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北上救援

三月中旬,完顏闍母率一萬騎軍在開德府擊敗了宗澤,開始爲北返清除周邊的危險。其時金軍已經圍困汴梁五月有餘,雖然從汴梁城裡弄到了不少的補給,但在連續作戰的情況下,已經疲態盡顯。

宗弼和闍母圍攻洛陽不下,宗澤的部隊在開德府也是不時在騷擾金人的後路,特別是河北、河東一帶,各種抗擊金人的民間義勇隊伍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甚至已經危及了幽州和雲州兩地的安全。

宗翰與宗望等人一致認爲,北撤是勢在必行,雖然大家也對剛扶持起來的“大楚”政權不抱多大希望,但也只能是先回到北方進行休整,等到秋收之後,再發動新的攻勢,一舉覆滅宋國的殘留勢力。

此次南下,金軍收穫頗豐,幾乎將整座汴梁城搜刮一空,但是要想將大量的宋俘、工匠和戰利品順利地送回北地,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大家商議了一番,最終決定大軍主要是沿着東路軍這次攻宋的路線進行北撤。

三月十五日,聚集在汴梁周圍的金軍開始陸續北撤。

在另一個時空,完顏宗翰是親自押解着被俘的宋欽宗從河東撤往雲州的,但這一次,宗翰卻是計劃讓自己的兄弟完顏昌負責押送宋欽宗和自己所獲的財物、俘虜,跟着宗望的主力一起北還,而自己則只帶着三萬五千騎軍主力北返。

這次在洛陽、河東他的部隊接連在西軍手上吃過幾次大虧,讓宗望兄弟看了他不少笑話,這次宗翰準備親自在戰場上找回臉面。

原本在汾州一帶的李峴和姚古部隊卻無意與宗翰的金國主力進行一場大戰,主力已經基本撤回到了黃河以西。李峴本來是準備帶着手上拼湊起來的兩萬騎軍在河東與金軍周旋一陣,趁着金人撤退的時機看看能不能找機會消滅他們幾支偏軍,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西夏人卻突然沿着無定河一線大舉南犯。

一直呆在韓城的李峴和姚古在接到北方邊境的告急文書後,李峴看了一眼姚古:“特麼的折可大,小爺讓他們放棄苛嵐軍和府州,折家這幫土財主要是聽了我的話,現在把主力放在了麟州和晉寧軍哪會有現在這事?延州和綏德軍是你的老巢,是你帶人回去救援還是我帶兵過去?”

姚古眯着眼看着李峴,然後很乾脆地說道:“這陝北溝壑縱橫,老夫這身子骨跑不動了,還種事還是交給你們年青人來解決吧。”

這老貨倒是推的乾淨,我現在是河東路兵馬總管,而且老了,實在是跑不動,北邊與西夏人的戰事你們自己看着辦,要人馬可以,但是決不摻和。

現在李峴的職位很奇怪,他現在被任命爲陝西六路軍馬總統制,名義上卻要歸陝西六路兵馬置使範致虛節制,但是做過兵部尚書的範致虛卻被李峴和張孝純給擡舉到了太子太傅的位置上,正留在京兆府陪着太子,並負責長安皇宮的擴建工程。

如果再加上在洛陽的翟進和南陽的楊可世兩支部隊,李峴的軍事轄區實際上已經擴展到了整個京西一帶,不可謂不大。如果不是因爲戰亂的原因,他的軍事指揮權早就被上面給拆分開了。

以範致虛爲首的這些大宋國的文官們打起仗來雖然是草包,但論起玩政治來李峴可決不是他們的對手,只不過現在這些武人正受鄭太后的器重,範致虛等人縱然有天大的手段也使不出來。

現在,這夥被壓制的文臣們只盼望着太上皇能早點從洛陽過來在後頭爲他們撐腰。

當然,必要的規矩至少表面上還是要遵守的,於是掛名的鄜延路經略招撫使,延州知州王庶就順理成章地成了李峴部隊的監軍。

在王庶看來,大軍在出徵時應該是旌旗招展,軍容整肅纔對,可是從黃河岸邊拔營的西軍人馬卻顯得十分凌亂,看上去毫無章法地以營爲單位朝着鄜州方向行進。不時有一些陌生的面孔騎在馬上朝着王庶的馬車方向急馳而來,然後向與王庶的馬車前面的李峴請示過後,又飛快地打馬離開。不到一天的功夫,王庶倒是把這支隊伍裡的十二個將主都認識了一遍。

王庶雖然坐在馬車裡,倒是聽得很明白:姚友仲和李崕兩支部隊在過了鄜州後,沿洛水前往保安軍,與劉錡一起會攻洪州;姚炳、劉滔的兩支部隊則北出延州,伺機救援正被西夏軍圍攻的威羌寨和御謀城;而李峴則率領大隊主力,以折彥宇部爲先鋒,往救綏德軍北部的永樂城。

只不過李峴給出的命令很模糊,讓各路將主到了前線之後便宜行事,能打則打,打不過就撤,以保存實力爲主。

從韓城到綏德軍,是沒辦法沿着黃河兩岸北行的,只能是繞道鄜州,再到延州。

大軍從韓城出發,一路向西北,大地逐漸變得荒涼起來,黃土高原上溝壑縱橫,本就草木稀疏,在這初春時節,更是看不到多少綠色。這大軍一路所過之外,塵土飛揚,等到晚上安營時每個人的身上都是一層的黃塵。

王庶在洛川河邊上洗淨了身上的塵土,便去了李峴剛支好的中軍大帳,他認爲這位主帥應該在勤勉地研究地圖,分析軍情,誰知等守門的衛兵通報過後,自己進了大帳,卻看到李峴似乎剛從用木板拼湊起來的矮牀上爬起來。

“身爲一軍之主,現在不應當勤勉軍務麼?”王庶說道。

“勤勉個P,現在前面什麼情況都不清楚,多做多錯,我給你說,以後再遇到這種情況,最好的處置辦法就是什麼都不幹!”李峴斜着眼看着王庶,“你這當監軍的,現在不巡視一番紮營的情況,卻跑過來盯着我做什麼?擾人清夢!”

“你……”王庶頓時爲之氣結,“現在天子蒙塵,你不多想想勤王之事,卻又招惹到西夏人,徒生事端。如今國難當頭,這橫山一線暫時先放棄也不是不行,劉錡和王稟的手上可是還能湊出將近五萬兵馬。”

“嘿嘿,你錯了,某家反倒認爲守住關中要比救援汴梁重要得多。這中原、河北,甚至包括整個河東,如今戰火綿延,百姓流離,今年的糧食最少得減產一半。這關中和隴右纔是這十幾萬西軍的根本,如果丟了關中,沒了糧草供應,你讓這十幾萬西軍喝西北風去。若是如此,我給你說,不出三個月這整個西軍就會散了攤子。”

“那京城就不要了麼?”

“汴梁那破地方,就是個大坑,周邊無險可依,根本沒法長期防守,有多少軍隊都能給填了進去,棄之最好。”李峴嗤笑了一聲,“若不是朝中那些缺心眼的文官們在死命攔着,官家早就跑到了京兆府或是江南,哪至於成了金人的俘虜?所以我纔會說,你們文官就幹不了什麼好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這趙宋官家,就壞在了一大幫迂腐的書蟲手裡。”

“你說他們,老扯上老夫做什麼?你們這幫武將難道就是好人,也不見你把官家給救了出來。”王庶有些心虛,不過還是在嘴上回了一句。

“呵呵,至少某家把太子和太上皇給救了出來,若是沒有我,這太上皇和太子現在只怕也會出現在那金人的營寨裡。”李峴拍着胸脯大笑道:“這人哪,要敢站出來承認自己的弱點和錯誤纔是真正的勇氣。”

44、收復河東(二)43、收復河東(一)32、剿滅曹成(二)61、統軍的和尚4、 進山68、安定64、練軍(一)49、汜水關(一)50、西夏人來了40、西域國師41、何灌之死(三)60、火紅的七月55、招生30、喜事36、火槍(二)10、永樂城(一)77、濁浪(一)69、江州5、血夜(五)28、岳飛25、閒議11、遠征68、求援劉法(三)14、康王登基55、風波再起31、野馬峽23、軍情37、仁多泉城3、 出逃(二)71、風雲再起31、剿滅曹成(一)49、雲中馬場12、茫崖城13、青貯池42、部署1、 寒冬17、官家趙構25、拖延27、收復疏勒(一)75、背鍋79、濁浪(三)12、茫崖城12、使幽州(四)14、康王登基71、穎昌之戰(五)16、牧監28、岳飛77、蜀道一、 造船廠80、右江道27、牧場29、收復疏勒(三)53、汜水關(五)9、 劉仲武34、戰爭之前35、火槍(一)26、春耕24、塞外春寒54、造船20、貶職25、再入關中8、祭奠20、冶鐵工坊12、使幽州(四)47、文明的散播47、決戰前38、龍門渡61、農業時代57、蜀地77、升龍府61、淮西(三)9、使幽州(一)34、衛州城下35、火槍(一)21、見聞23、變化47、決戰前14、康王登基四、呼倫之戰51、巡狩7、 牧場33、傷兵營15、挨坑32、會州城下(三)37、仁多泉城11、永樂城(二)4、出逃(三)12、茫崖城77、升龍府74、救昭州7、高陽關41、何灌之死(三)15、決策71、學生們50、汜水關(二)29、巡視襄陽20、人事68、康王81、開拓
44、收復河東(二)43、收復河東(一)32、剿滅曹成(二)61、統軍的和尚4、 進山68、安定64、練軍(一)49、汜水關(一)50、西夏人來了40、西域國師41、何灌之死(三)60、火紅的七月55、招生30、喜事36、火槍(二)10、永樂城(一)77、濁浪(一)69、江州5、血夜(五)28、岳飛25、閒議11、遠征68、求援劉法(三)14、康王登基55、風波再起31、野馬峽23、軍情37、仁多泉城3、 出逃(二)71、風雲再起31、剿滅曹成(一)49、雲中馬場12、茫崖城13、青貯池42、部署1、 寒冬17、官家趙構25、拖延27、收復疏勒(一)75、背鍋79、濁浪(三)12、茫崖城12、使幽州(四)14、康王登基71、穎昌之戰(五)16、牧監28、岳飛77、蜀道一、 造船廠80、右江道27、牧場29、收復疏勒(三)53、汜水關(五)9、 劉仲武34、戰爭之前35、火槍(一)26、春耕24、塞外春寒54、造船20、貶職25、再入關中8、祭奠20、冶鐵工坊12、使幽州(四)47、文明的散播47、決戰前38、龍門渡61、農業時代57、蜀地77、升龍府61、淮西(三)9、使幽州(一)34、衛州城下35、火槍(一)21、見聞23、變化47、決戰前14、康王登基四、呼倫之戰51、巡狩7、 牧場33、傷兵營15、挨坑32、會州城下(三)37、仁多泉城11、永樂城(二)4、出逃(三)12、茫崖城77、升龍府74、救昭州7、高陽關41、何灌之死(三)15、決策71、學生們50、汜水關(二)29、巡視襄陽20、人事68、康王81、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