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夜,蕭然叫來下人收拾好房間,待靈兒睡下後,便又另行要了隔壁的廂房過夜。由於兩人互相表白了心跡,彷彿這世界有了可以互相關心與信任的人,內心感到無比充實。
這一夜,竟然睡得香甜。
第二日一早,兩人用過聞香樓精心準備的早點後,便從包袱中揀了必要之物,裹了一個小包,便於繼續趕路。臨行前,掌櫃還特地叫來了馬車送行。
對於聞香樓的殷勤款待,靈兒直到現在還未習慣,嘖嘖稱奇的時候,不斷詢問那掌櫃,梵閱究竟是何許人。掌櫃卻只是笑而不答,急的她直拿眼瞪他,他依然笑臉相迎。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靈兒小聲地嘀咕,道:“然哥,你說那個叫梵閱的會不會有所圖謀不軌啊?”
蕭然見她一副較真的樣子,不知爲何覺得可愛了些,便笑道:“我們無錢無勢,兩袖清風,人家能圖我們什麼啊?”
“那可不一定,那梵閱能讓聞香樓如此厚待我們,肯定是不缺錢,不缺勢的主兒,若是要圖謀我們,必然與錢財地位無關,指不定是其他什麼東西。”說着,便俏媚緊鎖,當真在思索自己身上有何事物會讓人惦記。
蕭然自然知道這其中的道理,自己吃也吃了,喝也喝了,無論對方想要什麼,怕也是早就神不知鬼不覺地得到了,就權當是給了飯錢酒錢了。
是以,見到靈兒如此較真,也不去勸她,畢竟兩人均是第一次出來,多多思考總是好的。見馬車準備妥當,便對那掌櫃認真謝過,然後攜了兀自還在糾結琢磨的靈兒上了馬車。
一陣馬鞭響起,馬車嘩啦嘩啦地往撫苑之都行駛起來。
馬車顛簸之中,想起昨日的酒後真情表露,兩人均是害羞矯情,兩人反倒不如之前顯得親密,在馬車當中面對面地坐着,互相覺得對方的眼中似有光芒,不敢對視,一個偏了頭看窗外,一個則閉目養神。
良久,蕭然才幹咳一聲,打破了車內的尷尬氣氛,似是問靈兒,又似是自言自語,“不知道這撫苑之都是個什麼樣的地方?”
靈兒本來也覺得很是無聊,聽他這麼一問,便道:“我曾聽小……”她本想說“聽小姐說過”,旋即纔不該提起,悻悻地偷瞧,見蕭然臉色如常,並未氣惱,又或是神情難過,便趕緊繼續道:“那‘撫苑之都’,號稱‘文娛’之都,你可可知它名字的由來?”
蕭然自然不知,微笑搖頭。
靈兒嘻嘻一笑,俏皮地道:“那麼你可知道在武威天尊以前的文明麼?”
蕭然自然知道,在武威天尊以前的文明消亡了上千年,大陸分隔成許許多多的部族,正是武威天尊背棄家族,將天英族的學識財富廣爲散佈,才統一了大陸,創建了現在的繁華文明。
靈兒不知蕭然心中所想,見他不知,便饒有興趣地繼續道:“在上一代文明當中,文學藝術極其繁榮,後來隨着文明的消亡,也都被埋在了歷史的塵埃當中。武威天尊常常引以爲憾,便召集了許多對此有相同興趣與學識的人,將僅存的文學藝術整理成典籍——《苑》。”
“苑?”蕭然不明白其中含義。
“苑,就是文藝彙集之所的意思咯。”靈兒很是高興自己能與他解說當中的含義,見蕭然恍然的樣子,更是講得開心了。
靈兒自小便與南宮凝霜作伴,常常是靈兒講一些趣事給她聽,這講故事的本領自然駕輕就熟。此番又是與心儀的人講,心中更是歡喜異常,竟而有些亢奮,眉飛色舞,恨不得將自己所講的事物盡數搬到蕭然面前。
蕭然能感受到她心中的喜悅,臉上始終帶着笑容,並且是有心而發,與在南宮世家的時候比起來,算是極其罕見了。
“即便《苑》已編著而成,又大又厚,但是武威天尊每逢見到該書,仍自嘆息,說這經過了無數人心血,又經過成千上萬年積累的文化,直到現在只剩這單薄之冊來傳承了,便以手撫書,兀自嘆息不止。”
“後來,武威天尊便將該書傳給了阮姓弟子保管,從此擔負起繼續挖掘整理遺失的文化的使命。而這本書,在武威天尊仙逝之後,念及他的功績,又因爲他未能補全人類的文藝結晶,常自撫《苑》嘆息,就將《苑》改名爲《撫苑j集成大典》,而阮姓弟子世代鎮守的城市也就成爲了‘撫苑之都’。
靈兒口齒伶俐,將此中典故簡潔而不失重點地講完。因爲涉及了武威天尊,蕭然聽得尤其認真。這是第一次聽到關於武威天尊另一面的故事,連他自己也不得不承認,武威天尊這份爲了人類文明發展的胸懷,若是換做自己,論才華固然不會服輸於他,但這樣的寬大胸襟和無私抱負,自己是否能及的上他呢?
他但畢竟從小就聽了他太多與家族仇恨的事,即便自己也十分讚賞武威天尊,但心中卻依然認爲,這不是他背叛家族,對家族大開殺戒的藉口。
蕭然從小隻在父親那裡學過基本的語言與認字,卻從未接觸過任何文學藝術相關的東西。其實,整個大陸,世人都奉行“尊武御道”理論,都只對武學有興趣,沒人會對一無是處的精神糧食有興趣,所以真正懂的這方面的人,也是極少的。
武威天尊之所以提出“尊武御道”的理論,也是爲了將武學一道與衆多行業互相融合,以此來繁榮新的文明。所以,那位繼承了《撫苑集成大典》的阮姓弟子,自然也得到了與文學藝術一脈相承的武學——《至聖問天錄》。
該武學,是武威天尊整理古代文明遺留文化的時候,根據博大精深的東方文化,以其中上古時期集文學大成者——孔聖爲代表,以其思想核心所創,當中包含了:仁心訣、禮治訣、義首訣、中庸訣四種不同類型的運功方法。
無論是拳法、掌法、劍法……均可以這四種運功的特點來推動,便能自然而然地產生相應的外功招式。所以,《至聖問天錄》雖然是內功心法,卻能包容各種外功。
這種包容特質,是武威天尊從那“孔聖”的核心思想——“仁”當中,結合自己的人生觀,另行參悟出了新的思想——“仁心所向,包容天地”,從而研創出了這樣包容萬千的特殊武學。
相比起其他將內功心法和外功招式分開的武學來說,這樣的武學則有了極大的優勢,只需學得此內功,便能包容許多外功招式,將人的時間與精力集中在了內功上,則事半功倍。
由此可見,武威天尊在文學一脈的復興方面,可謂煞費苦心。