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風雪入洛陽

靖康元年十一月末,天寒地凍,正是一年當中最冷季節。

秦嶺與豫西的伏牛山脈、晉北的中條山脈在關中與關東之間交匯出縱橫三百餘里的險峻山地,形成關中與關內之間一片天然的阻隔地帶。戰國時期,秦國能以一國而抗六國,正是由於這一片山地天然關隘,才能力保關中地區的安全。

在中原王朝的歷史上,每當形成東西對抗的格局時,這一片被稱之爲桃林高地的山區地帶就每每成爲兵家必爭之地。在中原王朝的歷史上,基本上都是據有關中的勢力最終會一統天下,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爲這片山地的原因。因爲掌握關中的勢力每當弱小時,只需要少量的兵力就能控扼崤函,就能封閉關中與內地之間的通道,而當他們變得強大起來之後,中原勢力在面對關中地區的進攻時,卻無險可守,只能疲於應付,最終就會被拖垮。

現在李峴想要守住關中,掌控潼關、函谷關和崤山之間的陝州和虢州這一帶的舊弘農郡是必須的,至於東出洛陽,只不過是他在趁着自己兵力佔據絕對優勢時的一次冬季大練兵而已。河洛之地,看似四面環山,擁有山河形勝,但以目前關西的軍力,卻不足以守住這片地方。說白了也沒什麼,就是兵力不夠。

擁有山河險勝環繞的洛陽更適合作爲中原王朝的首都,至於宋朝選擇一馬平川的汴梁城作爲帝都,趙匡胤是來不及遷都,而宋太宗趙光義,本身就是個腦袋裡進水的蠢材。僅從剷平晉陽城和建都汴梁這兩件事,就能看出他的軍事纔能有多漏。

北宋亡國,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原因是他把都城選定在了汴梁。

金國人膽子確實是夠大的,整個河南府一帶只有撒剌荅統領的三千女真精兵和八千雲州遼國降軍所組成的金軍,居然還敢四而出擊,散佈在鄭州、河陽、滎陽、永安、偃師各地,繼續攻城掠地,根本不把四邊的宋軍當成一回事。

千山鳥飛絕,野徑人蹤滅。

大軍冒着風雪一路東行,穿過崤山谷地,放眼望去,山地間白茫茫一片。

二崤山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出了山口就是澠池境內,不過這裡溝壑縱橫,丘陵密佈,雖然不適合騎兵作戰,但是修築關隘也無法阻擋步兵通過。

這樣的惡劣天氣下,李峴總算是見識到了古代士兵們的驚人耐力。

隴右各軍,由於糧食供應充足,加之每隔兩、三天還能吃上了頓肉食,訓練水平一直保持得不錯。由於軍中的馱馬和騾馬需要運用輜重補給,這五萬大軍,有三萬需要步行。普通的軍卒身上穿着二十多斤重的半身甲,再加上隨身的長短兵器和弓弩,另加自己的行李和三天的口糧,每個人身上的負重超過了六十斤,但卻在這樣惡劣的天氣和山地環境裡,每天能行軍超過六十里,僅僅用兩天的功夫就從陝州抵達了澠池。

要輪吃苦耐勞,華族人確實要比生性散漫的草原民族強得多,至於作戰勇敢,這需要嚴格的訓練和不斷向士兵們灌輸一種意識,也就是洗腦。這是一項長久的工作,無法在短時期內就能見到效果。

抗金戰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李峴估計差不多還需要七、八年的時間他才能發動全面的反攻,這種事也急不得,實力的增長和積累需要時間,他倒是堅信自己最終戰勝敵人。

火種已經撒下去了,其實他認爲現在即使沒有自己,自己這麼些年來教育出來的三千多名學生也應該能把華夏民族帶到這個世界的頂峰。也很正常,因爲這部分人已經擁有了領先這個世界將近五、六百年的知識。

這種東西最終都會轉化爲生產力和戰鬥力。

歷史有時候會發生很奇妙的重合,比如李峴派出的前軍統制翟進。當聽到翟進率領的西軍援軍抵達城外時,正在戰戰兢兢,度日如年,都準備捲起行李逃跑的西京留守,如今的西道總管王襄是喜出望外,親自到城門外去迎接勤王的西軍入城。

至少這個態度就比大多數朝廷空投出來統兵的文臣們強得多。

王襄是聰明人,雖然膽小怕死,但卻知道在這種亂世,唯有軍隊纔是真正的依靠。當他看到翟進所部裝備精良,兵精馬壯,再一聯想到自己拼湊起來的三萬“義勇”的形象,老王居然索性一甩手,任命翟進爲西道兵馬總管,把這三萬不堪大用的軍卒全都交給翟進統領。

翟進的命運轉了一個大圈,居然很神奇地在靖康年間又回到了西京兵馬統領的這個點上。在另一個時空的歷史上,由於劉法兵敗身死,作爲劉法親兵隊長的猛將翟進受到牽連,被降官停職,其後轉爲劉延慶部下。劉延慶因爲與遼軍作戰失利被革職後,翟進離開西軍,返回故鄉汝陽,靖康年間應王襄所招,募鄉兵七百入王襄帳下,其後充任京西北路馬步鈐轄,其後升任京西北路置制使,兼知河南府,成爲南宋初年的一位抗金名將。

而在這個時空,老劉到現在都還活的好好的,作爲劉法愛將的翟進更是被老劉提拔到了殿前馬步都虞侯的職位上,在西軍中的地位僅次於劉法、趙隆、姚古、李峴、劉錡、王稟這六路主帥,與楊惟中、楊可世、劉光世、折彥質、高世宣、何薊等人並列爲第二梯隊,王襄爲了籠絡這位“河南老鄉”,任命他爲京西北路兵馬總管也屬正常。

病急亂投醫,在京城被圍困後,天家趙桓授予四道兵馬總管臨機人事任命的權力,此時爲時已晚,也不知道早幹什麼去了。

金軍二次南下後,西京的兵力早就被抽調一空,王襄接到命令後,匆匆招募了三萬多壯丁,至於這三萬來人有多少戰力,大家都心知肚明。至於救援京師,那還是算了吧,老王可不想自己給大宋國殉葬。

兩天之後,李峴的大軍抵達洛陽,在西軍入城後,王襄那顆原本懸着的心,終於算是安定了下來。

西道總管王襄在史書裡就是個貪生怕死之輩,在金軍開始進攻河南府之後,這廝不僅棄城不顧,帶着部隊跑到了穎昌,居然還勸說南道總管張叔夜不要帶人去東京“送死”。張叔夜沒聽他的話,帶着兩個兒子和一萬五千多人衝破金軍的包圍,突入汴梁,成了靖康年間唯一趕到京城勤王的部隊。

結果張叔夜被陷到了京城裡,仗倒沒怎麼打,反而成了金人的俘虜。史書上說張叔夜在被俘後跟着宋徽宗在北徙途中走到白溝河時憂憤交加,自己把自己給扼死了,歷史的真相沒人會知道,李峴當年讀宋史的時候只是有些奇怪人會不會真的能把自己給掐死,有人給他解釋說如果狠心捏碎自己的喉嚨還是能夠辦到的,還是姑且信之吧。

在進入洛陽後,跟王襄接觸下來,李峴覺得此人還是蠻不錯的,深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在軍事上不行,絕不干涉李峴的軍事指揮權,整個京西北路的軍事行動和部署,一任李峴作主,十分配合。這讓李峴十分滿意,僅這一點,就是大宋國大部分文官都比不了的。

本來在李峴的計劃裡,洛陽是準備放棄的,不過在看到這座周長五、六十里的巨城之後,他在瞬間又改變了想法,萌生出利用這座巨城來達到牽制和消耗金人兵力的念頭。

洛陽城內的總人口有三十多萬,在國內勉強能夠排進前十,不過也有個好處,緊挨着豫西山區,洛水穿城而過,很有利於防守。洛陽在有宋一代一直作爲陪都,皇城、宮城和外城一應俱全,讓李峴就是很奇怪的是爲什麼皇帝不及時跑到洛陽來。

看來朝堂裡文人們的勢力確實很強大,就連皇帝想跑都走不了,被死死地攔在了汴梁的皇城之內。

完顏宗望這回汲取了上次猛攻汴梁失利的教訓,打打停停,也談也打,這讓包括天家趙桓在內整個大宋朝堂進退失矩,戰和不定。大宋國到了現在也確實沒有多少可戰之兵了,與金人在兵力對比上並不佔優勢。金國在整合了遼地的降軍和幽雲一帶的部隊後,這次南下的大軍足有將近三十萬,各地勤王大軍躊躇不前也是有道理的,根本就是去送死啊。

但是金人真的要想攻克城高牆厚,又人口衆多的開封城,難度絕對不小,根據宗望的估計傷亡居然會高達十萬以上。

誰說女真人沒腦子,宗望現在玩的這一手簡直高明至極,首先就瓦解掉了大宋君臣的抵抗決心,然後開始談判,逐步降低宋國君臣們對金人的警惕之心。於是在佔領汴梁的東城之後,宗望就在不停向內城裡的宋國君臣喊話:來吧,出來談判,咱家只是想要錢,沒想要大家的人命!

事實上完顏宗望還真就沒想滅掉宋國,多好的一個聚寶盆啊,什麼時候缺錢了,帶人馬過來走一趟取走就好了,很輕鬆的。只不過後來的事情發展也不他的意願來進行的,阿骨打的兒子們雖然強大,但還沒到了能掌控金國國策的地步。

十一月初,準確地說是閏十一月初,可能是老天爺想讓趙家的子孫多受點罪,這靖康元年居然有十三個月。李峴在抵達洛陽的第十天,被任命爲京西北路置制使,統領京西各路兵馬,但名義上受西道都總管王襄的節制。

與此同時,還傳來一個壞消息,知應天府(商丘),南道都總管胡直孺率一萬多兵馬入京勤王,結果在襄邑遇到金軍後全軍潰散,胡直孺兵敗被俘。

這事在《金史》中有明確記載,金軍以一百餘“鐵浮屠”直衝宋軍,結果宋軍全軍潰散,被金軍斬獲無數。對於這樣的記錄,李峴絕對持懷疑態度,南軍本就虛弱,戰力有限,但你說用一百人打敗了一萬多人也太誇張了點吧。

實際上草原人也都挺愛吹牛的,只不過女真人的這種吹法,讓大宋國那幫愛吹牛的文人們也都感到汗顏,拍馬難及。

另外一個消息是金將撒喇荅率三千騎兵寇河南府。

33、剿滅曹成(三)27、收復疏勒(一)77、升龍府31、韓城10、使幽州(二)17、官家趙構45、重建晉陽34、戰爭之前57、蜀地42、青瑪寨32、突襲38、學琴26、關山難越19、部曲66、突襲河陽(二)80、右江道47、決戰前65、突襲河陽(一)24、閒暇67、太行寨34、獎賞2、 廂兵營42、南逃25、再入關中35、金城關36、出征41、何灌之死(三)29、巡視襄陽54、汜水關(六)42、部署38、學琴69、江州25、拖延24、塞外春寒29、收復疏勒(三)21、準備20、貶職11、永樂城(二)39、崩散78、克北寧關39、崩散13、淮東34、戰爭之前31、野馬峽24、商路41、道法琉璃?69、穎昌之戰(三)3、曹府宴52、躁動的冬日34、戰爭之前23、軍情40、三方4、 進山71、風雲再起11、使幽州(三)60、火紅的七月4、出逃(三)39、崩散65、有關信仰45、基地問題27、收復疏勒(一)55、風波再起38、學琴76、傳承24、塞外春寒59、混亂52、汜水關(四)39、崩散69、義軍54、汜水關(六)10、使幽州(二)33、剿滅曹成(三)35、猛將劉法(一)6、鄉誼70、大勢33、沁河口保衛戰(二)41、河東義軍(二)60、宣撫使4、出逃(三)61、統軍的和尚39、鐵廠25、拖延67、穎昌之戰(一)11、使幽州(三)75、背鍋47、盛典56、火藥53、汜水關(五)12、劉家九郎37、子弟兵二、股份24、商路54、汜水關(六)69、江州20、基業71、穎昌之戰(五)15、太子的危機53、鋼鐵啊84、屯田32、突襲
33、剿滅曹成(三)27、收復疏勒(一)77、升龍府31、韓城10、使幽州(二)17、官家趙構45、重建晉陽34、戰爭之前57、蜀地42、青瑪寨32、突襲38、學琴26、關山難越19、部曲66、突襲河陽(二)80、右江道47、決戰前65、突襲河陽(一)24、閒暇67、太行寨34、獎賞2、 廂兵營42、南逃25、再入關中35、金城關36、出征41、何灌之死(三)29、巡視襄陽54、汜水關(六)42、部署38、學琴69、江州25、拖延24、塞外春寒29、收復疏勒(三)21、準備20、貶職11、永樂城(二)39、崩散78、克北寧關39、崩散13、淮東34、戰爭之前31、野馬峽24、商路41、道法琉璃?69、穎昌之戰(三)3、曹府宴52、躁動的冬日34、戰爭之前23、軍情40、三方4、 進山71、風雲再起11、使幽州(三)60、火紅的七月4、出逃(三)39、崩散65、有關信仰45、基地問題27、收復疏勒(一)55、風波再起38、學琴76、傳承24、塞外春寒59、混亂52、汜水關(四)39、崩散69、義軍54、汜水關(六)10、使幽州(二)33、剿滅曹成(三)35、猛將劉法(一)6、鄉誼70、大勢33、沁河口保衛戰(二)41、河東義軍(二)60、宣撫使4、出逃(三)61、統軍的和尚39、鐵廠25、拖延67、穎昌之戰(一)11、使幽州(三)75、背鍋47、盛典56、火藥53、汜水關(五)12、劉家九郎37、子弟兵二、股份24、商路54、汜水關(六)69、江州20、基業71、穎昌之戰(五)15、太子的危機53、鋼鐵啊84、屯田32、突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