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克北寧關

隨着岳飛所部抵達朱鳶城和海門鎮之後,岳飛派張憲爲先鋒,統領楊再興、岳雲、吳沅、周青四部共八千騎軍,直驅升龍城。

劉江和岳飛其後率大軍改走陸路,趙洵則指揮師這戰艦配合江州軍和漢陽軍的攻城行動。這一路上,劉江看到無數的交趾人屍體在道路南側的稻田裡倒斃着,華夏軍如同狂飆一般掠過大片綠色的田野,掀起一陣陣血雨腥風。

戰馬在縱橫馳騁,大地都在顫抖,馬上騎兵的身上帶着血腥的味道。

交趾人把所有的精銳部隊都投入到了廣南西路,以期能趁着宋朝滅亡的時機,擴大自己的領土,將控制區擴展到整個廣南西路。貪婪和野心,最終招來的卻是華夏方面的雷霆怒火。他們從來就沒有想過,華國會從海路攻了過來。

防守升龍府的只有三萬老弱殘後。

大路附近的交趾人早就跑得不見了人影,只有浩浩蕩蕩的華夏大軍在陰雲籠罩的天地下行進,一眼也望不到盡頭。

升龍城的城門早已經緊緊的關閉起來,城外的喊殺聲響徹雲霄,匆匆出城迎擊敵人的五千交趾軍被華夏軍幾個衝擊便開始四散潰逃,站在城頭觀戰的黎政的心猛地沉了下去。一面面紅色的戰旗迎風獵獵,宋人的騎軍在原野上如勢不可擋的洪流在奔涌着,在他們身後,留下遍地的屍骸。

一員勇悍的敵將,穿着一副閃亮的銀色盔甲,在手裡拎着一杆鐵槍,立馬在城門前用冷酷的眼神看向城頭。他的目光所到之處,城上的交趾守將頓覺膽氣爲之一寒。

國主李揚煥在宋人攻破朱鳶城之後,就帶着人逃往了西平州。黎政作爲禁軍大將,負責留守升龍城。對於宋軍,原來黎政在內心裡並無多少畏懼。熙寧年間,他曾作爲李常傑的親軍攻破並屠戮了邕州,在這些交趾的將領們心裡,宋軍的孱弱是他們一直以來的印象。

黎政原本認爲城中的三萬軍卒足夠自己守城的,他在心裡也是很瞧不起宋人,對自己很有信心。可是城外親眼所見的場面卻徹底顛覆了他原來的認知,不到半個時辰的功夫,自己的五千部屬已經全部戰死在了城下。這些宋國騎兵的火器和弩箭非常可怕,剛一接戰,密集的彈雨就讓五千人的軍陣損失超過三分之一,即使是身穿重甲的甲士也沒能逃脫厄運,被飛射的彈丸擊穿了甲冑,血肉模糊。

八千騎兵!

黎政很震驚地發現,僅僅是宋軍的前鋒,就擁有橫掃整個大越的強橫力量。

這還是記憶裡的那支宋軍麼?!

“將軍,周邊全是敵人的騎兵,我們已經被包圍了。”一名全身甲冑的交趾武將向黎政稟報道。

黎政面無表情的說道:“我們目前能做的就是據城死守,將宋軍拖在城下,等待大王率五部大軍趕回來之後,這些宋人一個都走不掉。到時,他們的頭顱將會被做成精美的酒器!傳我命令,城內所有丁壯全部徵募充軍,發給兵器、甲衣,輪流上城防守!”

很奇怪的是,宋軍並沒有忙於攻城。

戰爭從一開始就進入一種血腥狀態,升龍城周邊到處都是大宋騎兵的影子,他們在郊外四處燒殺搶掠,屠戮驅逐平民,想要在升龍城周邊開闢出一圈安全的無人區域,以利於後續的部隊安營紮寨。

此時的升龍城周邊已經變成了一片白地,伏屍盈野,連野獸都不見了蹤跡,大羣食腐的烏鴉從各地匯聚到了這裡,如同漫天的烏雲,黑壓壓地一片片在半空中哀號盤旋。

轟!轟轟!

轟……

攻城開始了,華夏軍的火炮不停地向城頭傾瀉着炮彈,看樣子是準備要用鋼鐵來摧毀交趾人的頑抗意志,爆炸所產生的烈焰與濃煙吞沒了整個城頭。升龍城的城門樓上硝煙四起火光沖天,坍塌的城樓和四處亂飛的殘肢顯現着戰爭的殘酷性。交趾人雖然不明白宋人的武器爲什麼會如此恐怖,他們卻在心裡很清楚,一旦讓宋軍和破城池,他們的下場和結局一定會更加的悲慘。

不論華夏軍的炮彈炸死了多少人,只要華夏軍開始登城,城頭依然會站滿了手裡拿着各種武器的交趾人,他們從城頭灑下的箭雨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岳飛眯着眼看向升龍城硝煙瀰漫的城頭,然後轉頭向向趙洵:“你們的火炮似乎威力小點,傷人尚可,這升龍城土城牆高大堅固,若是想轟塌城牆,似乎還要費不少功夫。”

此時城下的交趾軍士兵的屍體已經鋪了厚厚的一層,遍地都是,護城河裡流淌的盡是鮮紅的血水。升龍城的城牆雖然看上雲十分殘破,卻依舊牢牢地掌握在交趾軍的手中。只不過如此下去,升龍城被攻破只是早晚的問題,而華夏軍直到現在,一直只是在進行一些試探性的攻擊。

黎政在心裡只盼望大王能夠迅速地率領大軍及時回援。

趙洵聞言笑眯眯地看向岳飛:“這倒不着急,劉江正在指揮着製作攻城器械,我們趁這時間多殺死些敵人。畢竟華夏軍號稱仁義之師,若是等城破後再進行殺戮,總歸是有損於聲名。有些事情,只能做,不能說!”

岳飛皺了皺眉頭:“聽說交趾王已經提前逃出城外,等交趾軍主力回援,總歸是些麻煩!”

趙洵搖了搖頭:“不會的,十萬川軍已經入桂,交趾人能回來一半就算是不錯了。楊沂中已經收復了欽州,過幾天他的主力也會從海門登陸,進攻武安州。交趾人既然喜歡廣南西路,就留在那邊,別再回來罷!”

七月末,楊沂中所部到達海門,其後連克武安州、南定兩城,其後轉向了交趾軍重點把守的重鎮北寧關。北寧關建於唐代,西接武峨州,東臨武安州,南拒升龍府,北蔽諒山州,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在前唐時期是一座重要的軍事塞鎮。

如果攻下北寧關,就等於是堵住了交趾軍回援升龍城的要隘關口。

在漢陽水軍艦炮的支援下,北寧關南側臨河的城門被攻破,華夏軍突入城內,不過交趾軍依靠着城中的房屋仍然在節節抵抗着,給華夏軍造成不小的傷亡。

爲了減少損失,楊沂中無奈之下,命令在城頭上架起火炮,將北寧關城內的建築全部夷爲平地……

66、不臣34、獎賞19、部曲15、決策67、救援劉法(二)43、救援太原(二)60、暗流(一)11、遠征47、決戰前18、西域于闐5、獵熊21、準備10、永樂城(一)56、勳貴75、雁門6、 血夜(六)37、禪位19、揍人56、火藥43、無定河九、親政67、杭州與興元42、部署55、西南69、穎昌之戰(三)六、大理國(一)19、部曲8、祭奠13、青貯池67、救援劉法(二)50、喀羅川(三)78、克北寧關46、大撤退55、招生31、野馬峽74、北上40、三方九、親政11、使幽州(三)5、出逃(四)56、火藥72、穎昌之戰(六)70、易幟52、整訓一、 造船廠43、救援太原(二)54、于闐國21、金國與華夏69、救援劉法(四)44、西風起30、五馬山寨75、背鍋69、義軍34、衛州城下11、使幽州(三)27、歸你了30、李峴的手稿9、北上救援25、閒議72、會議71、文官們73、穎昌之戰(七)48、喀羅川(一)6、豈曰無衣12、永樂城(三)68、穎昌之戰(二)58、野心18、沒落的文明78、克北寧關1、 知識很重要9、使幽州(一)66、求援劉法(一)61、淮西(三)26、太行義軍21、準備8、廢宋7、高陽關18、馬放南山19、南陽軍5、血夜(五)66、不臣67、穎昌之戰(一)59、混亂9、使幽州(一)19、南陽軍44、西風起13、青貯池74、救昭州42、青瑪寨72、朝廷裁軍28、族兄48、喀羅川(一)79、橫掃42、救援太原(一)63、光明之始30、會州城下(一)70、娶親23、軍情68、求援劉法(三)16、皇后朱璉
66、不臣34、獎賞19、部曲15、決策67、救援劉法(二)43、救援太原(二)60、暗流(一)11、遠征47、決戰前18、西域于闐5、獵熊21、準備10、永樂城(一)56、勳貴75、雁門6、 血夜(六)37、禪位19、揍人56、火藥43、無定河九、親政67、杭州與興元42、部署55、西南69、穎昌之戰(三)六、大理國(一)19、部曲8、祭奠13、青貯池67、救援劉法(二)50、喀羅川(三)78、克北寧關46、大撤退55、招生31、野馬峽74、北上40、三方九、親政11、使幽州(三)5、出逃(四)56、火藥72、穎昌之戰(六)70、易幟52、整訓一、 造船廠43、救援太原(二)54、于闐國21、金國與華夏69、救援劉法(四)44、西風起30、五馬山寨75、背鍋69、義軍34、衛州城下11、使幽州(三)27、歸你了30、李峴的手稿9、北上救援25、閒議72、會議71、文官們73、穎昌之戰(七)48、喀羅川(一)6、豈曰無衣12、永樂城(三)68、穎昌之戰(二)58、野心18、沒落的文明78、克北寧關1、 知識很重要9、使幽州(一)66、求援劉法(一)61、淮西(三)26、太行義軍21、準備8、廢宋7、高陽關18、馬放南山19、南陽軍5、血夜(五)66、不臣67、穎昌之戰(一)59、混亂9、使幽州(一)19、南陽軍44、西風起13、青貯池74、救昭州42、青瑪寨72、朝廷裁軍28、族兄48、喀羅川(一)79、橫掃42、救援太原(一)63、光明之始30、會州城下(一)70、娶親23、軍情68、求援劉法(三)16、皇后朱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