!

“子不語怪力亂神,我原來也是不怎麼信鬼神的,不過現在世事維間,總感到自己的渺小,很多事都讓人無能爲力,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遼人中不缺少勇猛的戰士,實際上真正缺少的是懂得內政的人,對於國家的管理太過粗陋放任,才釀成今日之禍。”耶律大石拍了拍手掌,在一旁侍候的侍女躬身退了下去,房間裡只剩下了他們兩個人,“你跟我說實話,我們這次西狩,有幾分的把握能夠成功?”

“天道變幻莫測,誰又能說得準?只不過你們別去找天祚帝,就應該沒有性命之憂。”李峴淡淡地說道,“耶律延禧喜怒無常,你們其實都應當算作是叛臣,殺了你們也是再正常不過。如果林牙對未來有更大的期許,怎麼勸說蕭幹大王同意奚部人馬一起走纔是正事,以我之見,回離保大王恐怕並不願意和你們一起遷徙。這也不怪他,奚部從遼東內遷到這長城內外已經有百十多年,中間大部分人都學會了種地,很難再象過去一般擺脫土地的羈絆。”

“這是我的問題,倒不勞李使君操心。”耶律大石舉起茶杯,一口喝乾後,這才繼續說道:“我沒去過西域,最遠只是在上京道阻卜部巡視過一番,此番遠行,有關治政之術,使君有什麼好的建議?”

“呵呵,林牙志向不小,不過道行險阻,國事艱難啊。”李峴笑了笑,原來耶律大石在這時候就已經有了稱王自立的想法了,原本讀史書時還認爲他是在耶律延禧手下逃跑之後才產生了這樣的念頭。

“大遼國南院和西京一切規矩皆學漢地,可是卻只保住了二百年興盛,到底是對是錯?”

“這種事很難講得清,這天下之事,天子一言而決終究是不對的,一個人縱然是風華絕世,做決策時也難免有所失誤。真正的朝廷,應當是能集合天下的智慧,君臣相商,互相妥協出來的結果雖然會讓許多人感到不如意,卻是錯誤最少的。許多事,只憑武力解決,終歸不能長久。但是大宋的問題是文人統軍,專業的事情應該交給專門的人才去執行,而大宋國卻讓一羣外行來指揮作戰,所以在遼、宋、夏三國中,大宋雖然最爲富庶,卻是戰爭能力最弱的一個。而遼國的問題卻是把太多的地方交給武將去管理,這樣的後果是地方永遠也發展不到富庶的程度。武將統兵,文人治政,但是相互制約平衡是門很大的學問,這事你別問我,因爲我也不太清楚。不過,我相如果一個國家有充足糧草供應、有足夠的戰馬、武器,有商人互通有無,有工匠製造精良的器械,這樣的國家是沒有理由不興盛起來的。農民和牧人是一個國家的根本,但是怎麼讓一個農人種出更多的糧食,讓牧人不斷地增長牛羣、羊羣的規模,這需要有好的官員去管理、有工匠製造出效率更高的農械,還需要商人在中間進行交換,只有生產的方式不斷在進步,一個國家才能不斷地強盛下去。”

李峴開始說話的時候,耶律大石還是表現得很隨意,不過,他慢慢地放下手裡的茶杯,整個人都變得十分鄭重起來。李峴當然不怕遼國再次變得強大起來,耶律大石的西遼國如果有能力進攻,那麼也只會是金國人的麻煩。

同樣的時間裡,他們的發展程度絕對會落後自己一大截。

如果再過二、三十年的時間,自己的發展程度還不如他們,那麼還是先找塊豆腐自己一頭撞死算了。

耶律大石聽得興奮,乾脆命人拿過一幅遼國地圖來,展開來鋪在桌面上,然後指着西邊天山一帶的土地說道:“祖宗發跡的地方是保不住了,我查了一下資料,在聖宗年間,應高昌國王所請,有三部我族部族西遷到了翼之水(額爾齊斯河)下游和高昌國一帶,幫助高昌國抵禦黑汗國的入侵,大約有一萬五千多帳部族留在了大陰山一帶,我們這次行動,最終需要與這些部族匯合。如果能夠在那一帶站穩腳跟,重新恢復祖宗基業,並非無法做到。”

李峴看着這位未來的西遼國皇帝,這傢伙會不會被自己一番《隆中對》似的談話給忽悠歪了,野心膨脹,很有可能會成爲將來的一個勁敵?

只不過基於人口不足,他並不認爲後來的西遼能成爲大患。

先讓這廝去北方禍害蒙兀部落吧,這個世界應該是不太可能再出現那個縱貫歐亞的蒙兀帝國的。

馬擴被派回去傳遞和談成功的消息,具體的條文當然還要經過官家和朝廷的批准,李峴和趙良嗣則留在燕京充作人質。不過李峴的日子倒是過得很愜意,耶律大石几乎每天都會登門拜訪,一起喝酒聊天,李峴腦子裡的東西隨便掏出點來都能讓這位遼國的狀元驚爲天人。

朝廷方面很快就批准了和議條款,甚至爲了讓遼人早點離開,給出的東西比遼人討要的還多。宋軍所有的軍事行動都已經停止,現在是大功告成、大家可以彈冠相慶的時候了。

即使是貪生怕死,一直呆在大名府的宣慰安撫副使蔡攸也跑到了雄州前線,準備和童貫一起前往幽州“歸復”燕京,這種天大的功勞他們是絕不會放過的。至於勸說遼人退出幽州,立下首功的李峴,從幽州回來後,象是被人忘記了一般,天天沒事在西軍各營裡瞎轉悠,然後尋個熟悉的將官在他那裡喝酒。

81、平方臘(四)26、私軍18、馬放南山81、平方臘(四)9、使幽州(一)61、暗流(二)16、西軍砥柱25、拖延47、決戰前17、匠戶43、救援太原(二)48、突襲臨潢府13、沒有和平32、會州城下(三)53、西域40、何灌之死(二)45、救援太原(四)81、開拓14、克承州75、雁門12、永樂城(三)77、濁浪(一)38、學琴75、雁門56、火藥6、鄉誼19、興元皇宮67、穎昌之戰(一)42、青瑪寨73、入川53、西域63、驕兵的代價33、沁河口保衛戰(二)40、三方72、投效17、再見童貫20、人事26、太行義軍九、親政43、收復河東(一)66、騷動45、重建晉陽37、子弟兵47、文明的散播36、猛將劉法(二)24、隴東和陝北20、人事77、濁浪(一)24、閒暇63、光明之始10、灰燼26、關山難越23、變化43、無定河32、剿滅曹成(二)37、情歌61、統軍的和尚1、 寒冬38、龍門渡55、風波再起10、 築城(一)5、出逃(四)24、隴東和陝北30、會州城下(一)15、太子的危機24、隴東和陝北48、沈深58、少府監51、汜水關(三)61、農業時代68、求援劉法(三)67、穎昌之戰(一)49、喀羅川(二)18、西域于闐12、茫崖城11、遠征12、茫崖城9、 劉仲武29、河東73、入川72、投效80、右江道6、豈曰無衣60、淮西(二)26、太行義軍41、京玉關59、火炮(二)28、收復疏勒(二)67、杭州與興元58、火炮(一)22、回紇52、輪船五、北境57、監軍38、利益交換29、收復疏勒(三)19、部曲14、使幽州(六)37、仁多泉城82、六分儀
81、平方臘(四)26、私軍18、馬放南山81、平方臘(四)9、使幽州(一)61、暗流(二)16、西軍砥柱25、拖延47、決戰前17、匠戶43、救援太原(二)48、突襲臨潢府13、沒有和平32、會州城下(三)53、西域40、何灌之死(二)45、救援太原(四)81、開拓14、克承州75、雁門12、永樂城(三)77、濁浪(一)38、學琴75、雁門56、火藥6、鄉誼19、興元皇宮67、穎昌之戰(一)42、青瑪寨73、入川53、西域63、驕兵的代價33、沁河口保衛戰(二)40、三方72、投效17、再見童貫20、人事26、太行義軍九、親政43、收復河東(一)66、騷動45、重建晉陽37、子弟兵47、文明的散播36、猛將劉法(二)24、隴東和陝北20、人事77、濁浪(一)24、閒暇63、光明之始10、灰燼26、關山難越23、變化43、無定河32、剿滅曹成(二)37、情歌61、統軍的和尚1、 寒冬38、龍門渡55、風波再起10、 築城(一)5、出逃(四)24、隴東和陝北30、會州城下(一)15、太子的危機24、隴東和陝北48、沈深58、少府監51、汜水關(三)61、農業時代68、求援劉法(三)67、穎昌之戰(一)49、喀羅川(二)18、西域于闐12、茫崖城11、遠征12、茫崖城9、 劉仲武29、河東73、入川72、投效80、右江道6、豈曰無衣60、淮西(二)26、太行義軍41、京玉關59、火炮(二)28、收復疏勒(二)67、杭州與興元58、火炮(一)22、回紇52、輪船五、北境57、監軍38、利益交換29、收復疏勒(三)19、部曲14、使幽州(六)37、仁多泉城82、六分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